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檄討回紇

顯明說道:“當年蘇定方公平定突厥以後,朝廷做了三件大事,一是遷民實邊,二是邊兵落戶,三是大賜諸姓。”

遷民實邊就是將內地的百姓遷徙到西域來,這中間一個最重要的政策是就是流放,將一大批罪犯趕到大西北來紮根,一邊解決中原的治安問題,同時也讓這些兇惡的漢人在這裡留下血脈,在這個風大沙大的地方,文弱的人原也站不住腳。

邊兵落戶是將部分兵將在西域就地安家落戶,這些人或者在當地屯田,或者成了軍人世家。

至於大賜諸姓則是給接受漢化的胡人賜姓,如今的疏勒、于闐乃至歸義軍轄境內的許多漢民都是通過賜姓與混血轉化而來。

“然而安史之亂以後,朝廷從安西、北庭、河西抽調邊兵入備中樞,這裡的漢人勢力就弱了,胡人趁虛而入,遂主宰了西域萬里的政局。”說到這裡顯明嘆了一口氣,“我唐民之在西域,無論遷民也好,邊兵也好,一開始佔據的都是膏腴之地,至於蒙獲賜姓者,更是非當即豪族不可,因此與大唐有關的人,在佛門則爲高僧,在部族則爲豪強,在官府則據高位,在鄉里則爲元老,德業、權勢、威望均集於此。本地土著竊慕大唐,未蒙賜姓者亦自改姓名。但安史之亂以後,我大唐勢力衰微,膏腴之地被吐蕃、回紇相繼奪去,權勢漸失,合族聚居者被逼到了邊城,散落各地者被貶爲奴氓,昔日我漢人爲官,胡人爲寇,今則胡人爲官,我漢人反而成了寇盜,唯有佛門尚是半胡半漢,且傳世典籍多以漢文記載,因此文字、語言、詩歌、掌故尚能保存,且百姓對大唐也還存着幾分想念,然昔日改爲漢姓者,今日亦有重改爲胡姓,胡漢之消長漸漸利胡不利漢了。”

他說到“合族聚居者被逼到了邊城”,慕容春華便想起了新碎葉城的情況;說到漢人散落無力者被貶爲奴氓,石拔就想起了藏碑谷的日子;至於說到佛教的事情,薛復則想起了天方教,在西域的東部地區,由於天方教尚未進入,回紇人本族的文化與漢文化的高度相差太遠所以無法替代,所以近百年過去也只是漸漸去漢就胡顯現出與漢地不同的特徵,但到了蔥嶺以東,由於有天方教的強勢介入再加上胡族政權的強行推廣,去漢化才能去得那麼的徹底,薛復更想到,如果天方教的勢力能夠繼續向東推進的話,那麼再過個百數十年,西域的東部地區或者也會徹底地非漢化掉。

薛復問道:“那麼如今高昌可還有忠於大唐的部落?”

“忠於大唐的人,未必還有。”看到薛復等三人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時,顯明趕緊道:“但願意重歸大唐的人,卻有許多。”

薛復和慕容春華對視了一眼,一起搖了搖頭,兩人顯然都不明白顯明這句話的意思。

原來西域東部地區的情況,與西域西部地區的情況完全不同。西域的西部地區,尤其是蔥嶺以西的地區胡漢對立明顯,漢人從數量到勢力都顯得較爲微弱,面對異族異教的打壓時就容易產生集體逆反,在小範圍內變得加倍地團結,且對大唐母體帶有一種強烈的執着,這種精神也是新碎葉城存在的基礎。而東部地區則是胡漢雜居混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與大唐距離較近,時時會有來自中原的消息,對中原政權有着更加現實的觀感,心目中便難以形成郭楊魯鄭四大家族心目中那種高大、強盛、優美、仁慈的大唐形象,所以反而更難形成對大唐的真正忠誠。就連號稱西域漢家領土的沙瓜兩州,儘管高舉宗唐旗幟,其實內部也有廣泛的胡人勢力存在,曹家、慕容家、康家、閻家均有明顯的混血。

只因爲兩個區域的情況大不一樣,所以薛復等便對顯明的話感到難以理解,而顯明不瞭解西邊的情況,所以也就沒法用明確的語言來描述兩地的差別。

這時薛複道:“按照大師的說法,我軍此番進入高昌是否得當地之民心?”

“當然可以得民心。”顯明的用詞顯得很微妙,他說道:“西域土地上的百姓尊信兩件事——尊強者,信我佛。我佛教在高昌的信徒甚衆,如今毗伽既敗於張大都護之手,只要大都護能夠承諾驅逐回紇以後善待百姓,老衲再爲將軍出言一招,諸縣諸部當可聞令而至。”

薛復問道:“如果我號召他們與我一起圍攻高昌,他們可會應命?”

顯明道:“高昌境內有五座大城:高昌、蒲昌、交河、柳中、天山。有三大邊堡:東爲赤亭城,北爲龍泉關,西爲銀山大寨。在五城三堡之中,間有一十七部,漢姓漢服者居其三,漢姓胡服者居其八,胡姓胡服而非回紇者居其五,回紇居其一。如今西域大勢已向漢家傾斜,毗伽新敗,高昌五城三堡將軍已據其二,且毗伽此番西犯焉耆,帶去的本族以及親回紇之部落甚多,如今大軍未回,回紇人對高昌的控制力量正處於有史以來罕有的衰弱,若此時能傳檄,漢姓漢服者必聞風響應,漢姓胡服者亦必多有景從,胡姓胡服者或將觀望,真會與將軍抗拒到底的,回紇本族及其至親二三部而已。”

薛復聽得大喜,忙道:“若如此,可得勞煩大師爲我軍草擬檄文!日後大事既成,必當請大師主掌高昌之佛政,我軍也將奏請朝廷加以冊封,使大師之名永垂千古。”

顯明微微一笑,道:“名聲權勢都只是身外之物,老衲只是聽說了張大都護在疏勒、龜茲、焉耆的善政與義舉,深明大勢所在,因此來爲高昌百姓請命,希望這一戰不要打得太久,也算是爲人世間減少一點殺虐。”

當即草擬了一封檄文,曰:回紇逆亂高昌久矣,毗伽殘虐,以暴賊仁,今安西大都護張邁奉朝廷聖旨,興天兵以誅賊虜,能共討此賊者可遣兵來也,若力有不能則據土自守,以協驅逐胡虜之大業,凡有功勳,功成之日,大則裂土加爵,小則封賞獎掖,若昧於大勢,助紂爲虐以抗大義者,天兵到日玉石俱焚,是出天罰,與人無尤!

召集寺僧抄寫成數十遍,由慕容春華親自過目,跟着便加蓋上了薛復的魚符,若是用安西唐軍的門路,這封檄文寫成之後能否傳播開去還難說,但這時由顯明通過佛門的渠道傳至高昌各地,只數日之間就傳遍了高昌五城、三堡、一十七部。十七部中有兩個與回紇最爲苦大仇深的部落接到檄文後馬上造反,興兵向高昌開來,這兩部一部是胡服胡姓,一部是胡服漢姓,漢服漢姓的反而還在觀望遲疑,與顯明當日的預判有所出入。但就算是未曾反叛的部族也都人心思變,個個將眼睛盯着高昌,盯着頡利,要看他如何應付。

在顯明發出檄文之際,石拔已經帶領三府將兵直逼至高昌城下,沿途帶着顯明的徒弟,遇到佛寺派顯明的徒弟入寺買糧以作補給,而衆寺廟對此也未加抗拒。

天山縣到高昌城之間沒有足以阻擋唐軍馬蹄的障礙,石拔趕到高昌城下時頡利本想據城而守,他若是龜縮在城內不出來石拔倒也拿他沒辦法,但這時輿論洶洶,人人都想看看唐軍與高昌軍究竟誰強誰弱,頡利頂不住壓力只好開城作戰。

這時薛復正在趕來高昌的途中,走到一半就收到慕容春華的來信,原來卻是毗伽的前鋒已經趕回來高昌盆地,因見天山道路被遏住已經掉頭往交河去了,但同時西南面又有一部人馬開到,來的卻是室輝。

“室輝都到了,那大都護也就不遠了。”

薛覆按住毗伽已回的消息,卻將張邁即將到來的消息傳到前線,石拔麾下三府聽到消息人人振奮,都叫到:“打下高昌好迎接大都護!”“擒拿頡利!”“將回紇趕回老家去!”

歡呼聲傳到了城頭高昌回紇的將兵士氣便更加低迷了,這時高昌佛門也發生了分裂,顯明這一派已經徹底倒向安西唐軍,因保守的佛門勢力處於觀望之中也並未對張邁的到來產生強烈的抵制情緒,他們只想着等雙方打出個結果來再說,所以佛門保守派雖有自己的觀點卻表現爲集體失聲,在這種情況下出了一派積極爲安西軍搞活動做工作的和尚,倒顯得佛門整體都擁護安西唐軍了一般。

頡利本人也信佛,在這樣的氣氛影響下也變得難以作出正確的決策,可是城外唐軍在挑釁,城內各族在施壓,頡利自知無法繼續閉城,當即點齊了他還能夠信任的七千回紇騎兵,準備來日出城決戰。

就在這天晚上,初冬的一場小雪飄了下來,在枯樹、城頭上點綴了萬千朵的白花。

(未完待續)

關於課程調整以及更新調整第三章 將與令公會獵於龜茲焉耆間第一三四章 天策大唐!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二一七章 草原鬼面軍之二第十一章 圍攻焉耆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四十八章 碎葉沙漠決勝關於課程調整以及更新調整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一七三章 扶持還是背叛——一念之間第二零一章 染血的高地之二第四十二章 輓歌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七十九章 西域縱橫之一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八十三章 車陣的威力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一九九章 留給我一個完整的長安第二十四章 大雲寺第七十六章 羣賢策集第一五五章 激戰!第二七四章 會幟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四十三章 馬血毛氈之一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六十一章 渾水迷濛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一零九章 河西威權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第一八一章 戰爭的理由之二第一五二章 寒冬僵持第十三章 藩鎮的外援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一九一章 三面圍攻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二二五章 兵議和議第三零七章 西巡前夕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十六章 上下同欲第一三七章 張邁成親之一第二十三章 犒軍禮單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新的計劃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五十八章 三封信第一三零章 涼州大會第七十章 野戰之城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二八七章 三軍南下第六十五章 星夜血緞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現第八十九章 宗教戰爭導火索第一二七章 換城之議第一三一章 涼州大會之二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一四六章 大敵到齊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九十章 汗血寶馬第六章 敦煌第三十一章 下馬揚威第十四章 汾陽兵典第一五六章 水攻大捷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八十一章 西域縱橫之三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一章 向誰請功第三十八章 突騎施第九十三章 六月圍城第一三八章 擁與贈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七十三章 烈焰陌刀之三第一零一章 君臣關係第十七章 血色之夜之二第一零九章 大昭寺之二第二四六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五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三二三章 朝綱第三十八章 突騎施第三一六章 東京政變之一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章 龍驤營 第二更 求票!第三十章 莫敦門之戰第八十四章 再上征程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三十六章 佛門的情報第十一章 黑虎陌刀將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二十九章 “焉耆大捷”第七十八章 新的計劃第一五五章 激戰!第五章 文武畢至第八章 沙陀故土第二十二章 割地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
關於課程調整以及更新調整第三章 將與令公會獵於龜茲焉耆間第一三四章 天策大唐!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二一七章 草原鬼面軍之二第十一章 圍攻焉耆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四十八章 碎葉沙漠決勝關於課程調整以及更新調整第一零六章 託雲小鎮第一七三章 扶持還是背叛——一念之間第二零一章 染血的高地之二第四十二章 輓歌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七十九章 西域縱橫之一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八十三章 車陣的威力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一九九章 留給我一個完整的長安第二十四章 大雲寺第七十六章 羣賢策集第一五五章 激戰!第二七四章 會幟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四十三章 馬血毛氈之一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六十一章 渾水迷濛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一零九章 河西威權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第一八一章 戰爭的理由之二第一五二章 寒冬僵持第十三章 藩鎮的外援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一九一章 三面圍攻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二二五章 兵議和議第三零七章 西巡前夕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十六章 上下同欲第一三七章 張邁成親之一第二十三章 犒軍禮單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七十八章 新的計劃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五十八章 三封信第一三零章 涼州大會第七十章 野戰之城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二八七章 三軍南下第六十五章 星夜血緞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現第八十九章 宗教戰爭導火索第一二七章 換城之議第一三一章 涼州大會之二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一四六章 大敵到齊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九十章 汗血寶馬第六章 敦煌第三十一章 下馬揚威第十四章 汾陽兵典第一五六章 水攻大捷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八十一章 西域縱橫之三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一章 向誰請功第三十八章 突騎施第九十三章 六月圍城第一三八章 擁與贈第四十九章 叛國者誅,奸-淫者殺!第七十三章 烈焰陌刀之三第一零一章 君臣關係第十七章 血色之夜之二第一零九章 大昭寺之二第二四六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五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三二三章 朝綱第三十八章 突騎施第三一六章 東京政變之一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章 龍驤營 第二更 求票!第三十章 莫敦門之戰第八十四章 再上征程第一七七章 亢龍有悔第三十六章 佛門的情報第十一章 黑虎陌刀將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二十九章 “焉耆大捷”第七十八章 新的計劃第一五五章 激戰!第五章 文武畢至第八章 沙陀故土第二十二章 割地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第二五零章 驅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