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牡丹

宋朝軍事上雖軟弱,卻是一個極其愛美的朝代。北宋開封不僅是一個超級繁華的大都市,也是一個極其美麗的城市,稍大一點的街道兩邊皆植滿了樹木以及各種花卉果樹,花市也很多。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東風鼓,吹下半天星。萬井賀昇平。行歌花滿路,月隨人。”“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記得當年全盛時。花弄影,月疏輝,水晶宮殿五雲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全部寫的是東京城。但論花卉業與花市仍不及洛陽,不僅這兩個城市,杭州、揚州並不比這兩個城市遑讓多少。其他城市,如蘇州、長安、越州、益州……即便陳州、彭州、和州這些次一流的城市都有着發達的花卉業與繁華的花市。

許多鄉下也分佈着大量的花圃花園,這是後人難以想象的。

劉昌郝小舅公沒有讓劉昌郝幾個表弟帶他進城,而是讓稍大一點很機靈的進城次數也比較多的三表哥帶他們進城。

三表哥將他們帶到相國寺的北面,後面是潘樓街,從相國寺開始一直到潘樓街形成了東京城最大的商業中心,這一帶大街小巷兩邊都是鱗次櫛比的店鋪,西北邊則是宋朝的政治中樞皇城,宋朝最大的花市也位於這裡。也不僅是賣花的,還有賣蟋蟀的,賣各種小鳥的,甚至還有賣狗的,又有一些酒肆、雜貨鋪夾雜其間,類似於後來的花鳥市場,但比後來的花鳥市場更雜亂無章。

劉昌郝看的是花,有在外面賣花的,或有婦人提着一個小籃子,籃子裡放着許多鮮花,或有人推着車子,車子上擺滿了花,以月季爲主。還有一些花店,花店裡幾乎不賣鮮花了,賣的多是盆載,以花爲主,也有不少是真正的盆景,盆載裡有一些花株正在綻放,同樣以月季爲主。劉昌郝仔細地注意了一會,發現一個真相。

店裡的月季花明顯比外面賣的月季花要好得多,大約上等的花卉當成盆載賣能賣出更高的價錢。

劉昌郝問三表哥,三表哥說:“大弟,花卉行當吾亦不大懂,要不要吾問一聲。”

“莫急,再看看。”

看了好一會,劉昌郝來到一個面相看似忠厚的賣花翁面前,先遞了兩百文錢,說:“大丈人,吾欲向汝討教幾個問題。”

賣花翁看了一下銅錢,沒有立即收,宋朝給小費是很普遍的現象,幾百枚銅錢就是回答問題的小費,能答得出來才能收下這小費,他又擡頭看了劉昌郝一眼說:“小郎,汝問。”

“大丈人種花一年收益幾何?”

“小郎,沒幾何,僅比種地收益稍好一些,也累人,還須心細。”

“僅比種地好些,然吾方纔看到有些花一株能賣上貫錢。”

“上貫錢花皆爲名種,能有幾多?”

“牡丹呢?”

“小郎,汝不懂,牡丹近百種,有名者不過二三十種,姚黃爲王,魏紫爲後,牡丹秋天接頭(嫁接),姚黃一接頭便值五千文,前面接頭後面則有人下契約,春天新葉長出便被貴人家買去,魏紫原本亦值五千文,今僅值一千文。其乃牡丹冠者名品,如魏紫瓣者能多達七百有餘,故貴,餘下不知名者接頭僅值數十文。”

“大丈人爲何不引種?”

賣花翁就像看一個白癡一樣看着他,看在錢上,賣花翁忍着氣作答。

“小郎,汝乃真不懂亦是假不懂?能種出其名花者,僅一小園子一歲便能收益千餘貫以上……”

唐朝種植牡丹重薰花(溫室反季牡丹),宋朝種牡丹重嫁接,認爲想要牡丹開得漂亮必須要嫁接。不過這麼高的收益必然導致各家對種植技術敝帚自珍,一般到春天新葉長出時才交花,研究不出來嫁接的秘密。有一個權貴想要獲得姚黃的技術,對姚家主人說,我不用等春天,你現在就給我,姚家直接用開水澆在接頭上,不用說什麼秘密也研究不出來。不僅嫁接,澆灌、施肥以及催花也有着其技術,不懂這個技術,如何敢引種。況且這些花都是很貴的,引進接頭往往就需上百貫錢,尋常人家根本損失不起。

洛陽氣候溫暖,適宜種花,像石竹、扶蘇、黃芍藥、緋桃、瑞蓮、千葉李、紅郁李在京城都能拿來賣錢的,然而在洛陽根本不稀罕,被當地人稱爲果子花。

還有牡丹,不止是洛陽一處產牡丹,青州、長安、彭州、越州、和州包括現在的開封都有牡丹花,這些原先都是洛陽引進的,後來洛陽有人又陸續將各地名品牡丹反引進到洛陽,如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等品種,它們都是各地最好的牡丹品種,然而到了洛陽只能算次一等的品種。就連南方的紫蘭(苞舌蘭)、茉莉、瓊花與茶花,都讓洛陽人種成功。

那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放在開封就不行了,開封氣候廣寒,能種出牡丹,可是種不出好牡丹花。

“大丈人真乃博學。”

“小郎非是啊,歐陽公曾寫過一篇《洛陽牡丹記》,恰好讓老漢看到,隨後記下,書中諸多品種吾亦未見矣,然有諸多品種其亦未記也(裡面只記錄了24種牡丹)。”

歐陽公,歐陽修?

歐陽修那篇牡丹記已經過時,到了今天,宋朝已經培育出更多的名種。更具有參考價值的是周師厚的《洛陽花木記》,裡面記載了109種牡丹,不過這本文章還沒有出來(元豐四年著),元佑年間又發展到了119種牡丹(張峋《洛陽花譜》)。

“小郎,汝欲種花?”

“想啊,大丈人可否教吾。”

“小郎,花不好種的,除非汝錢多種着玩賞,不論好壞。”賣花翁搖頭道,他心想這小子根本不懂,種屁的花。

劉昌郝也不能解釋,繼續說:“大丈人教吾。”

“罷罷罷,”老者被他逼得無奈,畢竟人家給了幾百文錢,又不知這小子是那家有錢的孩子準備糟蹋爹孃的錢,看穿着也普通啊,管他,自己盡了良心就行了,想到這裡便說:“欲種好花先有佳苗,須多商賈無良,喜歡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售花或售苗,汝又不懂……”

這個行當裡面水深得嚇人,若是不懂,那怕到了花圃裡看花、花苗下單都不管用,前面離開,後面就會讓人調了包。

至於在市面上買花苗,若是不懂,更容易出問題。

劉昌郝會意,又遞了近百文錢。

老翁才指着一家花店說:“彼家花行名曰李氏花行,其主人操守頗佳,從未有坑害客人之事,老漢只要種出好花皆售與他家,汝亦熟客覓找信譽良佳之行鋪,雖出抽解,至少不會買回假苗次苗。”

老翁心裡還有一句話未講,像你這樣冒冒然地問來問去,遇到一個歹人,馬上就會將你當肥羊給宰掉。

那會!

劉昌郝也不辨解,復問:“有好花汝何不自賣之?”

“吾賣豈能賣上價?”

看來我猜測是對的,劉昌郝心裡想到,他又看着那家店鋪。

相比於明清建築的嚴謹,宋朝更平民化,許多宅子也是四合院,宋朝的四合院十分隨意,商鋪也一樣。具體表現在,相對於明清要低矮一點,瓦檐以遮風蔽雨爲主,沒有明清的各種裝飾,即便有,同樣的很隨意,飛檐伸出來更多。

大多數店鋪會在飛檐外面掛上一個布幡,上書店鋪的經營種類,花店,脂餅,藥鋪,看命,有許多大店鋪除了懸幡外,也會掛上扁額。

那個店鋪就有一塊扁額:李氏花行。

以行替店,規模自然不小。

其實不用老者說,劉昌郝也打算找某一家花店代購,特別是牡丹,他不可能跑到洛陽去買母株,現在又不是開花的時候,更看不出好壞,託這些花店就簡單了,特別是京城這些花店,幾乎一年四季都從洛陽進花過來銷售,從洛水轉到汴水運到京城。自己給一些錢,他們順便地就帶了過來。不過最擔心的不是掮費,而是老者所說的信譽,先進去看看吧。

“大丈人,謝了。”劉昌郝帶着三表哥與樑小乙走進李氏花行。夥計立即上來招呼,劉昌郝大伯呼出不來,喊小兒子太不禮貌,於是說:“哥子,吾欲託汝家買一些母株。”

“母株?”。

“吾欲培育一些名種牡丹、芍藥、菊花,欲從貴家買一些母株回去,或託請貴家替吾購買。”

原來是這個母株,夥計將掌櫃叫來。

“小郎,汝欲種花謀生乎?”

劉昌郝點點頭。

“種花需不小學問,且說牡丹、芍藥、菊花,汝欲購名種母本,菊花最宜,宜乃天地也,天,氣候也,地,地勢也。開封平坦廣寒,宜種菊花,故開封府即有諸多名種菊花。”

“芍藥乃是揚州最佳,開封府地界亦有一些佳種,雖不及揚州芍藥之妙,然揚州離開封府甚遠,以開封府佳種培育,接頭與大花不退化,於京城出售,亦能得高價。”

“然牡丹不同,生性高潔,名種多在洛陽,他所少之又少,且皆在依山傍水之所,如汝州、孟州、陳州山水交融之地。開封府雖有人種植牡丹,然無論是何良種,進入開封地界,亦迅速退化。”

“牡丹生長緩慢,接頭須幾歲辰光方能作合格母本,汝故亦購大株。然孰家願售大株,即售之,多是退化之種,或是病株,康健大株即能購之,又是名種,其價亦會讓人望而生畏,且越是大株牡丹,越難以遷活,即活之,十成亦會退化。吾看小郎衣着,恐不能須此折騰。”

這些都是委婉的說法,說白了,看你穿着,也不像有錢人家的樣子,架不住折騰,連這些基礎性的知識都不懂,還種毛的花!

PS:“瑞葉嘉禾亦旅生,瓊田十頃足豐盈”,普通百姓只要將一片花圃種好了(十頃是虛數),就能過上小康富裕的生活。“陳人常齎金就洛中花市,一圃或至千餘緡”,一個不知名面積也不大的洛陽牡丹小花園,一年收入能達到一千多貫。宋朝花卉業的主要收入,觀賞門票收入,銷售株載與盆載的收入,銷售鮮花。“五月初一,城內外家家供養,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梔子之類,一早賣一萬貫錢……只供養一早便爲糞土。”僅是杭州五月初一這一天花卉銷售額就達到了一萬貫,若是放大到一年以及整個宋朝,銷售額無法估量。購買花卉的主要用於簪花、家庭點綴的插花盆載株載、香囊以及一些特殊的用場,如五月初一這種供花,祭祀,宋朝也出現了很落後的香水,同樣需要大量鮮花。

花店裡多賣的是盆載花卉,且看清明上河圖放大圖的那個花店。

第150章 燕離(下)第四十七章 徵丁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125章 鳳凰(下)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11章 十將(上)第六十六章第181章 大宏願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六十章 石板第九章 可惡(上)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07章 搞事情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104章 甜第205章 賣弄(上)第155章 文字(下)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七十章 制度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98章 佳話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99章 安息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01章 免費第179章 魏武卒第206章 賣弄(下)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46章 買村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132章 戶帖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07章 搞事情第121章 傳奇(下)第二十七章 經第五十七章 攔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94章 作死(四)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20章 傳奇(上)第121章 傳奇(下)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四十六章 非議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七十章 制度第十四章 家第104章 甜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77章 農學第182章 王氣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193章 作死(三)第162章 見(三)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十章 可惡(下)第107章 搞事情第155章 文字(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121章 傳奇(下)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七十章 制度第138章 馬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63章 見(四)第130章 撒石灰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十六章 跳腳第八十二章 大計劃第125章 鳳凰(下)第225章 風暴(中)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218章 荒誕178章 說不出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225章 風暴(中)第227章 閣對(上)第七十七章 買山
第150章 燕離(下)第四十七章 徵丁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125章 鳳凰(下)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11章 十將(上)第六十六章第181章 大宏願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六十章 石板第九章 可惡(上)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07章 搞事情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104章 甜第205章 賣弄(上)第155章 文字(下)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七十章 制度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98章 佳話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99章 安息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01章 免費第179章 魏武卒第206章 賣弄(下)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46章 買村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132章 戶帖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07章 搞事情第121章 傳奇(下)第二十七章 經第五十七章 攔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94章 作死(四)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20章 傳奇(上)第121章 傳奇(下)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四十六章 非議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七十章 制度第十四章 家第104章 甜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77章 農學第182章 王氣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193章 作死(三)第162章 見(三)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十章 可惡(下)第107章 搞事情第155章 文字(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121章 傳奇(下)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七十章 制度第138章 馬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63章 見(四)第130章 撒石灰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十六章 跳腳第八十二章 大計劃第125章 鳳凰(下)第225章 風暴(中)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218章 荒誕178章 說不出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225章 風暴(中)第227章 閣對(上)第七十七章 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