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節 血流成河(3)

“是日也,淯水爲之一紅”許多年後,有南陽士紳回憶起今日的畫面,在其筆記中戰戰兢兢的寫下這句話。

湯自新豐遷爲南陽郡守,聞暴楊橫霸,及湯至淯水,暴楊側行送迎,然湯氣盛,弗忍,遂案暴氏,盡破碎其家,暴氏坐有罪,楊、王之屬膽顫,南陽吏民重足一跡!——《史記。酷吏列傳》

是時也,湯爲南陽守,未至,先使使暗查南陽鄉紳,得暴楊之罪,及至,先案暴氏,後除楊氏,由是,南陽吏民始知漢官之威,上下鄉紳豪霸爲之股戰,南陽乃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漢官書——張寧顏汲劇列傳》。

無論後人任何評價,如何議論。

此刻的張湯,看着淯水河邊的一片狼藉,與股戰不已的上下吏民。

心裡面真是豪情萬丈,油然而生。

“此輩賊子,害民殘業,死有餘辜!”張湯對着那些不停的擦汗,甚至連手腳都有些發軟的南陽官吏們訓話:“諸君務必要引以爲戒!”

河岸邊草叢中噴涌的鮮血,無神的頭顱,還有先前那些臨死前的慘嚎、咒罵與求饒之聲。

每一樣,都讓整個南陽郡上上下下的官員只要想起來,就股戰不已。

許多官吏,甚至從此患上了‘貪贓恐懼症’。

終其一生,一改之前作風,秉政廉潔,不恤私情,甚至成爲了官員榜樣,屢次被朝廷嘉獎。

“諾!”但此時,所有的人都感覺自己的脖子涼涼的。背脊上冷冷的。

都不用人帶頭鼓譟,下意識的。所有官吏就都提起全部的精神,用着全身的力氣。大喊出來。

彷彿要是喊的慢了,就要跟那些暴氏的爪牙一起被砍腦袋了。

張湯上下看了看這些全部低着頭,服服帖帖的未來下屬。

心中滿意極了!

不殺人,能有這樣的效果嗎?

不殺人,能讓這些傢伙擺正自己的位置嗎?

答案是不能。

張湯很清楚自己的資歷、年紀以及履歷,都不夠郡守的標準。

若到任不想被人架空,幹出成績來。

就要以殺人爲開頭。

只是……

掃了一眼河邊的屍體還有那被塞上嘴巴,還在咿咿呀呀掙扎的暴韞。

“光顧着殺人了,忘記補上一道手續了……”張湯撓撓頭。對着寧成吩咐一聲:“寧都尉,請去將天子所賜本官之斬官薄恭請來此!”

“諾!”寧成點點頭,就帶着一批士卒遠去,不久,寧成就返回,手中捧着一策用白紙裝訂起來的明黃色薄冊。

“恭請聖冊!”張湯對着那本薄冊深深一拜,然後,左右侍從立刻擡來一張案几,筆墨遞來。張湯將那薄冊打開,提筆在其上奮筆疾書,一邊寫,張湯一邊對着官僚們笑道:“臨行前。陛下賜本官以兩千石以下,臨機決斷,便宜行事。千石以下,可不經廷尉。直接處置,只需將所處置之官員名字、職務以及緣由錄於此冊……”

南陽郡的官僚們聞言。又是一驚。

卻聽着張湯道:“當然了,名額有限拉,本官只有百人的臨機決斷之權,超過此數,就要上秉丞相、御史大夫,恭請聖意啦!”

“今天一次就差不多用了二三十個……看來以後要省着點了……”張湯輕聲嘀咕着,但聲音恰好讓不遠處的官吏們能聽清楚。

上上下下的官僚聽了,有些膽小的甚至差點就尿褲子了。

“恐怕以後,這南陽郡,就真的是要官不聊生,士紳驚懼了……”有人心裡想着。

一百個臨機決斷權?

要不要這麼嚇人啊!

本來大家心裡面都還有着僥倖心理。

這張湯行事如此肆無忌憚,殺官員士紳如屠雞犬。

這事情,肯定是會被長安知道的。

丞相、御史大夫還有九卿諸屬並朝野輿論,恐怕都不會輕饒這張湯。

要知道,這可都是官員啊!

朝廷培養一個官員容易嗎?

可哪知道……

不是我等不給力,奈何張湯開外掛啊!

天子賜其兩千石以下臨機決斷之權,更有一個足足一百人的殺人額度!

要不要這麼嚇人!

許多人心中,都爲自己的未來感到悲哀了,琢磨着是不是可以辭官告老,或者乾脆掛印而去。

只是想着這官員的威風和高高在上的特權,大家都是勉強忍住了。

特別是傳聞,長安有意增加官員俸祿,厚養其廉的情況下。

至於張湯是不是在說謊,這個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漢室天下,沒有人敢在天子旨意這種事情上面誇大或者捏造。

一旦查實了,這可是族誅的大罪!

“狗官暴虐……”楊學之擡頭看着張湯的笑臉,心裡面惡狠狠的想着:“回去後,我就召集親友,共同抵制,大家一起告病請休,看他能威風幾日!”

這一招,也是以往漢室地方郡縣的本土地頭蛇對抗外來強勢郡守的不二絕招。

誠然,郡守權大,總領全郡大小事務。

但本地的地頭蛇,也不是不能制衡他。

官員們可以選擇告病,進行非暴力不合作抵抗。

沒有足夠的官員和人手,整個郡的秩序都要崩潰。

監獄裡的犯人會逃脫,地方的民政和溝渠、道路會荒廢,鄉、亭、裡的村民矛盾也會無人調節和鎮壓。

用不了多久,那個郡守就會乖乖低頭認輸,或者灰溜溜的滾蛋。

當然,這是一柄雙刃劍。

傷人傷己,一旦如此做了。長安必然震怒。

到時候,天子可能會選擇一位更加鐵腕的官員。甚至是列侯,坐鎮宛城。

一般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有人選擇。

但現在,張湯的架勢和氣勢,逼的楊學之,行此險策。

沒辦法,再不行動,暴家倒了後,就輪到他楊家了。

楊學之已經看明白了。

這新來的郡守,根本就不想跟南陽郡的舊勢力合作,更別說拉一把他們了。

這新郡守想要的是一個從上而下。完全聽從他指揮和調遣的全新勢力!

所以,纔會一到任就動刀兵,用殺人做開始。

老狗尚且有幾顆牙,兔子急了也咬人!

“對了……”張湯卻忽然道:“有件事情,本官先知會一下諸位,經過本官的爭取,南陽郡已經成爲了今歲考舉士子的分配郡之一!”

張湯微笑着,將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告訴衆人:“今年八月後,大概就有數百位士子。從長安來南陽到任,出任地方的縣吏、鄉廧夫、鄉遊繳乃至郡吏,諸君皆前輩,到時候務必要好好提攜、教導後輩末學……”

張湯這句話。擊潰了楊學之的所有自信與底氣。

佐官胥吏,靠什麼跟郡守爭鬥?

當然是他們掌握的地方權力與他們熟悉的地方事務。

沒有他們配合,就算是神仙。也沒辦法理清楚郡中的大小事務。

但是,考舉士子這四個字。卻像一個魔咒,瞬間就抽掉了楊學之最大的儀仗。

楊學之明白了。有了今日的事情,加上馬上就要有人來搶官職搶權柄,南陽本地的官僚系統,不會跟着他跟新郡守對抗了。

在面臨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的情況下,那個傻瓜會傻兮兮的跟着他這個郡丞去跟郡守掰腕子。

難道就不怕,一告病,人家郡守立刻就將你除名?然後把位置騰給新來的士子?

大家可以爲了交情啊友情啊利益什麼的,跟着他跟郡守掰一掰手腕。

但是,假如,涉及到自身的烏紗帽和自身的權柄時。

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保存自己的地位與官職。

官僚們打嘴炮的時候,當然會說什麼‘哥不幹了,誰愛幹誰幹……’但假如真的不讓他幹了,把位置給別人,他們是一定會誓死捍衛自己的好不容易得來的官職、編制和地位的。

哪怕爲此跪舔和逢迎一個嚴苛、霸道且不講道理的上官。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官員本身更愛惜自己職位與地位的人。

這樣想着,楊學之就感覺胸口一悶,一口老血噗的吐出來,整個人像倒塌的木架一樣,啪的一聲就昏厥了過去。

………

宣曲縣,任鄉。

這裡是任家的老巢。

此時一片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宣曲縣今天發生的事情,此刻,已經傳遍了整個任鄉。

任氏上上下下,都是驚恐萬分。

任氏的當代家主任宣,也是手足冰冷,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

過去幾十年,任氏的日子,真是過的太舒服了。

靠着龐大的財富,任氏與公侯列卿廣泛接觸,廣交天下豪傑。

名聲遠播,世人矚目。

在漢室其他豪強在忙着想辦法怎麼規避和躲避朝廷的遷徙時,任氏,穩坐釣魚臺。

有着太宗皇帝的嘉獎,沒有那個不開眼的地方官和朝廷官員敢與對任氏下手。

任氏甚至可以不鳥雒陽城裡的郡守,在自己的家裡,稱王稱霸。

只是,這日子過的太舒坦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任氏的作風開始越來越霸道,越來越跋扈,漸漸與先祖所擬定的低調做人的方針背道而馳。

如今報應來了。

天使來到了宣曲縣,帶走了縣令,還殺了一個任家的奴僕。

這意味着什麼,不用人說,任宣也很清楚。

當今天子,盯上了任家。

這任氏幾十年集聚的財富、土地與權勢,眼看就要化爲烏有了。

該怎麼辦?

有任氏子弟提議,乾脆反他孃的。

起任氏所有,能武裝出數千人,這股力量足夠趁着漢軍無備,橫行一時了。

若是乾的好了,向東可以進取敖倉,向南可以聯絡齊魯諸侯,事不可爲的時候,大不了,像趙國突圍,跑去匈奴。

這樣的幼稚言論,一時間還頗有些市場。

只是任宣明白,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起兵?

任家有武器嗎?

想靠着那些民用的劍、刀和獵弓去跟全副武裝的漢軍比劃?

那不是找死嗎?

至於逃亡匈奴……

呵呵,現在的長城,可不是二十年前的長城。

十幾萬漢軍精銳犬牙交錯的佈置在長城防線上,更有沿途無數的郡兵阻攔,縱使項王復生,領着無敵之師,怕也掙脫不開這層層的圍剿。

再說了,任宣保證,只要他點頭同意起兵,前腳點頭,後腳就有人敢拿他的頭顱當謝罪狀。

任宣可還不想死。

更何況,如今人心在漢,就算是任家的子侄,恐怕只要看到漢使漢軍,立刻就會跪地投降。

沒有人敢對抗‘受命於天’的天子。

既然起兵硬抗不行。

那就只有想辦法化解這個事情了。

可問題是怎麼化解?

長安天使來勢洶洶,不達目的,想要他罷手?

開玩笑吧!

而殺了他的話,且不說現在都不知道這個天使在哪裡,就算找到了,任宣也不敢動他一根毫毛。

天使要是出了事情。

那等於是叛逆了,到時候,大軍會剿,任家上下幾百口,就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就只剩下唯一的生機了!

任宣終於做出決斷。

他將自己的兒子叫到身邊來,囑咐道:“我兒,立刻拿我的印信與書信,馬上出發,去長安,拜會戚里的幾位長輩、老大人,請他們看在我任氏多年的交情上,進宮去東宮太后面前,爲我任氏美言。”

第60節 微服(2)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8節 家宴(下)第1597節 太初曆第1128節 波瀾(2)第439節 收買(4)第142節 野望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1112節 屈射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069節 反撲(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606節 決斷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652節 誘導(2)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112節 屈射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263節 上谷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164節 雄心(2)第505節 種子第363節 劇變(1)第411節 考舉(4)第651節 誘導(1)第519節 盤算第1072節 血戰(3)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656節 南巡(1)第226節 掃把星第31節 相信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384節 官僚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27節 定策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8節 家宴(上)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260節 動員(2)第871節 覲見(1)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356節 緣由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342節 背鍋俠(1)第410節 考舉(3)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583節 戰前(1)第659節 南巡(3)第224節 你行的!第103節 政治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839節 突圍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407節 裁決(1)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336節 兄弟們(2)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271節 反應第1462節 人心
第60節 微服(2)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8節 家宴(下)第1597節 太初曆第1128節 波瀾(2)第439節 收買(4)第142節 野望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1112節 屈射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069節 反撲(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606節 決斷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652節 誘導(2)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112節 屈射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263節 上谷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164節 雄心(2)第505節 種子第363節 劇變(1)第411節 考舉(4)第651節 誘導(1)第519節 盤算第1072節 血戰(3)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656節 南巡(1)第226節 掃把星第31節 相信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384節 官僚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27節 定策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8節 家宴(上)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260節 動員(2)第871節 覲見(1)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356節 緣由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342節 背鍋俠(1)第410節 考舉(3)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583節 戰前(1)第659節 南巡(3)第224節 你行的!第103節 政治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839節 突圍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407節 裁決(1)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336節 兄弟們(2)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271節 反應第1462節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