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節 戰上谷(2)

而在此時,在漁陽郡外圍,煙塵滾滾。

哪怕隔着數十里,長城上的漢軍也看到了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軍隊,正在高速來襲。

烽火,立刻就被點燃了。

一時間,從漁陽到右北平之間的數百里的邊塞上,處處烽火。

匈奴人根本就沒有將漢室的長城守備力量放在眼裡,他們大搖大擺的衝了過來。

而漢軍自然也不可能抵擋得住如此大規模的匈奴攻擊。

就像一張海綿一般,在剎那間,漢軍就放棄了長城前的許多地區,將力量回縮,超過了五十里。

“匈奴人也太狂妄了吧……”要陽都尉所中,陽時對着李廣憤憤不平的道:“這根本就是沒有將我等放在眼裡!”

李廣看着地圖,沒有說話。

右北平的情況,暫時還不知道,但是在漁陽郡的防線上,匈奴軍隊,至少兵分七路,氣勢洶洶的撲了過來。

特別是在要陽和白檀前方的敵人,囂張的有些過分了。

他們甚至根本不在乎漢軍的抵抗,一路大搖大擺的沿着濡水南下,短短半個時辰內,就突進漢境二十里!

這樣的速度,基本上就沒有考慮過什麼建制和組織,完全就是一場類似於武裝遊行的進軍方法。

這樣的行爲,自然立刻激起了漢軍的集體反彈。

想當年,匈奴強勢的時候,也不敢這樣進軍。

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膽子?

“按照這支匈奴先頭部隊的速度,他們最遲在下午,就會抵達白檀附近……”李廣的副手武承在旁邊說道:“而他們會與其後方的騎兵拉開至少八十里的距離……”

武承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廣:“將軍,我們要不要跟他們在白檀打一仗?”

敵人這麼囂張,不給他們敲一記狠的,都有些對不住他們!

李廣卻是搖了搖頭:“現在還不是與敵人正面對決的時候……”

望着地圖上,匈奴騎兵們的進軍路線,李廣躊躇了一下,匈奴人的狂妄和大膽,確實讓他頗爲驚訝。

甚至,內心深處也有着想要與匈奴先頭部隊戰上一場的衝動。

但,李廣知道,在現在的局勢下,贏下一兩次局部戰鬥,無益全局。

在援軍沒有來之前,他必須保全自己寶貴的兵力。

目前來說,對李廣而言,他最大的任務和使命,就是要保護住漁陽塞到虒奚這樣帶的長城。

至於其他地方,都可以放棄。

正這樣想着的時候,忽然一個傳令兵氣喘吁吁的跑進來,報告道:“將軍,安東都護府都督薄公率領的援軍三千人,已經抵達了漁陽塞,他們還帶了超過三萬石的糧食!薄公轉告將軍:漁陽塞可無憂也,請將軍守住虒奚一帶即可!”

李廣聞言,立刻就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善!薄公之來援,與我如久旱逢甘霖!”

薄世加入戰場,使得漁陽的兵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了緩解。

還立刻解放了整個漁陽的軍隊。

更替李廣解決了漁陽塞的安危問題。

現在,李廣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專心致志,應對來犯的匈奴騎兵。

“立刻派出斥候,搞清楚來犯的匈奴兵力和其所屬的部族……”李廣滿臉興奮的下令。

假如在之前,他還猶豫不決,不敢貿然與匈奴作戰。

但現在,薄世的到來,爲他解決了後顧之憂,使他可以專心致志的來應對入寇的匈奴人。

當然,李廣很清楚,漁陽軍隊,在兵力上有着很大劣勢。

他現在手裡可用的機動兵力,不足兩千騎兵。

即使抽調了白檀和要陽的兵力,再從虒奚和滑鹽調兵,也最多組成一個七千人的兵團。

而且騎兵的數量嚴重不足。

想要與匈奴騎兵作戰,就不僅僅需要知道匈奴人的情況,還得選擇一個優良的戰場。

一個可以將漢軍的戰鬥力放大而限制匈奴騎兵的戰場。

……………

而在此時,匈奴的先頭部隊,名爲哲別的萬騎,全軍六千多人,騎着馬,肆無忌憚的沿着濡水和廣闊的山陵前進。

萬騎長格拉古,意氣風發的策馬前行,他的副將羅斯,則帶着斥候遊走在兩翼。

他們大搖大擺的進軍,就像他們在大夏和康居的地盤做的那樣。

“讓我們來見證一場大屠殺!”哲別騎兵們恣意的大喊着,他們路過一個個已經被漢軍放棄的烽燧臺和軍堡,將裡面的一切破壞和摧毀。

‘漢國人’的表現也符合他們的預期。

這些人根本不敢抵抗,丟棄了自己的要塞和堡壘,狼狽後撤。

格拉古甚至已經憧憬着,殺入那些據說人口多達數萬的大城市中,肆意洗劫的未來。

而哲別騎兵們,更是都在幻想着,一夜暴富的未來。

要知道傳說中,這個‘漢國’可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據說就是隨便一個城市,都有着數不清的黃金和絲帛,特別是那些絲綢,隨便一塊,拿到西域都可以換來大量財富!

唯有那些匈奴貴族們,一個勁的要求哲別騎兵放慢速度,等候後方的匈奴騎兵。

但這些建議和要求全部都被無視了。

格拉古相信自己並不需要匈奴本部騎兵的幫忙,就可以攻陷漢朝的城市。

“我連極東之亞歷山大城都曾經攻陷過……區區一個漢國,怎麼抵擋得了我的攻擊?”自信心爆棚的格拉古,根本就聽不見任何建議。

在他心裡,連極東之亞歷山大城這樣曾經阻攔了勝利王的雄城都曾經陷落在自己手裡。

那麼,這個東方的所謂的漢國,還不是草雞瓦狗一樣的敵人?

甚至很可能他只需要一個衝鋒,就可以追着數萬漢國軍隊到處跑。

就像他曾經追着康居騎兵滿世界跑一樣!

直到夜幕降臨,格拉古才讓他的騎兵停止前進,並在一個山谷之中紮營休息,準備明日的攻城。

而這個時候,要陽城中,李廣也拿到了他所需要的情報。

“哼,不過六千騎,就敢來?”要陽都尉陽時滿臉的憤慨:“這也太瞧不起人了!”

自馬邑之戰後,漢軍上下,對於匈奴都不再畏懼,轉而蔑視。

在普遍的觀念中,一個漢騎至少可以與三個胡騎相比。

六千胡騎?

兩千漢軍精騎就足以讓他們覆滅了!

即使是邊塞的郡兵,對抗六千胡騎,最多也只需要三千漢騎!

所以人都想不明白,到底是什麼,給了這支匈奴人這樣大的膽子?

他們難道不知道,現在,就算是匈奴的王庭本部萬騎,也不敢在長城腳下,對着漢軍隨意齜牙?

“將軍,請讓我軍出戰吧!”漁陽都尉樑顯也氣呼呼的道:“末將願立下軍令狀,必取虜酋之首級!”

李廣卻是笑着搖搖頭,轉頭問斥候:“可已經查清楚這是哪一個匈奴部族的萬騎嗎?”

六千騎的兵力,在匈奴內部,屬於主力萬騎的編制。

要知道,一般情況下,一個匈奴萬騎的人數不會超過五千騎。

只有那些本部和匈奴的忠實狗腿子,才能擁有超過五千騎以上的編制。

而數目達到六千騎,就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匈奴本部,至少也是匈奴國內的王牌。

“沒有查清楚……”斥候答道:“來犯的北虜的大纛,不在我軍情報的識別範圍……”

辨識敵人的大纛,是漢軍判斷自己的當面之敵最有效的辦法。

“這樣啊……”李廣微微想了一下,叫來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另外一個校尉,說道:“張校尉,此事恐怕要拜託你了,今天晚上,得勞煩你去摸一下這些匈奴人底了……”

“大海義不容辭……”名爲張大海的漢軍校尉咧着嘴笑了笑,說道:“只是將軍莫要忘了曾經答應過大海的事情……”

李廣聽了,臉上有些尷尬,但還是點頭說道:“放心,本將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68節 祥瑞(1)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841節 殲滅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036節 出塞(1)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413節 相親(1)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56節 宰肥羊第1129節 撫慰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1464節 甜棗第77節 上林苑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432節 死間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014節 切割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428節 戰爭!第1103節 抉擇(1)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142節 團結(1)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568節 災難!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490節 競賽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189節 佈置第1514節 戰略(2)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1029節 狂歡(3)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552節 誘餌第282節 終結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1375節 寶藏第825節 腹黑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925節 授田第281節 迷霧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498節 閱兵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408節 裁決(2)第329節 安排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96節 趙胡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84節 蠢貨第607節 定策(1)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278節 戰前(2)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83節 鹽鐵官營
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68節 祥瑞(1)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841節 殲滅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036節 出塞(1)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413節 相親(1)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56節 宰肥羊第1129節 撫慰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1464節 甜棗第77節 上林苑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432節 死間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014節 切割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428節 戰爭!第1103節 抉擇(1)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142節 團結(1)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568節 災難!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490節 競賽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189節 佈置第1514節 戰略(2)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1029節 狂歡(3)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552節 誘餌第282節 終結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1375節 寶藏第825節 腹黑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925節 授田第281節 迷霧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498節 閱兵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408節 裁決(2)第329節 安排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96節 趙胡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84節 蠢貨第607節 定策(1)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278節 戰前(2)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83節 鹽鐵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