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悟空參悟的九字法則很好!這個‘猴精’一旦把心思用到學習上,他的知識、水平、能力都會突飛猛進。.他參悟做神也要循規蹈矩的‘四項基本原則’,肯定又是史無前例的奇談高論?”觀世音菩薩笑着說。

“對!悟空參悟的做神也要循規蹈矩‘四項基本原則’,我只是熟悉了其中的內容,只覺得文字簡明扼要,道理由淺入深很深奧。我現今只有認真學、慢慢領悟的份,哪有資格對其內容進行評述。”嫦娥說。

“‘美神使節’,我見你這次梅塘之行,真是大長見識。你現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和能力,都有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就是‘情感動力學’的玄妙!”觀世音菩薩說。

“菩薩,您就別給我戴高帽了。我這點能水我有自知之明。與悟空比還相差甚遠;與悟空師傅比,那得先跟您菩薩學習好幾千年!”

“好了,還是說說‘猴精’參悟的做神也要循規蹈矩‘四項基本原則’的具體內容吧!”觀世音菩薩說。

“祥細內容我也記不下來,我歸納提煉的主要內容是:悟空說,做神比做人更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神比人的生命長,神的一生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風險。最根本的是在天庭,對做神有許多明規暗律,你稍有不慎,不是違規犯戒,就是遭神暗算。天庭專門有神設局害神。他們還美其名曰爲臥底或線人。許多老實八腳的弱勢神羣,被他們設局害死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專幹陰損缺德的奸神。所以,做神不怨天、不怨地,全靠神聖自己。要學會做神的生存之道。做神要自己學會適應天庭。我跟師傅一路拼搏,從中感悟到許多以前沒弄明白的道理。通過這一路的打打殺殺,我如今覺得做神更要有做神的立神之本。這就是我的通俗說法,做神也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一是專心致志幹大事。神也分三六九等。天庭是由衆路神靈組成的。宇宙無邊,浩如煙海。神靈無數,各謀其位。各路神靈都有各自的生存法則。每個神靈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自覺做到行使職權不越位;遇到功名不爭位;爲官勤政不辱位;爲民勤奮不搶位。我能幹啥就幹啥,讓天庭挑選自己,不是讓自己挑選天庭。玉帝能當皇帝,俺老孫就只配當弼馬溫。做神不可以老把自己當神聖,老把自己當頭領,老把自己當富翁,老把自己當情聖。即便真是小有作爲,業績斐然,也要謙遜謹慎。要虛懷若谷,大智若愚。萬物億神的最終結局都是一樣的,無中生有,有中變無!千萬別擡舉自己輕視他神。珍惜大好時光,把握美好神生。年少勤學,積攢功底!青壯厚發,建功立業。在其位,謀其政,別爲名利爭論不休,專心致志幹好事情。咬定目標不鬆口,執着追求不放棄;耐得寂寞固基礎,厚積勤發建奇功!”嫦娥邊說邊回憶,自然放慢了語音節奏。

“好!說得好!這個猴精終於認識到當年他大鬧天宮的‘惡行’。想當年,他一口一個‘玉帝老兒’,‘玉帝老兒的椅子今天也該輪着俺老孫坐一坐了’!囂張致極。如今他終於參悟到了做神的真諦!難得!難得!”觀世音菩薩邊聽邊議!

“二是一分爲二論功過。神生如戲,都在尋找利益的平衡。沒有介定好神與壞神的永恆不變的標準。今天他是這個利益集團中的英雄。明天他可能就是下個利益集團中的孬種。一分爲二論功過,模棱兩可評是非!世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誰也沒有理論依據來介定好神與壞神。事物都有陰陽兩重性。是神就有功有過,功過都由公德定。公德越高功勞越大。功大於過是美神,過大於功是孬神。”

“好!說得好!這個‘猴精’參悟佛道起點高、立意新。妙語連珠,妙趣橫生。恭喜我佛新添佛才!南啊彌佗佛!善哉!善哉!”觀世音菩薩連聲稱讚!

“三是揚善懲惡兩手硬。佛道講緣分。緣分只有善惡兩種,揚善懲惡是弘揚佛法的宗旨!做神揚善懲惡難!原由是善惡難區分。所以,做神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和水準。弘揚善緣是旗幟,引領正能克邪能!弘揚善緣要厚着臉皮做神,硬着頭皮做事!-遇到惡緣,也要試着寬容,給對方一次機會,不可全盤否定。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反擊背後算計神的‘小神’,瞅準機會重拳出擊穩準狠,新仇舊怨一筆清!讓卑鄙‘小神’永遠記住,天庭沒神慣你這些臭毛病。”

“好!說得好!猴精不愧爲齊天大聖。妙語解答天庭事,佛道引渡凡夫行!”觀世音菩薩邊聽邊議!

“四是能屈能伸真英雄。做神要大智大愚,明哲保身。真的英雄,何必氣短,善始善終,方爲不敗!忍能保身,忍能成事,忍是大智,大勇,更是大福!忍惡勢,忍小人,忍豪強,忍天下難忍之事。神心叵測,凡事最好留一手。更要學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不要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也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要控制好節奏辦事、規範好程序圓滿做事,把握好方圓正直做神。方圓做神,八面玲瓏;圓滿做事,事事順心。”

“妙哉!妙哉!妙語聯珠,文帥武將,神纔出世!幾日不見,對‘猴精’真得刮目相看!”觀世音菩薩笑逐顏開!

嫦娥接着向觀世音菩薩祥盡彙報了孫悟空修建文明橋的全過程。

唐太宗貞觀(公元627——649)年間。

孫悟空當年與師弟悟能、悟淨隨師傅唐僧——陳玄奘前往西天取經途中,某年某月某日,突然遇到一股強有力的龍捲風,將他們師徒連人帶馬吹到了永州府所轄的祁陽縣(今祁東縣)梅塘村的仙人山,並在對面紅色岩石的庵堂中借宿一晚。第二天,他們師徒連人帶馬又神出鬼沒般的離開了此地。雖是短短的半個下午加半個夜晚,他們師徒們在此地各自都爲天子崗龍脈聖地留下了“聖物”。

據史料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也就是公元627——649年間,觀世音菩薩受如來佛旨,在長安(今西安)城訪察取經的善人。觀世音菩薩與木叉妝扮成兩個疥癩和尚,在長安街頭叫賣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當朝宰相蕭(肖)瑀慧眼識寶,見兩個和尚和兩件佛物非同凡響,親將觀世音菩薩引見於唐王李世民。觀世音菩薩當場將袈裟和錫杖奉送於唐王李世民。觀世音菩薩同時對宰相蕭(肖)瑀留下了深刻印象。唐王李世民後來將兩件寶物賜於陳玄奘用於去天竺取經。陳玄奘在去往西天——天竺途中,觀世音菩薩受如來佛旨,用法力將唐僧師徒們“傳真”至梅塘仙人山地區休閒半日。觀世音菩薩藉此機會,授意唐僧師徒們爲五龍山之首的天子崗——龍脈聖地儲備“魚、草、水、酒”四項聖物。

庵堂主持蕭(肖)漢卿陪同唐僧——陳玄奘在仙人山南坡青石板上邊下“三子刪”棋邊聊天觀景之時,悟空天生好動,一個‘斤斗’翻到了空中雲層裡。只見仙人山的東南方向約一公里的地方,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江(北方人稱河)。

這是一條令人神往的小江。當地人稱這條小江爲文明江。文明江水道彎彎路曲,江水發源於邵陽五峰山,流經百餘華里匯入湘江(河)。從湘江河到天子崗約50多華里的水道。文明江,是一條生機盎然的富裕之江。文明江水常流不斷,兩岸蘆葦茂盛,水中魚、蝦、蛇、蛙、龜應有盡有!珍貴的野生甲魚到處都有!泥鰍、黃鱔、青蛙、泥蛙多得嚇人。十來歲的小男孩一小時就能抓到十幾斤!

文明江的西岸有一開闊的沙灘地上,四個十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在比手劃腳地爭吵着。孫悟空怕他們再爭下去會發生械鬥,便一個‘斤斗’從天上掉到了他們的中間。當四個小男孩見到似人似猴的悟空從天上掉下時,嚇得連氣也不敢出。

“娃兒們,你們因何爭吵呀?”孫悟空大聲問。

“我們把崽崽打到水裡了,丈量遠近時祝家兄弟‘扯真’(耍賴)”。年齡最大的小男孩肖江回答說。

原來,他們四人中肖文英、肖江兩家人住在文明江的東面村子叫肖家坳;祝勇俊、祝勇傑兩家人住在文明江的西面村子叫祝山院。這條文明江是湘江的支流,下游五、六十華里便入湘江河。這條文明江常年河水不斷。江面水寬近二十米,水深一米多。平時,他們都是好朋友。今天,他們四人相約在祝山院“打崽崽”比賽。由於沒有裁判,雙方在丈量遠近距離時經常爭吵。

“打崽崽”比賽,悟空從沒聽說過、也未見識過此項體育運動。悟空見他們每人手中都拿着一長三短四根木棍,心想見識見識他們“打崽崽”比賽究竟是怎麼爲事!

“今天俺孫爺爺給你們當裁判。比賽重新開始。”孫悟空對小男孩們說。

“打崽崽”,器材簡易,但能鍛鍊人的視力、擘力和腿功。“打崽崽”的器材只需一根圓形母棍和三根圓形崽棍,通常選擇結實、筆直的柞木製作。“打崽崽”時,首先在地上挖一個放置“崽崽”的“溝坑”。溝是上淺下深,長度約2寸左右。溝的前沿有一小坎,坎前是一個小坑。運動員手持母棍,用母棍首先擊打放置在“溝坑”的“崽崽”頭部,“崽崽”隨即旋轉着彈起一到兩尺高。這時,運動員需用母棍猛力擊打旋轉的“崽崽”。誰打得遠誰就算贏。要把“崽崽”打得遠,需要運動員有好視力和好擘力。運動員要將旋轉“崽崽”的正中部位與母棍成最好的角度,才能將擘力發揮到最大威力,才能將“崽崽”打到最遠距離。比賽一般用三根“崽崽”,打完後丈量每根的距離,三根之和爲運動員的成績。

今天的比賽,因爲有了裁判,四個小夥都超常發揮了各自的實力。平時,他們這個年齡,通常一根“崽崽”的距離大都在二、三十米之間,極個別人偶爾能達四十米,很少有人突破五十米。因此,他們平時“打崽崽”的場地,選在祝山院離文明江邊約五十米的一塊沙灘上。孫悟空爲了顯示自己的輕功,暗中吹了一口仙氣,助最後一名小男孩——祝勇傑的最後一根“崽崽”飛到了水面約二十米寬的文明江的東岸。也就是說,這根“崽崽”打出了七、八十米遠的距離。平時,他們用母棍丈量“崽崽”的距離,一尺一尺的輪着翻轉母棍,速度很快。這根“崽崽”飛過了文明江,用母棍是無法丈量這根“崽崽”的距離了。這回要過文明江,近二十米寬的水面,一至兩米的水深,他們無論如何也丈量不到文明江的對面。平時,他們如果在靠近文明江邊玩時,“崽崽”一旦掉到水裡,他們就不丈量距離,通常宣佈作廢,爲此他們也經常爭吵。這回比賽有個裁判,他們丈量完陸地上的“崽崽”距離後,自然就將難題交給了孫悟空。孫悟空爲了彰顯自己當裁判的公平和公正,從身上撥了三根猴毛,吹口仙氣,一根變成了一副繩索;兩根變成了一對鴿子。一隻鴿子用嘴叼着一根繩頭,飛過文明江的東岸,落在最後一根“崽崽”身上。另一隻鴿子,用嘴叼着繩子,將繩子拽直後站在文明江的西岸原地不動。對岸的鴿子見繩索拽直後,叼着繩索又飛回到文明江的西岸,將繩索拽直後站在地上不動。

“娃兒們,你們誰回家找把尺來。我教你們丈量最後一根‘崽崽’的準確距離!”孫悟空對四個男孩說。

欲知後事如何,請繼續閱讀、、、、、、

第15章 第二十六節第15章 第三十二節第8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四節第15章 第二十三節第15章 第九節第10章 第二節第7章 第三節第5章 第三節第4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十七節第11章 第一節第13章 第二節第4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第二節第9章 第一節第6章 第二節第5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十一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6章 第四節第9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二十五節第15章 第十五節第15章 第三十七節第4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二十七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5章 第五節第6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節第10章 第一節第11章 第五節第16章 第五節第14章 第三節第11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十五節第三章第7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十一節第5章 第三節第6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二十三節第15章 第三節第9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十一節第11章 第三節第9章 第一節第8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三十八節第9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七節第三章第13章 第一節第11章 第六節第14章 第三節第13章 第一節第14章 第三節第6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十五節第5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十三節第16章 第七節第15章 第二十五節第14章 第四節第10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十節第12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二十節第15章 第十二節第15章 第三十五節第15章 第二十八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3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二十四節第15章 第二十九節第16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十一節第15章 第三十節第15章 第二十二節第6章 第三節第8章 第三節第5章 第一節第6章 第三節第16章 第一節第14章 第一節第1章 第一節第7章 第四節第8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三十三節第15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十六節第12章 第一節
第15章 第二十六節第15章 第三十二節第8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四節第15章 第二十三節第15章 第九節第10章 第二節第7章 第三節第5章 第三節第4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十七節第11章 第一節第13章 第二節第4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第二節第9章 第一節第6章 第二節第5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十一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6章 第四節第9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二十五節第15章 第十五節第15章 第三十七節第4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二十七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5章 第五節第6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節第10章 第一節第11章 第五節第16章 第五節第14章 第三節第11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十五節第三章第7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十一節第5章 第三節第6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二十三節第15章 第三節第9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十一節第11章 第三節第9章 第一節第8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三十八節第9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七節第三章第13章 第一節第11章 第六節第14章 第三節第13章 第一節第14章 第三節第6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十五節第5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十三節第16章 第七節第15章 第二十五節第14章 第四節第10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十節第12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二十節第15章 第十二節第15章 第三十五節第15章 第二十八節第15章 第七節第13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二十四節第15章 第二十九節第16章 第三節第15章 第三十一節第15章 第三十節第15章 第二十二節第6章 第三節第8章 第三節第5章 第一節第6章 第三節第16章 第一節第14章 第一節第1章 第一節第7章 第四節第8章 第一節第15章 第三十三節第15章 第二節第15章 第十六節第12章 第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