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私心

將自方底細透露給敵軍,乃是通敵之罪。

故而,就在夏侯惠話語甫一落下,秦朗便後悔了將他帶來陰館的決定。

倒不是覺得夏侯惠在指摘田豫,又或者說誰都知道哪怕日頭從西邊升起來了,田豫都不會與鮮卑媾和。

而是覺得夏侯惠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明知道田豫出力多寡,直接干係到此戰的勝負,爲什麼說話不能委宛一點呢?

直接問賊子軻比能是不是知曉了我軍底細不就行了!

何必用這種極容易令人誤會的言辭!

燕趙男兒性情最是慷慨悲歌不過了,夏侯惠就不擔心田豫覺得自己被污衊了,惱羞成怒直接拔劍怒斥,鬧個不歡而散嗎?

所以秦朗在懊惱之餘,也連忙打算解釋一兩句,但卻被田豫給搶了先。

“何以見得?”

只見田豫眼中泛起異彩,笑容淡淡的發問,“敢問閣下乃”

言半而猛然頓了下,他似是想起了什麼,嘴角笑意更甚的訝然而道,“莫非,當前乃夏侯稚權乎?”

呃~

他竟是沒有惱怒啊

暗自道了聲,秦朗在心中悄然鬆了一口氣。

也陡然想起了燕趙男兒不止性情豪烈,也崇尚着直率與坦蕩。

“正是區區在下。”

聞問,夏侯惠直身,拱手作答,“不想庸庸碌碌如我,竟名聞田將軍之耳,甚幸焉。”

“哈哈哈~稚權謙遜了。”

田豫大笑幾聲,也拱手還了一禮,很誠摯的作謝道,“牽子經已身故,我便厚顏代他道聲謝,若非稚權進言天子,經營幷州之策恐無有推行之日也。嗯,稚權且說說,爲何言我將我軍底細泄漏給賊子軻比能邪?”

“蓋因我知將軍乃幽州人,對賊子軻比能欲除之而後快耳。”

帶着私心,夏侯惠先是如此道了句,然後才細細解釋緣由來,“我不曾往來過幷州,故而此番隨軍從徵之前,便尋了他人瞭解賊子軻比能之事;也得悉彼早年屬地在代郡、上谷郡之北,與如今治地在平城。是故,將軍以我軍底細皆透露與彼,乃是欲彼以我軍勢強,而大舉召麾下各部聚集來戰也。”

“噫,我知矣!”

對面的田豫還未作答,邊上的秦朗便面有恍然之色,對着田豫拊掌而讚道,“事能順遂,首功乃將軍當仁不讓也!”

他並非無智之人。

經夏侯惠一點撥,便知道田豫爲何將己軍底細故意透露給軻比能,且爲何建議他引兵北上時,乃是暫棄平城而向代郡北平邑了。

緣由有三。

一者,此戰的主要目的是揚國威、懾不臣。

但塞外胡虜部落素來逐水草而徙,居無定所,魏國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與國力將他們逐一擊破。而田豫故意泄漏己軍底細的做法,就是想讓軻比能主動將這些部落召集起來,讓他們都親眼目睹魏國的兵威,進而達到威懾的目的。

且不用擔心,軻比能不主動“配合”。

當田豫傳檄幽並二州之北的胡虜部落,以魏國遣了三萬洛陽中軍來討軻比能與步度根,來告誡他們莫要自誤、不要給軻比能陪葬時,軻比能就不得不召集所有麾下部落了。

因爲他見識過洛陽中軍的戰力。

早年曹彰北伐代郡烏桓時,他便假相助的名義引兵在側觀戰,企圖得漁翁之利。只是曹彰以摧枯拉朽之勢擊破代郡烏桓,將他的覬覦之念給徹底打消了。

如今,魏國中軍足足三萬步騎復北來,他僅僅以本部嫡系與步度根的族衆,是根本無法對抗的。所以,爲了有一戰之力、爲了鼓舞麾下族衆的士氣與敢戰之心,他必然會召集所有依附自己的部落。

其二,則是爲了此戰勝算更大一些。

久在邊郡的田豫知道,遊牧部落最大的劣勢就是沒有完成集權。

每一個部落首領猶如封君一樣,對族衆有着絕對的指使權,莫說還不是鮮卑單于的軻比能可干涉,就連昔日的檀石槐都不能越俎代庖。

鬆散的聯盟,也意味着人心不齊。

各懷私心的他們,不管是在保存實力相互推諉職責這方面,還是在輜重糧秣分配多寡方面,都難免會引發爭執。

在短時間內,軻比能以個人威信是可以將所有聲音壓下去。

但一旦時間久了就有心無力了。

正好,依着胡虜部落的作風,不是要先避戰、消磨魏軍的銳氣嗎?

決戰拖的時間越久,他們的戰心就愈發不堪。

所以說,促成軻比能召衆多部落聚兵,看似是實力增強了,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內部相互掣肘而消弱了。

最後,便是田豫建議秦朗督兵往代郡而去的緣由了。

軻比能最早的屬地,就是在代郡與上谷郡之北,最忠誠的麾下也正是這兩個地方的部落族衆。

而魏軍若是引兵前去代郡駐紮,分出精銳騎卒將這兩個地方的部落牧場以火與血徹底掃蕩一遍,就容不得軻比能不主動來決戰了。

不管怎麼說,軻比能冀望着成爲鮮卑單于。

而連自己的根基屬地都無法守住的部落大人,怎麼可能被推舉爲單于呢?

況且,他將嫡系部落族衆都聚攏來了平城,這些嫡系在聽聞自己部落的婦孺與牧場被魏軍兵鋒所指後,哪能不要求他引兵前去救援——最好的救援,就是全軍壓上魏軍的營寨決戰,逼迫那些外出的魏國騎兵歸來。

或是說,魏軍襲擊代郡與上谷郡的部落時,軻比能可以讓他們遷徙躲避戰火啊~

何必被動的來尋求決戰呢?

但往實際裡想一想,便知道這個做法行不通。

因爲早年田豫在幽州任護烏桓校尉之時,駐地就是在昌平,與上谷郡僅僅隔着一個居庸關!

以他對塞外地形的熟悉以及備受東部鮮卑部落敬畏的威望,不管軻比能將這些沒有自保能力的婦孺藏在哪裡,都會被田豫找到——屈服於他的淫威、被他兼併沒多久東部鮮卑各部落,肯定會主動爲田豫提供消息

除非,軻比能將這些婦孺遷徙去河套平原或者漠北。

但草原上素來弱肉強食、彼此兼併成風。

這些婦孺呆在代郡與上谷郡,沒有部落膽敢冒着軻比能的怒火侵奪。

但他們若是離開屬地了嘛~

那就是羊入虎口!

畢竟傳承多年的種族習俗與生存法則,可不是一個軻比能可以變更的。

所以說,只要魏軍進入了幽州代郡,做出將要襲擊軻比能嫡系部落的牧場與侵擾婦孺時,雙方的決戰將會如期而至。

這便是田豫被譽爲邊地良將的緣由之一。

只是主動透露給軻比能一個信息,就舉重若輕的將魏軍求速戰速決的問題給解決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秦朗在戰事尚未開啓時,就聲稱首功非田豫莫屬;且話裡話外都在表示,將會依着田豫的建議行事。

自然,被打斷的夏侯惠,也沒辦法繼續解釋下去。

沒必要了不是?

田豫的發問,不過是想借夏侯惠之口爲秦朗捅破這層窗紙而已。

故而,夏侯惠心中也有些惋惜。

他本還想着藉此機會,試探一下田豫有無心思趁着此戰將賊子軻比能給誅殺了呢!

被秦朗這麼一打岔,他就沒辦法宣之於口了。

該不會是他預料到了我的心思,故而才故意打斷我的吧?

但以往昔行事來看,他應是沒有這種城府纔對啊~

是誤打誤撞?

亦或者是他先前一直都在藏拙?

順勢收聲的夏侯惠,頷首露出滿臉笑容時,心中卻是在如此狐疑着。

對坐的田豫心中也有一絲惋惜。

在夏侯惠開頭那句“蓋因我知將軍乃幽州人”落地時,他心中就有所期待了~

是的。

夏侯惠的預料沒有錯。

田豫的確想借着洛陽中軍來幷州的機會,一戰竟全功!

將北疆的鮮卑之患給徹底消除了!

緣由不必說。

若戰事順遂,魏軍如願擊敗了軻比能,且彼果真走殺胡口逃去雲中郡,單憑被牽招以恩義感召而來的那些西部鮮卑部落提前埋伏,也是很難將之誅殺的。

這幾個西部鮮卑部落只是名義上臣服魏國而已。

不可能以族衆性命作爲代價,死不旋踵的爲魏國誅殺軻比能。

或許,他們只是象徵性的衝擊一下,斬殺一些落單之人,便跑回來以“賊勢大難竟全功”的理由給田豫交差了!

故而田豫覺得,在殺胡口的伏兵之中,必須要安插一部隸屬洛陽中軍的騎兵。

對!

必須是洛陽中軍。

歸他調度的,那被朝廷徵發的一千南匈奴遊騎、剛趕到雁門郡的一千烏桓突騎都不能成事。

南匈奴遊騎只是履行附庸的職責,不會決死而戰;而烏桓突騎成軍時日太短,缺乏了相互磨合配合作戰的時間,臨陣發揮不了多少戰力。

唯有隸屬洛陽中軍的騎兵,方能豕突無前、一戰建功!

而且,牽招已經亡故了。

在邊郡擊胡了大半生的他,如今已然花甲之年了。

若是不抓住這次洛陽中軍北來的良機,誅殺賊子軻比能、解決鮮卑之患,讓桑梓父老擁有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都沒有胡虜燒殺擄掠的安穩日子,他此生恐怕都沒有機會、唯有悵然抱憾而終了。

“尚未征戰,言功爲時太早。”

擺了擺手,田豫按捺下心中思緒,笑顏潺潺的對秦朗說道,“將軍既用我之言,願督兵往代郡,那我便再敘些北上路途的狀況以及可供日暮落營的選擇,以便將軍參詳。”

言罷,不等秦朗作答,他便起身走到主位的案几側,取出一卷巨大的牛皮輿圖鋪展在地,並解下腰側的佩劍輕點輿圖。

“兩位將軍且看,此乃雁門、代郡與上谷郡的輿圖,我親自督看工匠繪製的,圖上山川地形不差分毫。”

“這裡,陰館,乃今我等所在處。”

“此是代郡北平邑,將軍與我引兵北上,行軍約莫需要兩個晝夜。這裡,與這裡,此二處便是我建議的落營地,地形開闊、靠近水源,無需擔憂被夜襲。”

“到了北平邑後,我軍可以落營三日,等賊子軻比能的動靜。若彼驅兵來,我們便出兵搦戰;若彼不來,我等便分兵,以步卒復東去至道人縣落營,而騎卒則化作千人一部,北上高柳與馬城、東去桑乾等地襲擊胡虜牧場。”

“嗯,將軍莫憂地形不熟或遭賊子軻比能圍殺。我帳下有不少部曲皆是來自東部鮮卑部落,熟諳地形,可爲騎兵嚮導,在襲擊得手後帶路歸去居庸關。”

口若懸河的田豫,幾乎將戰事的調度悉數說全了。

而身爲主將的秦朗並沒有被指使的羞惱,而是不斷的頷首,時不時應一聲“好”或者“依田將軍所言”等附和的話語;偶爾也會出聲打斷一下,請田豫爲他解惑其中的不了然之處。

看得出來,他爲人並不戀權且能屈尊聽人言。

或許,這便是天子曹叡在諸多人選中,委以他爲主將的最大緣由罷。

夏侯惠也在悉心的聽着。

沒有做聲,也顧不上做思慮,只是努力的將田豫的話語給記下來。

因爲他打算尋個時間私下向田豫請教。

以田豫方纔代已故牽招作謝的行舉中,可以知道他對自己印象是很不錯的;自己若是虛心請教,他當然也會願意解惑一二的。

正好,可以繼續方纔沒有說出來的試探——田將軍可有意誅賊子軻比能否?

帳內的計議,持續了一個半時辰。

待秦朗徹底瞭然田豫的籌畫且二人大致有了初步定論後,三人走出軍帳,日頭已然偏西將近傍晚了。

若此時秦朗馳馬歸去,倒也能趕在入夜前回到雁門關。

不過,他並沒有這個打算。

且得悉田豫已然爲三萬洛陽中軍提前準備了營寨後,他還遣了幾個扈從歸去,讓此番出來職責爲監軍的曹爽,在後日引兵過來駐紮。

他是打算直接留在陰館了。

對此,夏侯惠頗爲欣喜。

正好讓他有機會私下去請教田豫了不是?

況且,在曹爽沒有引兵過來之前,秦朗不需要擔心他生事端,也不會時刻約束他在身側了啊~

只不過,在入夜後,他還沒有來得及去尋田豫,就先迎來了一將率的拜訪。(本章完)

第1章 楔子第27章 動怒123.第123章 緣由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29章 居不易第211章 自作死第203章 好甜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80章 放權第260章 好心壞事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54.第54章 匹夫第27章 動怒95.第95章 左伯紙第231章 細語第273章 夜談第200章 利令智昏2第259章 罪人101.第101章 當變第211章 自作死59.第59章 難改第40章 新歲第175章 驚喜來第149章 肺腑否第192章 邙山宴2第289章 冗官109.第109章 請纓第5章 欺以方第155章 與宴第6章 求教第226章 臣惠斗膽49.第49章 逢時第194章 不歸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59章 鴻鵠志第21章 何所惑62.第62章 厚顏72.第72章 誘惑70.第70章 詔來第269章 出鞘第232章 入營第172章 沒得選83.第83章 皆學問132.第132章 破襲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41章 當黜之76.第76章 新軍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56章 何惑哉108.第108章 鮮卑76.第76章 新軍132.第132章 破襲第256章 稱王第5章 欺以方90.第90章 引蛇第211章 自作死第241章 誠意第244章 觀滄海123.第123章 緣由120.第120章 不可避57.第57章 以何戰92.第92章 偶遇第26章 可作誓第203章 好甜47.第47章 威逼61.第61章 加官64.第64章 後事104.第104章 結髮133.第133章 私心72.第72章 誘惑第144章 戰捷133.第133章 私心第163章 部將第190章 可堪否第12章 復哀之128.第128章 拔刃第10章 狡詐乎第178章 不識第2章 入闕第257章 老了第30章 失東隅50.第50章 順遂第290章 授權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150章 心慰第274章 薦才第32章 上疏第161章 分營124.第124章 惱意第171章 留下第217章 惠求教第268章 推諉第258章 開拔49.第49章 逢時第196章 瞞天第167章 同行第136章 離析第189章 逞口舌第7章 入東堂
第1章 楔子第27章 動怒123.第123章 緣由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29章 居不易第211章 自作死第203章 好甜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80章 放權第260章 好心壞事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54.第54章 匹夫第27章 動怒95.第95章 左伯紙第231章 細語第273章 夜談第200章 利令智昏2第259章 罪人101.第101章 當變第211章 自作死59.第59章 難改第40章 新歲第175章 驚喜來第149章 肺腑否第192章 邙山宴2第289章 冗官109.第109章 請纓第5章 欺以方第155章 與宴第6章 求教第226章 臣惠斗膽49.第49章 逢時第194章 不歸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59章 鴻鵠志第21章 何所惑62.第62章 厚顏72.第72章 誘惑70.第70章 詔來第269章 出鞘第232章 入營第172章 沒得選83.第83章 皆學問132.第132章 破襲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41章 當黜之76.第76章 新軍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56章 何惑哉108.第108章 鮮卑76.第76章 新軍132.第132章 破襲第256章 稱王第5章 欺以方90.第90章 引蛇第211章 自作死第241章 誠意第244章 觀滄海123.第123章 緣由120.第120章 不可避57.第57章 以何戰92.第92章 偶遇第26章 可作誓第203章 好甜47.第47章 威逼61.第61章 加官64.第64章 後事104.第104章 結髮133.第133章 私心72.第72章 誘惑第144章 戰捷133.第133章 私心第163章 部將第190章 可堪否第12章 復哀之128.第128章 拔刃第10章 狡詐乎第178章 不識第2章 入闕第257章 老了第30章 失東隅50.第50章 順遂第290章 授權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150章 心慰第274章 薦才第32章 上疏第161章 分營124.第124章 惱意第171章 留下第217章 惠求教第268章 推諉第258章 開拔49.第49章 逢時第196章 瞞天第167章 同行第136章 離析第189章 逞口舌第7章 入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