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

除了兩個“好”字,韋太后身爲祖母,此刻卻再也無法就親孫女九死一生的幸運抒發更多驚喜了。

同安和親突厥,曾爲太后執政時“國策”之一,賀燁卻敢公然攔劫毀壞兩國聯姻,要韋太后如今尚且得勢,用這事端足夠將賀燁治罪,可眼下得勢之人卻成了賀燁,而且同安和親途中遇劫,論來並沒有引起戰亂,突厥的毀約不是因同安而起,現如今大周也根本沒必要再向突厥低頭,於國於民無害,世人只會稱頌賀燁這叔父仁義,救侄女倖免於難,太后根本沒有資格更加沒有理由利用這把柄挑生質疑。

但同安的倖存卻打亂了太后今日的部署,這個孫女回宮,感激的人是她的叔父賀燁,是當今天子,埋怨的人是她的祖母,自己這個大周太后,她爲什麼活着?她死了更好!

葉氏所生之女,果然爲不祥之人!

但太后不能質問賀燁的“大逆不道”,更不能咒怨同安的倖存,莫說今日是她主動請來女官筆錄這場會談,到頭來在史冊青書上留下不慈污名,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腳?單就情勢而言,她必須忍辱,必須要讓賀燁相信她已經不再與他爲敵,她擔心的只是後族坐大,掣肘皇權,在離間帝后之前,她不能與賀燁反目。

“多得聖上,同安才得以保全,也總算是爲大郎保住了一脈骨肉……但同安縱然回宮,待國喪期除,也該再爲她斟酌婚事,我這祖母當初爲了江山社稷,已然對不住她,總不能再因膝下無子孫承歡,再耽擱了同安終身大事。又我固然爲大郎一脈慶幸,更傷三郎身後悽孤。”

莫說賀燁實在覺得齒寒,就連十一娘也沒忍住看了一眼太后,乍聞同安倖存不顯欣喜若狂,更甚骨肉未曾團聚,便急不可捺再打算着讓孫女出嫁,看來韋海池今日是當真亂了分寸,作爲一枚老戲骨,又是自導自演一齣戲,竟演砸了。

臉上的粉墨,再也掩示不住骨子裡的狠絕無情。

那女官也顫顫兢兢如實記錄——聞公主安好,太后震驚,轉而更傷穆宗帝短折無嗣。

妙的是這文筆,婉轉驚而不喜,明寫傷慟,暗示怨懟。

這筆錄若真呈交史官記載國史,未知後世學者史家閱讀,怎麼推敲定論?

韋太后卻絲毫未覺自己已經“演飛”,又聽她長長一聲詠歎:“聖上也知道,三郎雖爲嗣子,非我親出,但他生母到底是我同胞姐妹,賀珅大逆不道,死不足惜,可你姨母卻是癡情人,爲此變故,神智崩潰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原本還有三郎這麼個寄託,奈何連三郎也短折不壽,她如今夫死子亡,也多得神智昏昏,適才未曾絕望尋死,賀珅謀逆,你姨母亦獲連坐之罪,論來不當憐憫,我也不求聖上仍許她錦衣玉食,當作長輩榮養,我是想着,如果能爲三郎過繼一女,受我恩撫長大,將來我百年之後,念在撫養之恩,因三郎之故尊享金枝玉葉之榮,能爲三郎生母養老送終,我心裡也好過一些。”

千方百計,居然是要爲穆宗帝過繼一個女兒。

賀燁有些困惑,不知韋太后這番苦心籌劃究竟是何目的,他倒不是一個小器人,只要無傷十一娘與遲兒,縱容穆宗帝過繼一個女兒,就算封爲一國公主,至多就是虛耗一份官奉而已,連同安都沒有實授封地,穆宗嗣女當然也不會享有這份特權,也不怕這位公主膽敢囂張跋扈,應允了倒也無妨。

應允了,也才能探明韋太后目的何在。

於是皇帝陛下終於鬆了口:“太后既堅持,朕也不是不能體諒,橫豎皇室正統,如今唯同安、遲兒兩個子侄,宮中的確也冷清了些,依朕看來,賀澄臺之嫡女馥笙冰雪聰明,又素來得皇后所喜,莫若便將馥兒過繼給三弟。”

賀燁是聽皇后時常提起賀湛的嫡女馥笙,相比兄長賀修弟弟賀仞,就性情而言,更似賀湛這個父親,雖眼下剛滿九歲,卻很有幾分狡慧,這樣的孩子當然不易受人唆使,就算養在長安殿,太后也休想利用她惹事生非,馥兒與十一娘原本就親近,十一娘必定將她視若親出,皇帝陛下認爲自己也能將馥兒當作親侄女,心甘情願讓她享獲公主之榮,遲兒有這樣一位堂姐也不算丟臉,當然要是馥笙養在蓬萊殿就更好了,說不定能招來幸運,讓十一娘也爲他生一個冰雪聰明的小公主,他也算子女雙全了,看賀湛、阮嶺還有什麼資本在他面前炫耀。

皇帝陛下打着如意算盤,韋太后卻漆黑了臉面。

替賀洱過繼嗣女,人選當然必須由她擇定,怎能讓賀湛白揀個這麼大的便宜?賀湛那女兒已經九歲,鬼靈精怪不好擺弄,真弄進長安殿來,她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堵?

心中一急,話就脫口而出:“我從前也見過馥兒,雖說伶俐討喜,但她可是澄臺/獨女,澄臺哪裡捨得送她入宮?我是想着,三郎只需過繼嗣女,大無必要拘限於宗室,再者三郎投夢,悲嘆莫過於沒有子嗣代他盡孝,馥兒已經九歲了,突然讓她入宮,從此與親生父母再無干連,她這樣年紀,又哪裡能夠割捨天倫之情,說不定反而會心存埋怨。”

“太后多慮了,馥兒與皇后甚是親近,必定會聽從皇后教管,至於澄臺,雖唯馥兒一女,想必也相信皇后會將馥兒視若親出,馥兒今後貴爲我大周公主,又不是與親生父母老死不相往來,正如三弟……就連太后,不是還考慮着爲三弟生母養老送終嗎?骨肉之情乃天性,朕也沒想着就此斬斷。”

太后氣結:“聖上是想讓皇后代爲教管三郎嗣女?莫說皇后已然有了皇長子,將來聖上諸多子女,都得有勞嫡母教管,皇后雖然才幹,卻也沒有三頭六臂,三郎嗣女之事,還是交由我這等死之人吧!”

賀燁剛要爭辯,十一娘終於是聽不下去了,打斷道:“陛下,太后是感宮中孤寂,長安殿若有子孫承歡膝下,確更有益於太后頤養天年,陛下莫若遵從太后意願。”

“太后勿惱,朕一貫就是這脾性,倒並非真想否駁,只許久未曾與太后鬥樂,故而有意玩笑罷了。”皇帝陛下當然聽得出來皇后另有圖謀,不再堅持。

太后的氣卻未消:“我也知道,聖上與我政見諸多不和,對我多懷戒備,你今後就算子女成羣,也不放心交由我教管,橫豎皇后賢達,天下皆知,管教子女當然不需我這孀居老嫗指手劃腳,我如今只有這些微願望,就是盼着身邊更多幾個可意之人,尤其是晚輩稚子能夠承歡膝下,還望聖上能夠成全。”

“看來太后是真惱了。”賀燁咧嘴一笑,怎麼看依然還似當年那個頑劣之徒:“祖輩一貫寵溺孫輩,再者太后慈和,否則當初也不會將朕寵縱得一無是處,荒廢了許多時光,險些便一事無成,更不說對孫子孫女,哪裡捨得半句嚴厲?只不過太后雖是長輩之慈,如今內憂外患,要想匡復社稷大振國威,光朕一代人遠遠不及,還得子子孫孫齊心協力,故而對於子孫管教,必須嚴厲不容輕忽,太后已經勞苦半生,朕也是不忍再讓太后煩累。”

眼看着把韋太后氣得嘴脣發紫,賀燁終於打住:“太后究竟是擇中了哪家閨秀?”

韋太后剛緩過一口氣來,卻見賀燁忽然神色大變,她的心裡不由又是一陣發緊。

“莫不是任氏?太后,這也未免……任氏雖獲太后青睞,承歡膝下她也當然情願,只任氏……比三弟還略年長吧,倘若爲三弟之嗣女……”

就連十一娘都險些忍不住破功,狠狠掐了掐指尖,才忍住暴笑。

韋太后重重吸氣,胸口急劇起伏,白眼甚至都翻了一半,也不知她怎麼摁捺了暴躁,竟能恢復心平氣和:“聖上又在調侃,不過我擇中稚子,確與瑤光不無干系,前些日我不是苦夏麼,瑤光這孩子貼心,請了不少女眷陪我排遣,她家長姐,次女剛滿兩歲,生得珠圓玉潤,學會說話不久,便很懂得討我歡心,孩子既與我投緣,就想替她求聖上一個恩典。”

“太后既然有此意願,朕理當成全。”

“大周建國,雖無爲先君過繼嗣女之例,但太宗帝時,認臣子之女爲義女,和藩吐蕃,便賜賞其生父公爵之位,也算有例可循,另,我年事已高,教管三郎嗣女之職還當拜託瑤光,瑤光原本爲公主姨母,出身世族,亦望聖上能賜封夫人之階,以全公主體面。”

太后終於揭示目的,賀燁頓失好奇之心,他看了一眼皇后,見她分明沒有異議,也便沒有與太后繼續唱反調。

只是出了長安殿,賀燁才道:“韋太后今日擺下這陣仗,無非是爲了讓舊黨明白,她還有能力保全維護,但恩賞任氏姐妹又算什麼榮耀呢?就算此二婦人,皆具夫人品階,外命婦而已,膽敢囂張跋扈,不用朕出手,皇后就能滅其氣焰。”

“太后不會不知這些虛名難爲誘餌,但她利用這一出,卻能讓聖上相信她已經黔驢技窮,漸漸,也就鬆弛了戒備,漸漸篤斷太后已然接受敗局。”十一娘嘗試着把自己與太后易境而處,也就不難理解太后看似荒謬的行爲了,又問:“陛下對任氏是何看法?”

“不自量力,野心勃勃。”

“很精準。”十一娘頷首笑道:“但這女子,一旦發現太后不可靠,又會向誰轉舵呢?”

“向皇后。”賀燁笑得一臉奸邪。

第132章 聯手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1237章 不自量力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888章 晉王的歉意第676章 人間蒸發第46章 命定之人第629章 舊人上門第1195章 名人的誕生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1201章 又一個大志向第1332章 爭贏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842章 生辰第1357章 這該如何應對?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1041章 我想來,你就請第1254章 計成?第810章 親近不易第1095章 利誘高玉祥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693章 各有動作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711章 扈孃的妙用第1310章 隔閡當真加深了第1312章 沒完第1318章 釋姚潛第769章 平息第394章 柳小九的心結第916章 任氏的對手第574章 酷暑臨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291章美貌女子第600章 及冠了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1047章 灰其心志第678章 晉王之病第717章 談判第939章 太后大怒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1335章 迎戰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318章一樁蹊蹺事第1140章 劉氏的酒宴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112章 宣戰第1321章 死路即出路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 1042章 入險境第934章 碧女使等等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25章 一去王家必有巧遇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110章 華清宮內第1267章 允見盧媛第431章 阮嶺被盤詢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1346章 馮美案第680章 韓氏來訪第536章 諫言疏日第1288章 捉刺蝟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298章 弄巧成拙第1133章 毆打至殘第97章 踩坑第864章 震怒第1328章 我也已經開始了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1089章 禍國第476章 露餡
第132章 聯手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1237章 不自量力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888章 晉王的歉意第676章 人間蒸發第46章 命定之人第629章 舊人上門第1195章 名人的誕生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1201章 又一個大志向第1332章 爭贏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842章 生辰第1357章 這該如何應對?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1041章 我想來,你就請第1254章 計成?第810章 親近不易第1095章 利誘高玉祥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693章 各有動作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711章 扈孃的妙用第1310章 隔閡當真加深了第1312章 沒完第1318章 釋姚潛第769章 平息第394章 柳小九的心結第916章 任氏的對手第574章 酷暑臨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291章美貌女子第600章 及冠了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1047章 灰其心志第678章 晉王之病第717章 談判第939章 太后大怒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1335章 迎戰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318章一樁蹊蹺事第1140章 劉氏的酒宴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112章 宣戰第1321章 死路即出路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 1042章 入險境第934章 碧女使等等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25章 一去王家必有巧遇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110章 華清宮內第1267章 允見盧媛第431章 阮嶺被盤詢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1346章 馮美案第680章 韓氏來訪第536章 諫言疏日第1288章 捉刺蝟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298章 弄巧成拙第1133章 毆打至殘第97章 踩坑第864章 震怒第1328章 我也已經開始了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1089章 禍國第476章 露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