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陽令死了!!!
毛維得到這一消息只比太后稍晚一步,自是由奉命前往夏陽縣執行威脅任務的心腹遣人通風報訊:“管事才與夏陽令暗中接觸,交予相國親筆書信,告誡其若想保性命無傷萬萬不能‘胡亂攀咬’,否則只怕有滅門之禍,不曾想次日便聽聞夏陽令死訊!管事廢盡心思纔打聽得竇侍監已然察明夏陽令並非自盡,顯然是被人殺害!”
“那封書信呢?”毛維只覺脊樑直冒冷汗,連忙追問。
“相國放心,管事親眼目睹夏陽令已然將書信焚燬。”
毛維這才略微穩了穩神,交待信使立即趕返夏陽縣告誡心腹留心事情進展,但有些微消息必須立即回傳,自己也醒悟到這回怕是中了他人暗算,心急如焚地趕去與謝饒平密商。
“必定是韋元平之詭計,意欲陷害咱們殺人滅口!”毛維倒也不傻,一下子就想到了政敵身上。
謝饒平也是坐立難安:“千萬要穩住,這時無論如何也不能自露馬腳,暴露你我已知夏陽令死訊,否則可是百口莫辯!還有你遣去之人,必須着他立即返回長安,切莫再在夏陽縣逗留……等等,最好連長安都不要回,離開夏陽後,立即將人滅口!”
毛維這才醒悟過來事發突然自己竟然疏忽了心腹很有可能已經暴露,好在韋元平爲了置身事外也不大可能自露馬腳主動爲竇輔安提供線索,這時挽救或許還來得及,當下雷厲風行再遣心腹前往夏陽縣清理“罪證”。
只兩人都未想到事發前後兩回碰面密商皆被太后耳目上報,但僅憑這些證據,太后尚不能斷定謝、毛二人便是真兇,畢竟二人無論於公於私都有來往交情,碰面接頭並不能說明就與夏陽案有關,可夏陽令的及時死亡就像一根魚刺生生梗在太后心口,若不察個清楚明白簡直坐立難安,於是在得知韋元平尚無異動而毛維卻頗顯氣急敗壞後即刻召二人來見,開門見山詢問。
“竇輔安尚未察實邵廣案,夏陽令卻死於非命,兩位國相對這事有何見解?”
眼光暗暗一掃,睨見韋元平目瞪口呆大爲震驚,毛維卻板着一張臉微微握拳,數息之後才顯露出驚異的神色來,太后眉心一蹙,心頭對毛維的懷疑更增一分。
“夏陽令必然是畏罪自盡,可見果有庇惡之行。”韋元平在短暫震驚後,幾乎立即落井下石:“夏陽令爲毛趨舉薦,雖以死償罪,然民憤未平,故臣諫議追究毛趨舉薦奸惡監管不力之罪。”
韋元平會見縫插針打擊毛黨簡直就不需賀湛背後慫恿了,而是多年以來已經形成的慣性,賀湛越是勸告韋元平切莫過於心急,韋元平就越是覺得這回是個不可多得的良機,尤其在得知夏陽令死於非命後,自然而然就將其歸爲畏罪自盡。
毛維這時本來就好比驚弓之鳥,四伏的危機讓他極其警備,聽韋元平這麼一說,不及細想立即給予反擊:“太后只稱夏陽令爲死於非命,韋相如何就敢斷言其爲畏罪自盡?難道是早已知道夏陽令死訊?”
韋元平還以怒目:“好端端一人忽然死了,又是發生在竇侍監奉旨審案之時,不是畏罪自盡還能是什麼?”
太后見兄長這副模樣,越發相信此事並非他在後計劃。
倘若兄長真是背後主謀,就決不會在屍身上留下顯而易見之傷口,更不可能在此時一口咬定畏罪自盡四字授人以柄,若換旁人還有可能是故設迷障以顯無辜,自家兄長有什麼手段太后倒還清楚,演技遠遠沒有這般高超,反倒是毛維……
毛維主動詢問夏陽案,足見早生觀注,卻沒料到自己會讓竇輔安前往審察,看來是自己出其意料的決定打草驚蛇了,毛維一爲殺人滅口,更生一石二鳥之心!試想,倘若真是毛維將夏陽令滅口,又僞造成畏罪自盡,卻留下痕跡讓竇輔安一目瞭然便知他殺,這時利用兄長恃機而動的意圖而乾脆嫁禍,諸多蹊蹺之處,豈不全都得到解釋?
於是太后不動聲色繼續試探:“夏陽令確爲他殺,並非畏罪自盡。”
原本理直氣壯的韋大相國再一次目瞪口呆,隨即意識到自己彷彿是掉進了旁人精心設計的圈套,頓時惱羞成怒:“毛維,好個奸詐小人,竟敢嫁禍老夫?!”
毛維也立即反擊:“分明是韋相早有預謀陷害在下伯侄,太后容稟,韋相本存包庇邵廣之心,定是其擔心竇侍監察明實情,乾脆造成夏陽令畏罪自盡,好有藉口陷害,實爲一石二鳥,卻將大局置之不顧,一昧只圖私利,禍心可怖,還望太后明察秋毫,切勿受人矇蔽。”
韋元平哪裡服氣,當即與毛維展開脣槍舌戰,吵鬧聲簡直險些掀開萬象殿的屋頂,而太后卻一反常態任由左膀右臂互相攀咬,而沒有立即喝止,直到韋元平急怒攻心忍不住要揮拳相向時,太后總算阻止了這場紛爭,卻並未做出任何評斷,只斥令二人不得聲張,一切待竇輔安歸來複命再作計較。
韋元平深憂太后受毛維矇蔽,真以爲是自己殺人嫁禍,接下來這幾日揪着機會就對太后痛呈無辜,然而這回倒也明白事態嚴重,甚至連賀湛面前都沒有泄露一句隱密,但毛維無疑更加擔心會被韋元平奸計得逞,於是又忙不迭去尋謝饒平商量應對之策,雖然謝饒平依然按兵不動,太后的疑心卻不可避免地集中在毛維身上。
直到毛維那位早已露出馬腳被竇輔安盯上的心腹,險些沒被暗殺於距離夏陽縣不遠的荒郊,結果反而被竇輔安一網打盡,雖然兩人都一口咬定清白無辜沒有殺人,但其中一個因爲險些被滅口,終於交待了曾受命於毛維威脅夏陽令的事實,另一人倒是忠心耿耿,熬不住酷刑乾脆咬舌自盡,可太后既然在毛維府上安插了耳目,不難覈實此人身份,一切疑點都指向毛維,太后將罪證摔在他面前時,毛維終於啞口無言,只好承認了事實,只堅決否認殺夏陽令滅口一事。
而直到這時,謝饒平也終於意識到一切已經百口莫辯,心驚於韋元平這回竟然能將計劃制定得這般完善,簡直環環相扣毫無破綻,再不敢有任何隱瞞,將自己所知所爲如實交待,但顯然他已經錯過了坦白的最佳時機,雖然太后表面上仍然聲稱相信謝相的一切解釋,私心裡卻已然對謝饒平的忠誠有所動搖。
人一旦長居富貴,越是地位穩固,越會造成貪慾漸長,看來謝饒平也不能免俗。
夏陽令已然死無對證,而無論竇輔安如何深挖,也沒有發覺任何指向韋元平的蛛絲馬跡,儘管事實上沒人承認暗殺夏陽令,太后心中卻已經有了傾向,她沒興趣再糾纏於這樁原本微不足道的案件,可是爲了安撫險些受到冤枉的兄長那顆委屈憤怒的心,太后先是對邵廣施以寬宏,將其貶遷嶺南,雖仍爲縣尉,自然不能與京兆隸下縣尉同日而語。
夏陽令雖死,但難贖其罪,仍然被死後追究,梟首以平民憤,太后因怒毛維險詐又妄爲,自是聽從韋元平所諫,將京兆尹毛趨貶爲范陽令,一杆子“支去”幽州,表面上卻依然給了他輔佐姚潛姚大將軍,日後剿滅潘博叛軍收復失土而將功抵罪的機會。
所有一切皆如十一娘計劃,簡直就是大獲全勝,這不由讓已經趕回上洛縣的尹紳在得知結果後大嘆神奇,而直到這時,他才體會到自己從前對於柳十一娘所謂聰慧不同尋常的瞭解簡直就有如管中窺豹,此女洞明人性算無遺策之能又豈是聰慧二字足以概括?難怪智計城府如賀澄臺與薛絢之,都甘受她這稚齡少女調遣而心悅誠服。
可這情形卻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怪異,尹紳越發感覺到以柳十一娘爲中心的幾個知交好友正在籌劃一件石破驚天的大事。
他不由暗暗興奮,柳十一娘不曾在他面前剋意僞飾,儼然是欲將他納入陣營之中。
大周官制腐壞,雖有盛世之表,卻早已險患四伏,他尹紳甘願投身仕途,可決不是僅爲自身榮華而效仿權奸庸碌,大周也該出一批忠智高士纔有望重振大國之綱盛世之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