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分權

我何來心喜之說?

越大的府邸,就需要耗費越多的人力財力來維持。如此,還不如直接給我賜下錢財呢!

夏侯惠心中暗道了聲,但張口作答卻是這樣的。

“回陛下,臣惠心喜之餘,猶有憂。所喜者,乃身爲臣佐,能得陛下恩榮,自是喜不自勝。而所憂者,乃臣惠恐自身養尊處優太甚、榮樂太過,將消磨心志、不復敢死之心,日後難爲社稷裨益也。如孟子所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言,今蜀吳未滅、遼東公孫恣睢,臣惠得陛下隆恩,心懷殺身報國之志,未奮戈赴難而先迎榮樂加身,是故心有憂也。”

“唉”

聞言,天子曹叡也不由嘆息作聲。

他對夏侯惠的報國之心不曾有過懷疑,故而現今也頗爲感懷。

但他更知道,夏侯惠這番言辭,其實也是在針對他今日泛舟放浪作諫言,勸說他莫要因爲今歲蜀吳來犯無功而返就以爲四海昇平、可縱情享樂了;更莫要耽於享樂而怠政、不復勵精圖治而喪了滅蜀吞吳平遼東之志。

只是,張弛有度啊~

他不過是偶爾泛舟取樂罷了,何至於到了被諫言勿要耽於享樂這種地步呢?

死生之敵的蜀國都無有復漢祚的機會了,他就不能稍微舒緩長久緊繃的心絃,與衆慶賀一下嗎?

真是的!

曹叡心中有些不以爲然。

不過,看在夏侯惠此番作諫言姿態很溫和的份上,他也不打算計較了。

不能寒了忠臣之心不是?

正好此間樂趣都被打擾了,他便借坡下驢,罷樂歸去吧。省得性情甚爲執拗的夏侯惠再繼續喋喋不休。

帶着這樣的想法,在沉默了片刻後,他便悠悠作聲,“稚權之意,朕知矣。嗯,此間無樂矣,將近晌午,稚權趕路應是腹飢了,且隨朕一併用膳罷。”

“唯。謝陛下賜餐。”

夏侯惠應聲作謝,起身隨去。

不過,曹叡在離去之時,卻是忘了讓御船之上的諸近臣各自歸去了。

他們都以爲天子只是一時離去,不一會兒就復歸來,故而也都在船上耐心的恭候着。

所以他們也挺慘的。

仲冬時節天氣早就轉寒,船上的酒水與吃食不一會兒就冷了,且靈芝池空曠而風大,人人都被吹得瑟瑟發抖。

更可恨的是,職責所在的武衛將軍曹爽也隨着天子離去了。

讓他們想找個人幫忙詢問下都不行。

最後,苦苦候了將近一個時辰,還是秦朗按捺不住心切,也仗着夙來被天子親厚,先行上岸來到東堂前詢問天子行蹤。待知曉是與夏侯惠一併離去用膳、且已然歇息了之後,他才讓甲士來傳信,讓衆人得以散去。

不可免的,也讓夏侯惠迎來一些近臣的怨恨。

畢竟,天子不是你夏侯惠一人的天子吧?

衆人與天子其樂融融的時候,憑什麼你夏侯惠一來,就把天子給勸走了呢?

帶着這樣怨念的人不少。

其中,當以纔剛轉爲散騎常侍的何曽最爲羞惱。

作爲潛邸之臣出身的他,此些年官職升遷與職責顯要本就比不上毌丘儉、畢軌等人,如今好不容易頗受天子親近了,竟被個廟堂莽夫給擾了?

豈有此理!

可恨!

對於這些,夏侯惠自是不知道的。

他已然走出宮闕了。

天子曹叡在靈芝池時就飲酒作樂、腹中不飢,所以用膳時也隨意夾了幾箸便作罷。

如此,他也只好強捺腹中飢餓,草草扒拉幾口便放下了竹箸,恭恭敬敬的靜候着曹叡接下來的話語——他都回來洛陽了,依着先前二人在淮南的夜談,自然也就到了曹叡給他安排具體職責的時候。

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曹叡是讓他先休沐至暮冬十二月再來叩闕。

美其名曰:養精蓄銳。

且怕他多心、生出是今日抗命而被疏遠的誤解,曹叡還稍微透露了點口風,“廟堂諸公先前有變革中軍、劃分禁軍之議。朕以爲然,今雍涼可減兵矣,亦是其時也。稚權且歸去養精蓄銳,不日後朕整軍罷了,再復委以稚權職責。”

夏侯惠知道曹叡言之所指。

早在先前他從幷州歸來洛陽之時,就從長兄夏侯衡那邊得悉了廟堂有將中軍變革的消息。

準確的來說,是從洛陽中軍之中選拔出六千禁軍來。

職責止於戍守宮禁,不復軍出征伐。

但要佔用武衛、中堅、中壘三營的建制,歸屬中領軍督領如故。 其中,因爲武衛將軍護衛天子左右的關係,兵卒幾乎都從虎豹騎與宿衛虎士中挑選,故而人數將會佔據一半(三千),甚至更多

也就是說,夏侯惠這個原本就沒有什麼實際權柄的中堅將軍,馬上就要變成有名無實了。

如果他還繼續任職中堅將軍,以後就要困守在宮禁內,終日在宮城城頭上百無聊賴的看着日升日落、不復有外出征伐的機會了。

只是,我要改任爲什麼官職呢?

中堅將軍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秩品(四品)可不低啊~

若是平調的話,也得是秩品不變但是實權增加的官職才行,比如中護軍(四品,資深者爲秩三品護軍將軍)。

但自己已然回絕過了,天子也不會再提及。

而若是升遷的話,在中軍之內,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中領軍(三品,資深者爲領軍將軍)了

其實夏侯惠挺希望能出任這個官職的。

因爲早年夏侯淵就擔任過領軍將軍,以及更高一級的都護將軍。

當然了,這是不可能的。

夏侯獻並沒有犯什麼過錯,不可能被曹叡奪職。

唉,罷了,什麼職位屆時便知曉。

沒必要瞎琢磨。

歸來城西府邸後,夏侯惠也放下了胡思亂想。

府邸中僅有丁謐一人在。

只見在偌大的前堂內,連案几與坐席都沒有,唯獨他孤零零的盤膝席地而坐,跟前擺着一堆拜訪人投的爵裡刺與書信。

聽到聲響,他擡頭見夏侯惠歸來了,便招呼道,“稚權,來。我將前些時日來訪的人歸類好了,過目下。嗯,還有些書信也先看過了。”

“好。”

緩步走過來,夏侯惠也席地而坐,隨手拿起一書信,“怎麼就彥靖一人?對了,彥靖用過餐否?”

“用過了。他歸去陽渠塢堡,知會他人你已然歸來洛陽了。”

丁謐頭也不擡,隨手將一張紙遞過來,“稚權先看這些名錄。我甄選出來的,此些人在朝中實權不大,接觸了也無需忌諱他人嚼舌。”

“好。”

應聲接過,夏侯惠看着看着,忍不住就冷哼了一聲。

因爲他發現名錄上的人,大多與他毫無交集,而一些與他有桑梓情誼或者沾點關係的,先前都對他避如蛇蠍。遙想當年,自己被鄙爲廟堂莽夫之時,想尋個迎親賓客都處處碰壁;但如今天子爲自己起高第了,他們就汲汲過來拜訪了。

還當真是功成名就之後,所見所遇皆良善之輩!

“天下熙嚷,皆慕權圖利。”

應是猜到了夏侯惠心中所想罷,丁謐還殷殷來了句,“我知稚權不屑與此些趨炎附勢之徒爲伍。然而保持親善,日後未必不能趨使。如昔日孟嘗君養士,雞鳴狗吠之徒猶可裨益一時。再者,此些人也無需稚權恩養之,何必拒人千里之外。”

若是孟嘗君當真善養士,就不會混到依靠雞鳴狗吠者來救命了。

心中暗道了聲,夏侯惠點點頭,“彥靖言之有理。只是我現今無暇與他們虛與委蛇,且我早年不與人攀交,故而甚是爲難啊~”

“虛僞!”

不料,丁謐聽罷直接白了他一眼,“若想讓我代爲之,稚權直言便是,何必虛言以試?且我既委身爲稚權幕僚,此也是分內之事,安敢推辭邪?”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外兄丁彥靖也!哈哈哈~”

也讓奸計得逞的夏侯惠暢懷大笑,待將手中名錄遞還給丁謐後,才繼續作言道,“諸如此類事,彥靖自作主就好,我無預也。嗯,對了,交遊所需資財,彥靖亦自尋管事取。”

“好。”

丁謐半點都不客套,將名錄收入衣袖中後,復遞過來一封書信,“此封書信稚權看下,頗爲緊要,似是涉及到稚權官職。”

吔?

天子都沒明說,誰敢預判?

夏侯惠微怔,連忙接過一看,發現署名是討虜將軍樂良。

卸任淮南騎督的樂良,早在暮秋九月初就引騎趕回來洛陽了,且還是以兵歸屬洛陽中軍的駐地,再加上他是被天子遣給自己當部將的

如不出意外的話,與他同營駐軍的兵馬,就是自己日後所督之兵了。

帶着這種領悟,夏侯惠連忙將書信鋪展開。

書信上唯有一句話,曰:“我引騎歸京,駐大夏門外,依金墉城,與越騎校尉、遊擊將軍同營、同演武。”

呃~

天子這是,將要把越騎校尉部與遊擊將軍營從中領軍分出來,併爲一軍由我督領的意思?

現今中領軍都比不上中護軍權重了,天子猶分中領軍權

夏侯獻這是失天子之意了?

且越騎校尉、遊擊將軍皆秩四品,併爲一軍後的將主,怎麼說也得是三品吧?

第212章 隨你罷第198章 旌旗猶魏第2章 入闕第210章 分權第25章 爾敢83.第83章 皆學問第2章 入闕第145章 失勢89.第89章 詐關87.第87章 質問第152章 莫求財第250章 還年輕第140章 蹙眉53.第53章 染徵袍第245章 他日罷第35章 門戶計2第159章 鴻鵠志57.第57章 以何戰第43章 士家第220章 莫爭長短87.第87章 質問107.第107章 靜好第178章 不識58.第58章 恨遲也74.第74章 廟算第178章 不識第172章 沒得選第7章 入東堂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251章 觖望126.第126章 挑釁第191章 邙山宴1第186章 穿胸129.第129章 改道80.第80章 臨風第147章 爭權第242章 有三敗第223章 觀兵107.第107章 靜好第232章 入營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90章 可堪否第160章 部曲第17章 初見108.第108章 鮮卑第7章 入東堂第182章 入甕132.第132章 破襲第20章 可志同61.第61章 加官第44章 花明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35章 招攬71.第71章 扈從62.第62章 厚顏第166章 歸淮南115.第115章 私心68.第68章 擋我者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8章 窮也第184章 競速第135章 招攬第240章 猛士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244章 觀滄海119.第119章 不爭第149章 肺腑否第147章 爭權第12章 復哀之110.第110章 見策第186章 穿胸第246章 乃何人也第211章 自作死第142章 全赴128.第128章 拔刃第41章 當黜之第18章 恨晚第209章 畏水如虎130.第130章 當百70.第70章 詔來101.第101章 當變第156章 何惑哉105.第105章 蜜餞101.第101章 當變第4章 休沐101.第101章 當變99.第99章 蓋彌彰102.第102章 必惠也98.第98章 終陌路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167章 同行第231章 細語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88章 無遺恨第27章 動怒113.第113章 後手第187章 無裨第6章 求教第233章 默契
第212章 隨你罷第198章 旌旗猶魏第2章 入闕第210章 分權第25章 爾敢83.第83章 皆學問第2章 入闕第145章 失勢89.第89章 詐關87.第87章 質問第152章 莫求財第250章 還年輕第140章 蹙眉53.第53章 染徵袍第245章 他日罷第35章 門戶計2第159章 鴻鵠志57.第57章 以何戰第43章 士家第220章 莫爭長短87.第87章 質問107.第107章 靜好第178章 不識58.第58章 恨遲也74.第74章 廟算第178章 不識第172章 沒得選第7章 入東堂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251章 觖望126.第126章 挑釁第191章 邙山宴1第186章 穿胸129.第129章 改道80.第80章 臨風第147章 爭權第242章 有三敗第223章 觀兵107.第107章 靜好第232章 入營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90章 可堪否第160章 部曲第17章 初見108.第108章 鮮卑第7章 入東堂第182章 入甕132.第132章 破襲第20章 可志同61.第61章 加官第44章 花明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35章 招攬71.第71章 扈從62.第62章 厚顏第166章 歸淮南115.第115章 私心68.第68章 擋我者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8章 窮也第184章 競速第135章 招攬第240章 猛士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244章 觀滄海119.第119章 不爭第149章 肺腑否第147章 爭權第12章 復哀之110.第110章 見策第186章 穿胸第246章 乃何人也第211章 自作死第142章 全赴128.第128章 拔刃第41章 當黜之第18章 恨晚第209章 畏水如虎130.第130章 當百70.第70章 詔來101.第101章 當變第156章 何惑哉105.第105章 蜜餞101.第101章 當變第4章 休沐101.第101章 當變99.第99章 蓋彌彰102.第102章 必惠也98.第98章 終陌路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167章 同行第231章 細語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88章 無遺恨第27章 動怒113.第113章 後手第187章 無裨第6章 求教第233章 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