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籌謀

秦東看着俘虜們和自己原來的手下們都是一片歡騰的景象,臉上露出了微笑,心中對自己的這一舉動非常滿意,他很清楚自己在這裡沒有根基沒有家世和背景,想要發展勢力讓無數人跟隨自己,並且鞏固自己的權利,就必須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沒有政治主張的起義是註定要失敗的,因爲人們根本不知道你要幹什麼,如何放心跟着你?

自古以來,縱觀古今中外幾千年歷史,凡是成功的起義,領導人必定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並且廣告天下,例如漢高祖劉邦在打天下時提出的口號是推翻暴秦,進入關中之後就跟當地人約法三章,獲取當地民衆的支持。

東漢末年劉備劉大耳朵,他真的是漢室宗親嗎?這只是他自己說的,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復興漢室”,還真有很多人追隨,最後還真讓他打下一片地盤,就連張角這個神棍都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這個口號念起來很順口,但卻像是迷信的口號,根本沒有給老百姓實質的保證,也沒有實質性的執行綱領,因此黃巾起義最後演變成了暴亂。

唐末黃巢起義,黃巢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均平”,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口號,因爲人都有“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他的起義軍也一度席捲天下,但是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吃人,沒有糧食就吃人,在圍困陳州的三百天裡,他把陳州附近的老百姓全部抓來,造數百巨錐,同時開工,成爲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陳州四周的老百姓吃光了,擴大原料供應來源,“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

要知道黃巢手下的人都是農民啊,他這種吃農民的做法,身爲他手下的農民們能看得過去?不反叛了他纔怪!三國曹操沒軍糧了也吃人,但他又跟黃巢不一樣,他手下都是士大夫,都是封建地主階級,吃幾個農民算什麼?而且他把人肉當軍糧的事情做得很隱秘,當時別人都不知道。

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反抗暴元,隨後他手下的謀士又給他提出了發展戰略思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明末李自成起義,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均田免賦”,這可是個大殺器,這個口號一提出來立即吸引了無數沒地沒錢,活不下去的百姓的投奔,只可惜他太急躁了,而且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成了一句空話,而且他和他手下大將們貪圖享樂,起義還沒成功呢,就只顧着享樂了,不失敗纔怪。

秦東是學過歷史的,對這些自然很清楚,現在他的命暫時是保住了,但是勢力還太小,一年以後匈奴帝國崩潰,就憑他手下這點人根本不足以保命,因此必須要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想要發展力量不能僅僅靠掠奪,掠奪只能搶來財物,搶不來人心,想要發展勢力就必須要有一個完備的發展計劃。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唯一併且有效的辦法就是採用朱元璋的那套搞法,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現階段還不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能宣揚自己的口號,匈奴帝國還健在,如果現在就喊口號拉虎皮扯大旗,不僅東、西兩個羅馬帝國和其他的蠻族不會放過他,恐怕匈奴帝國內部的人都會想搞死他,他立馬會成爲衆矢之的,現在不能喊口號,但可以做,可以按照自己的政治主張來做,那就是“廢奴隸、分田地”。

“廢奴隸”這個政治主張在這個時期的歐洲絕對是一個大殺器,羅馬帝國進入衰弱期之後,奴隸們的暴動越來越頻繁,別的不說,就說西哥特人首領、西哥特王國的締造者阿拉里克在公元410年第三次圍攻羅馬城時,就是城內的奴隸們配合打開了城門才使得阿拉里克帶兵進城劫掠了三天。

只要這個口號喊出來,秦東相信歐洲絕大部分的奴隸都會投奔他,這個時代的奴隸都生活得太苦了,特別是那些專門爲角鬥場而準備的奴隸,很少能活着從角鬥場出來的。

這個時期的奴隸必須爲奴隸主幹活,無報酬,且無人身自由。奴隸一般來源於戰俘、被佔領地區原住民、負債者和罪犯,也有從非洲等地方拐賣到奴隸市場的人。

秦東的本意並不是要完全廢除奴隸制,這在這個時期歐洲是不現實的,這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所以奴隸制度的形式必須轉變,轉變爲農奴制,農奴制是二十多年以後纔出現的制度,日耳曼人在遷徙後滅掉了西羅馬奴隸制帝國,建立了一系列新興封建國家,諸多戰亂的摧殘、沉重的稅收與兵役負擔、教俗貴族的土地兼併使大量的日耳曼自由農民破產,紛紛淪爲封建主的依附農民——農奴。另一方面,國王通過土地的層層分封,構建了一個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各級世俗和僧侶貴族佔有大量的土地,擁有封建的領主權,包括司法權,行政權及各類經濟隸農權,他們將農奴限制在自己的莊園中進行奴役。

讓歐洲提前二十年進入中世紀的黑暗時代,這對於秦東來說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只是他必須要控制好節奏,不能讓這個時代歐洲的科技有大的進步,否則就會威脅到東方的安全

“均田地”這個政治主張是自由平民的福音,羅馬帝國建立到現在爲止已經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土地兼併非常嚴重,絕大部分土地都到貴族手中,絕大部分平民都是貴族奴隸主的佃戶,他們沒有田地,只能給奴隸主種田。

古人提出的“均田地”確實有很大的號召力,不過這個口號也有一個弊端,一個地方的耕地有限,有些人甚至分到了別的地方的土地,他總不能因爲這塊地遷徙到別的城市吧?而且這個措施也破壞了現有的經濟秩序,使得經濟倒退。

但是這對於秦東來說沒有什麼影響,破壞經濟就破壞經濟吧,讓底層的絕大部分民衆有飯吃就好了,至於那些所謂的貴族,隨他們去死!

搞定了那些俘虜之後,秦東召開了一個軍官會議,將他的想法說了:“剛纔我的說的話,想必你們也都聽到了,只要加入我們成爲戰士,以後戰鬥繳獲所得自己留三成,其餘的上繳,將這些上繳的戰利品換算成錢財,留下一部分分給軍官和將領,其餘的留作軍隊的建設財產,而且還要專門成立一個管理這件事情的後勤部門監督執行,凡是有故意藏匿戰利品現象的人,一經抓住,立即嚴懲不殆!

第二件事情,到了賽迪卡之後,我會給每家每戶劃分牧場,自己的牛羊馬匹只能在自己牧場內放牧,不能到別人的草場去,如果有人告狀說你的牛羊馬匹進了他的牧場,那你就賠錢,沒錢的話用牲畜抵債,牧場保證每戶都有,如果不夠,我們就去搶別人的!”

秦東的政策雖然在放牧上做了限制,但每戶能分到牧場對於這些原本是奴隸的匈奴騎兵們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恩賜,所有人,包括蘇合、牧仁、巴圖等這些最早跟隨秦東的手下都非常感激,忠心值直線飆升到了頂點。

第108章 邊境自由貿易區第354章 城堡陷落第51章 軍心第146章 抵達君堡第100章 奪權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211章 掐斷聯繫第292章 插翅難逃第312章 廷議(二)第56章 賽迪卡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125章 慘敗第11章 葬第388章 君臨天下(四)第341章 來自賽迪卡的密令第106章 中國鐵犁耕田快第174章 準備逃跑第198章 空城計?第282章 談判第461章 迪奧德米爾戰死第124章 仇人相見第368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一)第91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461章 迪奧德米爾戰死第326章 利奧一世的春天第372章 後繼有人第324章 追擊第126章 一鍋端第101章 收買人心第93章 發現異常第456章 招降(一)第434章 黨爭第46章 三百重步兵第107章 準備築城第415章 用戰俘做攻城炮灰第141章 變故第143章 人形泰山第146章 抵達君堡第396章 東巡(一)第416章 教皇插手第300章 打造自己的貨幣體系第166章 都不簡單第30章 反夜襲第66章 修女瑪莎第93章 發現異常第194章 求援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264章 求親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398章 東巡(三)第175章 對手巴特第406章 丹書鐵卷第402章 決定要打第237章 嫌隙第32章 籌謀第409章 一萬僕從軍第208章 陣前對話第5章 阿提拉之死因第11章 葬第445章 露馬腳第133章 一個不留第113章 颶風盜第321章 鄧直昔克敗逃第181章 天價贖金第473章 城內暗流涌動第266章 收買第429章 亡國第417章 馬約裡安的算盤第383章 埃內克自污第45章 前後夾擊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152章 出賣第31章 降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第214章 破城第190章 以夷制夷第167章 女伯爵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37章 斗篷人第39章 知敵情第415章 用戰俘做攻城炮灰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2章 試探第114章 九大山寨聯合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361章 大太監第295章 進軍潘若尼亞第381章 大王萬歲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200章 密報第215章 準備開溜第243章 又一個大人物第187章 接管城池第456章 招降(一)第15章 黃雀在後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171章 特殊用意第367章 **完勝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402章 決定要打
第108章 邊境自由貿易區第354章 城堡陷落第51章 軍心第146章 抵達君堡第100章 奪權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211章 掐斷聯繫第292章 插翅難逃第312章 廷議(二)第56章 賽迪卡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125章 慘敗第11章 葬第388章 君臨天下(四)第341章 來自賽迪卡的密令第106章 中國鐵犁耕田快第174章 準備逃跑第198章 空城計?第282章 談判第461章 迪奧德米爾戰死第124章 仇人相見第368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一)第91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461章 迪奧德米爾戰死第326章 利奧一世的春天第372章 後繼有人第324章 追擊第126章 一鍋端第101章 收買人心第93章 發現異常第456章 招降(一)第434章 黨爭第46章 三百重步兵第107章 準備築城第415章 用戰俘做攻城炮灰第141章 變故第143章 人形泰山第146章 抵達君堡第396章 東巡(一)第416章 教皇插手第300章 打造自己的貨幣體系第166章 都不簡單第30章 反夜襲第66章 修女瑪莎第93章 發現異常第194章 求援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264章 求親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398章 東巡(三)第175章 對手巴特第406章 丹書鐵卷第402章 決定要打第237章 嫌隙第32章 籌謀第409章 一萬僕從軍第208章 陣前對話第5章 阿提拉之死因第11章 葬第445章 露馬腳第133章 一個不留第113章 颶風盜第321章 鄧直昔克敗逃第181章 天價贖金第473章 城內暗流涌動第266章 收買第429章 亡國第417章 馬約裡安的算盤第383章 埃內克自污第45章 前後夾擊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152章 出賣第31章 降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第214章 破城第190章 以夷制夷第167章 女伯爵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37章 斗篷人第39章 知敵情第415章 用戰俘做攻城炮灰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2章 試探第114章 九大山寨聯合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361章 大太監第295章 進軍潘若尼亞第381章 大王萬歲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200章 密報第215章 準備開溜第243章 又一個大人物第187章 接管城池第456章 招降(一)第15章 黃雀在後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171章 特殊用意第367章 **完勝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402章 決定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