第212章 漫漫西行路

關中古道,一支旗幟清晰的隊伍正在緩緩西行。

當先一人,騎乘一匹白馬,英姿勃勃,威武十足,赫然正是新任的禮部郎中林昭!

在洛陽只是很短暫的停留,至於那場晚宴,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論已經忘的差不多了的。林昭的目的並非想要著書立說,成爲大師或者聖人,只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影響程頤、程顥兄弟,讓他們用特殊地位和思想,去間接地影響以後千年的思想潮流。

能否起到效果,林昭並不知道,只是盡力一個嘗試罷了!反倒是與司馬光的那番談話,更加有實際意義些!至於其他,則完全被他拋諸腦後了。

想要趕在嚴冬之前結束吐蕃的任務行程,就必須要加快速度趕路,早些趕到河湟青唐城。

過了洛陽,經過潼關便進入了關中之地。這裡是秦漢唐的王都之地,本來也是何其的富足輝煌。

但是經歷了唐末戰爭破壞之後,已經是殘破不堪,已經不見當年輝煌。

自從五代開始,中原王朝的都城就移動到了洛陽和汴京一帶,八水繞長安的關中已經不是首選。

一來是戰爭的破壞嚴重,城池受到很大損傷,人口也銳減不少。二來是黃河中上游破壞嚴重,關中的生態條件與富饒程度已經不似當年。

再者,也是最爲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交通。黃河流域在遭到不斷的破壞之後,農業發達程度已經大不如前。糧食產量也隨之下降,根本無法養活都城數量龐大的人口。所以不得不依仗江南的糧食。

這一點。是從隋唐就開始的事實。隋煬帝爲什麼那麼執着地要開鑿大運河,難道只是爲了遊玩方便嗎?

可惜過於急功近利,最終便宜了李家父子。李唐王朝能夠那麼的繁榮興盛,很大程度上也與運河密不可分。江淮與江南,對於北方中原政權的重要性不斷增加。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如何運輸成爲大問題。溝通南北的運河無意是最爲重要的交通大動脈,王朝對於運河水運的依賴性也不斷增加。

從長安到洛陽,距離運河越來越近。到後來位於運河沿岸的汴京無疑最爲方便的所在。

黃河與漕運河道的地理環境與水情變化,導致船隻很難西進洛陽,像唐朝那樣直達長安更是困難。

加之宋朝國力不如漢唐,邊防線也發生了很大改變。長安所在的關中一帶,受到西夏與遼國的威脅,並不是那麼安全,並不適合建國都。

所以長安就這麼被放棄了。在宋朝的的地位與影響逐步開始下降。

不過長安依舊是西部最大的城池,因爲由悠久的歷史,矗立在關中大地,渭水之畔。經過宋朝開國百年的休養生息,也已經有所恢復。但是因爲長期與西夏作戰的關係,整個陝/西路的情況並不是那麼好。

林昭無暇在這座古城尋找昔年遺蹟。感懷歷史的滄桑,而是帶着使團繼續前行。

過了長安,沿着渭水直奔上游的關中門戶大散關。

關中素來有四塞之地的說法,大散關實際上就是關中的西部門戶,位置十分重要。

在此之前。經過的渭水平原,無論是道路還是安全都不必擔心。還是相當舒服的。早前在杭州,蘇軾曾經提起擔任鳳翔籤判時的經歷,對關中情形多有介紹,林昭多少熟悉一些。

“伯洲,你看渭水沿岸都是大片的農田,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國果真不假,當真是物產豐富啊!”林昭瞧着沿途大片已經成熟,正等待收割的農作物,笑着一聲感嘆,很是欣喜。

出乎意料的是,身邊的蘇岸卻是一臉凝重,臉上沒有半分笑容。

林昭立即察覺到其中異樣,問道:“怎麼了?哪裡不對嗎?”

“公子,農田豐收固然是好,可是要分地方,此處若全是農田,怕是就有些不妙了!”蘇岸說話時間的神情很嚴肅,似乎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怎地?”林昭還是有些疑惑不解的,甚至還有些一頭霧水的感覺。

蘇岸道:“此處已經接近大散關,再往前便是環慶路,是與西夏對敵的前線。公子應當知道,防禦西夏,騎兵十分重要。”

對此林昭完全理解,畢竟他們這次去河湟吐蕃,就是衝着馬匹的。

“除了向川滇吐蕃購置戰馬,朝廷也在各地實行牧馬監,開闢牧場飼養馬匹。毗鄰西夏前線的陝/西路該是重點纔是,尤其是靠近大散關的地方,理該是飼養戰馬的牧場纔是,何以會是大片的農田呢?”

宋朝爲了解決戰馬缺乏的問題,曾經要求過一些百姓養馬,供應馬匹需求。但是民間的圈養之法,成本高,難度大,馬匹的素質也差了許多。想要供應軍隊的需求,還是要牧場放養的馬匹纔是。

但失去了幽雲十六州以北的土地,西夏又盤踞西北,宋朝嚴重缺乏草原養馬地。因而騎兵也非常缺乏,在遼國和西夏的戰爭中,始終處於劣勢。

爲了改變這個趨勢,宋朝在臨近前線的北方各地,設立牧馬監,專門劃出土地開闢爲牧場,進行馬匹飼養。

比如河北路,以及防禦西夏前線的陝/西路都專門開闢了馬場,專司馬匹飼養。

爲此在仁宗年間,朝廷還有過爭執與討論,王安石也參與其中了,並且一力支持陝西路轉運副使薛向全權處置整個北方的牧馬監。

薛向也是不負衆望,至少整個陝西路這邊的情況很好,開闢了不少的牧場。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各種情況也隨之出現。

開始是有零星的百姓偷偷開闢牧場耕種。到後來再有管理牧場的官員,從上到下的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是親自參與其中,大片的開墾牧場的土地。糧食產量確實提高,但是飼養馬匹的數量卻在不斷減少。

皇帝趙頊也爲此大爲惱怒,之所以這麼重視林昭溝通茶馬道的提議,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唯一的差別可能就是皇帝只是認爲馬匹數量在下降,卻並不知道牧場的土地使用發生了變化。

牧馬監林昭是知道的,但是具體的牧場情況卻不知曉。但是蘇岸就不一樣了,在進入禁軍之前。蘇岸曾經在西軍之中待過,對這些事情都十分熟悉。故而一路沿着渭河西行,很快就發現了這些問題。

林昭搖頭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牧馬是如此,青苗法亦是如此,其實很多事情本身的初衷或者規定都是很不錯的。問題往往就出在後來的執行上,本末倒置。適得其反也正是因此。這個問題要是不能得到解決,那麼很多好想法,好政策最終還是無濟於事,根本得不到實際應有的效果。

關於牧場的問題,已經是初見端倪,皇帝遲早是要知道的。待回到汴京也完全可以和皇帝略微提起。不過看到身邊的蘇岸,林昭又覺得自己完全是多此一舉。

出了大散關再往西,要經過隴右之地,擦着西夏國的領地過去,然後直達河湟青唐城。

在此之前走過的都富庶安寧之地。一路上還有大宋地方官的照顧,方便又安全。而接下來卻要面臨許多不可預知的艱難險阻。雖說宋朝與吐蕃關係良好,畢竟經過的大都是荒無人煙,不大太平的境遇,馬匪盜賊自然不必說了,光是自然條件都夠讓受了。

正是因此,林昭才決定在大散關停歇休整兩日,一來是添置些用度物品,二來也是讓人解解乏,養精蓄銳,闖過稍後的難關。

於是乎大隊在大散關停歇下來,做稍微的休整,然後整裝待發。

大散關作爲一個主要的關口,軍事防衛意義十分重大,相對來說商業和生活方面的東西就不那麼完善了。

五百多人的使團,在當地駐軍的配合下,暫時有了一個安頓之地。之後林昭帶着蘇岸並幾名貼身護衛出營去了,到大散關所在的集鎮上去用餐。更爲主要的是,林昭想要趁此瞭解一下宋朝的西北民風,以及一些相關信息。

安遠客棧在大散關一帶十分有名,凡是出關前往隴右、河湟、河西、甚至是西域的商人大都在此居住。一來是因爲條件不錯,二來則都是爲了取個“安全出遠門”的彩頭,所以生意非常好!

林昭出來吃飯,見此處的人最多,故而也就選擇了這裡。尤其是這裡有許多的來往東西的客商,讓他更感興趣,可以從這些客商口中得到很多想要的信息,這將對自己此番出使大有幫助。

“公子,坐吧,西北苦寒之地,比不上中原,吃食也相對簡單些!”

安遠客棧的大廳裡,夥計送上了幾道招牌菜,據說都是當地有名的美味佳餚。林昭只是看了一眼,只覺得比江南居的美食差了千萬倍。

不過這些是西北自然沒法與汴京相提並論。何況西北本就是以豪放粗狂而著稱的,自然條件也差了許多,想要吃到新鮮的蔬菜並不容易。故而桌上多是些肉食,看着倒也不錯,還算比較誘人。

林昭知道,以後一段時間可能一直都會是如此,所以必須要學會適應。故而笑道:“伯洲說笑的,能如此豐盛就不錯了。”

“公子將就着用些吧,雖然不如中原和江南的菜餚精緻,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好!”林昭一邊享用美食,一邊問道:“對了,如今西北,尤其是陝西路這邊,防禦西夏到底是個什麼體系,什麼情況?”

出使西北,林昭對於宋軍與西夏之間的攻守形勢,一些軍事方面的事情比較感興趣。畢竟前世也是警校學生,也算是半個軍人,故而有種先天的好奇與敏感。

蘇岸道:“西夏雄踞西北已經百年時光,我們大宋與他們打了許多年仗,雖說也有許多勝利。可是改變不了現在的狀況,始終如此撼動西夏的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採用較爲被動的防禦。

仁宗慶曆元年,范文正公經略西北,將陝西路,分陝西沿邊爲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四路。還有永興軍和保安軍坐鎮西北,對西夏是個很好的威懾。

當時范文正公修建了許多堡寨,確定了這樣一個防禦西夏策略,曾經多次讓党項騎兵望關興嘆。當然了,也離不開諸多將軍們的鎮守,才保得汴京安然無恙。”

“是啊,有西夏這麼個禍患在,哪裡能夠安寧?”林昭輕嘆一聲,其實在歷史上,對於宋朝的威脅最大的始終是西夏。遼國雖然也強大,時而與宋朝之間也有兵戈相交之聲,但是對宋朝造成的危害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而西夏不一樣,因爲名義上曾經是宋朝的領地,定難五州!而且每次邊患產生,對於宋朝造成的破壞都不可估量。

所以大宋朝對於西夏才格外關注,提防!邊境的幾個路都陳以重兵,一方面是防備,同時也是一種威懾!

“聽說西軍中,有許多著名的名家世家,我倒是很有興趣的。”

蘇岸解釋道:“是啊,比如之前的麟州楊家,還有府州折家。清澗城重家,也多虧了這些人,否則西北的局勢恐怕早就鎮不住了。”

楊家將,佘(折)太君,小經略相公种師道,這些都是人熟能詳的人物,林昭都是知曉的,一個個的名字說出來那都是如雷貫耳。

蘇岸續道:“楊家人丁不旺,雖然盛名猶在,但是已經不如從前了。如今西北一直長盛不衰的是府州這家和清澗城種家。都是人才輩出,很是興旺。尤其是折家,乃是鮮卑折蘭王的後裔,所以身上也隱約有胡風。

折家上下都是好男兒,男子大都從軍,甚至連折家的女兒都是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

其實在宋朝,真正著名的應該是折家將,相對來說楊家將似乎有點曇花一現。

正在說話間,門口一陣喧鬧,一行數十匹馬在門口停下,同時一大幫人走了進來……

第37章 成竹在胸第23章 求個墨寶第86章 再見一面第681章 中計了第145章 常平倉第643章 輕敵冒進第105章 麻煩至第607章 血緣第90章 沐思虹第474章 廂軍出動第38章 抽絲剝繭第678章 隱於市第414章 漫天要價第279章 血戰大順城第624章 脫樊籠第278章 全力攻城第222章 青宜結鬼章第655章 知恩圖報第693章 原來是他!第695章 因禍得福第15章 身孕從何而來?第356章 輪番進攻第556章 改變由此開始第113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563章 老鷹抓黃雀第393章 願得一人心第140章 思父思母思林郎第100章 林間殺戮第92章 路遇匪徒第194章 龍顏大怒的前奏第636章 三路伐夏第209章 如魚得水第608章 天子拜皇叔第298章 大宋軍事世家第503章 開個好頭第155章 司農少卿第322章 太皇太后第166章 一石二鳥第455章 秋寧第407章 天下我有第362章 致命一擊第699章 死而復生第71章 皇帝青睞林主簿第562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求個墨寶第478章 總有作死之心第305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37章 成竹在胸第172章 必死無疑第274章 佳人切切情第266章 掩耳盜鈴?第479章 偉大的理由第85章 夜宿尼庵第359章 喪心病狂第506章 心坎與變數第6章 加減乘除第450章 妒心使然第703章 生死籤第99章 從何入手?第329章 一丘之貉第324章 三魂出竅第640章 守株待兔第178章 年夜飯(中)第187章 自愧不如“蔡太師”第106章 真假使臣第590章 以一城全一國第277章 自有天意第509章 簡在帝心第706章 瓦橋關第271章 冒牌貨第128章 奪門之戰第676章 引蛇出洞第701章 火鳳凰第548章 點將第49章 遼主歸營第212章 漫漫西行路第440章 四郎探母(下)第334章 公子前程第593章 春來早第546章 明月何時照我還第451章 韓公憂心第602章 長夜宮門閉第401章 荒誕“春”夜第172章 必死無疑第216章 考驗第396章 氣勢與氣場第526章 日月雲彩鴛鴦配第37章 成竹在胸第683章 甦醒第71章 皇帝青睞林主簿第407章 天下我有第371章 難題第210章 格物致知第576章 去留隨意第347章 又一計借刀殺人第655章 知恩圖報第552章 伺機而動第91章 市舶提舉官第454章 初爲人父第167章 斷橋賞雪
第37章 成竹在胸第23章 求個墨寶第86章 再見一面第681章 中計了第145章 常平倉第643章 輕敵冒進第105章 麻煩至第607章 血緣第90章 沐思虹第474章 廂軍出動第38章 抽絲剝繭第678章 隱於市第414章 漫天要價第279章 血戰大順城第624章 脫樊籠第278章 全力攻城第222章 青宜結鬼章第655章 知恩圖報第693章 原來是他!第695章 因禍得福第15章 身孕從何而來?第356章 輪番進攻第556章 改變由此開始第113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563章 老鷹抓黃雀第393章 願得一人心第140章 思父思母思林郎第100章 林間殺戮第92章 路遇匪徒第194章 龍顏大怒的前奏第636章 三路伐夏第209章 如魚得水第608章 天子拜皇叔第298章 大宋軍事世家第503章 開個好頭第155章 司農少卿第322章 太皇太后第166章 一石二鳥第455章 秋寧第407章 天下我有第362章 致命一擊第699章 死而復生第71章 皇帝青睞林主簿第562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求個墨寶第478章 總有作死之心第305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37章 成竹在胸第172章 必死無疑第274章 佳人切切情第266章 掩耳盜鈴?第479章 偉大的理由第85章 夜宿尼庵第359章 喪心病狂第506章 心坎與變數第6章 加減乘除第450章 妒心使然第703章 生死籤第99章 從何入手?第329章 一丘之貉第324章 三魂出竅第640章 守株待兔第178章 年夜飯(中)第187章 自愧不如“蔡太師”第106章 真假使臣第590章 以一城全一國第277章 自有天意第509章 簡在帝心第706章 瓦橋關第271章 冒牌貨第128章 奪門之戰第676章 引蛇出洞第701章 火鳳凰第548章 點將第49章 遼主歸營第212章 漫漫西行路第440章 四郎探母(下)第334章 公子前程第593章 春來早第546章 明月何時照我還第451章 韓公憂心第602章 長夜宮門閉第401章 荒誕“春”夜第172章 必死無疑第216章 考驗第396章 氣勢與氣場第526章 日月雲彩鴛鴦配第37章 成竹在胸第683章 甦醒第71章 皇帝青睞林主簿第407章 天下我有第371章 難題第210章 格物致知第576章 去留隨意第347章 又一計借刀殺人第655章 知恩圖報第552章 伺機而動第91章 市舶提舉官第454章 初爲人父第167章 斷橋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