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先以廟算

天子曹叡伐遼東心意不可改。

這是崇華後殿內所有人的共識,衛臻與蔣濟也不例外。

他們之所以反駁、仍舊堅持己見,不過是出於食君俸祿的人臣恪守罷了。

因爲毌丘儉上表中的那句“陛下即位已來,未有可書”,將滅遼東公孫上升到了關乎天子威信層次,對曹叡的刺激太大了。

畢竟,魏國基業是曹操奠定的;曹丕雖然三伐孫吳皆乏善可陳,但也沒有大敗而歸或者丟失疆土;但到了他繼位之後不提也罷。

又或者說,他還有攻殺鮮卑柯比能的功績。

但自前漢武帝以降,中原王朝對北疆遊牧部落的戰事,打贏了纔是正常的,若是輸了那叫丟人現眼。

而明明都篤定心意了,仍讓衛臻、蔣濟與夏侯惠辯論,且還召集諸重臣一併計議嘛~

諸重臣都知道曹叡的意思。

毌丘儉乃是天子曹叡潛邸之臣的佼佼者、夏侯惠是宗室元勳子弟的佼佼者,一個被授與了主事幽州職責、一個剛剛被擢拔爲鎮護將軍,這不是天子有意培養未來社稷重臣、將讓他們二人前去伐遼東嘛。

再加上毌丘儉幾無行伍履歷、夏侯惠年紀太輕

天子這是明擺着的,想讓他們這些居中持重的老臣爲戰事部署拾遺補缺,將一些不利因數提出來、告訴夏侯惠與毌丘儉,好讓他們先心裡有數,趕在率軍征伐之前規避掉。

也算是增加戰事勝算的廟算罷。

天子不想毌丘儉與夏侯惠徒勞無功。

更不允許短時間內無法滅蜀吞吳的自己,連個遼東公孫都滅不了!

浸淫廟堂已久的衛臻與蔣濟心知肚明,也順着天子心意爲之。

但讓他們有些煩躁的是,履歷不深的夏侯惠與毌丘儉看不穿這點,猶鍥而不捨的搖脣鼓舌,想着說服他們二人。

當真是小輩無知、徒聒噪!

故而,面對夏侯惠再次聲稱求教時,衛臻心中有些不耐煩,但也沒有失態,緩緩點頭道,“稚權有言直說。”

“唯。”

夏侯惠頷首致意,然後作言道,“衛侍中,惠竊以爲,今綢繆伐遼東公孫可有三勝,若拖延時日,恐我國優勢喪也。”

“一者,乃威也。”

“昔公孫賊子壞廟堂制,奪權擅位,陛下以蜀吳多事,不得已授職寬撫之。而公孫賊子猶不知感恩,竟與賊吳媾和,可謂狼子野心,禽獸類也!若不伐之,陛下威信不得彰,廟堂制儀不得顯。如此,惠竊以爲,今縱之,必爲數世之患也。”

“二者,乃時也。”

“去歲蜀吳大舉來犯,皆無功而返,可令我國數歲內兵將不復勞頓於徵程、國庫用度無需預作兵事,可謂伐遼正當時也。且公孫賊子奪叔位時日不長、斷賊吳往來不久,所謂內有不平、外無援也。如若今不伐之,曠日持久,蜀吳兵復來而遼東日漸安,我軍愈難也。”

“三者,乃力也。”

“仲恭兄所言,可以北方無用之士伐遼東,惠深以爲然也。北方之士猶存,乃武帝文帝爲靖安邊塞之故也。今鮮卑烏桓不復患之,若不用之,恐日後不復有時也。”

言至此,夏侯惠再度對衛臻行禮,音色略顯激越而道。

“衛侍中以爲遼東今不可伐之,蓋因國庫日虛、百姓疲勞兵事久矣,惠對此亦深以爲然。只是,惠猶以爲,事皆有利弊,無非害之小大與利多寡耳。若害小而利大、不傷社稷根本,當砥礪爲之,不可姑息以賊而喪朝廷之威也。”

對此,衛臻默然。

因爲夏侯惠所言的其一、其二都是表面的,但其三則是切中要害。

所謂的“無用之士”,指的是幽州邊軍。

源於董卓亂漢、羣雄割據的影響,前朝戍守北疆的邊軍建制已然敗壞了。

魏國代漢後也沒有再重建,而是依託着郡兵駐守、中軍馳援的方式來維持着邊塞戰事。

但幽州卻是略有不同。

昔日劉虞的舊部,如鮮于輔、齊周、鮮于銀等,以及後來崛起的閻柔與其弟閻志等人,在官渡之戰時奉擁漢天子的曹操,故而得以保留邊軍的建制。

如鮮于輔先是以建忠將軍督幽州六郡、後來又被拜左度遼將軍鎮撫本州;被曹操視如子的閻柔拜爲護烏丸校尉。哪怕到了曹丕時期,仍以鮮于輔爲虎牙將軍、閻柔爲度遼將軍統領着幽州。雖然他們如今都故去了,但爲了抵禦鮮卑的考量,魏國仍沒有將戍守幽州的邊軍制度裁撤掉。

只是,如今柯比能已經伏誅了。

爲禍幽並二州的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了。

也就是到了裁撤邊軍的時刻了。

畢竟幽並民寡而地貧,諸邊軍大部分都需要依靠冀州來供養。

故而,夏侯惠所言的“恐日後不復有時”,就是在說若是等到邊軍裁撤後再去討伐遼東,必然要再度募兵、徵發徭役。

屆時募兵演武同樣耗費國庫、徭役同樣會讓百姓苦之,何不現今就用兵呢?

如此,算是將衛臻所反駁的原因,駁回一半了。

至於另一半“遼東歷經三世、兵盛且善戰”的原因,那不過是衛臻覺得毌丘儉沒有行伍經驗,故而才加上的理由而已。 若是張郃猶在,督兵伐遼東,他就不會說什麼遼東難滅了。 шωш ▪тт kan ▪C〇

“誠如稚權所言,伐遼東失時不復也。”

良久,衛臻才輕聲作言,反詰道,“只是,稚權可曾思慮過,兵出四千餘里討賊,輸糧日費多寡否?且若公孫賊子堅壁清野、戰事僵峙難下,兵將久在外,鬥志猶存否?”

此問甫一出,先前闔目養神的劉放、孫資不約而同的微微睜開了眼。

先是不留痕跡的瞥了一眼蔣濟,然後便將視線落在夏侯惠身上,饒有興趣的等着他作答。

但夏侯惠只是張了張嘴,並沒有作答。

不是他詞窮了。

而是既然衛臻並不知曉,那他就不能說出來。

因爲早在數年前,天子曹叡想以田豫、王雄伐遼東無疾而終的時候,夏侯惠便諫言以行商賈事,暗遣細作入遼東爲戰事作綢繆了。

這些細作除了摸清遼東情況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職責:發展內應。

不是策反兵將以求臨陣打開城門、挑撥公孫淵僚佐內部鬥爭的那種內應,而是可以偷偷囤積糧秣的豪右、大商賈。

這些豪右與大商賈都在城外有塢堡的。

魏國假商賈事,暗中給予他們資財,讓他們利用本土人士的便利,悄然囤積糧秣以供魏國來伐大軍所需。

當然了,他們也囤積不了多少。

但只需要能供應三萬大軍半月之食,就能讓魏軍佔據戰事先機了。

畢竟,只要讓魏軍能輕裝進發、兵貴神速抵達遼水入海口,冀州青州走海路轉運糧秣的船隻便可暢通無堵。如此,還需要擔心什麼糧秣轉運之苦。

只是,此計策勝在隱秘。

是時天子曹叡也僅是尋蔣濟商討過,且是讓劉放、孫資私下遣人部署的,其他人並不知曉而已。

是故,今夏侯惠也不敢泄露出來。

也讓一旁的毌丘儉給誤會了,他見夏侯惠沒有作答,便義不容辭的接過腔,拱手作言道,“衛侍中,稚權在淮南久矣,不知幽州現今狀況,故而無法作答。在下昨日與陛下坐宴,曾談及此事。陛下囑我赴任幽州後,當以積穀與演武爲重,務必確保他日兵發遼東,無有衛侍中所言之患。”

“嗯,我知矣。”

衛臻應了聲,不復作言。

因爲毌丘儉都提及天子了,他也不好再反駁。

而劉放與孫資見狀,也收回了視線,再度耷目養神了。

倒是一直老神在在的蔣濟,不知想到了什麼,倏然開口問道,“仲恭與稚權皆言遼東可伐,應是有方略在心,不知計將安出?”

“師出有名,帥厲將士,以力勝而已。”

不假思索,毌丘儉率先作言回道,且還大致解釋了自己的方略。

他是想着往赴幽州任職後,一邊積穀一邊演武,待兵將可戰以及糧秣充足後,便率兵進發遼東,以天子詔令徵調公孫淵入朝。

如若公孫淵認命奉詔,則大軍順勢入駐遼東,招撫士庶、安靖地方。

當然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若公孫淵抗命,則是失去了爲人臣的名分,而毌丘儉便可聲稱公孫淵爲逆賊,進軍討之;且傳檄遼水以東各郡縣,只誅首惡而不追從者,瓦解遼東士庶鬥志。如此,只要魏軍在戰事中能勝公孫淵一兩次,就能預見勝利曙光了。

有一說一,他的戰略謀劃沒有什麼出彩之處。

但也沒有可指摘的地方。

畢竟,戰事本就隨機應變的。

再怎麼詳細的計劃、再怎麼深思熟慮的謀略,在沒有踏上實際戰場之前都是紙上談兵。

故而,蔣濟也沒有說什麼。

只是頷首“嗯”的一聲,便將目光轉到了夏侯惠身上。

“惠所思者有二,還請蔣護軍不吝斧正。”

夏侯惠很自覺地開口,先謙虛了一句,剛想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卻見衆人都起身垂首而立,也不由止聲起身。

天子曹叡到了。

第174章 盡私圖60.第60章 不覆轍96.第96章 小婢女第166章 歸淮南第162章 饗將士111.第111章 首肯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93章 邙山宴3第10章 狡詐乎第186章 穿胸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142章 全赴45.第45章 無心100.第100章 魏闕第43章 士家第247章 至遼第242章 有三敗第15章 如卿言第192章 邙山宴2第179章 門戶仇第183章 或有詐86.第86章 難彰功第252章 有兒子了第147章 爭權第33章 逐出第3章 無所事第227章 求貶惠第180章 放權第9章 殊榮第134章 罷歸73.第73章 篤定82.第82章 士載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40章 猛士第23章 卿之志121.第121章 算計第154章 似懂了133.第133章 私心第155章 與宴第162章 饗將士49.第49章 逢時52.第52章 狼狽92.第92章 偶遇第154章 似懂了65.第65章 功來127.第127章 衝突第164章 非莽夫第44章 花明104.第104章 結髮第173章 示警77.第77章 視爲人第11章 各有思第231章 細語第159章 鴻鵠志105.第105章 蜜餞第38章 何懼之第166章 歸淮南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209章 畏水如虎102.第102章 必惠也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48章 歸宅第43章 士家第227章 求貶惠第220章 莫爭長短57.第57章 以何戰第178章 不識第222章 就職第217章 惠求教第188章 無遺恨第29章 居不易第36章 社稷計115.第115章 私心第3章 無所事第24章 人事第233章 默契50.第50章 順遂第215章 稚權何如82.第82章 士載91.第91章 當歸第147章 爭權84.第84章 臨發第37章 私召91.第91章 當歸68.第68章 擋我者第9章 殊榮56.第56章 猶可否151.第151章 易也第42章 遂願60.第60章 不覆轍第242章 有三敗第147章 爭權第30章 失東隅131.第131章 臨發第38章 何懼之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190章 可堪否81.第81章 不可伐第240章 猛士第203章 好甜
第174章 盡私圖60.第60章 不覆轍96.第96章 小婢女第166章 歸淮南第162章 饗將士111.第111章 首肯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93章 邙山宴3第10章 狡詐乎第186章 穿胸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142章 全赴45.第45章 無心100.第100章 魏闕第43章 士家第247章 至遼第242章 有三敗第15章 如卿言第192章 邙山宴2第179章 門戶仇第183章 或有詐86.第86章 難彰功第252章 有兒子了第147章 爭權第33章 逐出第3章 無所事第227章 求貶惠第180章 放權第9章 殊榮第134章 罷歸73.第73章 篤定82.第82章 士載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40章 猛士第23章 卿之志121.第121章 算計第154章 似懂了133.第133章 私心第155章 與宴第162章 饗將士49.第49章 逢時52.第52章 狼狽92.第92章 偶遇第154章 似懂了65.第65章 功來127.第127章 衝突第164章 非莽夫第44章 花明104.第104章 結髮第173章 示警77.第77章 視爲人第11章 各有思第231章 細語第159章 鴻鵠志105.第105章 蜜餞第38章 何懼之第166章 歸淮南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209章 畏水如虎102.第102章 必惠也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48章 歸宅第43章 士家第227章 求貶惠第220章 莫爭長短57.第57章 以何戰第178章 不識第222章 就職第217章 惠求教第188章 無遺恨第29章 居不易第36章 社稷計115.第115章 私心第3章 無所事第24章 人事第233章 默契50.第50章 順遂第215章 稚權何如82.第82章 士載91.第91章 當歸第147章 爭權84.第84章 臨發第37章 私召91.第91章 當歸68.第68章 擋我者第9章 殊榮56.第56章 猶可否151.第151章 易也第42章 遂願60.第60章 不覆轍第242章 有三敗第147章 爭權第30章 失東隅131.第131章 臨發第38章 何懼之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190章 可堪否81.第81章 不可伐第240章 猛士第203章 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