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節 定策(1)

然而,很多事情,劉徹都沒辦法跟自己的臣子說的太過仔細。

就算說出去,估計信的人也沒幾個。

就在劉徹傷腦筋的時候,來自新化城的報喜捷書,終於抵達了劉徹的御前。

“一網獲魚近百石?”新化城的捷報,讓劉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漢制,一石四鈞,一鈞三十斤,一石合一百二十漢斤。

漢代的一斤,大約相當於後世的半斤左右。

換句話說,一石等於差不多後世的三十公斤左右。

一百石,就差不多是三噸了!

三噸魚是什麼概念?

在後世的2013年,天朝年人均肉食消耗62公斤,其中魚類消耗二十六公斤。

目前漢室人口大約在四千萬到五千萬之間。

平均人年肉食消耗可能不足一公斤。

換句話說,假如新化城沒有撒謊,那麼,劉徹只要撒個兩萬次網,就能滿足目前的全國肉食需求!

要是能撒上十萬次網,那就立刻能趕英超美,跑步進入三代之治。

怎麼想,都覺得,這個一網獲魚近百石,都不那麼靠譜。

但不管怎麼樣,這個消息還是暫時轉移了一下朝臣的注意力。

畢竟,新化城那邊,劉徹早就放過風了。

那個地方的許多地區,都將作爲列侯們的額外食邑之地。

原本,很多列侯的印象中,新化那樣的化外荒服。蠻夷之地,能有什麼好東西?

也就一個人參跟皮毛讓人有些印象。

但。天寒地凍的,誰願意去?

許多列侯都是準備把不受寵的兒子什麼的往那邊一扔。當個備胎和後手。

但此刻,聽說了新化城居然一網就從河裡面撈上來差不多一百石鮮魚。

無數人都只覺得自己的小心肝撲通撲通的直跳。

肉這個東西,無論是什麼肉,都是值錢的。

哪怕是最粗鄙的豬肉,也要十錢一斤。渭河中的鮮魚,在集市上,一斤至少五錢起,那還是雜魚,若遇上特別適合做膾的大魚。起碼十五錢一斤起。

再怎麼樣,那河裡的魚,曬乾了賣到長安來,一斤魚乾也能賣個十錢吧?

如今,粟米一石才五十多錢。

一畝地一歲產出不過一百餘錢,加上大豆、秸稈和乾草什麼的,收入撐死了也就兩百錢。

換句話說,若是自己家的封地毗鄰那條產魚的河流。

一年下來,只要從河裡扒拉上個千把石魚。曬成魚乾,賣到內陸,一歲起碼進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這可比得上一個食邑萬戶的大國歲入了!

更別說。當地的山林中,還有人蔘、皮毛這樣的特產,土地裡也好歹能有些產出。林子裡的木材,據說百年。千年的巨木,都很常見。

這帳一算下來。許多列侯,都是喉嚨猛咽口水。

受此影響,對河套問題的關注,就開始下降了。

滿長安都在議論新化和那條一網就能捕魚近百石的黑水河。

但這個消息也就只能分散一些意志不堅定的牆頭草和純粹自私自利,只想撈好處的列侯和大臣。

對於那些野心勃勃或者說,感覺自己身負使命的人來說,就算新化城那裡發現一個儲量百萬噸的金礦,那又如何?

後世的天朝,有將軍說:寧可彎彎不長草,也要拿回彎彎島。

在如今,也有很多人,深深的明白,河套對於中國,對於漢室的重要性。

後世的彎彎島重要,那是因爲它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扼住天朝挺進大洋的咽喉要地。

而此時的河套,卻比後世的彎彎,在戰略上,對中國的意義更大。

因爲,長安到雲中郡,走直道只要三天。

換句話說,河套一天不收復,長安就一天還在匈奴騎兵的威脅之下,只要河套依然在匈奴手中,漢室就只能被動防守,沒有主動攻擊的能力。

沒有任何一個將軍或者統帥,敢冒着長安有失的風險,去草原上跟匈奴人剛正面。

這從漢室的兵力部署上就能看出來。

整個長城防線的重兵集羣和預備隊,幾乎全部部署在雲中、代北和隴右。

歷次戰爭與衝突的經驗,也告訴漢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長安和關中的安全。

因此,新化的消息,只是讓那些牆頭草跟隨大流的傢伙稍微分心了。

但以老丞相申屠嘉,曲周候儷寄、俞候欒布爲首的主戰派老將們,卻依然不依不饒的繼續來甘泉宮遊說。

尤其是申屠嘉,他的年紀越來越大了,又中過一次風,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還能活多久。

可能是兩三年,也可能明天就醒不過來了。

這位十七歲就跟着高皇帝劉邦打天下,幾乎參與了漢室立國以來的全部對匈奴戰爭的老將軍,做夢都想着看到河套重回中國懷抱。

用申屠嘉自己的話說是:朝聞王師復河,昔死可矣!

對申屠嘉來說,只要親眼看到,河套收復,那麼就算是死了,也沒有遺憾了。

面對態度堅決的老將們還有羣情激奮的將軍們,劉徹沒有辦法。

只能召開一次御前會議,來統一思想。

於是,劉徹在七月十三日,於甘泉宮的北殿,召開了這次註定影響深遠的軍事會議。

與會者,除了申屠嘉、儷寄、韓頹當等主戰派外。

還包括了主和派和綏靖派的大臣代表。

以及,南北兩軍的校尉以上軍官、丞相周亞夫爲首的文職將軍們。

另外,羽林衛都尉義縱也被從雲中郡調回,同時還有奉命回長安述職的雲中郡郡守魏尚、隴右郡郡守張赫等數位邊郡主官。

同時,還有宗室的幾位長者。

一時間,甘泉宮中將星璀璨,名將如雲。

許多後世威名赫赫的大將、名將,在這個時候,只能是在人羣裡當個打醬油的路人甲乙丙丁。

譬如李廣只能坐在末席,當個背景。

程不識,甚至連個位置都沒有,只能跟着一幫校尉,站在殿中的兩側,充當醬油,若無意外,他連發言的機會都不會有。

倒是,太史公司馬遷,跟着他的老爹,坐在殿中的一塊屏風後面。

司馬遷今年已經快六歲了,按照太史公家的傳統,已經夠資格,能跟隨父親,感受一下漢家威儀,爲將來接班做準備。(……)

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208節 新法家(1)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175節 羞恥第1312節 賞賜(1)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853節 影響(3)第1265節 戰略(1)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16節 決裂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04節 栽贓第73節 袁盎第8節 家宴(下)第1148節 壞水第1177節 應變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207節 調查(1)第44節 財源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634節 新學派(3)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1185節 丟臉第581節 爲難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175節 羞恥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19節 好奴才第932節 廣關(1)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8節 暗流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412節 考舉(5)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130節 刷新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01節 挑撥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181節 講道理(2)第363節 劇變(1)第794節 動員(1)第567節 風暴(3)第1548節 諸儒第1205節 撕逼!(1)第1471節 在安東(3)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865節 條件第33節 竇太后第1367節 句犁湖單于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543節 酷吏(3)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468節 細柳獸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991節 諾!陛下!第523節 金山第391節 馬政第281節 迷霧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
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208節 新法家(1)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175節 羞恥第1312節 賞賜(1)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853節 影響(3)第1265節 戰略(1)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16節 決裂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04節 栽贓第73節 袁盎第8節 家宴(下)第1148節 壞水第1177節 應變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207節 調查(1)第44節 財源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634節 新學派(3)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1185節 丟臉第581節 爲難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175節 羞恥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19節 好奴才第932節 廣關(1)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8節 暗流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412節 考舉(5)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130節 刷新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01節 挑撥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181節 講道理(2)第363節 劇變(1)第794節 動員(1)第567節 風暴(3)第1548節 諸儒第1205節 撕逼!(1)第1471節 在安東(3)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865節 條件第33節 竇太后第1367節 句犁湖單于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543節 酷吏(3)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468節 細柳獸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991節 諾!陛下!第523節 金山第391節 馬政第281節 迷霧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