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節 誘餌

;司馬季主向來神龍見首不見尾,常常帶着門下弟子與童子,周遊天下。

劉徹即位曾經三番五次,派出使者前去尋找這個漢室神棍界的巨頭。

當然,只是做做樣子的。

司馬季主是當世爲數不多,真正不想當官的人。

太宗在位時,曾經屢次徵辟司馬季主。

但人家只想逍遙自在的過自己的生活,不願意趟政治這趟渾水。

所以,歷次禮娉,都被拒絕。

但樣子還是要做。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這樣的把戲,就是後世蒙元與滿清都要冠冕堂皇的做做樣子。

所以劉徹登基後,照例就派出了使者,徵辟那些天下知名的各派名士,自然,司馬季主也在其中。

價碼嘛,也很高。

全部是以千石甚至兩千石的待遇禮娉。

只是職位,全部都是博士……這是劉徹發明的,跟以前比,博士官職變得有等級了,有百石、千石、兩千石等三個級別

跟後世的想象不同,漢室初期,徵辟名士,一般都不會直接任命實權官職。

當初,呂后延請天下聞名的大名士‘商山四皓’來給劉盈的太子大位保駕護航,給出的價碼,也不過是所謂的建成候呂澤客卿,雖然財物待遇比擬王侯,但職位卻是連編制也沒給……

徵辟名士,真正給出編制和地位的。還是太宗。

但那也只是博士而已。

雖然職位待遇,都比較高。

但實權卻是一點也沒有。

皇帝高興或者興趣來了,就去公車署或者傳召博士們隨行。談經論道。

除此之外,博士官們想要插手朝政,影響政局,幾乎是不可能的。

翻開史書,小豬之前,真正能將名聲轉換成權力的,一個也沒有。

哪怕是教育出了晁錯這樣的法家能臣的法家巨頭張恢。曾經門下有着兩代楚王,四位九卿。兩千石數以十計的浮丘公,也不曾因其名聲,出任過什麼官職。

最多,就是統治者會非常尊重他們。

但想要實權?

免談!

這個政策。劉徹認爲是很好的。

務虛的,搞理論的,就去務虛,搞理論吧!

跑出來當官那是害人害己。

當然,你實在想做官,也不是不行。

你要願意從基層幹起,劉徹舉雙手歡迎。

只是,這是不可能的。

事實證明,劉徹的改革非常成功。

許多過去‘不願意爲五斗米折腰’的巨頭。這次紛紛倒在了兩千石博士的糖衣炮彈下,乖乖的跟着使者來到長安,出任了千石至兩千石不等的博士官。

雖然他們很快發現。除了級別變了外,一切然並卵,甚至連常朝,他們都不能參與,只能在朔望朝刷刷存在感。

九卿各衙門和少府蘭臺尚書們的閉門會議,更是連結果與討論的內容。都不給他們打聲招呼。

但,文人嘛。就是那樣,面子上滿足了就好。

許多人對兩千石這個頭銜,甘之如飴。對自己的綬帶與官印的顏色,更是歡喜得不得了。

當然,本着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則,最近,劉徹開始在博士們中間動員起來,鼓動他們去即將成立的太學與大漢皇家學苑擔任祭酒、主教,教育年輕學子。

效果還不錯。

只是,世界上總有些異類或者說真正淡泊名利的高人。

司馬季主就是其中之一。

儘管劉徹直接開出了兩千石的黃帝內經與道德經博士的價碼,但人家依然是不鳥。

好吧,不鳥就不鳥吧。

當時劉徹也沒放在心上。

但許負的事情被劉徹調查清楚後,劉徹就開始重視司馬季主的作用了。

因爲劉徹發現,漢室的宗教界或者說神棍界,比他想象的更加混亂無序。

雖然在前世,劉徹就聽說過一個笑話。

這個笑話是這樣的。

某次,皇帝小豬開了趴體,召集了當時長安城所有的神棍名人,問計這些神棍,某日納妃可乎?

五行家說,可以。

堪輿家認爲,當日有些不妥,建議改日。

建除家的人說,這一天不吉。

叢辰家以爲大凶。

歷家弱弱的說,這一天

有些小兇。

天人家認爲頗爲吉利。

太一家則力撐此日上上大吉。注

換句話說,面對同一個問題,神棍們能把腦子都打出來。

即使是同樣認爲吉利與不吉的幾個派系,相互之間也是完全迥異的態度和立場。

劉徹即位後,繡衣衛調查發現,整個宗教界的混亂,比他想象的更加無序。

且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不同派系之間的爭論,甚至開始付諸武力。

相互砸對方場子,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各派之間爲了搶奪客戶與話語權,甚至常常上演暴力打砸乃至於肉體毀滅一類的戲碼。

這對劉徹來說,簡直是不可接受的一個事情。

他可是來自於兩千年後,那個連活佛轉世,都需要人民政府批准的時代。

神棍們,接受政府管理,在指定的場所,從事指定的活動,在劉徹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雖然現在條件還做不到。

但是,讓神棍們這樣毫無組織漫無目的的瞎鬧,也不符合劉徹的利益。

皇帝,本身就是政教合一,受命於天,管理一切牛鬼蛇神,仙魔人鬼的至尊。

除了虛無縹緲的老天,其他一切存在,都要聽命於皇權。

所以,最近,劉徹加大了尋找司馬季主和延請禮娉此人的力度。

希望藉助司馬季主的名望和聲望,來整合目前烏煙瘴氣的神棍界。

至少不能再出現,各個派系,自說自話,相互矛盾的尷尬局面。

只是,想讓司馬季主乖乖聽命,還是有些難度的。

當年,賈誼被此人噴的一臉口水,更是‘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只能‘攝衣而起,再拜而辭’從此不敢再登其門。

就可知,司馬季主,沒有一個足夠讓他心動的價碼,他是不會願意乖乖上鉤的。

而且,這個價碼與官職高低、地位高低無關。

司馬季主自己也說了‘騏驥不與罷驢爲駟,鳳凰不與燕雀爲羣,賢者不與不肖者同列’所謂‘君子處卑隱以闢衆,自匿以闢倫’。

在他看來,他纔不屑與一羣蠅營苟且之輩同伍。

就算給他個丞相干,也不樂意!

好在,漢室還真有這麼一個理想世界。

直屬皇室管理,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外朝干擾,也不會與外朝的士大夫、官僚產生交集的太史令衙門。

正巧,太史令衙門,目前是太史公司馬遷的父親掌管。

無論學風還是氣氛,都很符合司馬季主的要求,全是淡泊名利,沉浸在歷史與典籍的海洋中的同道中人。

所以,劉徹拿出了太史令丞這個職位來誘惑司馬季主。

唯恐他拒絕,劉徹特意讓使者帶去了一句話朕欲重修曆法,明算天地星辰,比集論其行事,驗於軌道以次之。編曆書作天官書封禪書,以繼往聖之絕學,開後世之新途,聞公當世日者,賢明播天下,朕謹具儀表,拜請公,佐證大事,翌日,流芳百世,遺澤萬年,公等之任也!注

曆書,重新計算年月日和四季變遷,這可不止是學術界和科學界的大事,更是宗教界和神棍界的大事,涉及道統與話語權,至於天官書,看名字就知道,關乎着重訂仙神名位和星辰變化,至於封禪書,則是要追述和記錄三代以來,歷代天子泰山封禪以及‘天’對其封禪行爲的迴應與嘉獎,更是了不得的事情。

有着這個價碼,劉徹就不相信了,司馬季主還能坐得住?

任你再怎麼淡泊名利,不屑爲官,也得乖乖的來給朕的大業出力!

注這個故事出自褚先生自述,也就是史記的續寫者在其所續寫的應該算是外番或者p一類的文字中講過的一個其親眼所見的事情。

確實比較搞笑,但卻反應了,西漢前中期,神棍界的混亂和無序。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各方爭執不下,調解無效,官司直接打到了武帝面前,最後,武帝親自下場,做出裁決避諸死忌,以五行爲主,終結了這次爭論。

但也造成了五行家的坐大。

現在,我們幾乎看不到當時其他幾家跟五行家打擂臺的神棍的理論了。

但能跟五行論掰腕子,哪怕是強詞奪理,我想,都有些乾貨的吧。

注太史公在太史公自序中說其爲何要寫天官書給出的理由中有‘比集論其行事,驗於軌道度以次’,可見在漢代,軌道這個東西,已經成爲天文學上的常識。

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681節 法度第71節 早朝(完)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38節 養廉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588節 新世界(4)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656節 南巡(1)第98節 暗流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1310節 協議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916節 哭廟(2)第1387節 聯盟(1)第487節 開源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393節 畫大餅(2)第1160節 連橫(2)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639節 廟算(1)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04節 栽贓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854節 封賞(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322節 研究第103節 政治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302節 亂起!第281節 迷霧第91節 舊恩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803節 出關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161節 征途(1)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515節 局勢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729節 圈錢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1121節 影響(1)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122節 影響(2)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428節 在大夏(2)第419 長安諜影第1083節 撤退第103節 政治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661節 背景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30節 謊言第572節 戰和(1)第175節 神器!第437節 猜疑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913節 不虧第850節 武夫當國(3)請假條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260節 動員(2)第13節 橄欖枝第35節 厚恩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006節 繳文第486節 政體第785節 洗腦(1)第686節 平律(1)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029節 狂歡(3)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
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681節 法度第71節 早朝(完)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38節 養廉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588節 新世界(4)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656節 南巡(1)第98節 暗流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1310節 協議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916節 哭廟(2)第1387節 聯盟(1)第487節 開源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393節 畫大餅(2)第1160節 連橫(2)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639節 廟算(1)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04節 栽贓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854節 封賞(1)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322節 研究第103節 政治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302節 亂起!第281節 迷霧第91節 舊恩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803節 出關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161節 征途(1)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515節 局勢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729節 圈錢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1121節 影響(1)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122節 影響(2)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428節 在大夏(2)第419 長安諜影第1083節 撤退第103節 政治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661節 背景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30節 謊言第572節 戰和(1)第175節 神器!第437節 猜疑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913節 不虧第850節 武夫當國(3)請假條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260節 動員(2)第13節 橄欖枝第35節 厚恩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006節 繳文第486節 政體第785節 洗腦(1)第686節 平律(1)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029節 狂歡(3)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