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異界版一國兩制

秦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陸續接到從羅馬傳回的消息,西羅馬帝國新皇帝馬約裡安確實有着不錯的能力,他在登基爲帝之後,立即着手整頓內政,對於普通平民欠下的、並一直拖延了好幾年的稅收,他下詔免除了這些長時間拖欠的稅收,並且不許官員以任何形式和藉口向各地民衆催繳債務。

除了這些,馬約裡安還頒佈了一些法律,這其中就有與婚姻有關的法律,天知道馬約裡安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特別重視婚姻法律,他頒佈了的一部與婚姻有關的法律以避免不合理的婚姻,同時有着提高人口數量的作用。

儘管馬約裡安年富力強,能力突出,但西羅馬帝國的行事確實堪憂,它的問題要比東羅馬帝國嚴重得多,內有貴族豪門、貪官污吏剝削人民,再有軍閥割據的局面,不聽中央號令,外有蠻族不時地侵略邊境、蠶食國土,馬約裡安這個皇帝有時候當得也特別窩囊,如果不是他手上掌握着幾個軍團的兵權,恐怕他這個皇帝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傀儡了。

秦東不時地關注着周邊各國發生的大事,在讓匈奴帝國內部修養生息的同時也開始着手準備解決匈奴帝國最後的一點內部紛爭了,那就是西院大王烏爾乾和南院大王桑布斯的事情。

這兩個人最開始跟着阿提拉四處征戰,在阿提拉死後又跟隨埃拉克,在埃拉剋死後,他們現在也是在名義上是埃內克的臣子,只不過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別人都插不進手,秦東這邊的王庭方面想派人過去接管稅收財權。那是妄想,如果想派人去這兩個人的軍中任職或當然文職,那也是妄想。人恐怕還沒到在半道上就被這兩人暗中派出的人馬截殺了,這兩人對於秦東來說有着可謂是“針插不進、水滲不透”的感覺。他們名義上是匈奴帝國的西院大王和南院大王,實際上已經脫離了匈奴帝國,對於這樣的情況,秦東是本着絕不能讓這種情況長久的拖下去。

對於桑布斯和烏爾幹兩人,秦東考慮了很久,決定給這兩個人所統治的地盤採用“一國兩制的政策”,也爲了不動刀兵,儘量保存匈奴帝國的元氣。

聽着這個名詞感覺好像與後世的一個政策一樣。其實這裡的一國兩制截然不同,在桑布斯和烏爾乾的地盤上,只要他們交出軍隊控制權,他們可以在地方政治上高度自治,在他們的地盤上,他們可以自己制定法律,自己任命官吏,自己收稅,稅收的百分之三十要上繳王庭用於維持駐軍的軍費,其餘所得都歸他們自己。他們唯一要交出來的就是軍隊控制權和外交權。

這樣的條件可謂是非常優厚了,秦東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又召集官員們商議之後就作出了決定。對桑布斯和烏爾幹頒佈一國兩制的政策,允許他們高度自治,但他們必須交出軍權、外交權,並且分別向烏爾乾和桑布斯的領地派去了使節官員轉達秦東的意思。

卻說兩個使者分別到了烏爾乾和桑布斯的地盤見到了他們,烏爾幹得知秦東的意圖之後沒有任何表示,既不說同意秦東的方案也沒說不同意,只是跟使者說他需要時間詳細考慮,如果想清楚了自然會通知王庭方面,之後便要禮貌地將使者送回。不過秦東早就想過桑布斯和烏爾幹會這麼幹,因此在兩個使者啓程前往之前就做了交代。他們只有半年的考慮時間,過了期限之後。那兩人即便再想按照以上的一國兩制的方案歸順,秦東也不會接受了。可烏爾幹聽了使者的話之後,還是強行將使者驅逐了自己的領地。

反觀桑布斯卻不同,桑布斯是一個很理智的人,他自知現在自己示弱而秦東勢大,一味地與匈奴王庭方面抗衡恐怕長久不了,現在以秦東爲首的匈奴王庭方面不僅兵強馬壯,而且佔據着大義的名份,他在先天上就處於劣勢,無論如何也鬥不過秦東,除了秦東控制的匈奴王庭勢力,他還需要面對南方的西羅馬帝國的地方軍閥,例如高盧北部的軍閥埃吉迪烏斯和東哥特人、格皮德人。

桑布斯所面臨的情況要比烏爾幹複雜得多,雖然他手下的兵力比烏爾幹要多,可他的壓力更大,他應對埃吉迪烏斯、東哥特人、格皮德人就已經很吃力了,如果秦東現在要搞他,他相信自己絕對頂不住,他比烏爾幹看得更遠,他知道自己這個軍閥做不長久,趁着現在秦東給出的條件這麼好,還不如歸順了,能夠獲得自己領地內的行政權就已經很不錯了,丟了軍權和外交權也是難免的,畢竟哪個當政者都不會放心把軍權放在地方行政長官手裡任其坐大。

桑布斯將秦東派來見他的使者留在自己的王府內好生招待,然後將自己手下的部將們都召集起來將使者的來意進行了說明,衆人聽了之後立即有人反對歸順,桑布斯早就知道會有這種情況,他只一句話就將反對的聲音壓了下去,那就是秦東大軍壓境的時候,拿什麼來抵擋?軍隊大部分都部署在與西帝國高盧行省北部邊界上,另外還有一部分部署在與東哥特人接壤的邊境,根本無法抽出兵力抵擋秦東的大軍。

與部下將領們取得了初步的一致之後,桑布斯又將秦東派來的使者找來與其進行具體的商議,桑布斯對秦東提出的交出兵權和外交權,只保留行政權的一國兩制方針很贊同,表示沒有異議,不過要將賦稅的百分之三十上交給王庭方面表示數額過多,最多隻能上交百分之二十,畢竟他的領地還有那麼多官員要發薪水,還要有金錢發展領地,而且他還有一大家子要養,處處都要花錢。

對於這一點,使者表示可以商量,畢竟在來之前秦東已經交代,只要桑布斯和烏爾幹同意交出兵權和外交權,其他什麼都可以商量,所以使者開始跟桑布斯討價還價,最後雙方在上交王庭的稅收方面達成一致,降到兩成半,這筆錢將用作駐紮在這裡的軍隊的軍費開支,而不能挪作他用。

關於稅收上交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不過桑布斯還提出了另外一個條件,那就是他作爲匈奴帝國的南院大王,這畢竟是先單于埃拉克冊封的,現在以及以後的王庭不論是誰做單于都不能無故剝奪他的封號,而他身爲一個王爵,卻不能沒有護衛,因此他要求保留五千騎的護衛軍,這支五千騎的護衛軍的軍費由他自己負責,不需要王庭方面負擔。

使者聽到桑布斯提出的這個條件之後不敢擅專,這個條件不在他能夠做主的範圍之內,因此他向桑布斯表示要請示王庭方面,等王庭方面回信之後他才能給桑布斯一個具體的答覆,桑布斯表示沒關係,他可以等。

不過幾天的時間,桑布斯提出的條件就傳到了賽迪卡,秦東在接到報告之後考慮到桑布斯畢竟是一個王爺,身份不同,有一定數量的護衛是應該的,但是這個護衛的數量和編制卻值得斟酌。

與幾個心腹進行商議之後,秦東決定同意桑布斯的要求,准許其保留一定的護衛數量,不過編制的名稱職能定爲“護衛隊”而不能城“護衛軍”,數量方面也要進行嚴格的限制,五千騎太多,這麼龐大數量的騎兵的破壞力是相當強大的,根本不能稱爲護衛,而是名符其實的軍隊,是可以拉出去爲國征戰的軍隊,因此對於桑布斯的護衛隊的數量,秦東再三考慮之後決定最多給他兩千人的數量,決定之後就立即派人回覆過去,桑布斯最多隻能保持兩千人的護衛隊,而且這兩千人必須要有一半是步兵,這也是秦東對桑布斯的限制。

住在桑布斯王府裡的使者很快就受到了來自賽迪卡方面的指令,他立即求見桑布斯將王庭方面的意見說出來,說王庭方面鑑於桑布斯願意放棄兵權和外交權的良好態度和覺悟,決定同意他保留一定數量的護衛隊,置於護衛的數量問題,使者與桑布斯開始討價還價,桑布斯堅持要保留五千騎,而使者說王庭方面只允許保留一千騎,這個數量讓桑布斯無法接受,兩人爭論不休,都堅持自己給出的數目。

到了後來,兩人都不得不讓步,桑布斯在說出要保留三千騎兵的時候就無論如何不肯再少了,而使者則死守着一千五這個數字不放,見桑布斯始終不肯再少了,於是向桑布斯說,大王要保留如此多數量的護衛,難道想讓王庭方面一直防備、猜忌你嗎?一千五百人足夠護衛大王和家眷的安全了,不如這樣,我們雙方再各讓一步,大王可以保留一千騎兵和一千步兵,一共兩千人馬,如此本使者也好回去向大單于和攝政王殿下交差啊!

使者的話提醒了桑布斯,確實如此,保留的兵力太多確實是一直會引起王庭方面的猜忌和防備,說不定爲了降低風險,談判結束之後,軍權上交,王庭方面的人就會下黑手,與其那樣,還不如就按照使者說的,保留一千騎兵和一千步兵好了,這可能也是王庭方面的底線了。

桑布斯當即與使者達成協議,雙方簽訂了條約文書,算是有一個憑證,這也可以讓桑布斯安心,畢竟這種牽扯太大幹系的事情太過重大,如果不簽訂協議,桑布斯恐怕就不會相信王庭方面的誠意了。()

第172章 政治交易第287章 薩滿巫師占卜之術第374章 異界版一國兩制第398章 東巡(三)第193章 一觸即發第290章 圍攻小鎮第280章 爭論第61章 考驗第204章 內鬥第442章 皇宮命案第270章 穩定局面第254章 懷疑第89章 步兵將才第128章 明目張膽的勒索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298章 敲詐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140章 一招決勝第162章 競技場第472章 反被遊說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307章 頒佈《一條鞭法》第303章 暴利食鹽第23章 屠殺第440章 用毒已經成爲一種時尚第125章 慘敗第259章 流亡第280章 爭論第416章 教皇插手第451章 突襲失敗第223章 勸降第295章 進軍潘若尼亞第387章 君臨天下(三)第8章 爭奪單于寶座(二)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302章 海水曬鹽法制鹽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159章 妥協第410章 統率力(一)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224章 戰爭福利第53章 殺人立威第95章 三面受敵第59章 發展規劃第132章 襲擊東城門第369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二)第136章 搶第440章 用毒已經成爲一種時尚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343章 逼降(二)第195章 攻城(一)第184章 盤點家底第399章 丟失的奏章第185章 周邊局勢第213章 火燒糧倉第140章 一招決勝第392章 頒佈官位品級制第446章 皇權的威嚴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9章 晉升十夫長第227章 晉升萬夫長第198章 空城計?第196章 攻城(二)第338章 圍困皇宮第89章 步兵將才第207章 第十四軍團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126章 一鍋端第342章 逼降(一)第117章 接管指揮權第162章 競技場第193章 一觸即發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206章 失敗第53章 殺人立威第22章 墓穴第54章 兵臨城下第211章 掐斷聯繫第348章 東征戰爭正式爆發第312章 廷議(二)第255章 嫁禍成功第70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107章 準備築城第298章 敲詐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19章 簡化版明光鎧第468章 自相殘殺第100章 奪權第417章 馬約裡安的算盤第55章 大肆勒索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362章 刺殺第2章 試探第328章 脣槍舌戰第298章 敲詐第62章 貪婪的千夫長第254章 懷疑第453章 激將
第172章 政治交易第287章 薩滿巫師占卜之術第374章 異界版一國兩制第398章 東巡(三)第193章 一觸即發第290章 圍攻小鎮第280章 爭論第61章 考驗第204章 內鬥第442章 皇宮命案第270章 穩定局面第254章 懷疑第89章 步兵將才第128章 明目張膽的勒索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298章 敲詐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140章 一招決勝第162章 競技場第472章 反被遊說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307章 頒佈《一條鞭法》第303章 暴利食鹽第23章 屠殺第440章 用毒已經成爲一種時尚第125章 慘敗第259章 流亡第280章 爭論第416章 教皇插手第451章 突襲失敗第223章 勸降第295章 進軍潘若尼亞第387章 君臨天下(三)第8章 爭奪單于寶座(二)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302章 海水曬鹽法制鹽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159章 妥協第410章 統率力(一)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224章 戰爭福利第53章 殺人立威第95章 三面受敵第59章 發展規劃第132章 襲擊東城門第369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二)第136章 搶第440章 用毒已經成爲一種時尚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343章 逼降(二)第195章 攻城(一)第184章 盤點家底第399章 丟失的奏章第185章 周邊局勢第213章 火燒糧倉第140章 一招決勝第392章 頒佈官位品級制第446章 皇權的威嚴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9章 晉升十夫長第227章 晉升萬夫長第198章 空城計?第196章 攻城(二)第338章 圍困皇宮第89章 步兵將才第207章 第十四軍團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126章 一鍋端第342章 逼降(一)第117章 接管指揮權第162章 競技場第193章 一觸即發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206章 失敗第53章 殺人立威第22章 墓穴第54章 兵臨城下第211章 掐斷聯繫第348章 東征戰爭正式爆發第312章 廷議(二)第255章 嫁禍成功第70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107章 準備築城第298章 敲詐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19章 簡化版明光鎧第468章 自相殘殺第100章 奪權第417章 馬約裡安的算盤第55章 大肆勒索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362章 刺殺第2章 試探第328章 脣槍舌戰第298章 敲詐第62章 貪婪的千夫長第254章 懷疑第453章 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