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節 災難!

元德二年,四月初八,江都國射陽縣,晴轉多雲,有東南風。

主父偃與周仁站在射陽縣的城牆上,眺望着遠處的大海。

射陽是古城,也是中國傳統的煮鹽基地。

吳逆劉濞之時,這裡更是與吳逆的銅山一樣重要的煮鹽之地。

最巔峰時,有十幾萬人在此伐薪煮海,取鹽。

一年產鹽量,高達百萬石以上!

劉濞就是靠着會稽的銅山與射陽的煮鹽,富甲天下,以一國之力,養了十五萬正規軍。

劉濞覆滅後,按照當時還是太子的今上的命令,南下的漢軍將領儷寄和韓頹當對射陽進行了很好的保護。

到此地被移交給朝廷時,射陽縣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煮鹽工場和基礎設施。

主父偃與周遠受命前來江都國後,帶着墨家的墨者和少府的官員,走訪了大半個江都國。

最終,將曬鹽基地,選址在此。

因爲這裡的環境、氣候都是最適合曬鹽的地方。

幾乎沒有之一!

在過去的將近一年時間裡,主父偃與周遠,在這裡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建立起一個規模達到了一萬畝,合計一百頃的曬鹽基地。

£這個基地,在夏天,日照時長時,一月能產粗鹽十五萬石。

再加上原有的煮鹽工場,在這射陽縣,去歲平均每月產鹽幾近二十萬石。

這些鹽,成爲了周遠與主父偃最好的功績。

甚至,有傳言。天子將從他們兩個中選擇一個,作爲未來的少府令培養。

這樣的消息。讓周遠與主父偃,全身興奮。摩拳擦掌,準備在今年幹一票大的。

主父偃甚至做出了在今年,將鹽田面積,擴大五倍,甚至十倍的計劃。

可惜……

主父偃在心中嘆了口氣。

計劃還沒開始,就夭折了。

天子一聲令下,大半個江都國的人口,都開始向內陸遷徙。

尤其是射陽縣。

整個射陽的人民,現在。幾乎都走光了。

就剩下主父偃和周遠,帶着幾十個官僚,坐鎮在縣城中。

他們不是不能撤離,而是不願意撤離。

射陽縣的鹽田、倉庫和碼頭,都沉澱着兩人的血汗,承載着他們的希望與未來,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周遠甚至發誓,要與鹽田共存亡。田在人在,田亡人亡。

主父偃雖然不像周遠這樣的感性,卻也不願意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心血毀滅。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主父偃覺得。要是他走了,而周遠留了下來,這事後。他主父偃在旁人眼中,豈非就是個膽小鬼?

這對形象太不利了!

特別是。主父偃知道,周遠的老爹是誰。

故郎中令周仁啊。先天上,周遠就比他主父偃更有底氣和潛力。

旁的不說,作爲先帝親信心腹,周仁跟東宮那邊說上幾句話,就能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

不過,這幾天,留守在這射陽城裡的衆人,心情就像過山車。

一開始,隨着民衆撤離,只剩下主父偃和周遠以及各自的追隨者,寧死也不願意離開。

大家心裡面,其實都是空蕩蕩的,怕的厲害。

天子預警,說有史無前例的大風暴將要來襲。

射陽縣就在海邊,毫無疑問,風暴若來的話,首先襲擊的,就應該是射陽。

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會害怕。

特別是,人少的時候,那就更加害怕了。

即使是先前信誓旦旦的周遠,主父偃也看的明白,對方在數日前,就有些悔意了。

只是,海口已經誇下,牛皮吹了起來,這時候再認慫,就要被人看笑話。

且,此時整個廣陵以西基本都空了。

就是想走,也來不及了。

萬一走到半路,遇上風暴,那豈非更慘?

所以,大家覺得,還是留在安全的城市裡比較好。

這些天,大家也都沒閒着,在縣衙裡,挖了幾個堅固的地窖,儲備了足夠的水和食物,等着天子預警的大風暴來襲。

可惜,左等右等,被說風暴了,四月以後,連雨都沒有下一滴。

太陽當空懸掛,氣溫也開始悶熱起來。

主父偃與周仁以及屬下的官員們的心態,也開始向着一個奇怪的地方轉變,特別是七號以後,大家的心情,都從緊張,轉變成了一種類似尷尬的心理。

皇帝當着全天下信誓旦旦說的話,最終被證明是假的的話。

最丟臉的當然是皇帝自己了。

但官僚權貴,也好不到那裡去。

官員貴族和皇帝,其實就是一條繩子上的兩個螞蚱。

尤其是官員們,經此一事,許多人都清楚的知道和理解了,什麼叫主辱臣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現實就是最好的課堂,讓大家都看清楚了,一旦皇權動搖,地位和身份來源於皇權認可的官僚權貴,也就必然會跟着動搖。

這個事實,不止是主父偃和周遠看清楚了。

整個吳楚齊魯,甚至天下的官僚們,都是心知肚明瞭。

正因爲這樣,現在,全天下的官員和貴族,大半都在祈禱,那個預言中的風暴快快到來。

那風暴要是不來……

大家都不知道,這個事情該怎麼收場了。

儘管,有些人已經開始準備收拾殘局了。

忽悠和愚弄百姓,是官僚集團的拿手好戲。

但問題是,這次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擺在了天下人的眼前。

豈是能輕易唬弄過去的?

大家又不會法術,沒可能將天下人的記憶都刪除掉。

“哎!”遙望着遠處依然一片平靜的大海,主父偃嘆了口氣。滿滿的都是憂慮。

比起其他人,主父偃更希望那風暴馬上來臨。

因爲他很清楚。要是今上倒臺,那他這樣的今上親信。肯定沒什麼好果子吃!

當初,諸侯大臣共誅呂氏,未央宮和長樂宮裡的屍體,三天三夜都沒清理完。

天下所有與呂氏有關的大臣和貴族,更是被殘酷的清洗了一次。

譬如說,這射陽縣從前是射陽候的封地。

射陽候那裡去了?

主父偃,當然不會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深深吸了一口氣,主父偃閉上了眼睛。

忽然。主父偃聽到一聲驚詫聲,他睜開眼睛,順着聲音看過去。

他瞬間就驚呆了。

只見在另一側的海域上,剛剛還一片平靜的海面,陡然間彷彿世界末日一般,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灰暗之中。

厚厚的雲層,一下子就從天上壓了下來。

雲層之中,雷鳴電閃,不時發生了嚴重的雷暴。

一個龐大的。超出了主父偃所想象之外的超級漩渦雲團,裹着海水、雷暴與狂風,在海面上迅速移動。

而且,目標直指射陽!

轟!

太陽在這超級災難面前。嚇得沒有了蹤影。

射陽的天空,也進入了黑暗。

風力開始大起來。

天空中,也開始下起了大雨。

“主父兄。快跑!”周遠猛的喊了一嗓子。

風暴,大家在射陽縣待了差不多大半年。也見過好幾次了。

但如此大的風暴,如此恐怖的風暴。速度如此快的風暴,他們從未見過。

這一刻,主父偃才知道,人在天地之間是多麼的渺小。

來不及感慨,主父偃跟上週遠的腳步,飛快的跑下城牆,跑向縣衙,那已經挖好的避難所。

這一刻,主父偃無比慶幸,自己生在一個有着天地神明庇佑的天子的統治下。

若非有聖天子,吾等,恐怕全都要死無葬生之地了!

那超級漩渦雲團的移動速度,非常快,堪堪在主父偃等人跑進縣衙的時候,就已經從射陽縣以西的海面登陸。

這個無比恐怖的雲團,中心風力高達十四級以上,它捲起的海浪,起碼有十幾米,它就像一頭降臨人間的怪獸,輕而易舉的就將沿途的一切人類建築和樹木、土石,捲上了半空。

而它的移動速度,相當於一頭全速奔跑捕獵的豹子。

眨眼的功夫,它就摧毀了沿海的一切,然後向內陸延伸。

而且它的範圍非常大,一登陸,就將大半個射陽縣都扯進其懷抱中。

射陽縣縣城,在它的面前,就跟堆砌在沙丘上的城堡沒有差別,輕輕一撕,整個城市就被摧毀了,所有房屋的屋頂,剎那間就飛上半空,磚瓦飛的到處都是。

它繼續向南,沿着筆直的路徑前進。

毫無意外的,它無視了人類劃定的疆域,徑直闖進了東海國的領地中。

東海國的居民,在這天中午,遭遇了他們一生中前所未見的夢魘。

這無比恐怖,前所未見的超級颶風,威力之強,讓人咋舌。

登陸一個時辰後,它的中心風力依然沒有減弱的跡象。

它就如同一臺恐怖收割機。

將沿途的一切摧毀,拔起,然後推動。

橋樑被吹塌,房屋被吹走,牲畜與人類,一同被捲上了半空,無數的石子、泥水與磚瓦、樹枝,在半空飛舞。

在雷暴與閃電的嘶鳴中,恐懼無比的東海人,紛紛跪在地上,磕頭叩首,祈求巫神的原諒。

但,這沒有任何用處。

無情的颶風,撕碎了他們全部的幻想。

“長安天子早有警告了……”無數的越人,哭着喊着,到處亂跑,許多的酋長,心裡無比悔恨。

這災難,他們提前半個月就被告知了啊,長安天子還派來了使者,表達了願意幫忙和援助的意思。

可恨自己,愚昧無知。竟無視了聖天子的警告,這是罪有應得啊!

但。在面臨死亡之前,人類。終於爆發出了屬於智慧生物的人性光輝。

當颶風來臨時,觀測到其軌跡的部族長老和成年人,紛紛跑回家,將自己部族裡的未成年人,塞進水缸裡,藏到堅固的地窖裡,同時跪地懇請巫神的保佑。

有婦女在災難降臨的那一刻,奮不顧身的將自己的孩子,保護在身下。

有父親。用自己的身體,將在他身邊玩耍的兩個孩子壓在身下。

當颶風過後,殘存的人類,開始出來尋找倖存者時,他們總能發現,在許多的殘肢斷臂,甚至瓦礫堆下,一位父親,一位母親死死的保護着他們的孩子。

但很不幸。他們的努力,多數沒有效用。

但也偶有幸運兒,在自己父母的犧牲下,保留了生命。

所有人都爲此興奮、歡呼。

但這些都是後話。

在此時。三分之一個東海國,進入了地獄一樣的可怕世界。

空前的恐怖颶風,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裡。摧毀了他們過去六十年的大部分努力。

無數的村莊和部落,被毀滅。

數不清的農田。成爲一片狼藉。

颶風過後,傾盆而下的暴雨。更是令這一切雪上加霜。

東海國,應該感謝他們的傳統。

篤信巫神的他們,在災難前的半個月裡,撤出了大量的人口,尤其是佔據王國金字塔中上層的貴族和官員,以及大量的財富。

他們還有希望,他們還不大可能因此滅族。

儘管如此,當東甌城的東海王君臣,得到了來自各地的報告時,臉都白了。

颶風過境的地方,雖然大概只佔東海國土的三分之一。

但因爲與漢接壤,且地勢平坦,當地,向來就是東海國的膏腴之地,最重要的財賦來源和最密集的人口區域。

哪怕是提前撤出了大量人口。

但,經此一難,東海國的脊樑,已經被打斷了。

東海君臣,上上下下都很清楚。

東海已經完了。

僅憑東海國的力量和國力,已經不可能再恢復當地的生產和生活了。

“向長安求援吧!”東海王駱申道:“準備一下,寡人要親赴長安,朝天子!”

這意味着,東海國選擇,全面的,毫不保留的,乾脆的徹底的,向長安臣服,並且成爲類似諸侯國一樣的,政治經濟軍事,全面受長安指導的附庸。

但,沒有辦法。

大家都知道,不這麼做的話,那些憤怒的災民,嗷嗷待哺的饑民,會將他們撕碎。

更可怕的是,閩越人,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投降漢天子,臣服漢天子,大家最多失去自主權,但榮華富貴,卻還是能保證。

若亡於閩越,那所有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甚至,自己這些人的腦袋,恐怕也掉。

颶風,不因人類的意志而轉變。

它在摧毀了三分之一個東海國後,繼續南下,越過邊境,再次登錄漢境,它從高郵開始一路橫掃。

不過,這一次,它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人類開掛了。

它所過之處,別說人了。

就連一隻牲畜也不存在。

在半個月前,人類就將它過境處的所有一切,全部遷走了。

它只能徒勞的,發泄一樣的,將那些空蕩蕩的城市摧毀,將那些空無一物的房屋掀上天空。

而,隨着它向內陸深入,它的能量,開始耗盡。

當它抵達廣陵城時,它已經消耗了它的大半能量。

最終,它只能選擇,示威性的吹塌廣陵城西部的一段城牆。

然後,它就再也無能爲力了。

失去了能量的颶風,在廣陵城上空,留下一個氣旋後,消失無蹤。

但,颶風是消失了。

它帶來的海量雨水,卻纔剛剛開始顯露威力。

連綿不絕的暴雨,開始覆蓋它所過境的所有地域。

許多地方,甚至發生了洪災。

洪水和泥石流,對廣大的災區,造成了二次傷害。

漢室境內還好,人民多數撤離了。

但東海國疆域內的災區,卻是如同人間地獄一樣。

洪水,卷着各種生物的屍體和植物的枝葉,到處肆虐。

一個更可怕的惡魔,開始覺醒。

無數的致命病菌和疾病,在災區蠢蠢欲動。

更可怕的是,當倖存的人類在災後逃離自己家園時,他們也將這些惡魔,帶向了那些安全地區。

對東海國居民來說,夢魘纔剛剛開始。(……

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1256節 怯懦的匈奴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652節 誘導(2)第1022節 替死鬼(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456節 掀桌子(2)第411節 考舉(4)第1004節 漢三藏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550節 無題第29節 彌補疏漏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491節 深海(1)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1260節 動員(2)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693節 制度(2)第563節 貪婪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692節 制度(1)第1028節 狂歡(2)第1146節 使命第73節 袁盎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307節 神器(2)第347節 兄弟們(3)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635節 新學派(4)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233節 威權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734節 競爭第310節 交易(2)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599節 無題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753節 遠航(2)第56節 燕飲(下)第800節 先鋒(1)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659節 南巡(3)第208節 調查(2)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333節 滅亡(1)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484節 世界變遷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226節 掃把星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280節 戰上谷(1)第218節 認可第408節 考舉(1)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589節 新世界(5)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3節 薄皇后第391節 馬政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1376節 黑科技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318節 吩咐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403節 拉皮條第1424節 使團(1)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96節 趙胡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127節 馬屁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027節 狂歡(1)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76節 黑心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968節 安排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
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1256節 怯懦的匈奴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652節 誘導(2)第1022節 替死鬼(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456節 掀桌子(2)第411節 考舉(4)第1004節 漢三藏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550節 無題第29節 彌補疏漏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491節 深海(1)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1260節 動員(2)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693節 制度(2)第563節 貪婪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692節 制度(1)第1028節 狂歡(2)第1146節 使命第73節 袁盎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307節 神器(2)第347節 兄弟們(3)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635節 新學派(4)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233節 威權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734節 競爭第310節 交易(2)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599節 無題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753節 遠航(2)第56節 燕飲(下)第800節 先鋒(1)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659節 南巡(3)第208節 調查(2)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333節 滅亡(1)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484節 世界變遷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226節 掃把星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280節 戰上谷(1)第218節 認可第408節 考舉(1)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589節 新世界(5)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3節 薄皇后第391節 馬政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1376節 黑科技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318節 吩咐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403節 拉皮條第1424節 使團(1)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96節 趙胡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127節 馬屁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027節 狂歡(1)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76節 黑心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968節 安排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