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阿耶休得如此

即便十一娘從前只是遠遠瞧過柳均宜幾回,意識裡並沒有這位“父親”的五官眉目,然則見這麼一位青年男子毫無顧忌地出入蕭氏住所,又對姚姬出言訓斥,當然毫不懷疑來人身份。她先是跟着七娘、九娘一同起身,喊了一聲“阿耶”,終於還是忍不住細緻打量了幾眼柳姑丈這位異母手足。

裴、柳兩家原爲姻親,可來往始終不密,十一娘從前當然見過姑丈,如今已經封爲源平郡公的柳譽宜,可對於柳郡公這位相差十餘歲的弟弟卻還從未正式得見,還是當年,柳均宜高中進士榜首,被先帝德宗點爲探花使,白馬錦袍遊覽名園折花,觀者無數,那時十一娘便由兄長領着,遠遠“瞻仰”過風度,一早就拋之腦後,哪曾想時移境遷,當年赫赫有名的少年才俊竟成爲了她的“父親”。

柳均宜此時也還未及而立,雖然當了一任縣尉,一任縣令,又經過年餘候缺,實在也算不上經歷多少坎坷,眼下忽地就被提拔爲四品太常少卿,世人多以爲他正春風得意,然而別看他官品猛然就突破了不少官員爲之奮鬥半生的五品“瓶頸”,可諸如太常寺這等事務機構本身多爲安置勳貴門蔭等閒職,更別說憑他眼下與天子沾親之故,往常偷閒享樂,上官同僚誰也不會多事幹涉。

就說今日,他並非休沐,這時理應於官衙職守,然朝會散後,只去上官跟前打了照面應卯,本欲早歸,哪知路遇幾個好友拉去酒肆,閒侃坐談一番,聽從者說起年餘未見的女兒終於平安抵京,就急趕了回來。

雖說柳均宜眼下已經有了四女一子,然則仍是倜儻不減當年,尚還風度翩翩,不過因爲不及換下那身硃色小科綾羅官服,難免比平時白袍青衫顯得肅厲,也正因如此,他剛纔厲聲一喝舉步而入時,才憑添幾分威勢。

十一娘眼光一顧,覷見的是七娘姐妹掩不住喜笑顏開滿眼孺慕,大別於在蕭氏跟前小心謹慎,就足見柳少卿這位阿耶往常隨和可親。

不過嘛,姚姬卻被這一喝激零零地打了個冷顫,驕橫之勢頓減,雖然積蓄力氣想要再演一出梨花帶雨,奈何夫主柳郎已經極其不耐地蹙緊了眉。

“我剛返家,正遇僕嫗領阿瑾出來,見她哭鬧不休不成體統,多問兩句,就知你行爲惡事,不想你非但不知悔改,竟仍敢頂撞娘子!這般不知體統,還有何面目拜見母親?再者,母親慣不喜姬人滕妾多去打擾,一早免了爾等拜叩定省,你需謹記,今後無令不得擅自請見,若你真懼母親斥責狂妄,更要好好服從娘子管教。”

柳少卿說完又是一揮手,當見姚姬依然不識趣的佇在面前,又將眼睛一瞪:“下去,自有僕嫗領你去居所。”

夫主這樣態度,無異於一盆冰水當頭淋下,姚姬一邊覺得凜冽錐心,好容易壓下的怒火卻又沿着胃腸往上直衝,牙齒便咬出“咯吱”一聲,眼睛裡的怨毒之色衝蕭氏直直剜去。

定是這毒婦存心設計,算準了柳郎此時歸來,才千方百計激怒她,導致柳郎“誤解”。

七娘姐妹大約還從未見過阿耶對人這般疾言厲色,雖說心底覺得痛快,總歸有些不慣與尷尬,因此都垂下了頭,唯有十一娘仍舊小心觀察在場中人,自然也揣摩出了姚姬的想法,當然覺得可笑。

正室設計滕妾失寵,一般而言是因丈夫偏寵太過,纔有設計的必要,然而多數情況下,被美色迷心的男人並不會當真厭棄滕妾,結果往往是正妻多此一舉反而與丈夫更加離心。可眼下分明是柳少卿極端厭煩姚姬,蕭氏何必廢心再算計這一遭?無寵之人又何來失寵,姚姬真是想太多。

十一娘沒想到的是,姚姬不僅想太多,並且被柳少卿打擊得“心灰意冷”,起初總總算盤籌謀都被拋之腦後,這時把心一橫,竟然再度搬出了她自以爲堅不可摧的靠山來威脅——

只見她長長一個抽噎,又將蓄勢欲出的淚水逼回,居然不無冷靜地說道:“郎君,並非妾身狂妄,確是因爲心急……”這半句後,她竟然冷冷衝蕭氏一笑:“也怪妾身起初未及稟明,實則離浙時,刺史府相邀,姐姐便有叮囑,讓妾代她拜問太夫人安康,並讓妾轉交備禮予太夫人,並,宮中賢妃之處。”

這是什麼情形?姚姬一個寒微出身之滕妾,竟屢屢拿元賢妃用作威脅,當日在袁氏面前如此也就罷了,此時居然用來威脅夫家?十一娘雖然以爲是姚姬狂妄而不知輕重,這時也難免暗暗度量,莫非是,那元賢妃果然寵冠後宮,以致於姚姬明知柳氏女爲貴妃也不關要緊,更縱然太夫人與太后爲姐妹,都必須仰她鼻息求存?

是姚姬當真輕狂無知到了讓人啼笑皆非的地步,抑或背後尚有不爲人知的情由?

十一娘心下狐疑,當然就更不放過柳少卿夫婦的神色變換。

她眼見柳均宜聞言之後已經怒形於色,似乎斥責已經抵上喉嚨,然而已經“坐壁上觀”一陣的蕭氏卻適時搭手過去,不動聲色安撫住丈夫,自己卻迴應了姚姬一個若有若無的笑容:“令姐妹出身平民之家,也難怪對大周禮法多有不知,固然令姐有禮拜賢妃之心,然則,即便是命婦入宮也多有限制,更不論私通物信……不過既然你稟明瞭這層,我也記之於心,倘若太后詔見,再代其稟明,至於禮信是否能送達賢妃處,卻也不能保證,好了,你下去吧,我已囑咐僕婦,早收拾下臥處與你,自有人領你前往。”

見搬出元賢妃來仍舊無濟於事,反而得了蕭氏不軟不硬的一番諷刺,姚姬縱然怨憤卻是黔驢技窮,最後不無哀怨又滿帶憤慨地瞥了一眼柳少卿,終於“含恨而去”,不過臨走之前,仍不忘毒視了一眼“始作俑者”十一娘,分明包含着“日後再計”地警告,但只不過,十一娘這時已經完全忽視。

蕭氏那一番綿裡藏針地敲打,十一娘自是能夠聽得明白,其中包含那番嘲諷也是理所應當——想這姚姬姐妹出身寒微,大姚姬不過就是刺史滕妾,固然果真與元賢妃舊情深固,如此託大也實在可笑。

柳均宜一母同胞嫡親姐妹,那是早在當今天子未得儲時就爲皇子滕,及到十一娘當年與賀衍大婚,更被封爲良娣,雖說據十一娘看來,賀衍對待柳氏並無多少恩愛,然則因爲柳氏到底是賀衍姨母所生,總歸一直優待。更別說後來,賀衍明言再不立後,卻將柳氏封了貴妃,力壓寵臣謝饒平侄女謝氏一頭,雖說眼下這位謝淑妃當年因爲妒娨頂撞,讓賀衍頗爲不滿,可後宮嬪妃高低,有時卻並不與君帝恩寵相適。

柳、謝二妃既然皆是“無寵”之人,在後宮高低尊卑靠的便是家族地位,若依此據,說明在天子心目中,柳家更勝謝家一籌。

十一娘早前聽賀湛盡述官場變遷,已知謝饒平已經入相,可謂權重,然則柳譽宜得爵;其庶弟柳敬宜爲門下省左拾遺掌供奉諷諫,雖稱不上位高,卻是要職;更有柳均宜,雖說候缺年餘,也終於得了四品高官!

周太宗定下嚴格官吏選拔考覈制度,幾代盛世之君奉從不悖,雖然天子有“破格提升”之權,也出過一些才俊平步青雲之例,但其本身卻也實據過人之處,立下爲人稱頌功勳。到後來,也有君帝任人唯親,提拔寵臣貴戚居於高位貴爵,卻鮮掌實職政務。就說賀衍祖父肅宗當年,因爲寵幸才人江氏,欲擢其兄入政事堂議政,引得部份朝臣羣起諫阻,與另一部份奸滑之輩好一番罵戰,雖肅宗爲此貶官無數,到底還是做出讓步,將江氏兄長封爲國公,享厚俸卻無參政之權。

然而到了如今賀衍當政,自從裴鄭一案後,政事堂多數高官竟皆爲資歷淺薄之輩,大周官制崩壞企止苗頭而已?

就說柳家,雖爲京兆十望,肅宗帝時,家主柳修維一度入相被封鄭國公,族人更不乏身任一地要職者,然則,柳公病逝前,深知子侄無有絕好資質,尤其嫡長子更是不肖,於是上了遺旨,謝絕肅宗欲使嫡長襲爵之隆恩。

自柳公逝後,柳家雖然稱不上沒落衰敗,仍然被世家大族尊奉,單就權勢而言,卻早比不上從前。

十一娘“祖父”柳正因門蔭得了朝議郎之六品散階,卻在肅宗一朝始終未授職事,直到德宗朝,才終於得了職事官,漸漸擢升到了太常寺卿,然而不久,柳正竟忽然中風病逝,嫡長子柳譽宜當時雖然已經兩任縣令,無過,卻也遠稱不上政績顯著,爲父喪丁憂,此間一直賦閒,卻在裴鄭滅族髮妻裴氏“暴亡”之後,突然得了郡公爵位。

相比柳譽宜,其弟敬宜雖爲庶子,享受不到門蔭,然而卻具才華,經科舉高中,守選一載,恰遇朝廷“書判拔萃科”,他再次高中,得了許多士子爲之眼紅的較書郎一職,後爲父喪,當然也免不得丁憂,可起復之後,也是驟然就得了門下省左拾遺之美職,官品不顯,卻前途無量。

再論太夫人韋氏親子柳均宜,才名甚早,也的確出色,舉凡大周曆代近兩百年,年十五而中進士科舉頭,竟唯他一人,然而大周科舉也就取得出仕資格而已,即便高中進士,守選下來,蹉跎數載而不得官者常有。柳均宜出身自是不比普通士人,當時其父柳正聖寵正隆,故而不少人以爲他必定平步青雲,至少不輸庶兄,起碼也得是個較書郎不是?

然而柳均宜雖然一早得官,卻是遠去江南爲一縣尉。

後來因父喪回京丁憂,起復卻被升職,成了縣令。

這要是換作常人,可算大異,不知引起多少質疑,可大周眼下早非盛世之治,幾代下來君主都有“違矩擢親”之行,柳均宜也確有才名,又有上官薦推,所以就不顯得如何荒謬了。

不過一任縣令後,柳均宜也是無功無過,卻一躍成了太常少卿,雖是高官閒職,在大周史上也的確絕無僅有了。

綜上種種,足可證明一點,即使十一娘早前從賀湛那處得知韋太后與韋太夫人並非一母同胞,猜疑着這雙姐妹之間也許會有世人不知之嫌隙,然而天子對柳家這般厚待,似乎這猜疑就顯無稽了。

既然柳家聖眷正隆,姚姬這麼一個與元賢妃稍有舊情之滕妾,竟敢威脅貴妃親族豈不可笑?

可十一娘更覺奇異則是,蕭氏竟然暗阻柳少卿險些破口而出之訓斥,摁捺火氣對無論地位還是“夫寵”都遠有不及的姚姬採用貴婦之間綿裡藏針那套擠兌,實在有些小心太過、多此一舉。更兼蕭氏只稱“太后有詔”,竟然略過小姑柳貴妃不提,就更加令人玩味了。

因在十一娘印象當中,她那前婆母韋太后待人並不苛刻,當年賀衍登基,她爲皇后,縱使柳氏與韋太后有親,然而太后從未藉此施壓,對於后妃之間事務從不干涉。

當年後宮事務就是她這個皇后掌理,論來眼下後位空缺,貴妃之尊足以掌理宮務,韋太后既然是柳妃姨母更加不會干涉,然而蕭氏之言泄露者是——晉見拜禮這等事務眼下卻是皆由太后理斷。

舊疑未解又添新問,十一娘正感大惑,一個不防就覺“騰空而起”,定睛一看,面前便是如今“父親”柳均宜那張俊臉,他這時已經憤怒全消,滿面笑意以額相抵,毫無避忌地在她那張小臉上“吧唧”一口,又顛顛胳膊,語氣寵溺無比:“伊伊,這一年可掛念耶耶?”

壞了!十一娘心頭警鐘頓響。

第386章 痛毆第913章 倒黴的任氏第645章 下馬威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1184章 舊殿堂第1147章 李公之餌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470章 心結第112章 黑鍋第47章 貴勢逼人但子女福薄第703章 承諾第1302章 求助第426章 晉王再遭嫌棄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763章 財權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182章 得逞第655章 靖平坊內第700章 連環計第597章 開始以勢壓人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1378章 隱憂第901章 觸及第453章 姻緣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700章 連環計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730章 強勢的王妃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1271章 舉觴上壽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796章 夫妻各懷懊惱第1350章 難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683章 “不思進取”柳族長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220章 禍事將發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95章 遠客第1369章 突厥滅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240章 六娘還活着第949章 傷逝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552章 厄運臨頭第191章 飲樂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439章 再警邵廣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953章 露端倪第1009章 首烏、獨活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426章 晉王再遭嫌棄第416章方氏有進展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619章 所謂風月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269章 重試第1334章 幸虧第372章 末日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674章 再獲邀約第151章 西嫵女第1306章 捉弄第510章 拒絕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886章 猜疑第1320章 索恩第583章 晉王獲詔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346章 觸發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262章 徐國公
第386章 痛毆第913章 倒黴的任氏第645章 下馬威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1184章 舊殿堂第1147章 李公之餌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470章 心結第112章 黑鍋第47章 貴勢逼人但子女福薄第703章 承諾第1302章 求助第426章 晉王再遭嫌棄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763章 財權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182章 得逞第655章 靖平坊內第700章 連環計第597章 開始以勢壓人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1378章 隱憂第901章 觸及第453章 姻緣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700章 連環計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730章 強勢的王妃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1271章 舉觴上壽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796章 夫妻各懷懊惱第1350章 難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683章 “不思進取”柳族長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220章 禍事將發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95章 遠客第1369章 突厥滅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240章 六娘還活着第949章 傷逝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552章 厄運臨頭第191章 飲樂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439章 再警邵廣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953章 露端倪第1009章 首烏、獨活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426章 晉王再遭嫌棄第416章方氏有進展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619章 所謂風月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269章 重試第1334章 幸虧第372章 末日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674章 再獲邀約第151章 西嫵女第1306章 捉弄第510章 拒絕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886章 猜疑第1320章 索恩第583章 晉王獲詔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346章 觸發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262章 徐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