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節 趙佗!

南越國,番禹城(廣州)。

此刻,一片歡騰的景象。

今天是南越王國的創建者,國王趙佗的九十一歲大壽。

來賀的南越國貴族、大臣、地方官員以及羈絆的部族首領絡繹不絕。

在賀禮之中,數以十計的美貌少女赫然在列。

趙佗此刻就隨手撥着這些記載着這些美貌少女的籍貫來歷以及資料的竹簡,目光灼灼,旒珠掩蓋下,無人知道他內心的想法,唯有誠惶誠恐,叩首跪拜。

良久,趙佗才巍顫顫的道:“過了,過了!”

“寡人老朽,這些送選侍女,全部送去給王世孫罷!”

“諾!”丞相呂嘉頓首而拜。

趙佗的目光,越過呂嘉,停留在寢宮門口的那輛經歷了數十年時光,卻依舊嶄新如故的戰車。

看到這輛戰車,趙佗彷彿穿越時光,回到了六十餘年前的那個早晨。

“始皇帝駕崩了!”來自中國的天使將這個等同於噩耗的消息,帶到了南海郡。

整個南海郡,數十萬大軍縞素,人人落淚。

幾乎所有人,在那剎那,彷彿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理由。

特別是對趙佗來說,始皇帝的駕崩等同於天塌了。

當時,南海郡的數十萬將士,心裡面都在想着:沒有始皇帝,我們該聽誰的呢?

這種失去了主心骨和奮鬥目標的日子,確實很難熬。

很快,趙佗就發現,其實,事情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糟糕。

始皇帝駕崩,南海郡就成了大秦帝國的孤兒。

咸陽的貴人忙着政爭,趙高李斯。肆意妄爲,來自中國的補給和支持漸漸斷絕,甚至,咸陽的使者都不在出現在南海郡。

這南海郡的秦軍、移民以及眷屬,能依靠的就只有他和當時的郡尉任囂。

失去了來自祖國的支持。遠征軍在這百越雜居。夷狄遍地的南海郡的行動開始寸步難行。

越人桀驁不馴,難以馴服,常常襲擊中國移民的聚集區。

當時的趙佗,是南海郡龍川縣縣令。

龍川扼守在百越與中國移民的主要聚集地之間,而且地勢險要,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相對的,越人的攻擊和反抗也很強烈。

一年到頭。趙佗都在帶着自己的軍隊。殺殺殺殺殺殺。

敢襲擊漢人者殺,不從命者殺,甚至眼神不對也要殺!

中國精銳的秦軍,碾壓百越各部落的反抗,當然是輕而易舉。

但,叢林深處,沼澤之中的百越部族,卻是殺之不盡。滅之不絕。

今年砍了一萬個腦袋,明年。又有三萬越人嗷嗷叫着衝了過來。

當時,趙佗就常常乘着那輛戰車,調集軍隊,圍剿反抗統治和襲擊漢人的百越部落。

戰車的車轍上沾滿了百越人的血肉,沼澤山林之中,橫屍遍野,殘肢斷體隨處可見。

終於有一天,趙佗發現,光靠殺人,解決不了問題。

越人根本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

倘若始皇帝還在,那倒沒什麼!

有着始皇帝的堅定支持,中國的物資、移民、補充的軍隊和文官,源源不斷的涌來南海,精銳的無情的秦軍,可以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清剿百越人的反抗。

可惜,雄才大略的始皇帝駕崩了,隕落在南下尋訪長生不死的道路上。

咸陽城裡坐着的是一羣蠅營苟且之輩,鼠目寸光的庸碌貴族。

沒有人關心南海郡的這幾十萬軍隊和移民,派去咸陽求助的使者回來報告,朝廷裡的貴人,只在乎南海郡送去的錢財稅賦糧帛,根本沒有人管南海郡的死活和困難,咸陽連一兵一卒都不想再派來南海了。

他們準備把這些資源和財富用在自己奢靡的生活上,紙醉金迷的享受上。

南海郡成了孤兒,被咸陽拋棄了!

得到了使者的回報,大家都沉默了。

有人不相信,於是,又一撥使者出發了。

但結果很殘忍,連續好幾波使者,帶回來的消息,都是一樣:咸陽只命令和督促南海郡繳納稅賦,至於資源和援軍?

趙高忙着指鹿爲馬,李斯尋求魚死網破,誰又關心南海郡的問題?

郡尉任囂,出離的憤怒,南海郡的將士,也對咸陽死心了。

大秦帝國的光榮,隨着始皇帝的駕崩和趙高李斯的鬥爭,如同夕陽一般,迅速消失。

無邊無際的黑暗時代來臨了。

黑暗中,伸手不見五指,沒有人知道前方等待着幾十萬奉命前來百越,爲子孫後代開疆拓土的將士和移民的是什麼?

大家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而百越人的反抗依舊劇烈。

那時候趙佗知道,必須要改變政策了。

沒有中國的支持,僅靠不過五十萬的移民和軍隊,根本不足以在這文明的蠻荒之地立足。

但,那個時候,趙佗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百越人桀驁不馴,不通中國語言和文字,想交流,都有困難。

有人堅持不下去了,整日以酒精麻醉自己,有人頹廢無比,如行屍走肉。

甚至,有絕望的軍官,承受不了壓力,選擇了自殺。

任囂與趙佗,不得不開始爲自己麾下的幾十萬同袍尋找一條道路。

他們有那個責任,也有那個義務——因爲,這幾十萬同袍和移民,是他們兩個,從繁華的中國故鄉,帶到這蠻荒的南海郡的。

狐死,尚且首丘?更何況人?

任囂決定放棄南海郡的殖民地,全軍護送移民和家屬,返回中國——哪怕爲此丟掉性命!

但是,很快,又一個消息從中國傳來——天下大亂了!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起義軍隊勢若燎原,大秦帝國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

然後。豪傑遍起,烽火遍天下。

每天都有數不清的難民,逃來南海,向南海郡的將士講述中國戰亂的恐怖和可怕。

官軍和義軍相互廝殺,數不清的繁華大邑。變成了廢墟。多少個人口繁華的城市,成爲了空無一人的死城。

帝國滅亡了……

信仰崩塌了……

更重要的是——沒有家鄉了……

幾乎所有人的家鄉,都已在戰火之中!

無數的人都在問:我們該怎麼辦?

爲了防止南海郡也被戰火波及,郡尉任囂下令,燒燬通往中國的橋樑和道路,封閉五關。

對於中國內戰的交戰各方,南海郡的將士。沒有一個有好感。

秦廷的傲慢和胡作非爲的貴族、大臣、王公。傷透了他們的心,他們拒絕爲了這個已經變色,失去了秦的立國精神的政權賣命。

至於反叛的陳勝吳廣、項羽劉邦,楚懷王什麼的?

呵呵,在南海郡將士們眼中,一羣叛逆!始皇帝若在,一紙詔書,南海郡五十萬軍民。就要出關去平叛了!

而且,這個時候。百越人的反抗和襲擊,越來越頻繁,南海郡也沒工夫再去理會中國的種種是非。

也是在那個時候,趙佗在率軍圍剿百越部族的過程中抓到了一個人。

他現在的丞相呂嘉,百越人中的貴族。

趙佗終於發現,原來,百越人也不是不能交流的,也並非只能靠鐵與血,死亡和殺戮來征服。

控制百越的貴族,就能控制百越的部落,百越的貴族投降了,那,那些本來悍不畏死,前仆後繼的百越蠻人,一下子就會變成打不還口,罵不還嘴,比中國農民還溫順的臣民。

於是,趙佗提出了‘和輯百越’的口號。

給予百越貴族官職、俸祿和賞賜,派出文吏,教導百越貴族識文斷字,傳授給他們禮儀道德和文化。

於是,百越人老實了。

再也沒有人襲擊中國的聚集區。

再也沒有人敵視中國人。

中國人與越人,終於能和平相處。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某些不聽話的刺頭,自然是消失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

到今天,趙佗已經可以自豪的說一句,南越國境內,百越各部族已經在實質上,跟中國人無二了。

他們絕大多數,有中國姓氏,用中國禮儀相處,以中國文字爲本。

雖然大家都對現在的中國天子不怎麼感冒,但對他這位南越王,卻是視若神明一般。

之後的事情,就變得順利無比了。

當中國還在戰火中煎熬的時候,南海郡的將士們,在忙着娶妻生子。

他們的妻妾來自於百越各部族的首領以及貴族家庭的女兒。

趙佗和任囂爲了鼓勵從中國來的將士們娶百越部族女兒爲妻,他們帶頭娶了百越貴族的女兒。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趙佗每年都會娶納數以十計的百越女子,充斥自己的後宮。

而百越人與來自中國的統治者們聯姻後,也安心下來,順服來自中國的殖民者的統治。

然後,趙佗最親密的戰友,與他一同奉始皇帝欽命,統帥大軍來征服百越的郡尉任囂病逝了,任囂臨終前,將郡尉大權傳給趙佗。

再然後,趙佗出兵,將另外兩個相鄰的郡縣,象郡和桂林吞併下來。

天下大亂,秦廷已崩,信仰破滅。

不知不覺中,趙佗成爲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將士和移民心目中的大英雄大豪傑。

無數的人崇拜他膜拜他。

趙佗的野心也慢慢膨脹。

他先是在番禹城自立爲王,等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人管他,也沒有反對。

於是自稱南越武王,出入稱警,行文稱制,還用起了天子儀仗和制度。

可惜,好日子並不久遠。

中國的戰亂,很快平息了。

來自沛郡的劉邦奇蹟般的擊敗所有競爭者,在雒陽登基稱帝,建立漢室。

不久,劉邦遷都關中,在秦宮廢墟上。建未央、長樂兩宮,並以此兩宮爲基礎,建立長安城。

一統天下後的漢天子,終於發現,原來在南海這個犄角疙瘩的地方。還有一個秦的餘孽建立起來的政權。

漢五年。劉邦遷衡山王吳苪爲長沙王。

冊封詔書中,長沙國的疆域包括了南海、桂林、象郡。

這是赤裸裸的表達了對他趙佗的威脅。

從此,長沙國與南越國,就成了死敵。

幾十年來,兵刃相見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一開始,中國疲憊,長沙國小。南越兵自然也能毫無壓力吊打長沙國。

可惜。奈何有人拉偏架……

長沙國吃了敗仗後,來自中國天子的精銳兵馬接受了長沙的防禦,大軍雲集,秣馬厲兵,殺氣騰騰。

而當時的南越國,早期隨趙佗一起來到這裡拓荒的第一代精銳的秦軍不是老去,就是已經戰死沙場,埋骨異鄉。

成長在百越蠻荒地區的新一代戰士。不管是裝備也好,技戰術也罷。都被經歷過中國羣雄爭霸的漢軍甩出十八條街。

好在,中國天子,也有內憂外患。

內部的諸侯們在蠢蠢欲動,長城外的匈奴人也是虎視眈眈。

投鼠忌器,也不大可能殺進南越國。

就這樣,在經過無數次的談判和妥協後,趙佗臣服長安,接受中國天子的冊封和印璽。

這對趙佗來說,是個好事情。

他終於能名正言順,大搖大擺的稱王建制。

而且,有了來自中國天子的承認和冊封,無論是內部那些刺頭,還是百越的貴族,也都老實了下來。

假如,就這樣的話,趙佗倒也樂的永遠如此維持下去。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幾十年來,長安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南越的野心。

不管是一開始的長沙國,還是後來的吳國、楚國,從未停止過對南越的覬覦和野心。

這幾十年來,邊境上的摩擦甚至大規模的衝突,從未停止。

這中間,刀光劍影,明槍暗箭,數不勝數。

從趙佗的角度來看,南越這個政權,能存活至今,簡直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回憶着這些往事,趙佗感覺自己的精神重新振奮了起來。

“寡人不能死!”趙佗在心中告訴自己。

他已經活了九十一年了!

比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還要長壽!

他熬死了漢太祖,呂后,長沙王吳苪,漢太宗孝文皇帝、吳王劉濞,這些英雄豪傑,但他還得再熬下去。

因爲長安傳來得消息,讓他很不安。

新即位的漢室天子,上臺不過半年,種種舉措和措施,讓趙佗這個經歷了無數風雨和鬥爭的老狐狸聞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朝鮮的滅亡,更佐證了他的猜測。

自始皇帝以來,大一統的理念和思想,就已經深深植根於每一箇中國人的靈魂深處。

便是趙佗自己,也很難抗拒這種來自靈魂深處的渴望。

每一個正常的中國統治者,都不會放棄統一,每一個正常的中國人,都不會坐視國家分裂。

趙佗甚至感覺,錯非他已是九十高齡,且已經稱王建制五十多年,恐怕也會他的孫子一般,會幻想會憧憬會渴望。

但可惜,活到他這個歲數,經歷了他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趙佗不再相信任何理想與信念。

雖然他在南越國努力推行漢化改革,將百越各部族融入中國的體系之中。

但對於長安,他是一點忠誠都欠奉。

想要他臣服?

可以,讓始皇帝復生,親自下詔吧!

至於長安的劉氏天子,那是誰?

在趙佗眼中,連劉邦都不過是區區一個黔首,假國家之亂,行叛逆之事,沐猴而冠,牝雞司晨的逆賊。

只是,趙佗也很清醒的看到了未來的危險。

國中漢化日深。

上至王族,下至百姓,都認可了長安是宗主國。

甚至他的嫡長孫趙胡,更是一門心思思念長安的繁華和富饒,天天唸叨着要回長安朝覲。

第二代,第三代的秦軍和移民後代,更是忘記了當年中國政權是怎麼拋棄他們的祖輩的。

一個個都思念着回鄉祭祖。

來自吳楚齊魯的儒生。在這些人中無孔不入的宣傳着諸夏的理念。

這麼下去,恐怕等他嚥氣以後,這南越國就沒人能鬥得過防的了來自長安的威逼利誘了。

“國事艱難,唯寡人能與丞相知之!”趙佗莫名的對着跪在他面前的丞相呂嘉感慨着。

最近二十年,趙佗已經開始扶持呂嘉等百越貴族首領來平衡國內的親漢派勢力。

只是。便是百越人。在幾十年的漢化後,居然也開始憧憬中國,以中國人自居,這讓趙佗真是又喜又悲!

唯一能與趙佗有共同語言,能讀懂他的政策的,恐怕也只有現在跪在他面前的這個當年的俘虜,現在百越人中威望最高的呂氏族長。南越丞相呂嘉了。

呂嘉叩首道:“大王辛苦。臣亦知之,中國天子,項莊舞劍,臣也看出來了,敢請大王示下!”

對呂嘉而言,他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趙佗所賜,若非趙佗,他早已是一堆白骨。哪來如今的地位?

只是,呂嘉自己也已經是垂垂老矣。

君臣兩人相視苦笑一聲。

“寡人年已九十一。活不了幾年了……”趙佗感慨道:“寡人長子早夭,諸子也多亡,王孫胡,年少,不知世事,爲長安所騙,長此以往,社稷宗廟恐有不安,倘有一日,寡人追隨任公而去,這南越社稷宗廟,就要仰仗丞相多多擔待,萬萬記得,倘若世孫欲朝長安,務必勸阻!”

趙佗心裡很明白,萬一他死了以後,趙胡那個不孝孫子去了長安,這南越,就要徹底失去自主了。

運氣好,趙家或許還能做個安樂侯,運氣不好,一杯毒酒,滿門抄斬!

經歷了咸陽的背叛後,趙佗實在很難相信身居高位的統治者的節操。

況且,他如今已是一方霸主,又何必再去屈居他人之下?

唯一可慮的,還是子孫後代。

只是,這些話,他說過無數次,雖然每次趙胡都點頭稱是,發誓遵守,但趙佗看得出來,他的那個孫子,根本就沒把他的警告放在心裡。

那個天真的年輕人,還滿心以爲長安天子對他厚遇無比,必不會害他……

沒有辦法,趙佗只能繼續加強呂嘉的權力,萬一有一天,他死了,呂嘉還能繼續支撐南越的獨立。

“只是,呂嘉死後,這南越國,還能靠誰?”趙佗心裡也不由得感慨。

甚至不需要呂嘉死掉。

只要長安天子堅定信念,願意犧牲,這南越國,哪怕是他還活着,也支持不下去!

作爲秦帝國那曾經嚴密龐大到極致的軍事體系中的一員,趙佗深深明白,一旦中國政權動員起來,力量究竟會強大到何種地步!

當年,他與任囂奉命統兵五十萬,爲始皇帝開疆拓土,來到這百越雜居的不毛之地。

爲了能在這裡紮根,始皇帝下令,生生的以人力,鑿出了一條運河,爲大軍輸送給養,補充兵源。

如今,長安假如決定動武。

那麼,當年始皇帝爲了進攻南海地區而營造的許多設施,都是現成的,可以利用的。

更麻煩的是,趙佗這五十年來,開發南越諸郡,興建了許多的道路和水利設施、橋樑,清理了許多阻塞的河道以及阻礙交通的沼澤、叢林。

換句話說,現在的漢軍,已經不需要像六十年前的秦軍那樣,在這南越諸郡,每走一步,都艱難無比。

他們只需要敲開南越國佈置在邊境上的五關防禦,就能長驅直入,沿着他趙佗營造的道路和河道,直抵番禹。

而且,漢軍甚至不需要再去面對桀驁不馴的百越部族了。

那些當年給秦軍造成巨大傷亡和困境的百越部族,今天,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已經漢化了。

尤其是趙佗統治的核心區域,百越人與漢人,幾無區分。這些人,並不反感漢人,相反,可能還有人會歡迎漢人。

趙佗統治南越幾十年,固然有着自己的基本盤。但相對的,也有仇敵和不喜歡他統治的部族。

這些人恐怕做夢都在想着推翻趙佗的統治。

漢軍一到,這些人立刻就會變成帶路黨!

而去年的吳楚叛亂,更展示了漢軍的戰鬥力。

幾十萬吳楚大軍,三個月就灰飛煙滅!

十餘萬隨同吳王劉濞北上的三越軍隊。只逃回來幾千人。

所有的倖存者。都不無恐懼的向着他人訴說漢軍的強大和無敵。

如今,夷滅了吳楚,接受了吳楚的長安,只要願意付出代價,就可以滅亡南越!

這一點,趙佗深信不疑,也毫不懷疑!

而剛剛發生的朝鮮之戰。更證明了趙佗的擔憂!

漢室的樓船將軍徐悍。統帥的龐大艦隊,跨越了漫長的海岸線,在朝鮮柔軟的腹部登陸,給予衛氏致命一擊,並導致衛氏政權崩盤!

所以,趙佗深知,想要維持南越國的獨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漢室朝廷知道,滅亡南越。要花費巨大代價,而這個代價,是長安所不願意付出的。

當然,另一方面,也不能跟朝鮮那樣作死!

長安天子年輕氣盛,惹毛了他,不顧什麼代價不代價,也要滅亡南越的話,那就死翹翹了。

所以,趙佗很清楚,恭順和臣服,對他和南越國,非常重要。

像當年那樣隨意的稱帝,那樣的糊塗事情,可萬不能再幹了!

不僅如此,還得想盡辦法,讓長安天子滿意。

所以,這次出使長安得使團,他命人帶上了許多南越的寶貝。

從特產的荔枝到來自海外的珍寶,無從不包,甚至就連國書也寫的委婉無比,堂堂南越王,在國書中不僅僅是自稱‘南越蠻夷大長老夫臣陀’更稱呼長安天子爲‘天王’,用詞更是謙卑至極,滿篇國書,都在強調,他趙佗是怎麼怎麼的恭順,怎麼怎麼的忠誠於漢室,願意‘永爲漢藩臣’,年年納貢,歲歲朝請。

在另一方面,趙佗開始重新打造航海的艦隊,並且委派了好幾個親信將領,率船出海,前往海外的小國探路。

萬一真要頂不住長安天子了,乾脆就讓子孫後代,帶着財富和軍隊跑路,前往那些夷狄之地,再立新國。

長安天子總不能跨越海疆,前往追捕了吧?

…………

長安,未央宮,宣室殿。

東甌王使者之後,南越王的使者,也求見劉徹,奉上了南越王趙佗的國書和禮物。

禮物很豐盛。

劉徹只是隨便看了看禮單,就發現了有荔枝和來自海外的琉璃珠、象牙、乳香等奢侈品。

只是,沒有水稻,讓劉徹頗爲不滿。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南越國,可是統治者越南一部分。

所以,後世越南猴子攀祖宗,給趙佗進獻了所謂的開天體道聖武神哲皇帝的尊號。

只是,猴子們恐怕不知道——趙佗跟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甚至就是此時的百越諸部族也跟猴子們沒多大關係。

大抵就跟後世的意呆利雖然是羅馬的核心國土上的國家,但是意呆利人跟古羅馬人,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種!

這個後世的破事,劉徹懶得去管。

他現在只關心,南越人是否能接觸到後世的占城稻?

劉徹對水稻的發展史不熟悉,不太清楚,這個時代,是否已經有了占城稻?

但,有一點劉徹能肯定,南越國普遍是以水稻爲主要作物的。

換句話說,南越國就算沒有占城稻,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水稻。

於是,劉徹放下禮單,道:“使臣回國以後,煩請轉告南越王,朕,命其進獻水稻稻種,務必將南越國內所有水稻稻種,全部各送五十石!”

南越作爲漢室名正言順冊封的藩臣,對漢天子朝覲納貢,那是負有天然的不可推卸的義務的。

南越使臣哪裡敢說半個不字?

聞言立刻叩首:“諾!”(未 完待續 ~^~)

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394節 說服第1455節 掀桌子(1)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413節 考舉(6)第238節 喪母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605節 說服(2)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1281節 戰上谷(2)第803節 出關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488節 移民(1)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19節 懲處第1058節 大鐵礦第438節 收買(3)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1157節 合縱(3)第1387節 聯盟(1)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156節 合縱(2)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501節 驚喜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431節 廟算(3)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387節 聯盟(1)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1280節 戰上谷(1)第1598節 獎懲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445節 博弈(1)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16節 決裂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839節 突圍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307節 嬰兒潮第1603節 僵持(2)第853節 影響(3)第28節 竇嬰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351節 決戰(3)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509節 禍事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019節 好奴才第56節 燕飲(下)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213節 宮變第1143節 團結(2)第1414節 相親(2)第1010節 內閣(2)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019節 好奴才第1529節 刷經驗(1)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75節 神器!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446節 博弈(2)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185節 丟臉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757節 抵達(1)第1261節 居庸關第1475節 見聞(1)第1064節 屠殺(3)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266節 戰略(2)
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394節 說服第1455節 掀桌子(1)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413節 考舉(6)第238節 喪母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605節 說服(2)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1281節 戰上谷(2)第803節 出關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488節 移民(1)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19節 懲處第1058節 大鐵礦第438節 收買(3)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1157節 合縱(3)第1387節 聯盟(1)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156節 合縱(2)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501節 驚喜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431節 廟算(3)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387節 聯盟(1)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1280節 戰上谷(1)第1598節 獎懲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445節 博弈(1)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16節 決裂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839節 突圍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307節 嬰兒潮第1603節 僵持(2)第853節 影響(3)第28節 竇嬰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351節 決戰(3)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509節 禍事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019節 好奴才第56節 燕飲(下)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213節 宮變第1143節 團結(2)第1414節 相親(2)第1010節 內閣(2)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019節 好奴才第1529節 刷經驗(1)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75節 神器!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446節 博弈(2)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185節 丟臉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757節 抵達(1)第1261節 居庸關第1475節 見聞(1)第1064節 屠殺(3)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266節 戰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