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白鶴翩飛

卻說,夏侯惠急匆匆趕回來想尋毌丘儉再次計議戰略,是覺得己方沒有什麼勝算。

這不是他妄自菲薄、自滅威風,而是實事求是。

要知道,歷史上天子曹叡予司馬懿的兵馬,是四萬洛陽中軍!

這裡面可沒有包含副將毌丘儉所督領的三四萬幽州邊軍!而且前提還是毌丘儉已然伐遼東失敗過一次了,不管是伴海道的路況還是公孫淵在遼燧的部署都摸清了。

某種意義上,毌丘儉的失敗,是爲司馬懿試探出了所有不利因素。

而如今呢?

沒有踏足遼東、沒有歷經過失敗的毌丘儉,對戰事抱着很樂觀的想法,以爲幽州三萬步騎可以橫掃遼東。

是擔憂馬上就到來的嚴冬,大雪會壓塌房屋以及凍斃的百姓過多嗎?

但這些年的冬天一歲賽一歲寒,百姓凍死房屋倒塌也是不可避免之事,有什麼好擔憂的呢!

所以,他必須要與夏侯惠當面聊一聊。

自己理虧了,態度是應該放低點。

罷了,反正也不算緊要之事。

雖說自己纔是主將,對於選擇哪種戰術有着決定權,但在整軍與物資調度等實際事務方面,毌丘儉纔是出力最大的人,且自己來了幽州之後,他不管權力分割還是善意都不吝給與了,自己不與他商議便倏然來這麼一出,會不會讓他心生不滿呢?

他一直記得這事。

哪怕太守這兩日都沒有再遣人送案牘來、烏桓單于寇婁敦之弟阿羅槃以及左家之人也離去了,毌丘儉仍舊是神色鬱郁的樣子。

籌備伐遼東的軍務與物資已然讓他腳不沾地,但還有夏侯惠過來幽州後的專行獨斷,令他傷神不已。

所以夏侯惠還特地問了丁謐一嘴,他在傳信的時候有無留下什麼話語,以及自己外出的這段時日裡幽州發生了什麼事情。

飯後散步的毌丘儉並沒有走出多遠。

其中只有六千是精銳的洛陽中軍,如自家仲兄夏侯霸督領的五千護嶽營,戰力還不如幽州的邊軍呢!

天時地利都不在自己這邊,兵力也是敵衆我寡,且還遠赴數千裡去征戰……

只見約莫三十騎已然來到郵驛外二十步,正陸續跳下戰馬。這羣人皆是風塵僕僕的精壯漢子,身着勁裝,背弓配刀,長矛掛在戰馬上,行舉雖也整齊但沒有行伍之氣,像是大族或豪商的護衛,又或者是賊寇。

“嗯,我也有此意。”

看着披着晚霞的白鶴在水面上翩飛,毌丘儉的思緒也隨着流水蜿蜒南下,蔓延到了京師洛陽。

我這算不算先斬後奏、先將毌丘儉的計劃給封死了呢?

都是男人,有什麼好害臊的?

心中嘀咕了句,丁謐也沒有反駁,道了聲“也好”便轉身走出去。

“對了,韓雲從攏共招募了三十位部曲過來,都是壯實的漢子,還將購置戰馬與兵杖後剩餘的黃金交給我了。我便自作主張將那些錢財給他們購置了幾套衣裳、囤了些入冬後禦寒的酒水,以及均分給各人當零用,無了。”

他並不覺得是毌丘儉乃膏粱子弟、吃不慣這些簡陋的粗食,而是知道這位刺史瑣事纏身且有心事,以致食慾不振。

也儘可能的釋放善意,力爭與夏侯惠和睦相處、戮力同心。

丁謐應了聲,繼續說道,“毌丘使君作了兩次書信來。第一次的回覆,只是聲稱稚權前去遼澤勘察地形歸來後再計議傅太守建議也不遲。我便代爲回覆了,且還附錄了先前我與稚權商議的‘軍出求利’之言。本意是想着,爲遣張公賁牽士毅兩部兵馬前去剿滅段日陸眷聚落之事解釋一二。但卻是不料毌丘使君反應很激烈,並沒有商討定遼東後的舉措,而是當即便遣了親隨過來勸阻此番行動。然而張公賁等兵將已進發,來不及追回來了,便讓我待稚權歸來後遣人去知會他一聲。”

聞言,夏侯惠也輕輕頷首,解下身上滿是污垢與酸臭味的戰袍,往屋內部曲已然準備好的木桶水走去,露齒笑道,“雖知事不宜遲,但我先沐浴換身衣裳再啓程罷。嗯,彥靖要一併過去否?”

只不過轉念想了想,他並沒有轉身,還是繼續邁步往外走。

見狀,丁謐也在臉上堆起笑容,打了聲招呼後便說道,“將軍此時在沐浴,讓我轉告你”三日後,傍晚。

但他如今過來觀鶴,卻是帶着勞神於案牘的疲憊、將心緒寄託在閒雲野鶴的從容舞姿上,爲自己尋得片刻的心寧。

自己未必就會反對他與傅容的定論啊~

何必如此行事呢!

是的,毌丘儉並不是堅持己見、認爲自己的戰略纔是對的。

不是伏案挑燈夜戰,就是獨自枯坐在後院直愣愣盯着月亮到三更。

這叫與他計議嗎?

分明是告知嘛!都壞了他先前的定策了,還有什麼好計議的!

雖然說夏侯惠是主將,在伐遼東戰事上有專斷之權,但兵事並非兒戲,大家目的都是一樣的,羣策羣力一下不好嗎?

“還是不了。”

但段日陸眷聚落所居在遼東屬國的昌黎,夏侯惠現今遣兵將之滅了,必然會讓遼東那邊察覺,再加上招降親袁烏桓殘餘部落之事公孫淵再怎麼無備,都能猜到廟堂要對他下手了。

“雲從來得好快啊~”

再者,今歲收成也不錯啊~

幽州都連續三歲沒有歉收了,白災時凍死的牲口也少,都不需要請朝廷從冀州轉運糧秣也能熬過明歲的青黃不接時,毌丘使君應該慶幸纔對啊~

閒得沒啥事情的驛卒,將殘羹倒入細犬的陶盆中,看着細犬大快朵頤時尾巴快速搖擺的歡欣,心中也在琢磨着。

而且夏侯惠所督僅有萬餘步騎。

走出外屋,只見得悉夏侯惠歸來的韓龍,已然聚集了部曲正佇立在屋外,應是要給夏侯惠彙報以及引見部曲。

他近來太累了。

是外郡的豪族過來拜訪毌丘使君,還是民間遊俠兒過來投軍呢?

睹人無數的驛卒暗自猜測着。

忙得腳不沾地的毌丘儉竟要專程過來尋他,自然是有什麼事情的。

因爲這羣人身上的草莽之氣很足。

“現今毌丘使君應是沒有心思計議定遼東後的舉措,稚權還是先想好如何說服他接受你與傅太守戰事的籌劃罷。”

且現今他就在右北平郡,讓丁謐如果見夏侯惠歸來了就遣人去與他說聲,他會以巡視孤竹城外軍營搭建的名義過來會面。

畢竟,他們二人現今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且他也希望彼此日後仍是同路人。

“還有,張公賁與牽士毅討賊歸來後,還與我細細說了戰事經過,讓我轉與你,我現今與你大致說下。那日張公賁”

來的當然是夏侯惠一行。

夏侯惠還沒有來得及喝口水,就被丁謐告知毌丘儉現今也急着尋他。

因爲也這是天子曹叡想看到的場景。

正在喂狗的驛卒聽到後,依着職責連忙快步出來迎接。

哪料到,夏侯惠猶不滿足!

竟如此剛愎專斷!

彼與遼西太守傅容計議之後,錄書過來說是與他商量一下伐遼東計策,但不等他回書信,就直接遣張虎與牽弘前去襲擊了段日陸眷小聚落。

他是對夏侯惠的做事方式不爽。

帶着這樣的猜測,夏侯惠還想起了先前與傅容一併署名,作書信詳言伐遼東計策的事情來,也順勢問了丁謐一嘴,毌丘儉對此有無書信迴應。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縣,封大水畔(六股河)郵驛。

一路緊趕慢趕,歸來碣石山前哨軍營。

他沒有向前詢問,因爲毌丘儉留在這裡的親衛已然戒備,且一隊率也出聲喝止來衆了。

而且翌日毌丘儉就要離開右北平了,他的日子也要恢復往常波瀾不驚的樣子了,沒必要瞎琢磨。

彼此開誠佈公、推心置腹。

“自是有的。”

他倏然想起了,自己還沒有將魏舒作書信言及的事情知會夏侯惠。

“此事就不必說了。”

跟着他走進內屋之餘,嘴上繼續絮絮叨叨着。

唉,但願稚權能明瞭陛下的期望以及我的苦心罷。

先去了右北平太守府尋不到人的他,跳下戰馬後與隊率表明身份且問了幾句後,便讓韓龍帶着部曲們自去尋暮食,自己則是讓隊率分出幾個人引他前去見毌丘儉。

尤其是他在看到,丁謐後來代爲錄書,關乎夏侯惠想要“軍出求利”的思慮後。

當然了,他這個念頭轉眼便消失了。

言罷,丁謐頓了頓,便又建議道,“稚權,依我看來,毌丘使君應是對你我不告而動兵心有芥蒂了。爲日後伐遼東配合得當,今稚權歸來了,還是親自過去右北平一番爲佳,莫等他親自過來遼西了。”

不僅將遼西郡的職權徑直劃分了出去,就連招降親袁烏桓殘餘部落之事,明明他早就有了計劃,但在夏侯惠提及的時候仍分了出去,讓其自施爲。

呃,明白了。

“有兩件事。”

“另一,則是張公賁與牽士毅十餘日前就歸來了。戰事如期,陣殺段日陸眷與其弟段乞珍、盡拔彼族衆,依着稚權囑咐攜往孤竹城轉與太守傅府君處置,但毌丘使君知曉此事後,便讓他們將那些族衆帶去了右北平。”

龍鮮水匯入封大水處的口岸,在這個時節有許多種鳥類停歇,其中不乏白鶴、丹頂鶴等令文人騷客詩興大發的天地閒客。

餐幾的肉羹醬湯、鹽菜與黍飯都剩得挺多的。

毌丘儉這是覺得自己打草驚蛇了。

隨手將束髮的葛布巾扯下來,已經扒得只剩下單衣的夏侯惠,打斷了他的話語,還示意他避開,“不過數百落的小聚邑而已,張公賁與牽士毅將兵襲之,如鴟銜腐鼠耳。彥靖,我要沐浴了,你若無他事,可代我前去知會韓雲從等人一聲,讓他們準備半個時辰後隨我前去右北平。”

滿臉倦色深深的毌丘儉草草用完餐,起身取水淨口時示意驛卒收拾餐幾,然後走出郵驛沿着水畔步履緩緩消食。

也對!

身爲斗食小吏的他,琢磨這種事情不過一時興起而已。

覺得夏侯惠不夠持重,更覺得如果放任彼如此繼續下去,翌年伐遼東時,二人恐會爆發更多的衝突。

早在赴任幽州之前,天子曹叡私下就囑咐過他,聲稱夏侯惠爲人性情甚剛,讓年歲更長且歷任多職的他多勸導下,勿要在伐遼東之事上鬧出不和的事情來。

如他在這入住郵驛的七日裡,就幾乎沒怎麼入睡過。

噠.噠..噠.

一陣密集的馬蹄聲由遠至近。

待他從右北平與毌丘儉會面歸來了,最提及也不遲罷。

對此,丁謐沒有耽擱,徑直道來,“一者是左駿伯與魏陽元歸來了。因爲隨行之人還有右北平烏桓單于寇婁敦之弟阿羅槃,故而便依着先前稚權所囑咐,前往薊縣稟報毌丘使君。而且因爲寇婁敦先前在右北平棲居,內附後也期望歸舊地,是故毌丘使君現今在右北平,就是在爲烏桓部落擇選安置地。”

丁謐很乾脆的搖了搖頭。

最早以文才入選東宮屬臣的毌丘儉,也頗喜歡鶴舞於水的場景。

畢竟毌丘儉先前在洛陽時的伐遼東廟算中,是想“擒賊先擒王”。打算帶兵與天子詔令前去遼燧,誘公孫淵出城來接詔,然後趁機將之拿下。如若公孫淵不甘願素手就擒,也能將遼東兵馬調出城來野戰。

但才走出裡屋他又微微頓足。

讓過來收拾的驛卒見了,不由感慨後院養着的細犬今日又有口福了。

的確,讓張虎與牽弘引本部前去襲擊段日陸眷的小聚落,猶如讓三旬壯漢去揍七八歲小兒,雙方實力都不是一個級別的,沒有什麼好說的。

除了遼西太守傅容提出的“損糧”戰術,夏侯惠是真的想不出來,己方還有什麼戰術可確保戰事勝利的。

在得悉今歲洛陽大舉修繕宮殿、立皇子曹芳爲齊王與曹詢爲秦王等事情後,他就猜到天子曹叡在短時日內,不復有滅蜀吞吳之志了;更猜到了曹叡開始有了收廟堂權柄的心思。

而他與夏侯惠就是很關鍵的一環。

但夏侯惠的行事與性格,讓他覺得就如那翩飛的白鶴般恣意。

第273章 夜談第152章 莫求財94.第94章 閒歸家第169章 小成第171章 留下第263章 狡詐第270章 喜怒第242章 有三敗第224章 不公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12章 復哀之97.第97章 自擇之109.第109章 請纓第256章 稱王第257章 老了第141章 發狠第166章 歸淮南第211章 自作死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275章 好大兒第273章 夜談115.第115章 私心82.第82章 士載113.第113章 後手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42章 全赴80.第80章 臨風第161章 分營第251章 觖望108.第108章 鮮卑第169章 小成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13章 可恨第167章 同行第260章 好心壞事第253章 山下的人第207章 大勢翻篇95.第95章 左伯紙第210章 分權第241章 誠意87.第87章 質問第234章 噤聲第38章 何懼之67.第67章 在我111.第111章 首肯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195章 不取第270章 喜怒第287章 校事第24章 人事113.第113章 後手第224章 不公122.第122章 義從第6章 求教87.第87章 質問48.第48章 無畏第201章 唯勇氣也97.第97章 自擇之132.第132章 破襲92.第92章 偶遇第155章 與宴第33章 逐出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241章 誠意125.第125章 負氣第170章 失計否第283章 委蛇89.第89章 詐關第25章 爾敢第192章 邙山宴2第248章 勘察115.第115章 私心第216章 位高權重62.第62章 厚顏126.第126章 挑釁第141章 發狠第29章 居不易第271章 重術第279章 幸與不幸59.第59章 難改47.第47章 威逼第270章 喜怒78.第78章 直率第145章 失勢第1章 楔子131.第131章 臨發第164章 非莽夫第24章 人事第134章 罷歸第156章 何惑哉70.第70章 詔來第8章 面君第164章 非莽夫第19章 將伐79.第79章 主次第32章 上疏第217章 惠求教
第273章 夜談第152章 莫求財94.第94章 閒歸家第169章 小成第171章 留下第263章 狡詐第270章 喜怒第242章 有三敗第224章 不公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12章 復哀之97.第97章 自擇之109.第109章 請纓第256章 稱王第257章 老了第141章 發狠第166章 歸淮南第211章 自作死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275章 好大兒第273章 夜談115.第115章 私心82.第82章 士載113.第113章 後手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42章 全赴80.第80章 臨風第161章 分營第251章 觖望108.第108章 鮮卑第169章 小成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13章 可恨第167章 同行第260章 好心壞事第253章 山下的人第207章 大勢翻篇95.第95章 左伯紙第210章 分權第241章 誠意87.第87章 質問第234章 噤聲第38章 何懼之67.第67章 在我111.第111章 首肯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195章 不取第270章 喜怒第287章 校事第24章 人事113.第113章 後手第224章 不公122.第122章 義從第6章 求教87.第87章 質問48.第48章 無畏第201章 唯勇氣也97.第97章 自擇之132.第132章 破襲92.第92章 偶遇第155章 與宴第33章 逐出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241章 誠意125.第125章 負氣第170章 失計否第283章 委蛇89.第89章 詐關第25章 爾敢第192章 邙山宴2第248章 勘察115.第115章 私心第216章 位高權重62.第62章 厚顏126.第126章 挑釁第141章 發狠第29章 居不易第271章 重術第279章 幸與不幸59.第59章 難改47.第47章 威逼第270章 喜怒78.第78章 直率第145章 失勢第1章 楔子131.第131章 臨發第164章 非莽夫第24章 人事第134章 罷歸第156章 何惑哉70.第70章 詔來第8章 面君第164章 非莽夫第19章 將伐79.第79章 主次第32章 上疏第217章 惠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