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有多日,南方早見天氣炎熱,此時陣雨過後卻是清涼些許。
午後,官道路旁有一座規模不小的酒館,幾名道士圍座一桌,你來我往,相談甚歡。
其中一人道:“天涯海閣此次召令天下正道齊聚南海,卻是以正道第一自居,少不得其他三大派要與他爲難,這下又要有好戲看了。”
又一人接過話頭,道:“不錯,天涯海閣雖有四位散仙大人坐鎮,其他三大派卻也不弱於他,逍遙宗得自道尊道統,門內十二宮首座道法通玄,龍虎山天師教,得傳祖天師張道凌的道統,符錄之法號稱當世第一,又上傳自祖天師手著《龍虎太玄虛靖真經》自可稱霸一方,五臺山佛宗,極樂妙術,金身之法,自有其獨到之處,三派之中任意一派都是可與天涯海閣鼎足而立,這次看來,卻是天涯海閣逾越了。”
居中一人微微一笑,道:“散仙一道是肉身損毀,以元神重修,功成之後當有近乎仙人的威力,只是如此,天涯海閣又怎能與其他三派鼎足呢?”
先前一人聞言恭身道:“還請師叔指示。”
那人揮了揮手,緩聲說道:“散仙之威足以使天地變色,但數名合體期高手便可驅逐於他,僅此而論,天涯海閣不是弱了太多了嗎。”
隨即輕吐一口氣,沉聲道:“那天涯海閣自兩百年前得自道尊座下太乙真人秘傳道卷,現今已鼎足四大派中,當是此道卷之功。”
這時一個女子聲音道:“哎呀,舅舅你就別賣關子了,這般磨磨蹭蹭可是要把人急死了呢。”
那人嘿然一笑,道:“太乙真人所傳蓮花重塑肉身之法自是專爲散仙所創,用此大神通,大智慧再造肉身,散仙修爲自可憑空增加數十倍,當可有不輸於天仙正位的莫大威能,一般散仙哪能同其相提並論,實乃真正意義上的散流仙人。”
衆人聞言之後,皆倒吸冷氣,驚訝萬分,於凡世之間便得證道果,超脫輪迴,這何等神通,讓人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正值談笑風生之時,突然安靜下來,一道大風吹起,風勢甚猛,吹的幾桌酒菜翻灑在地,大風過後,酒館內衆人回頭,發現那桌圍坐的幾名道士已不知去向,桌上卻是放了些許碎銀,當是酒錢,衆人突然跪拜在地,口中大喊神仙來了。
這一行八人正是前往天涯海閣參加盛會的正派修道士,正直飛行前往前面一處高地時,被一道黑芒截住,被迫落地。
居中的這位長者朝得截落他們之人行禮問道:“請問道友如何稱呼,爲何擋得我自然門去路。”
那人輕聲一笑,道:“剛纔酒館之中聽得你們說的有趣,便想請教一二。”
長者一旁有一年輕弟子沉不住氣,大聲說道:“我們自管說我們的,管你什麼屁事,道爺們沒空,你快速速退去,免得吃苦。”
那人定睛望向出聲之人,道:“同屬正道一脈,如此可是不好了呢。”
長者雙目微眯,說道:“道友有何疑問,但講無妨。”
那人恭了恭手,道:“剛纔聽聞閣下品評正道四大派,卻有不實之處。”
長者哦了一聲,輕聲道:“願聞其詳。”
那人微笑說道:“正道四派,當有峨眉劍修一脈。”
長者眉毛一動,輕聲問道:“自是如此,天涯海閣、逍遙宗、五臺佛宗、龍虎天師教當有一派退出,爲哪一派?”
那人雙目散發攝人神光,道:“去掉哪派都可,全去也無不可。”隨即朗聲大笑。
長者吐了一口氣,低聲說道:“道友確有高見,既是如此,那就告辭了。”
那人周身三發黑芒高聲說道:“不急,觀諸位神情似是不信,不讓各位見識一下峨眉劍修,確是不妥。”
那長者已經祭出一件流光異彩的法寶,高聲喝道:“各位師侄,分散遁光回山,我來擋他。”
這件光彩流轉的法寶飛出之後聲音陡然變巨,帶有轟鳴之聲往那人砸去,那人不爲所動,輕聲道:“萬劍。”
方圓百丈之外突現無數飛劍,已然遮蔽天空與四周,將四散遁逃的道士也裹了進去。
那人又道:“歸宗。”
無數飛劍以劍尖徑直朝那人飛去,速度若光,到得那人身體便融了進去,一擊過後,只留一女子伏於地面,其餘衆人卻已不見蹤影。
那女子似極害怕,伏於地面,低聲抽泣,也不敢望向那人,那人緩緩走了過來,擡起那女子臉旁說道:“天下正道中哪派爲尊?如實道來,我自不會傷害於你。”
那女人渾身發抖,顫聲說道:“峨眉劍修當領袖羣倫。”
那人哈哈一笑:“如此聰慧確叫我怎麼留你?”言畢手心一道青色小劍出現,已然穿透那女子脖頸。
清晨,逍遙宗麻姑宮內,蕭何雙眼紅絲密佈,神色委頓,實是昨日於峰頂之上站了一夜所至,等得片刻,衆人便已到齊,碧雲兒輕聲向衆人道:“飛雲宮實乃金丹修行者聚集之地,屢有私鬥,各位好自爲知。”
路威聽得如此,便開始摩拳擦掌,似能大展身手一翻,月兒在一旁看的高興,也自笑音連連,
莫心違卻是嘴角微揚,雙目射出湛湛神光,看上去很是興奮。
碧雲兒看了蕭何一眼,道:“蕭何師弟可是哪裡不舒服,今日休息明日在去也不遲。”
蕭何看了看碧雲兒,便低頭說道:“些許小恙,礙不得事。”
碧雲兒點了點頭,道了聲隨得我來,便先行一步了,各位也自化光跟上。
飛雲宮位於翠微峰頂,全宮分佈甚是奇特,整座宮殿就是一間屋子,宮內弟子平常就居住於山中洞府之內。
入得宮去,只見大殿之內圍有一圈人羣,離近一看,人羣之中煙火虹光閃現不定,確是兩名弟子在鬥法,周圍之人皆爲兩人加油助威,路威自是見不得這種場面,便自鼓譟起來,聲音也最響亮。
莫心違也一反平日冷酷姿態,站在路威一旁,也高聲叫喊起來。月兒仙子見得路威叫得如此歡快,也自高興起來,學着路威模樣在一旁咋呼。
蕭何見得如此,搖頭苦笑,金丹修道者都如這般嗎,那可真是不妙。
碧雲兒已到得蕭何身旁,輕輕說道:“到得金丹境界,接觸法決便繁雜多樣,不免會誤入岐境,以鬥法演練來印證所學,最是方便不過。”
蕭何聞言,見得是碧雲兒師姐在一旁發話,心中略微一痛,低頭說道:“多謝師姐指點。”
碧雲兒見他如此,也自是默然不語。
這時那對戰兩人,已到了關鍵時刻,各出深藏絕學,一人祭出一把飛劍,另一人祭出一印型法寶,於空中撞擊不斷。
蕭何見此驚訝了一下,竟是飛劍法寶,碧雲兒又輕聲說道:“入得金丹境界以後,每月都要參加月考,以考驗進境如何,月考金丹期分爲一階,元嬰期分爲一階,分神期分爲一階,現月考將近,各宮弟子都於宮內前輩求得法寶符咒來應對月考,期望能取得好的成績。”
蕭何聽得如此又是低頭說道:“多謝師姐指點。”
碧雲兒又自默然不語,過得片刻,便自行離去了。
蕭何緩緩轉過身來,看着她遠去的背影,心中滿是惆悵。
上古洪荒時期,人以羣落爲生,各羣落之間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當時天下共主炎帝無可奈何,求助於公孫軒轅,公孫軒轅也亦肩負安定天下之責任,滅蚩尤、敗盡各路諸侯,歷經五十二戰,平定了天下,後又劃分洲野,制禮興樂,教化百姓,天下自此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公孫軒轅自此以土德稱王,土色爲黃,故稱作黃帝。
天帝感其功德,命廣成子收其爲徒,傳其《自然經》,又命黃龍接其昇天,以示德績。
人們爲了紀念黃帝,便於登仙之地橋山建軒轅陵,後黃帝后裔多有葬在軒轅陵內,過得數千年,也有許多人感念黃帝之功德,死後葬於軒轅陵周圍。
軒轅地宮也是一處地氣靈脈交匯之地,修道者雖需靈氣充足之地修煉,卻也不敢侵佔此地。
不知過的多少歲月,地宮內屍體長久被靈氣滋養,自能生得靈識,得成屍妖,自此便在這軒轅地宮之內修煉遊蕩。
屍妖見面之時必然爭鬥,已求奪得對方屍氣滋養自身,到得後來,屍妖數量急劇減少,可實力卻急速提升,已有個別屍妖已能突破日光障礙到得人間做亂。於是便被衆多修道者佈陣殲滅。
又有一屍妖六識俱開,潛伏於人間,窺得時機潛入一修道大派盜得道書萬卷便迴轉軒轅地宮潛心修煉,又不知過得多長歲月,這屍妖綜合萬卷道書於自身創出屍修一道,降伏地宮內其餘屍妖,開宗創派,傳授屍修之法,並自號軒轅屍王。
此時,軒轅地宮正殿內漆黑一片,空氣之中似有什麼東西蠕動,似活物一般。
驀然兩道幽綠火焰亮起,映得四方鬼影兮兮,又是數道綠光亮起,這才能看清周圍物事,宮內充斥黑色屍氣,來回翻滾,殿內正中高臺之上有一王座,一人影端坐其上。
高臺之下立有七道黑影,其中一個陰惻惻的說道:“啓稟尊上,屬下探得人間修道界大派天涯海閣在南海齊聚天下正派修道士,卻不知所謂何事。”
那高臺之人嘿嘿陰聲笑道:“不必管他,如此可是大大方便我們行事。”聲音未止,就見宮內黑色屍氣直被那人吸去,瞬間地宮之內已無一絲黑色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