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劉徹卻懶得管汲黯跟顏異願意還是不願意。

對他這個皇帝來說,任務佈置下去,你沒幹好?

對不起!

請你挪位置!

皇帝可以念舊情,照顧自己的老臣子。

但是,絕對不可以在國家大事上念舊情。

因爲那是犯罪!

皇帝當的越久,就越會變成孤家寡人!

當然,你可以重感情,念情義,就像元成一般,做個好好先生。

但那樣的結果,無疑只會將整個國家和民族,推入深淵。

誠如王安石所說:一家哭,好過一路哭,一路哭,好過天下哭。

當然,考慮到汲黯跟顏異都是君子,所以劉徹給他們安排好了兩個副手公孫弘與主父偃。

將此事確定下來後,劉徹就對劉舍道:“少府,大軍將要凱旋,有關賞賜金幣,鑄造情況怎麼樣了?”

當初武州塞捷報傳來,劉徹就下令,少府牽頭,鑄造一百萬枚金五銖,作爲賞賜有功將士的獎賞之一。

對這些金五銖,劉徹要求要做到精益求精,宛如藝術品一般。

這件事情,劉徹很關注。

因爲它關係未來金本位之後,黃金貨幣的信譽和信用。

中國自古就缺銅,而錢幣的使用量卻是極大!

到現在爲止,少府總共鑄造了將近二十萬萬枚五銖錢。

但,相對於全天下總流通量高達數百萬萬的鑄錢,這點兒五銖錢,只能在關中稱王稱霸。

去了關東,那裡。依舊是四銖錢甚至三銖錢的天下。

五銖錢固然已經贏得了信譽,但是,在關東流通的五銖錢,最多不超過五萬萬錢。

就這,還是鹽鐵衙門努力回收舊幣。鑄造新幣的結果。

現在。漢家的金融問題是五銖錢的流通盤子太小了!

就算是少府拼命去鑄錢,十年之內,恐怕都很難讓五銖錢真正取代四銖錢跟三銖錢的流通地位。

況且,少府就算是拼命去鑄錢,那也要有原料啊!

銅的嚴重缺乏和提煉困難,制約着國家金融的發展。

作爲穿越者,劉徹知道。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銅的缺乏,一直困擾着中國王朝。

爲了應對銅錢缺乏的問題,武帝玩過白鹿皮幣,拿張鹿皮就要抵充三千金。

明朝時期也搞過寶鈔。

直到明朝中後期,大量來自美洲的白銀流入,才使得中國不再缺錢。

白銀成爲貨幣和等價物。

在現在,指望美洲的白銀來拯救世界,無異於癡人說夢。

霓虹跟懷化的黃金。倒是可以作爲依靠。

另外,西域和西亞以及印度。都是盛產黃金的地方。

只要能征服和統治這些地方,漢室就不會缺黃金。

將黃金變成一般等價物,使之成爲流通的大額貨幣,這不僅僅可以解決錢荒,更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最好的金融政策。

但效果到底如何,還是要試了纔會知道。

畢竟,中國從未有過發行金幣、銀幣的經驗。

老百姓是否認可和接受,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劉舍聞言,立刻就對身後的兩個隨從吩咐一聲,不久後,就有人捧着一個盤子,呈遞到劉徹面前。

“陛下!”劉舍獻寶一般的說道:“此乃樣錢,請陛下過目!”

劉徹讓王道接過那個盤子,掀開上面蓋着的絹布,然後,數十枚排列整齊的黃金貨幣,就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這些金幣的模樣和大小,與目前漢室流通的五銖錢一般無二。

劉徹拿起一枚金幣,放在眼前端詳了一陣。

少府此番,鑄造這些金幣,確實是花了不少心思。

幾乎是將之當成了藝術品來雕琢。

這枚金幣直徑大約是兩釐米,跟五銖錢一樣,中間有方孔,錢幣外形則是圓形,以象徵天圓地方。

錢幣兩側,用着小篡,寫有五銖兩字。

上下兩部分,用了金紋鑲邊,看上去美輪美奐。

只是……

劉徹低頭看了看劉舍,問道:“少府,此金幣造價如何?火耗如何啊?”

漢制,一斤十六兩,一兩二十四銖,換算之後,一銖大約重零點六五克,五銖重約三點三零克。

但在實際上,錢幣和斤兩不可能控制的非常精細。

現行的漢五銖,普通都有着重量差別。

重的可能接近四克,輕的大約三克左右。

劉徹現在手裡的這枚金幣,憑感覺來看,也大約是三點五克上下。

從數學角度來說,一斤黃金,應該至少可以鑄造八十五枚金銖,要是昧着良心,摻點雜質,一百枚輕輕鬆鬆。

目前的五銖錢,平均一斤銅能鑄錢一百一十枚。

從經濟角度來說,一斤黃金,至少要鑄造九十枚金五銖纔不算虧本。

但要是從金融角度考慮,至少要鑄造一百枚,才能保證持續流通。

但,少府採用的這種鑄造方法,讓劉徹很擔心。

火耗要是太多了,這金幣鑄造數量不夠,他就要虧本啊!

虧本的事情,劉徹是不願意乾的。

“回稟陛下,此種金幣,目前金一斤,得錢九十二枚……”劉舍笑着說道:“還算可以……”

劉徹無奈的聳聳肩膀,將那盤金幣推到劉舍手裡,命令道:“少府再去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在保證外觀的基礎上,金一斤,鑄錢一百枚左右……”劉徹想了想,咬着牙齒道:“至少也要有九十五枚!”

雖然國家發行貨幣,本就不靠貨幣本身賺錢。

但,虧本發行貨幣的渣渣。肯定會被廣大勞動羣衆深深教育。

聰明人那麼多,一旦有人發現,將金五銖融化後,重鑄可以獲利。

劉徹相信,大江南北。大河上下的百姓。都會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

所以,金幣的成本必須控制住。

必須杜絕金融漏洞,避免被奸商們利用。

而劉徹早就計算過了,九十五枚以上的金幣,將使得任何形式的重鑄,無利可圖。

因爲黃金這玩意,不像銅。往鐵裡摻銅。還可以忽悠人。

金幣成色如何,有經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劉舍雖然不清楚,天子爲何在賞賜給有功將士的錢幣上還這麼摳門,但這既然是天子的命令,他當然要遵從了。

只是……

“陛下,若一斤黃金,硬要鑄造百枚以上的金幣。臣擔心,金幣成色有失。即使是九十五枚,恐怕也有所瑕疵……”劉舍說道。

朝黃金裡面摻東西,這是技術活。

哪怕再過兩千年,那些金店裡的首飾,成色如何,是否足金,大媽都能火眼金睛的一眼辨別出來。

在如今這個技術拍馬也趕不上後世的時代,想要做到往黃金裡面摻東西,還不被人發現,這幾乎是個不太可能的事情。

畢竟,黃金,你稍微摻雜點雜質,一般人確實看不出來。

但這雜質要是多了,就算傻子也分辨得出了。

劉徹聞言,也是點點頭,勉勵道:“儘量去做吧,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量多鑄錢幣,傳朕的命令給工匠們:若能鑄出九十五枚以上,全體加爵一級!”

劉舍這才躬身拜道:“諾!”

將這個事情搞定,劉徹就說道:“顏異留下來,其他諸卿,都各自回去忙吧……另外,今晚,朕在宣室殿設宴,與羣臣同慶馬邑大勝,諸卿到時候都來參與罷……”

“諾!”羣臣紛紛一拜,然後,亦步亦趨的退出大殿,只留下顏異單獨面對劉徹。

“茂陵的工作,愛卿跟朕先說說看……”劉徹坐下來,靠着牀榻,閉目養神。

“諾!”顏異於是躬身一拜,然後,從懷中拿出一個冊子,將記錄在冊子裡的內容,逐一向劉徹彙報。

劉徹閉着眼睛,仔細聽着顏異的報告。

茂陵,這是關中現在最火熱的經濟熱點。

旁的不說,劉徹賣學區宅,就回籠了超過五萬金的黃金跟數萬萬錢幣,賺的盤滿鉢滿。

而顏異、汲黯,也在這個過程裡,賺了不少。

他們最初可能只是想給劉徹留點面子,而從家裡拿錢,買了兩三套乙宅。

但在現在,他們成爲了歷史上第一批通過炒房獲利的人。

但學區宅這種東西,也就是一錘子買賣。

做完這一票,至少五年內,劉徹不打算再玩了。

年年這麼玩,那就是把商人跟天下人當傻逼了。

但即使沒有學區宅了,茂陵也依然成爲了漢室的經濟增長點。

別的不說,公孫弘帶着人在茂陵設卡,收商稅跟交易稅,短短兩個月,就上繳莫府五百餘萬錢。

僅僅是師家,就給公孫弘貢獻了超過一百萬錢的商稅。

另外,少府在茂陵開賽馬場,賣賭馬彩票,半個月內入賬三千萬錢。

連丞相周亞夫都被嚇壞了。

但劉徹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

旁的不說,繡衣衛就曾經報告過,僅僅在長安,每年的鬥雞走狗的賭注金額,就高達數千萬錢。

而這還僅僅是一個長安的地下非法賭博的市場規模。

整個關中,整個天下,每年投入到鬥雞走狗和博戲之中的財富,根本無法統計。

上至貴族列侯,下至販夫走卒,大漢帝國的人民羣衆,對於賭博和競技比賽,永遠有着讓人驚訝的熱情。

如今,大家能光明正大的合法賭博,在刺激自己神經和血管的同時,還能支援國防建設。

這賭馬的浪潮,自然是一發不可收拾。

城市中的商人、貴族和官吏,這些手頭寬裕,有着閒錢的傢伙,以及整天無所事事的遊俠們,從此找到全新的娛樂。

但,任何事情都有利弊。

賭馬浪潮的興起,在另一個方面,其實激化了社會矛盾。

貴族官吏還好說,他們反正有錢,就算破產,也還有人兜底,餓不死人。

但這遊俠卻是個問題。

一旦出現有人賭馬,傾家蕩產,然後尋死覓活甚至報復社會的事情。

很可能會產生極爲惡劣的影響。

劉徹對此,自然有着極高的警惕。

所以,他一方面下令,賭馬的最高投注額度,限定爲一千錢,還讓少府在賽馬場的所有顯目位置,貼滿了‘賭博害人害己’的標語。

這其實就跟在香菸盒上印‘吸菸有害健康’一樣,純粹是爲了萬一出了問題,好方便推卸責任。

但即使如此,劉徹的內心,其實也很不安。

畢竟,賭馬圈錢,在如今的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下,一旦出了問題,就可能是海嘯。

中國自古以來,不僅僅統治者,會把法律當成擦腳布。

老百姓其實也是一樣的。

在中國人民的思維之中,哪怕再過兩千年,出了問題,有了麻煩,也是找政府去解決。

尤其是在農村,遇到麻煩和困難,當然要皇帝背鍋了。

別說是賭馬出了事情,就是老天爺不下雨,都能讓皇帝負責。

而且,社會輿論,甚至皇帝本身,都接受這個設定老天爺不下雨,確實是朕有錯!

而聽完顏異報告的賭馬盛況後,劉徹內心的不安,更是被放大。

“這樣……”劉徹睜開眼睛,對顏異吩咐道:“卿帶人,在賽馬場周圍的所有道路設卡公大夫以下爵位者,不得入內 !”

公大夫,是軍功勳爵體系的第七級,是分割地主階級和自耕農的界限。

再往上,就是捐爵制度的最高級的公乘了。、

將公大夫以下爵位的人,排除在賽馬場之外,等於避免了賭博傷害到自耕農和佃農。

至於地主豪強,貴族紈絝。

劉徹只想說:歡迎來賭!

而且,講道理的話,也就這些人的錢賺起來才爽!

顏異聞言,大喜,拜道:“臣謹奉詔!”

這賽馬場,顏異自然知道,這是天子的意思,纔開起來的。

雖然對外宣傳,這是少府令劉舍爲了籌集胸甲騎兵的建設經費和裝備的製造費用,獨自做出的決定。

然而,這也就是騙騙小孩子。

連市井的遊俠都騙不了!

雖然顏異很想勸諫天子,關閉這賽馬場是最好的決定。

但可惜,他不能說。

萬一因此忤逆了天子,那該如何是好?

而且,到目前爲止,這賽馬場還沒有出現什麼亂子。

列侯勳臣和士大夫們,都沒有什麼意見,貿然提議關閉,可能被人攻擊成‘沽名釣譽’。

現在,儒家在朝堂的處境,可是很危險的。

稍有不慎,就會被黃老派和墨家咬上一口。

甚至一個不留神,目前看似是盟友的法家,其實也並不介意踹上一腳,再填上一把土。

對現在的顏異來說,禁了公大夫以下,總比不禁強。

再怎麼說,這也是個進步!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ps:

啊啊啊啊啊

我今天好廢柴啊

居然才寫了一萬字!

麻蛋!

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014節 切割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224節 你行的!第1143節 團結(2)第1020節 秦直道!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37節 收心第1189節 明主(2)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588節 新世界(4)第282節 終結第570節 人心(2)第1365節 瓜分第1597節 太初曆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509節 禍事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192節 戾王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346節 射術的較量(1)第1198節 老將第1593節 統治(3)第1468節 細柳獸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1341節 接觸戰第1467節 期許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786節 洗腦(2)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260節 動員(2)第1310節 協議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462節 人心第102節 抓捕第561節 左勾拳第182節 狗咬狗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592節 統治(2)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802節 入關第425節 冬小麥(2)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437節 猜疑第427節 看望第409節 考舉(2)第182節 狗咬狗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844節 善後(1)第691節 文治(2)第393節 和親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861節 杜仲膠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825節 腹黑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21節 招攬人才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27節 馬屁第1014節 切割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794節 動員(1)第1377節 任務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01節 挑撥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987節 動員(2)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
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014節 切割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224節 你行的!第1143節 團結(2)第1020節 秦直道!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37節 收心第1189節 明主(2)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588節 新世界(4)第282節 終結第570節 人心(2)第1365節 瓜分第1597節 太初曆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509節 禍事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192節 戾王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346節 射術的較量(1)第1198節 老將第1593節 統治(3)第1468節 細柳獸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1341節 接觸戰第1467節 期許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786節 洗腦(2)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260節 動員(2)第1310節 協議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462節 人心第102節 抓捕第561節 左勾拳第182節 狗咬狗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592節 統治(2)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802節 入關第425節 冬小麥(2)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437節 猜疑第427節 看望第409節 考舉(2)第182節 狗咬狗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844節 善後(1)第691節 文治(2)第393節 和親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861節 杜仲膠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825節 腹黑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21節 招攬人才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27節 馬屁第1014節 切割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794節 動員(1)第1377節 任務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01節 挑撥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987節 動員(2)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