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節 設計(2)

“朕將策命潁陰候灌何爲樓煩將軍,將爾全軍……”劉徹忽然對跪在自己面前的樓煩王說道。

然後,從劉徹身後的屏風中,走出一位身披甲冑的老將軍。

這位老將軍走到劉徹面前,跪下來,拜道:“臣何奉詔!”

潁陰候灌何,今年已經六十餘歲了,他的鬚髮皆白,看上去似乎垂垂老朽。

然而,劉徹清楚,這是一位猛將。

年輕之時,他甚至在漢匈大戰時,於野戰之中,斬下一位匈奴骨都侯的頭顱。

注意,他是衝陣斬將所獲的首級。

不是三國演義那樣的叫陣單挑。

而是率部衝陣,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他的父親就更生猛了!

潁陰懿候灌嬰!

這是一位從小販而起的傳奇人物。

在反秦起義之中嶄露頭角,在楚漢爭霸之中,威風八面,陣斬龍且,生擒周蘭,參與彭城大戰,亥下之戰。

即使是其垂垂老朽,將死之時。也受命於太宗皇帝,統兵八萬,北上發動河南戰役,將匈奴勢力全部逐出長城。

他就是傳奇的代言人。

因此,其諡曰:懿。

懿者,美也!

這個諡號,是漢家對一個臣子生前功績和品德的最高嘉獎之一。

漢初一百五十餘列侯,獨灌嬰與曹參獲此殊榮。

而潁陰候家族在漢家地位自然是與平陽侯家族一般。

歷代天子都有與之聯姻。

而且,作爲漢室騎兵部隊的奠基家族之一,潁陰候家族在傳統的騎兵軍官中,有着極大的聲望和號召力。

而最初的漢室騎兵,幾乎有一半是來自樓煩人,或者與樓煩人關係很近的地方。

當然,這裡的樓煩指的是過去秦國樓煩郡地區的常住居民。

在某些程度上來說,其實,這些樓煩軍官,也未必是當年樓煩王國的臣民。

中國自戰國之後,出現了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動。

南方的吳越和齊魯的人口,大量北遷。

而原本在北方的人口,也大量南下。

各地居民彼此交融混居在一起。

於是,春秋戰國以來的隔閡消失,列國盡爲一家,再無什麼你這個楚國蠻子休要來污我晉國君子的言論。

因爲,假如有****這麼說的話,那麼,他馬上就要被扒皮——你特麼不過是個文身的越人移民,嘰嘰歪歪有毛用?

所以,實際上,現在的許多樓煩軍官,其實也就是披了層皮而已。

然而,入其鄉,隨其俗。

正如當年跟着劉邦入關坐天下的關東老兄弟們一樣。

移民到了某地,自然而然,就會以某地人自居,並且繼承了當地人的許多的習俗和傳統。

像關中,現在雖然人口結構大部分是移民,但人人都是以老秦人自居。

又像後世的魔都,講真,真正的魔都原住民有幾個?

但還不是人人都是‘阿拉儂巴拉巴拉……’

這些樓煩軍官也是一樣的。

既然大家都是樓煩人,當然是會履行一些傳統的義務。

譬如,從小練習騎射,又譬如……恨樓煩部族!

雖然很多人不太明白,恨一個匈奴的部族,到底是爲毛?

但這一點都不妨礙大傢伙喊口號。

習慣成自然嘛。

劉徹此番點將灌何,就是要藉助灌何在樓煩軍官羣體裡的巨大號召力,然後拼命往樓煩部族裡摻沙子,分化拉攏,光明正大的拉攏那些中下層的樓煩貴族。

這樓煩王嘛……

跟滄海君一樣,當個招牌,做千金買馬骨的馬骨好了!

而,樓煩軍官們也肯定會樂意,將歸降的樓煩部族的中下層全部拉走。

這樣,用不了兩三年,甚至不要一年。

樓煩部族就會跟樓煩王國一樣,變成歷史上的名詞。

“潁陰候與樓煩候,日後要精誠合作,不負朕望!”劉徹笑着道。

灌何嘴角微微一笑,他雖然已經有差不多二十年沒當將軍了,骨頭架子都要腐朽了。

但是……

假如是對付樓煩部族,他定然會樂意的。

因爲,這是給後代立基業啊!

只要能消化掉樓煩部族,從中拉攏一批可靠的軍官,未來潁陰候家族就有了希望。

甚至……

在灌何心裡,他有更大的野望——換世子。

他現在的世子灌賢,名字裡雖然有賢,但一點也不賢。

相反,就是個紈絝子弟,成天只知道鬥雞走狗,現在二三十歲的人了,連馬都不會騎!

真是丟光了他老爹和他的臉面!

與之相比,他的庶子行,能力更好,也更與他灌家的家風相似。

只是奈何漢家制度,列侯世子必嫡長子。

一般人別說想換個庶子來當世子了,就是嫡子也不太可能。

因爲漢家有制度,列侯世子,肯定會錄名諱,告於太廟,報高帝和太宗、仁宗批示。

歷代先帝們冥冥垂視,將他們的意思通過龜甲表達出來。

走完這個程序後,嫡長子的世子地位就獲得了先帝們的認可。

想換?

呵呵呵,先帝們的臉往哪裡放?

所以,漢室纔會發生許多奇怪的事情。

譬如,四年前,長沙王掛點,但他明明還有兒子,但劉氏天子卻宣佈:長沙絕嗣,廢爲郡縣。

又如,當朝丞相周亞夫,他父親的封號是絳候,他哥哥作爲世子,繼承了其父絳候之爵位。

但等他哥哥犯罪被誅後,他被太宗批准,嗣絳候之爵,但封號卻變成了條候。

這都是這個制度在作祟。

在理論上來說,灌何幾乎不可能更換世子——除非他得到天子的特詔,然後由天子向列祖列宗報告:潁陰候世子賢有疾,不能奉宗廟,冊其庶子行爲世子。

然後先帝們再通過龜甲做出批准。

這是唯一可以繞開‘置後律’的限制,順利更換繼承人的方法。

然而,這樣的特例,在漢室六十年的歷史上,沒有發生過一次。

對於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劉氏而言,挑戰先帝們批准的事情,等於自己抽自己嘴巴子。

灌何很清楚,他想要換個繼承人,免得自己和自己的父親被自己那個不成器的世子拖累。

唯一的辦法,就是立下大功,然後用此功勞去請求天子答應特許換人。

即使如此,哪怕成功,他的潁陰候封國,也至少要付出兩千戶食邑被削的代價——這是制度,置後律所規定的代價:列侯繼承人倘若換人,那就要遞減爵位或者食邑戶數。

這就是爲什麼,漢室列侯們,那些名將,那些英傑,哪怕明知道自己的嫡長子是個草包,也要捏着鼻子認可的原因——換繼承人很難,更重要的是,即使成功,也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一般,假如不是實在對自己的兒子沒信心,沒有人會選擇換馬。

而灌何也是沒有辦法了。

他清楚,他假如不能換掉那個紈絝子弟,等他一死,他與他爹,就可能會被拖累。

若潁陰候爵位被廢黜,那他與他爹在九泉之下,就要吃不到香火血食,得不到祭祀。

這是漢人士大夫貴族最恐懼的身後之世。

死了還要捱餓,太可怕了!

所以,此刻灌何簡直彷彿回到了二十歲的青春歲月,他意氣風發,精神抖索的看着自己眼前的那個樓煩候,然後,他拱手道:“樓煩候,鄙人潁陰灌何……”

樓煩王,哦不,現在已經是漢室的樓煩候聞言,嘴角一抽搐。

在將近三十年前,潁陰候就是漢朝在匈奴最響亮的稱呼。

那位漢朝丞相,帶着大軍,將匈奴逆推回草原,解除匈奴騎兵對長安的威脅,然後還從匈奴人嘴裡搶到了一部分的河套平原,在那裡設置雲中郡。

即使當時,匈奴是後院起火,月氏人開始搗亂,匈奴主力被迫全部西征,去與月氏人捉迷藏。

但當時的漢朝,幾乎全是步卒,騎兵加上車兵,勉強纔有個幾千人。

帶着這樣一支軍隊,這位漢朝丞相,取得那樣的勝利,足以讓匈奴人刮目相看。

老上單于甚至感慨:此虎將也!

而對他而言,潁陰候這三個字的含義更大。

作爲樓煩王,他當然有所耳聞,漢朝的潁陰候與漢朝的樓煩軍官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

“此人必會給我找茬……”樓煩候在心裡想着,這個概率應該是很大的。

於是樓煩候將視線看向那位笑眯眯的漢朝的皇帝。

他很清楚,自己如今的富貴甚至生死,全繫於漢朝皇帝的一念之間。

所以,他必須拼命巴結、跪舔。

而且要比從前跪舔和臣服匈奴人更徹底!

不然,漢朝皇帝肯定不乎幫他!

深深吸了口氣,樓煩候跪下來,拜道:“陛下明鑑,臣本北狄酋長,粗鄙不識王化,狂妄自大,幸蒙陛下不棄,用大義感召,使臣知中國王化,陛下之德,令臣感激涕零!臣必萬死以報陛下大恩!”

“只是……”他匍匐在地上,說道:“臣本北狄,生來無有姓氏,唯有以部族爲號,今爲陛下臣妾,沐王化而更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臣之粗鄙,冒犯陛下之聖德,故此,臣請陛下嘉大惠,賜姓氏名諱與臣……”

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了。

通過向漢朝皇帝要賜名,從而將自己的地位,拔高到‘天子奴婢’的地位上。

這是他與他那幾個幕僚商議後的結果。

甚至,這些說辭,也都是幕僚們幫他想好,然後教他背熟了的。

只要他能成功獲得賜名,那麼,就等於獲得一個保障。

劉徹聞言,呵呵一笑。

取名字什麼的,他最喜歡了,尤其是給歸降的夷狄取名字。

他沉吟片刻,然後說道:“卿既然沐中國王化,不如就以王爲姓氏,以忠爲名!”

樓煩候聞言大喜,立刻拜道:“陛下嘉大惠於粗鄙之臣,使臣能有姓氏名諱,不再爲夷狄之人,臣銘感五內,必世世代代,子子孫孫,爲陛下鷹犬,做社稷爪牙,以報陛下之恩!”

“愛卿知道就好……”劉徹善意的點點頭,然後道:“朕已決意,將卿及卿的部曲,北遷至造陽縣……”

他拍拍手掌,很快就有宦官擡着一副巨大的地圖,來到他的面前。

劉徹拿着天子劍,在地圖上那條蜿蜒的長城上一指,將造陽縣所在的位置指給樓煩候王忠和潁陰候灌嬰,道:“造陽,去右北平以北三百餘里,爲漢家預警之地!”

此地,與馬邑一般,是漢匈數十年戰爭的產物。

但它比馬邑更危險。

因爲它與長城距離更遠,而且,身後沒有雁門這樣的雄關。

在歷史上,武帝時期,此地曾經反覆易手,漢匈在此屢次爭奪。

若在以前,此地無所謂了。

丟了就丟了,無關大局。

但現在,隨着安東都護府重要性越來越高。

此地,就已經不容有失了。

因爲此地,在劉徹看來,大抵應該是後世的北京門戶,宣化。

丟了它,右北平和上谷郡都有危險。

而且,匈奴人還可能繼續深入,攻擊燕薊,切斷中國與安東都護府的陸路聯繫。

而這是劉徹所不容許發生的情況。

但,臨時抽調一支過萬的騎兵北上,既不經濟也不現實。

倒是樓煩部族大有可爲!

歷史上,霍去病就在吊打了匈奴後,馴化了烏恆人,然後將烏恆放到遼西與右北平之間的草原,作爲緩衝和預警。

此舉雖然在霍去病死後給漢室造成了一些麻煩。

但總的來說,改善了右北平上谷郡和燕薊的國防,匈奴人從此不再可能在沒有擊敗烏恆前,就南下去襲擾其身後的右北平等地。

如今,劉徹此舉也算是抄襲霍去病故智。

不過,相對於霍去病將自己的狗丟到那裡,連鏈子也不栓就不管了。

劉徹無疑考慮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造陽縣附近,此時的地勢也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只有少數的丘陵地區。

雖然比不得河套,但也算一個優秀牧場了。

至少,漢室就在哪裡養了大概兩三千匹戰馬。

將樓煩人安置至此,用上谷郡和右北平的軍隊監視和監管。

這樣就不怕樓煩人尾大不掉,更可通過當地的百姓與漢軍,漸漸的同化樓煩部族。

而且,又因爲此地遠離中國腹心,就算出了問題,也好解決,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136節 封神第1186節 轉折點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909節 換俘(2)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793節 廟算(2)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1005節 殺雞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1352節 決戰(4)第216節 基本盤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1515節 局勢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066節 屠殺(完)第1083節 撤退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610節 胸甲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1232節 影響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29節 探尋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132節 殿問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356節 最後的白狼騎(2)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79節 視察(1)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1246節 義民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785節 洗腦(1)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464節 大朝儀(4)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163節 雄心(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439節 收買(4)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825節 腹黑第615節 洗錢第635節 新學派(4)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81節 求情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355節 決定第1517節 煩擾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655節 無奈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343節 屍山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634節 新學派(3)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458節 趙佗!第1491節 深海(1)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209節 新法家(2)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369節 無題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426節 換皮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1413節 相親(1)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428節 戰爭!第1463節 裁決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11節 彙報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296節 迷霧第1152節 安排
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136節 封神第1186節 轉折點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909節 換俘(2)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793節 廟算(2)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1005節 殺雞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1352節 決戰(4)第216節 基本盤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1515節 局勢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066節 屠殺(完)第1083節 撤退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610節 胸甲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1232節 影響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29節 探尋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132節 殿問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356節 最後的白狼騎(2)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79節 視察(1)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1246節 義民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785節 洗腦(1)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464節 大朝儀(4)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163節 雄心(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439節 收買(4)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825節 腹黑第615節 洗錢第635節 新學派(4)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81節 求情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355節 決定第1517節 煩擾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655節 無奈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343節 屍山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634節 新學派(3)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458節 趙佗!第1491節 深海(1)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209節 新法家(2)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369節 無題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426節 換皮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1413節 相親(1)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428節 戰爭!第1463節 裁決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11節 彙報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296節 迷霧第1152節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