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

未央宮,天子夏季寢宮清涼殿。

劉徹站在庭院之中,望着從石渠閣而來的潺潺流水,從自己的面前流過。

這些從上林苑之中引來的河水,乾淨而清澈,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但劉徹的思緒卻飄向了安東。

就在方纔,他接到了安東方面的奏疏。

護濊將軍李廣上書請求擴大海運船舶規模,以儘快將安東屯墾團的餘糧轉運出來。

此事,劉徹已經下詔給樓船將軍衙門,命令徐悍立刻調集船舶,前往安東轉運。

同時,劉徹還命令樓船將軍衙門,加快造艦速度,在三年內,建造一支足可一次轉運糧食一百萬石的運輸艦隊,以此滿足天下海運的需求。

這是一個迫在眉睫,必須去做的事情。

因爲……

劉徹赫然發現,大漢帝國,竟然已經開始面臨糧食緊缺了。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今年關中糧食價格較去年上漲了兩成。

粟米價格漲到了一石六十錢,麥粉價格一石漲到了一百一十錢,稻米價格也漲到了五十錢。

而天下糧食產量,卻已經連續八年增長了。

特別是關中地區,平均畝產已經相較先帝時期,翻了一倍還要多!

然而,糧價卻一直不能下調,今年更是出現了異常的增長。

這很不尋常!

讓劉徹立刻就警惕了起來。

在少府和大農以及京兆尹等衙門把控下,糧食保護價政策,一直被有效執行。

平抑糧價以穩定民生,漸爲國策。

如今,這個政策不僅僅覆蓋了整個關中。

更延伸到了三河地區、樑國和廣大的北方。

從今年開始齊國也將實行這一政策。

負責執行這個政策的,也都是劉徹千挑萬選的可靠官吏。

蘭臺的尚書們,也會輪流前往各地監督和考察。

是以,有人搗鬼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

而剩下來的,唯一可能的緣故,也就浮出水面了——人民的糧食消耗量在劇增!且人民的糧食消耗量,正在全速超越糧食增產的速度。

不然不可能發生,糧食價格的異常波動。

窺一管可知全貌。

關中如是,天下自然也難以免俗了。

“半大孩子,吃窮大人……”劉徹也是嘆了口氣,頗爲無奈,他對這個局面,算是早有預見了。

元德以來,天下增長最多的,自然是人口。

尤其是關中、三河以及北方郡國地區。

人口就像吹氣球一樣增長。

這既是劉徹鼓勵生育的緣故,也是因爲對外戰爭不斷勝利的原因。

打贏了戰爭,得到了軍功和武勳的年輕人,不斷的娶妻納妾,然後抓緊造人。

儒法黃老的大佬們,更是在民間不斷鼓譟多生多育,開枝散葉,繁衍生息,就是報效君父,孝順父母,回報先人的道德之事。

民間由是展開了生育競賽。

只有一個子嗣的人,出門都擡不起頭。

兩個三個,算不得什麼大丈夫。

大丈夫的標準是三十歲前,至少有五個子嗣!

若某人能夠生養十個以上的子嗣,那出門就倍有面子!會受到鄉鄰尊重,官吏高看,就連遊俠們,若是犯法被捕,倘若他有個十來個子嗣,那麼,地方官甚至可能高擡貴手,放他一馬——因爲這種生育標兵,貿然送進監牢,那是社會的損失,人民的損失!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新生兒一年比一年多。

大漢帝國的人口年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如今天下,元德元年後出生的人口,幾乎佔據了總人口的三成左右……

可怕!恐怖!

而第一批嬰兒潮出生的孩子,現在已經七八歲了。

他們的胃口與日俱增,而安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經濟情況,使得他們比他們的哥哥姐姐叔叔伯伯們得到和享受到的自然更多。

最起碼,吃穿方面,比他們的上一代要好的太多。

一羣敞開肚皮,隨便吃的孩子,就問你怕不怕?

尤其是,如今是西元前的封建社會。

當初,劉徹曾經恐懼的事務,現在正在成爲現實。

嗷嗷待哺的孩子們在渴望和催促他們的君王與國家,去爲他們的成長和發育,尋找更多的資源。

大漢帝國的劍,必須爲它的子民的胃,找到更多飽腹之物。

好在……

安東地區的糧食結餘很多很多,只要能夠全部運出來,暫時還可以滿足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

但,再過五年,等到元德一代的潛能爆發出來。

一個安東的糧食產出,可能無法滿足這些人了。

畢竟,到那個時候,劉徹要養活的人民,可能高達七千萬!

十年以後,這個數字很可能飆升至八千萬!

二十年後,極有可能破億!

一億人口,以目前的社會生產力和技術水平來看,需要的耕地數量,遠遠超過現在漢室所擁有的耕地數量。

一個簡單的數學計算,就可以告訴劉徹這個事實。

因爲,一個成年人,一個月需要吃掉最少一石半的糧食(這是戰國時期的農民糧食消耗量,算是最基本的需求了)。

一億人口,最起碼每月要消耗六千萬石以上的糧食(這已經是最最起碼的消耗了)。

而按照最樂觀的情況來計算,天下畝產平均四石。

需要一千多萬畝土地纔可能滿足這個需求。

而這只是一個月的。

一年十二個月,大漢帝國需要一億四千萬畝以上的耕地來養育自己的子民。

而現在天下在冊田畝數量,算上安東地區,滿打滿算,撐死了也就七千多萬畝。

安東地區雖然還可以繼續開墾荒地,並在未來二十年,增加三千萬畝的可耕作面積。

同時,天下各郡國也可以繼續開墾出數千萬畝的荒地(大運河的開鑿,可以加速江南的開發,由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但,糧食的缺口,依然巨大。

保守估計,以目前的情況來計算,二十年後,漢室的糧食缺口,很可能達到了四千萬石以上!

這意味着,將有上千萬人口,在二十年後陷入饑荒。

這還只是計算了漢家本土,沒有計算增加的藩國(如三越、西南地區)。

若算上這些地區,缺口更大。

“時不待我,必須加速對外擴張和移民!”劉徹告訴自己,人口的壓力,將逼迫他和他的國家,不斷對外擴張,並且在未來二十年,至少要將五百萬以上的人口,送出長城,送去河西、幕南和西域。

不然,單單是人口的壓力和糧食的缺口,就可能壓死大漢帝國。

所以,二十年之內,漢室必須消滅匈奴,控制西域,同時將勢力延伸到中亞,打通通向身毒的交通道路。

這是死目標,不能更改,也不能推遲!

整個帝國的戰略和擴張、發展,都必須按照這個時間來重新計劃和規劃!

第1583節 戰前(1)第359節 微服(2)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934節 分野(1)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694節 制度(3)第14節 表演第505節 種子第798節 戰前(2)第1394節 談判(1)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449節 土化肥第1515節 局勢第1598節 獎懲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036節 出塞(1)第1473節 衆智(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378節 喜事第509節 禍事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590節 新世界(6)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419 長安諜影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824節 影響第1310節 協議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482節 視察第438節 收買(3)第76節 黑心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501節 驚喜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361節 微服(4)第1589節 博弈(1)第624節 隔閡第239節 回長安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852節 影響(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609節 定策(3)第345節 兄弟們(1)第424節 冬小麥(1)第536節 洗腦(1)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506節 遊說(1)第1章 復活第609節 定策(3)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請假條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59節 猛將第1590節 博弈(2)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1296節 帝國的毀滅(5)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175節 羞恥第30節 謊言第1233節 威權第60節 微服(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564節 司馬季主出仕第359節 微服(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411節 考舉(4)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458節 趙佗!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1177節 應變第75節 爲政第385節 殺使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
第1583節 戰前(1)第359節 微服(2)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934節 分野(1)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694節 制度(3)第14節 表演第505節 種子第798節 戰前(2)第1394節 談判(1)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449節 土化肥第1515節 局勢第1598節 獎懲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036節 出塞(1)第1473節 衆智(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378節 喜事第509節 禍事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590節 新世界(6)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419 長安諜影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824節 影響第1310節 協議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482節 視察第438節 收買(3)第76節 黑心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501節 驚喜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361節 微服(4)第1589節 博弈(1)第624節 隔閡第239節 回長安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852節 影響(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609節 定策(3)第345節 兄弟們(1)第424節 冬小麥(1)第536節 洗腦(1)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506節 遊說(1)第1章 復活第609節 定策(3)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請假條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59節 猛將第1590節 博弈(2)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1296節 帝國的毀滅(5)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175節 羞恥第30節 謊言第1233節 威權第60節 微服(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564節 司馬季主出仕第359節 微服(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411節 考舉(4)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458節 趙佗!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1177節 應變第75節 爲政第385節 殺使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