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

宇文盛踩鞍上馬的時候,其實心底一陣陣惴悸,他知道自己到底是不安的,這不是源於決定的動搖,而是因爲他並不熟悉如今效忠這位主君,他其實從來不曾留意過晉王,印象還停留在那個狂妄無知的少年親王身上,深刻的是他有一雙狠戾的眼睛,彷彿隨時都會暴動殺人,甚至就連曾經的玉壇主也從來沒有叮囑過他追隨晉王,他們殘餘的希望從來是寄託在晉王妃身上,直至最後一刻,長安城陷入萬劫不復,宇文盛才得知原來晉王燁纔是名符其實的主君,並非晉王妃起事藉助與憑仗的旗幟而已。

有時候他回望此生走過的路程,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彼時的青年當然心懷壯志一身傲骨,堅定的信奉着從經史書卷裡學到的儒臣仁義,所以敢於不媚權貴,敢於挑釁奸歹,他對世道人心的認識乃黑白分明,不屑一切陰謀詭譎的手段,像他對萬氏的感情,只爲最初一眼的心動,便有信心給予這個溫柔善良的女子幸福美滿的人生,沒有那麼多的計較考量,可現實是,生活給予的沉重打擊!仕途上的起落挫折也許不能逼迫他軟弱了傲骨,但輾轉任上,他親眼目睹了多少百姓掙扎於困苦,他們像牛馬一樣勞作,甚至無法保證獲得能夠滿足最最簡樸的衣食。

從前的知交,以爲可以並肩共進的同年,那些與他存在相同信仰的人,漸漸認清了世道,他們不僅對奸歹屈僂了傲骨,甚至開始投入傾軋,爲了權勢富貴不擇手段,他們越發道貌岸然,胸膛裡卻早已佈滿污穢。

從那時起,宇文盛明白的是一個人的力量多麼薄弱,與螻蟻無異。

有一段時間他是迷惘的,在趨從流俗與堅持自我之間搖擺,幸運的是在那樣的時刻,他結識了朱子玉。

當年的急公會恍若一股清流,他們用流匪的名義行爲着振救蒼生的事,宇文盛於是與朱子玉惺惺相惜,他們並不曾八拜之交,卻約定好生死與共,而最初的信仰,到底還是產生了偏移。

那時的他,再也不信通過禮律便能讓百姓得到救贖,讓奸歹得到懲罰,維護公道似乎只有一種方式,那便是以暴制暴,比如急公會衆可以讓他的政敵們,那些仗勢欺民的惡棍死於非命,他不用再向朝廷一封封彈劾舉報,結果卻是自己落得一貶再貶的境遇。

後來他認識了璇璣,他同情這個女子,想要幫助她昭血復仇,他不忍見這樣一個弱質女子名門之後身陷泥淖,一遍遍地被殘酷的命運凌辱,生存僅僅是因爲仇恨。

再後來同情轉變爲愛慾,也說不清誰先對誰動心,漸漸彷彿他們一齊陷入陰暗當中,楚心積慮於如何爭權奪勢,他們共同爲萬氏與子女撐起一片安寧的天地,他是爲了曾經的允諾,而璇璣,是爲了他。

到急公會終於起事,再到起義的一敗塗地。

子玉死了,他的信仰也終於崩塌,絕望與悲憤鋪天蓋地把他捲入了漩渦,一度讓他想放棄掙扎,其實他早已做好了死亡的準備,他並不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因爲自從他決定與急公會結成生死同盟時,他知道已經踏上了一條不歸路,勝則生敗則亡。

卻依然選擇活下去,是因璇璣那句“我不甘心”。

“但夫君若死,妾身決不苟活!”

子玉死前留給了他一條生路,他想他也許不應當辜負知己與深愛的人。

然而這麼多的挫折,幾乎淪爲一無所有的他,到現在,已經不再樂觀了。

雖說彷彿一切都很順利,在晉王妃的策劃下,他與賀湛相繼以不同的立場勸阻了突厥人的暴行,保全了顯望士官與多數百姓,李由在誘使奇桑踩中晉王佈下的陷井,並且晉王當真予以了突厥聯軍當頭重擊,逼得奇桑不得不再度親征,與晉王在潼關一役再決高低,到了今天,終於再度走到了勝負攸關生死一線。

若只是一人生死,宇文盛也沒有什麼值得惴悸了,但他知道這一役,還牽連着八望士官甚至長安數十萬百姓的生死,甚至連晉王妃都深陷其中,萬一有何紕漏,他甚至沒有勇氣去設想慘敗的結果。

所以他清晰的感覺到自己握着繮繩的手無法停止顫搐,他展望四周,夜色已經自坊道曲巷浮鬱擴散,使得每一條道路都似乎深暗無際,唯有金光門外遙遠的天邊,夕陽下沉了,餘光尚且讓天際剩那一道隱約的殘紅,彷彿上穹的神祇,悲憫的垂憐着下世,坐騎帶着宇文盛緩緩前行,走出騰業坊的北門,他這是在例行一更時的巡防,從通化門開始,確保九門以及六街平安無事。

但宇文盛知道,今夜不會太平。

通化門與春明門之間,興慶宮仍然是一片廢墟,這個地方就像是長安城一塊永恆的傷疤,提醒着所謂共治議和的滑稽荒唐,回回經過,宇文盛都會想起子玉,想起他用性命與赤誠換來的卻是君國的恥辱,一個春夏的輪迴,不知這片斷壁殘垣是否有雜草滋生,宇文盛原本是從來不敢在這個地方多作停留的,但今晚他很想入內探視,無端的希望在這片廢墟里迎候戰號的再度震響,此刻殘月正在通化門外升起,而長安城終將開始另一個輪迴。

當月向西流,日漸東昇。

一切皆有答案。

或許是恥辱的告終,或許是希望的斷結,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時光不會停留於永夜。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天下的興亡,到底不能影響日月的交替。

這是宇文盛早就明白的道理,只在這一刻,忽然纔有如此深刻的體會。

不遠之處,春明門燈火通明,他能夠依稀看見城牆上的兵防仍然嚴謹,他莫名地笑了,低聲說道:“戰鬥即將開始。”

“戰鬥即將開始!”

是他身邊的部屬在低聲應和,這些人當然並非突厥兵勇,而是世望大族“逼於無奈”遣散的私衛,他已經不動聲色用他們替代了夷狄,爲的就是擾亂突厥軍所謂的防範嚴謹,柴取獻降的國都,今夜將由他們再度奪回。

報——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帶來的是氣急敗壞的高聲通稟。

宇文盛沒有意識到,在這一刻開始,雖然拳頭更加握緊,然而指掌已經停止了顫搐。

他下意識看向啓夏門的方向,過於深廣的黑暗,寂靜着,一切似乎毫無變化。

前來的報訊的突厥守衛,這時已經能用不那麼流利的漢話稟明變故了。

“報知京兆尹,東南方斥候探明,武關部駐營,忽有數萬軍援,約十萬人馬,正向啓夏門逼近,領兵之人更換旗幟,乃雲州軍旗!”

雲州部,遠在晉朔的雲州兵,竟莫名其妙出現在啓夏門外!

這對於突厥人而言當然極其意外,可宇文盛卻如耳聞戰鼓雷動,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但他不得不佯作震驚,他挑起眉頭,肅聲喝問:“雲州部?怎會是雲州部?!”

沒有人能回答他的質疑,斥候只能探明領軍之人乃一白袍戰將,此人振臂一呼,軍士齊聲響應,他們是以晉王的名義立志收復長安,氣勢洶洶逼近城門!

“立即通知東、西六門統領,集合大將軍府,商討對策!”宇文盛沉着下令,並一馬當先,急馳向西城醴泉坊。

但他當然知道,阿史那雄河已然“酣醉不醒”,這個奉突厥汗王之命,執掌調防城中守衛金令的大將軍,已經無能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然宮門已下鎖禁,通傳謝瑩作出應對務必耗時拖延,他需要徵得六門統領認可,調集所有突厥軍衛嚴守啓夏門, 這樣一來,內城便將徹底陷入他這個京兆尹的掌控之中,足夠呼籲八望私兵以及子弟,發動內亂,與雲州部裡應外合。

——

平康坊距離春明門僅東市、道政此二市坊,十一娘因而很快得知事態正在趨向順利,今夜,無論是她,還是陸離、賀湛,並沒有再面覆僞裝,他們穿戴整齊早就準備就緒,當再度聽報宇文盛已經藉口阿史那雄河不能問事,說服東、西六門統領齊集他們自負所向披靡的突厥兵勇支援外郭南城三門時,十一娘當然明白時機已到,正準備從平康坊而出,前往騰業坊的京兆府與宇文盛會合。

忽有不速之客。

蕭漸入在賀琰的帶領下進入內宅。

莫說陸離與賀湛極爲驚奇,就連十一娘,竟然也不知小九何時潛入長安城。

刻不容緩的緊急情勢,當然省去了毫無必要的寒喧,小九三言兩句解釋以及道明來意:“雄河中伏之前,某便已喬裝潛回,這些時日住在劍南陳家,私下已與大父、伯父等取得聯絡,京兆蕭族人已經趕往京兆府衙,配合宇文大尹起事,我來此,是代殿下傳令,十一妹不需出面,由薛六兄,全權代表晉王頒令,號召八望世族。”

見十一娘深鎖眉頭,蕭漸入上前一步,壓低聲嗓:“十一妹,殿下是爲你安危考慮,你莫要逞強。”

“外應是誰?”十一娘只能問道。

“王橫始。”漸入乾脆答道:“殿下再三強調,務必阻止十一妹出面,無論今晚成敗與否,十一妹暫時仍以阮二孃身份潛藏平康坊。”

結果是準備就緒的十一娘不得不留在平康坊,目送着陸離、賀湛等人離開,奉令護衛她安全的賀琰也只能留在這處據點,當然還有碧奴。

賀琰率領私衛守在外宅,偌大的內宅,唯有王妃與碧奴二人,碧奴眼見王妃深鎖眉心,這時的她已經能夠通過察顏觀色,洞悉一二王妃的心境,知道王妃不僅僅是出於擔憂,還有對晉王這突然限制的疑慮,故而低聲勸解道:“殿下雖說早已安排妥當,然今晚起事,就算裡應外合,畢竟城中仍有十萬蠻狄精銳,並不能擔保旗開得勝,殿下阻止王妃出面,確爲憂慮萬一有何閃失,王妃身陷險境之中。”

真是這樣嗎?

十一娘沒有迴應碧奴。

因爲她心中其實已經有所篤斷,事實也許並非如此溫情,賀燁一定存在其餘的顧慮。

譬如……

晉王妃的名聲已經足夠響亮,甚至“功高震主”,所以,賀燁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她在收復長安這場戰役中的作用了。

天下大亂,皆因牝雞司晨,賀燁已經將晉王的旗號高高豎起,他也許想到需要讓臣民安心,從此權斷,不再會被婦人左右。

曙光尚僅在望而已,有的事情,或許已經悄無聲息的發生質變了。

十一娘垂下眼瞼,一絲蒼白的笑容,在月色裡隱隱若現。

第1089章 禍國第894章 戰機第634章 規矩第497章 長孫秦明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1189章 予爾稻草,戕可救命第658章 突襲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492章 錯綜複雜的兒女情事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913章 倒黴的任氏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195章 不可能的事第1081章 成了?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1279章 皇后的用心第988章 這是一個重要人物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651章 不死心第1395章 奇思第578章 預示第924章 這回真要休妻了第330章 陸離的激將法第1307章 終級目的第646章 新居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29章 又有新“疑兇”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725章 靜好與慘痛的一夜第1414章 病重第715章 毫無默契第737章 又扳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982章 談判第184章 謊騙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667章 過招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197章 義川郡王不爲人知的愛好第375章 自焚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1254章 計成?第302章義川謀儲第366章 讓我如何諒解你?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771章 大宴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1253章 未平息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833章 棋局之上第1312章 沒完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770章 婦人手段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575章 醞釀第770章 婦人手段第251章 危急時刻第56章 說服太后第996章 求援雲州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1044章 公詢日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601章 搬弄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13章 阿耶休得如此第933章 丟了性命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398章 多災多難邵博容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995章 舍藥第746章 互懟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1177章 復興元年第461章 不應該的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1351章 不讓退辭第193章算計開始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1016章 信與用第283章 璇璣“暴露”第211章 庶女又如何?
第1089章 禍國第894章 戰機第634章 規矩第497章 長孫秦明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1189章 予爾稻草,戕可救命第658章 突襲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492章 錯綜複雜的兒女情事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913章 倒黴的任氏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195章 不可能的事第1081章 成了?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1279章 皇后的用心第988章 這是一個重要人物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651章 不死心第1395章 奇思第578章 預示第924章 這回真要休妻了第330章 陸離的激將法第1307章 終級目的第646章 新居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29章 又有新“疑兇”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725章 靜好與慘痛的一夜第1414章 病重第715章 毫無默契第737章 又扳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982章 談判第184章 謊騙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667章 過招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197章 義川郡王不爲人知的愛好第375章 自焚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1254章 計成?第302章義川謀儲第366章 讓我如何諒解你?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771章 大宴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1253章 未平息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833章 棋局之上第1312章 沒完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770章 婦人手段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575章 醞釀第770章 婦人手段第251章 危急時刻第56章 說服太后第996章 求援雲州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1044章 公詢日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601章 搬弄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13章 阿耶休得如此第933章 丟了性命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398章 多災多難邵博容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995章 舍藥第746章 互懟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1177章 復興元年第461章 不應該的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1351章 不讓退辭第193章算計開始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1016章 信與用第283章 璇璣“暴露”第211章 庶女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