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節 冬小麥(1)

事實上,有關冬小麥的推廣和普及工作,早在去年,劉徹讓人編纂《新農書》時,就已經讓人做好了這方面的技術準備。

但,當時時機還不成熟。

冬小麥能成爲主食,那是因爲後世磨坊技術的發展,使得百姓可以藉助畜力或者水力,將小麥磨成粉,然後製成麪條、包子、饃饃等食品。

但,當時,水力磨坊連個影子都沒有。

強行推廣冬小麥,唯一的結果,就是——老百姓們怨聲載道。

漢室關中的農民,尤其是底層的自耕農,可是非常彪悍的!

惹毛了他們,皇帝也照罵不誤!

譬如,歷史上小豬就曾經被罵了個狗血淋頭,還發作不得!

但現在水車出現,並且得到了劉徹的大力推廣。

目前劉徹流經上林苑的多條河道旁邊,像立樁子一樣,大規模的鋪建水車,用於提取河水,灌溉上林苑中的土地。

到現在爲止,少府已經在上林苑中鋪設了三百多臺大小水車,灌溉接近一萬頃的土地。

被水車灌溉的農田和沒有水車灌溉的農田,那糧食產量,幾乎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尤其是對於許多土地肥力已經耗盡,土地開始鹽鹼化的農田來說,水車的灌溉+人畜肥料以及挖河泥等措施的推行,一下子就將這些本來已經淪爲下田的土地。重新變成了上田,看着田裡茁壯成長的粟苗,租種上林苑土地的農民。嘴巴都笑的合不攏了。

對劉徹來說,水車既然已經鋪設好了,那麼,只拿來提水,無疑是對資源的浪費。

因此,在一些臨近皇莊的水車旁邊,劉徹讓人做了幾個簡單的水力磨坊。藉助水力,將小麥磨成粉。

這個技術。並非是什麼高科技。

墨家的科學家們,只用三天就搞定了。

現在,在少府的庫房中,已經堆積了數百斤剛剛磨出來的麪粉。

少府的廚令衙門中的數百位廚師。正奉着劉徹的命令,日以繼夜的研究,怎麼把麪粉變成麪條、包子、饃饃甚至餃子。

這些暫時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摸索。

但一點都不妨礙,劉徹準備推行冬小麥種植的決心。

畢竟,比起粟米來,麥子是前途更光明的作物。

粟米的產量,在農業社會時代的極限,已經快要到達。

而小麥則潛力無限!

同樣一畝土地,即使是在如今。小麥的產量也比粟米高!

更何況,麥子比粟米,對水的需求要低。

當然相對的。小麥需要更加科學的種植規劃以及照料。

想跟種粟米一樣,一個家庭五口人就能照料百畝土地,幾乎不太可能。

這也是西漢以後,中國再也沒有誰提什麼‘一夫五口治百田’模式的原因。

只是,相對於目前來說,想要推廣冬小麥。對於劉徹以及漢室政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首先擺在劉徹面前的難題就是:老百姓拒絕接受小麥成爲主食。

在這個時代的關中。糧食是分等級的。

第一等的是高粱米,只有貴族以及官員才能常常吃到,尋常百姓,只能在過節時吃上一點。

第二等就是粟米,是百姓的主食。

第三等的是小麥,願意吃小麥飯的人,在關中只有最窮的農民。

其他人,但凡日子能過的下去,是不願意吃小麥飯的。

第三等的,則是大豆。

大豆在這個時代,一般是作爲飼料使用的……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基本上沒有百姓會願意大規模種植小麥。

現在關中種植小麥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那些下田以及鹽鹼地。

大抵屬於類似廢物利用的一種心態。

回宮以後,劉徹就召開了一次推廣冬小麥種植的會議。

參加會議的,基本都是內朝的官員以及劉徹的心腹。

這個會議,基本上也是一個任務分配的會議。

因爲劉徹心裡面以及制定好了怎麼推廣冬小麥種植面積的計劃。

因此,在會議一開始,劉徹就開明宗義的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此話,雖然有些偏頗,但朕以爲,頗有可取之處!”

“推廣冬小麥種植,就要用此話來推行!”

一開始,劉徹就以強硬的姿態,爲冬小麥的推廣定下基調。

因爲他深知,別說是老百姓了,就是下面的臣子,恐怕也不會理解他執意推廣冬小麥的態度。

因爲,現在的漢室,不是那個被小豬搞的天下疲憊,民生艱難的漢室。

現在的漢室,階級矛盾還很緩和,土地問題還不突出。

假如說天下歌舞昇平,人人安居樂業,是在吹牛逼,但,民衆生活大體還能過下去,破產的農民也沒有佔據社會主流,這卻是事實。

所以,在這樣的局面下,皇帝忽然要推廣向來被視爲雜糧,只是一般民衆在青黃不接的時節用來填肚子的小麥,臣子們都會感到匪夷所思,甚至覺得異想天開。

但劉徹此話,卻一棍子將臣子們勸諫的話都給堵在喉嚨裡了。

他用這個態度向大臣們說明:冬小麥,朕意已決。

而與會的大臣,基本不是內朝的侍中、尚書、郎中,就是劉徹的心腹親信,如義縱、顏異等人。

大家的節操,在這半年的官場磨礪下來,已經少了很多了。

自然不會跟個愣頭青一樣出頭。

即使反對的人,也覺得應該先聽聽天子的思路再說。

劉徹卻不給他們思考的機會,直接道:“朕決定了,今年開始,糧食保護價,將納入小麥,每石小麥價格將與粟米看齊!”

頓了頓,劉徹補充了一句:“少府有司,不得以任何藉口和理由,拒絕收購小麥,更不可有壓價、抽成等行爲,朕將命蘭臺御史監督!”

在這個時候,劉徹就不得不感激他的祖父和父親,給他留下了殷實的家底。

少府府庫中積蓄的上百億的錢財,足夠劉徹繼續這樣大手大腳的揮霍好幾年了。

而新的五銖錢的全面流通,加之吳王劉濞的敗亡,也使得劉徹掌握了金融的大權。

所以,劉徹完全不需要擔心,錢不夠了這種問題。

他的個人小金庫中,每年還會源源不斷的有着鉅額的資金進入。

只要他不學小豬,亂造宮殿,全國巡視,散財,求仙問道,這些錢,他估計起碼能支撐到他完成整個社會和軍事改革。

比起被錢逼死的崇禎,劉徹無疑要幸運得多了!()

第1529節 刷經驗(1)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9節 懲處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641節 廟算(3)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437節 收買(2)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717節 無題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226節 安排第1507節 遊說(2)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17節 兄弟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844節 善後(1)第1593節 統治(3)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504節 接班(2)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681節 法度第369節 無題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428節 戰爭!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445節 博弈(1)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27節 看望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88節 新世界(4)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108節 高闕會戰(1)第1161節 征途(1)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98節 暗流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快去搶紅包第1177節 應變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144節 經濟(1)第383節 詔諭第890節 任命第500節 法統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633節 新學派(2)第1491節 深海(1)第43節 貓膩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296節 迷霧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51節 競爭對手第544節 項羽的詛咒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422節 狗腿子(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1408節 裁決(2)第7節 推恩(下)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661節 背景第1006節 繳文第929節 探尋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32節 入宮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57節 撫卹(2)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250節 調整(2)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699節 目的(1)第413節 考舉(6)第326節 選秀(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95節 人選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470節 在安東(2)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009節 內閣(1)
第1529節 刷經驗(1)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9節 懲處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641節 廟算(3)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437節 收買(2)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717節 無題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226節 安排第1507節 遊說(2)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17節 兄弟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844節 善後(1)第1593節 統治(3)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504節 接班(2)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681節 法度第369節 無題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428節 戰爭!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445節 博弈(1)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27節 看望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588節 新世界(4)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108節 高闕會戰(1)第1161節 征途(1)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98節 暗流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快去搶紅包第1177節 應變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144節 經濟(1)第383節 詔諭第890節 任命第500節 法統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633節 新學派(2)第1491節 深海(1)第43節 貓膩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296節 迷霧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51節 競爭對手第544節 項羽的詛咒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422節 狗腿子(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1408節 裁決(2)第7節 推恩(下)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661節 背景第1006節 繳文第929節 探尋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32節 入宮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57節 撫卹(2)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250節 調整(2)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699節 目的(1)第413節 考舉(6)第326節 選秀(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95節 人選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470節 在安東(2)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009節 內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