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義川三謀

院內金桂初綻,馥郁隨風滲透簾櫳,但敞敞一間廳堂,跽座矮榻上的三個男子面色沉肅,並不因這花香撲鼻而怡然自得,尤其是面向主位者,眉心蹙得緊張,目透怒意直盯坐於右側的瘦高個兒,似乎終於忍不住氣惱:“元侯暗下送來姚氏時,在下就建議殿下婉拒,然而楊君力建,稱可藉機交好元氏,殊不知如此一來,豈非顯露殿下暗通重臣,怎能不引太后生疑?”

被稱“楊君”者雖然看上去也是面無表情,倒沒有愁眉怒目,淡淡迴應道:“就算郡王殿下毫無作爲,太后何時又曾放鬆戒備?否則多年以來,除了讓殿下主持建陵以外,何至於完全不涉朝政?要想打消太后疑心,除非殿下一直消沉,可殿下心懷抱負,怎能只安自保。”

坐於東側者顯然與率先抱怨那位想法一致,故亦反駁楊懷犀:“就算要與元氏交近,亦有許多方式,大可不必做得如此顯眼。”

“可就算諸多小心,亦難保不會露出痕跡,據在下看來,只要殿下計劃達成,爲子嗣爭得帝位,太后必定會嚴加防備,難道爲釋太后疑心,殿下便連宗政堂之職都要辭去不成?其實姚姬無論是否被殿下所納,亦無論殿下是否與重臣交近,只要殿下仍涉朝政,太后遲早都會示以警告。”

原來正在爭論的三人,都是義川郡王的心腹謀士,這是因爲義川王妃“中毒”事件發生了分歧,楊懷犀認爲大可不必顫顫兢兢,但顯然另外兩位並不贊同。

只不過義川郡王當初贊同賀湛提議重組宗政堂屬事發倉促,並不及與三謀士商量,事後三謀士得知,倒都以爲這個機會必須把握,義川王之嫡子已然被推上王位,那麼郡王必須涉足朝政,否則難以成爲幼帝助力,將來幼帝受制於太后,親政阻力重重。

可這時幼帝登基不過年餘,太后便借姚姬警告郡王,雖然不至於撕破臉皮刀劍相向,但除了楊懷犀之外,另兩人都認爲此事頗爲險惡。

三謀士各持己見,也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一時難以爭論出個對錯,於是三雙眼睛,都看向了他們的主公。

義川郡王四平八穩坐在上首,雙臂鬆鬆弛弛地搭在膝頭,看上去非但沒有氣急敗壞,甚至頗有幾分雲淡風輕,他已經從這突然的事故中完全冷靜下來,見謀士們不再爭執,纔對楊懷犀微微頷首:“當初先生建議小王順水推舟接受元侯獻美,其實最關鍵之因由,還不是恃機向元家示好。”

眼見另兩個謀士還未參透其中意義,義川微微一笑:“小王當時已經決議用莒世南行事,這其實也是一招險棋,因爲難保仁宗突然崩逝會否引太后生疑,在此之前便暴露與元氏兄弟交近,倒能免嫌,兩位試想,太后素知小王多謀謹慎,如若欲圖帝位加害君上,又怎會事先暴露與元氏私交?”

謀士方纔恍然大悟。

義川又再說道:“正如楊先生所言,事已至此,除非我完全不涉政局,太后或許纔會放鬆警惕,可如此一來,小王更加沒有擴充實力之機,那麼受不受疑也無關緊要了,因橫豎都是束手待縛而已。”

這下原本持反對意見者也不由連連頷首表示贊同。

“這回事故雖發突然,小王起初也覺心驚,不過太后既然僅只針對姚姬,倒不需過於在意了,說明太后雖然對我有所戒防,卻到底還是有所低估,只要太后不疑仁宗崩逝爲我一手造成,便不至於心生殺意,至少在剷除汝陽王之前,太后不會對我動手。”

如此一來,顯然義川對於剷除汝陽王賀淇這一件事就不會竭盡全力,宗政堂的存在,是他參涉朝政擴充實力的基礎,倘若沒有與太后一決勝負的力量,汝陽王這面盾牌還不能撤除。

“姚姬之事過去也便過去了,重要則是將來又當如何,相信元相不至於爲姚氏之故與殿下疏遠,但太后既然示以警告,在下以爲,殿下今後還是以謹慎爲上,然而卻又不能當真避交重臣……”

“三位以爲,毛、元二相孰輕孰重?”義川忽然問道。

他完全不提韋元平與謝饒平,當然是認爲這兩人壓根沒有拉攏的可能。

楊懷犀雖然對毛維與元得志皆有認識,可這時卻並未率先發言,他剛纔小勝一局,爲了三謀士之間的團結,眼下也要謙虛一些,給另外兩人表現才幹的機會。

“毛相雖出身世族,又曾爲元相長官,然而過於急功近利,不如元相警慎沉穩。”一個謀士說道。

“兩相皆爲奸滑之流,見風使舵者,可相比毛相,元相顯然更加偏向殿下。”另一個謀士評斷。

楊懷犀這才說道:“在下深以爲然。”

義川也表示贊同:“故而小王更加看重元得志,今後不到萬不得已不便再與他聯絡,這不是因爲忌憚太后疑心,而是爲保元得志不被太后排斥,莒世南爲元得志所薦,有這麼一個把柄,小王可不怕元得志關鍵時候見風使舵,可要得人心不能僅靠威服,往往恩絡才更有效果,毛維嘛,過上一段只怕他便會主動示好,但太后既然示以警告,我也不能置之不理,表面上還是需要收斂幾分,如何與毛維建交,利用他手中人脈諸位可得仔細替小王謀劃,太后耳目衆多,完全不露痕跡也許做不到,但求控制在一定限度,莫觸及太后底限即可。”

他其實早就不想忍了,只恨當時雖然看穿了韋氏的野心,卻沒想到那女人竟然寡恩負義至此,若非他當年出謀劃策竭力相助,韋氏怎麼能夠在與小崔後的戰爭中大獲全勝?然而他得到了什麼?一個太后同胞妹子的王妃,還有就是建陵的差使,虧韋氏還好意思暗示,主持建陵是肥差一樁,非自己人不能得手。

他身邊從來不缺美色,誰稀罕小韋氏這個妒悍婦人,當初明明是小韋氏糾纏不休,說得好像他義川佔了多大便宜必須感恩戴德一般,還自己人才得肥差,他若不是娶了小韋氏這麼一個窮奢極侈又沒本事賺錢的王妃,何至於過得捉襟見肘。

韋海池狹隘短見,可笑還一心想要超越文皇后,也不看看自己無論心胸還是才智都相去甚遠,只不過運氣尚可,崔後早逝給了她母憑子貴的機會,當初裴相國又過於忠正而未察韋氏野心,偏偏兒子賀衍還那般懦弱無能,這才讓她得了臨朝聽制大權,然而且看她左右信臣,四大宰相皆無治國之能,一心信任的武將姚潛簡直就是個廢物,連賀淇都能牽制得她無法放開手腳。

內憂外患何其雜多,這女人竟然還沒忘記對他露齒示警。

然而義川不得不承認,眼下自己除了有個九五之尊的兒子,還沒有實力還以厲害,他還需要時間,但再也不能裹足不前。

如今他已經逐漸掌握宗室權柄,可這還遠遠不夠,必須要贏得更多人心,更加關鍵與艱難的是兵權!

韋氏雖然臨朝聽制手握兵符,然而除京衛之外,禁軍諸將還未被她完全懾服,更不說諸多邊將……可這時自己也不能擅動,因一但被韋氏察覺自己私交軍將,無疑會觸及她之殺意,連賀淇這面盾牌也擋不住韋氏揮刀重擊,好在洱郎到底是國君,只要韋氏無能做到天下歸心,他就還有機會餘地。

“殿下,擴充實力固然關鍵,不過在下認爲,晉王看似不成威脅,然而畢竟是德宗嫡子,這一名份便大不利於聖上。”當關於王妃中毒事件商議告一段落後,楊懷犀再一次提到賀燁:“剷除爲上!”

“不可!”另兩個謀士異口同聲。

這回義川卻並沒有採納楊懷犀的建議:“賀燁僅僅只有名份,何來威脅?反而貿然對他下殺手,更有可能觸及太后底限,先生別看太后表面與他母慈子孝,無非是因賀燁愚頑罷了,留他下來,倒可分散太后關注,賀淇不可能長期消沉,總會興風作浪,不定哪日就會讓太后忍無可忍,若賀淇勢敗,賀燁便是另一面盾牌,若是連賀燁也沒了……宗室不可能再無幼子誕生,當聖上年歲漸長,保不定太后又會擇中其餘稚拙!”

楊懷犀雖然忌憚賀燁這個德宗嫡子,卻也不得不承認義川所慮大有道理,畢竟賀燁不死,韋太后就不可能暗害幼帝再立其餘稚拙,如果剷除賀燁,萬一在郡王羽翼豐沛之前,賀淇再被韋太后剷除,說不定就會對郡王父子動手,再立一個稚拙爲帝!

第1371章 宣諭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826章 月下第1316章 人間最恨意難平第1318章 釋姚潛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943章 驚變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47章 貴勢逼人但子女福薄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192章 高下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763章 財權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870章 請遵醫囑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1章 七郎施救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600章 及冠了第638章 赴藩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373章 崩逝第94章 玉扳指第786章 議發展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697章 孟飛笛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298章 弄巧成拙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721章 夜會第646章 新居第518章 緣定第321章 小韋氏吃虧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894章 戰機第762章 天價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1361章 反目第952章 跳坑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894章 戰機第766章 天賜良機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1155章 又是一對夫妻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228章 拆穿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881章 真相第483章 驪山行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1408章 喊殺聲聲第697章 孟飛笛第1260章 詩書之骨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880章 機心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1380章 真是善後第970章 慌不擇路第1347章 改法制第238章 夜遇第424章 出風頭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412章 玉壇主現身第302章義川謀儲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
第1371章 宣諭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826章 月下第1316章 人間最恨意難平第1318章 釋姚潛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943章 驚變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47章 貴勢逼人但子女福薄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192章 高下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763章 財權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870章 請遵醫囑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1章 七郎施救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600章 及冠了第638章 赴藩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373章 崩逝第94章 玉扳指第786章 議發展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697章 孟飛笛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298章 弄巧成拙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721章 夜會第646章 新居第518章 緣定第321章 小韋氏吃虧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894章 戰機第762章 天價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1361章 反目第952章 跳坑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894章 戰機第766章 天賜良機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1155章 又是一對夫妻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228章 拆穿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881章 真相第483章 驪山行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1408章 喊殺聲聲第697章 孟飛笛第1260章 詩書之骨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880章 機心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1380章 真是善後第970章 慌不擇路第1347章 改法制第238章 夜遇第424章 出風頭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412章 玉壇主現身第302章義川謀儲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