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

“好教娘子得知,眼下頗得聖寵之元賢妃,早時與妾身及家姐極爲要好,尤其家姐,曾與賢妃姐妹相稱,今妾身依郎主之囑,攜兩位幼女回京團聚,臨行前且得元刺史與家姐殷殷叮囑託以禮信轉交賢妃。”

柳小娘子聽見庶母姚姬忍無可忍說出這番話時,一行已經淮水登陸,準備從陳州取陸路入京,在此之前,每當一處過所補給,姚姬無不嘗試要將她納回“管轄”,被袁氏屢屢駁回後,終於忍不住在這日啓程之時,憤憤不平將背後幾乎是所有靠山搬動出來威脅。

她半點也不擔心,別說姚姬不可能得逞——雖然在她印象中,王家這位媳婦袁氏固然不是出身當權之家,好歹仍爲著姓之後,就算有怕事之心,倘若當衆被一個連告身都沒有的姬妾要脅服軟,那可是莫大恥辱實傷體面,傳揚出去連夫家京兆王氏都會受人嘲笑。

就算袁氏妥協,這時將她交還姚姬照管,有了之前落水那一樁事,姚姬也不可能真對她狠下毒手,導致她夭折半途。

姚姬無非是欺她年幼,打算背了人威脅利誘,好將落水一事掩蓋過去罷了。

經過這幾日的適應,“本身”有限的記憶又恢復不少,柳小娘子已經想了起來,她落水之故確是這姚姬爲了替豔絕爭搶她手上玉珠串——這東西彷彿是“本身”父親柳少卿賜予,竟是羊脂玉雕琢而成,可算精美,許是讓庶妹豔絕與姚姬眼紅已久,纔打主意支使開奴婢強取豪奪,哪知“本身”往日雖然懦弱,唯對阿父饋贈之物珍惜得很,死活不願“轉贈”,爭搶之時,不慎被姚姬推了入水,可憐就這麼淹死了。

若依柳小娘子自身脾性,原本不當這身外之物怎麼稀罕,舍與庶妹既是落得清靜,還得了個大度友睦的善名兒,再襯托出姚姬的狹隘貪婪,一舉多得的事,不過“本身”既爲這麼一串東西喪命,再兼乳媼與兩個婢女時常議論,“本身”生母雖是病逝,生前也受這姚姬不少欺迫。

儘管柳小娘子看來,姜姬有主母在後撐腰,併兼郎主寵愛,居然被相同身份之姚姬屢屢欺辱尚還隱忍,最後鬱鬱而終留一幼女,若非還有幾個忠僕,怕是當柳少卿回京時也早丟了性命,她對姜姬的怯懦實在不以爲然,可誰讓她是佔了“本身”才得以續命呢?總得要爲那雙憋屈死去的母女討回幾分公道,既然姚姬母女如此眼紅她手上那串珠玉,又忌憚着把落水一事揭露,那麼就由得姚姬一路忐忑直至真相大白,也算先爲這冤死之母女出口惡氣。

至於姚姬會有什麼下場,眼下卻也不是她的正務,柳家是個什麼情況她還不甚了了,需得見機行事。

果然一如柳小娘子所料,袁氏聽得姚姬口出威脅之辭,整個拳頭都握緊了,她固然不願爲了別家一庶女得罪宮中貴人,當然也不能忍受當衆被一姬妾打臉的屈辱,所以只是掃了一眼尚還狂妄的姚姬,拉着柳小娘子就上了車,淺笑說道:“船上之時,你就愛磨着十一、十五兩個丫頭教你識字兒,也有些時候了,世母可得考較。”

竟是將姚姬晾在當場不聞不問。

柳小娘子睨了一眼佇在一邊因爲惱怒面紅耳赤的姚姬,報以一個溫婉柔和的笑臉,當然是跟着袁氏同乘,沒有半分猶豫。

只是這換了馬車行駛官道,可沒水路一般輕鬆愜意,儘管車廂裡鋪了厚厚的氈毯,四壁也圍着錦褥使人舒舒服服地倚靠,不過馬車一來不如牛車平穩,再兼這官道委實也極粗礪,顛簸在所難免,對於往日養尊處優的貴婦貴女而言,實在辛苦。

王十一娘長着些年歲,與後頭尚還幼小之庶弟庶妹們同乘,也爲照顧之全。王十五娘卻得幸與袁氏同乘,相比已經像個小大人般的姐姐,她的性情更顯疏朗跳脫,這不才挑頭盛讚柳小娘子天生聰穎竟能過目不忘的話題,待得母親當真拿着那捲《子房詩賦》考較起來,她立時就沒了勁頭,趁着車與已經駛出汝陽城,屢屢趁袁氏不察,意圖挑了簾擋張望道旁景緻,折騰一番,竟有些頭昏腦脹,歪在一旁睡了過去。

杜子房是周初名臣,開國後首批進士及第,後位及宰相,他極擅詩賦,留下不少傳世名作,柳小娘子從前就熟讀過他之著書,當纏着王氏兩位小娘子識字時,二人竟以此授習,柳小娘子本有意張顯“天生聰穎”,是以從不藏拙,水路一行停停往往一月下來,竟是將此賦卷“強記熟背”,引得王氏兩位娘子嘖嘆不已,就連袁氏本來憂心忡忡,當考得柳氏這位庶女當真能夠倒背如流後,也不免驚異。

忍不住嘆道:“眼下名門之後,也不乏鍾靈毓秀,但如你這般年齡而有此早慧者即使兒郎亦極稀罕,生爲女子委實可惜,若是兒郎,你之祖母爺孃必定喜不自禁。”其實袁氏真正惋惜的是眼前這幼女是庶出,仔細究來還是婢生女,即使生於大望之家,將來也無非就是那樣罷了,若換成是她,一庶女強過親生女兒不知多少,心中難免會生芥蒂,哪容此女在外張揚才智,頂多好好養大許以恩撫,將來配個家境一般卻有培養價值之俊才,使其爲家族助力足算賢良。

也就是因爲柳小娘子並非王氏女,袁氏作爲旁觀者才生憐惜,這時見女孩黑漆漆卻甚靈動的眼睛那般孺慕仰視,一顆心更是柔軟,不自覺伸手將女孩摟於懷中,又觸了觸孩子尚短不足總角的垂髮,話就說得“有失本份”了:“世母是爲你好,這般聰慧靈秀之智,待回到京都還當收斂幾分,你之嫡母出身名門大望之家,本負傲氣,歷來就有些矝傲,你在她面前,伶俐討好着些,千萬莫與姐妹爭強,之於那姚姬,倒不用憂慮,依你嫡母那樣性情,容不得她敗壞柳氏家風,之於你落水一事,世母會爲你討回公道,你在嫡母面前可不能搬弄脣舌,省得被誤解。”

柳小娘子款款一笑,摟了袁氏的腰撒嬌:“多謝世母提醒,更謝世母慈愛。”

然而她心裡卻想,袁氏這番話看似周全仗義,實則大有機心!

不說當一孩童之面,強調將來嫡母不好相與是個怎生心態,且說那“討回公道”之辭,無非是因這番同行,結果導致意外,袁氏作爲“責任人”之一,道明仔細原屬應當,這番話說來,卻似佔了多大人情似的。

早先見袁氏雖然將姚姬不聞不問,自登車以來,實爲心不在焉忡忡於面,分明還是被姚姬那番威脅震懾住了,生怕那個什麼元賢妃……之於此人,柳小娘子並無瞭解,因她中毒身亡之時,當今天子除她這一後之外,竟是四妃空懸,便連眼下“本身”之姑母,擢爲貴妃之柳氏,當年也不過九嬪之首昭儀而已,這位元氏當時並未入宮,可姚姬膽敢將這元賢妃作爲威脅,還讓袁氏如此慼慼,那頗得聖寵之說想必也確有緣故了。

袁氏分明是不願得罪宮中貴人,乾脆將事情攤明,得個大義周全的名譽,把爛攤子交給柳家自去處理,說簡單點,便是讓姚姬直接與其主母蕭氏一決高低,不再糾纏袁氏這一路頗多冷待。袁氏這一手,既維護了她大望主母的尊嚴,再不動聲色禍水東引。

另外,倘若柳小娘子這副身體當中沒有住着個勘破世情的靈魂,難保不會對袁氏感恩戴德,說不定,還會被人利用。

儘管王七郎本身才德兼備無可挑剔,但遇見這麼一位婆母,小表妹柳蓁將來可有得煎熬了。

不過柳小娘子倒是不怎麼厭惡袁氏,說到底,雖然此人有些居心,不過諸多行止對她眼前處境而言也還算有益,尤其那句不可與姐妹爭強,也算誠心叮囑,更何況將落水一事訴明,於她更有益處。大望之家子媳,享受榮華富貴之餘,當然也會身擔重責,機心果辣理所應當,袁氏是王家婦,自然不可能要求她事事以柳家爲先。

但一想到小表妹……

最後一次相見,還是在祖父壽宴之上,固然是在裴鄭遇禍之前,小表妹卻近及笄,但依然驕矜豁爽,毫無機心。

不知三年過去,境遷時移物是人非,小表妹柳蓁是否有所長進,如若一如當初,怕是會受袁氏壓制小瞧呢。

柳小娘子暗中是百轉千回,臉上卻沒泄露半分,一番“感恩肺腑”撒嬌之後,她又提醒同樣心思百轉的袁氏:“十五娘就這麼睡了過去,怕遭寒涼。”

袁氏這才留意到女兒大大咧咧的不雅睡姿,瞧見顛簸途中仍然竭力端坐的柳小娘子,頓時羞惱,本欲斥醒女兒,卻見柳小娘子傾前,竟爲婢女之事,替女兒搭上狐裘,想到同行日長,雖自己對這女孩諸多疼惜,但這孩子在自家及其閨女面前從來謙恭,不由更生喟嘆。

如若得了這麼一個乖巧伶俐的嫡女,即使只生一子,自己在公婆面前也不會這般卑恭不濟了。

袁氏正慼慼自嘆之時,柳小娘子已經再度回座,卻直身膝跪,斂顏一拜:“因兒之故,爲世母憑添麻煩,兒實羞愧。”

即使早知這柳氏庶女不比普通,袁氏也被她這一拜驚怔非常,一邊扶起之時,神情未名凝重:“你這孩子,此番又爲哪般?”

柳小娘子雖被長者一摟於懷,那姿勢實在不能稱爲恭肅,但她卻沒有任何同齡稚子的羞拙之態,既然“早慧”之名必不可免,故作幼稚更不應當,於是她略一掙扎,格外冷靜地說道:“兒往常聽僕嫗議論,知庶母爲元刺史府上滕妾之妹,今日聽庶母言論,竟是與宮中貴人交好,若因兒之緣故,爲世母招來煩憂,實則愧慚。”

當然絲毫不提袁氏那些個心思百轉“既立牌坊”之策,柳小娘子之意圖只在於讓袁氏察知她儘管稚齡,卻略悉世情罷了。

袁氏心中一震,又緊跟着動了幾動,她一番打算本爲萬妥,哪知這孩子確是比她所想所見更要機敏,這孩子才五歲呀!雖是庶女,不過眼下情勢到底不比尋常……更何況柳氏太夫人是當今韋太后姐妹!柳家眼看就要一飛沖天,爲京兆十望之首,倘若這麼一個庶女真能得家族重用,早早施以些許恩惠,將來說不定就有大益。

一番又是激動又是興奮卻實在不能算作長遠的打算之後,袁氏更對柳小娘子知無不談:“你這孩子,年齡小小,竟有這般懂事,卻也是多慮了。”袁氏再次將柳小娘子樓入懷中的時候,比任何時候都要親切:“元刺史是你阿耶從前長官,不過眼下,你阿耶已爲太常寺少卿,京官四品,雖然元賢妃頗得聖寵,她又是元刺史侄女,不過嘛,姚姬就是元刺史一滕妾之妹,出身微寒,她早前所說其姐與賢妃稱姐道妹之語,已屬攀僭,你大可不必憂心……你本年幼,許多事由我這當世母者也不好多言,不過見你聰慧才叮囑一二。”

袁氏緊跟着就說了要緊的話:“姚姬雖不要緊,切切不可小看了元賢妃,元氏一門本屬微寒,元賢妃在入宮之前,非但已經嫁人,還與前夫生下一女,後與夫家和離因其貌美善舞才選入宮廷,竟被封妃!可見聖上寵愛,唉,元刺史眼下實爲寵臣,你今後,切記不能與姚姬爭強,好在當回京都,姚姬恐怕也不在意你了。”

這番話確比之前更顯密要,不過柳小娘子並沒受袁氏引導,當然她還是恭肅道謝。

元賢妃竟然是再嫁之婦?這事情背後就大有推敲餘地了。

柳小娘子默默半晝,及到過午,她卻忽然聽聞車外有一男子飛揚清越的說話聲:“十五娘,可願出來騎馬賞景?”

王十五娘立即歡呼雀躍,一撩簾擋,就見窗外賀湛那張嬉皮笑臉。

第700章 連環計第1024章 元氏的作用第903章 遠客第224章 生死無常,公允不存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556章 血訴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01章 動手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155章 第一輪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1309章 自尋死路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74章 小韋氏眼中“公道”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716章 說錯話了第372章 末日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1377章 天佑第265章 應戰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390章 設網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181章 預料之外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351章 黃泉入口走一遭第1332章 爭贏第84章 下手太晚第399章 再救邵博容第717章 談判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1124章 賀郎遊長安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52章 旁敲側擊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215章 母子過招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1284章 還擊第658章 突襲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818章 中秋宴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 1042章 入險境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1363章 危急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449章 奸智第1065章 產子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258章 陸離行卷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179章 狐媚第905章 徐世子要還擊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第12章 主母施罰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26章 “私會”與密謀第1338章 母子第158章 決勝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1395章 奇思第351章 黃泉入口走一遭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1254章 計成?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542章 上元夜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829章 有變第489章 出現陣亡者
第700章 連環計第1024章 元氏的作用第903章 遠客第224章 生死無常,公允不存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556章 血訴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01章 動手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155章 第一輪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1309章 自尋死路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74章 小韋氏眼中“公道”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716章 說錯話了第372章 末日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1377章 天佑第265章 應戰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390章 設網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181章 預料之外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351章 黃泉入口走一遭第1332章 爭贏第84章 下手太晚第399章 再救邵博容第717章 談判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1124章 賀郎遊長安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52章 旁敲側擊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215章 母子過招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1284章 還擊第658章 突襲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818章 中秋宴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 1042章 入險境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1363章 危急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449章 奸智第1065章 產子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258章 陸離行卷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179章 狐媚第905章 徐世子要還擊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第12章 主母施罰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26章 “私會”與密謀第1338章 母子第158章 決勝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1395章 奇思第351章 黃泉入口走一遭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1254章 計成?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542章 上元夜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829章 有變第489章 出現陣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