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節 猛將

“早則一載,遲早兩歲!”劉徹看着羣臣說道:“就必須發起高闕戰役!”

準確的說,漢匈戰爭,必須在六年之內結束。複製網址訪問

六年之內,劉徹要消滅匈奴王庭,至少也要將河西走廊以及幕南的所有戰略要點佔領,同時,還要將西域戰略,迫使匈奴人只能龜縮在大漠以北。

而一旦匈奴人只能龜縮在漠北,又沒有了西域可以吸血。

那他們就是甕中之鱉,遲早要餓死,渴死!

至於爲什麼是六年?

因爲……

六年後,也就是西元前一百四十四年。

歲在丁酉,春三月,大雨雪!

整個關中,將連續三天,遭遇暴雨和大雪襲擊。

當年,關中糧食歉收,減產超過一半,同時北方也出現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

隔年,關中一日三地動。

上庸大地震爆發,震級至少里氏皇帝,在代國,聽說了大臣們推舉他爲帝,卻猶豫,卻遲疑,沒有馬上啓程的緣故。

根本不是擔心局勢。

而是……

諸侯大臣的條件是——王后及王后子,皆不得留!

馮敬作爲親自下毒毒死了太宗皇帝四個兒子的人,哪怕他只是個執行者,真正的命令,是陳平周勃灌嬰等巨頭所下。

但他也因此被牽連。

在陳平病故,灌嬰逝世,而周勃被驅逐甚至下獄後。

他的御史大夫,自然也要罷免。

不止被罷免,還要被長期排斥在決策圈之外。

一個大臣,連皇子都敢毒殺。

就問皇帝怕不怕,心裡面發不發毛!?

皇帝在這樣的大臣面前,當然會感到恐懼,也當然會心裡發毛。

但,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

當年,聯合起來誅滅了呂氏集團,控制了天下的諸侯大臣貴族聯盟,也早已經支離破碎,所有的巨頭,全都死了。

留下的不過是三五隻小貓小狗。

他們再也構不成對皇權的威脅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劉徹知道,眼前的這對父子,在曾經的歷史上,成爲了英雄,爲了對抗匈奴入侵,保護百姓,捐出了自己的生命。

馮敬也是歷史上整個漢匈戰爭中,漢室戰死的最高等級的軍官。

而他的兒子,現在劉徹眼前這個年紀不過二十四五歲的馮勇,更是表現出了大無畏的精神。

他一個人,在雁門關的城門口,阻擋了匈奴鐵騎整整一刻鐘。

讓匈奴騎兵,根本無法越過他的屏障。

從而使得雁門百姓,能夠有序撤離。

他一個人,至少挽救了數百人的命運!

這是西漢版的許褚、典韋。

有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強大武力。

現在,漢室自然不需要再擔心雁門關的問題了。

馬邑之戰後,匈奴人大概再也沒有勇氣敢走馬邑、雁門這一條線了。

而且,漢室也已經從戰略防守,轉向戰略進攻。

劉徹覺得以馮勇的勇氣和武力,應當成爲他的一柄利劍,爲他攻取單于庭。

至於,他老爹曾經的黑歷史?

劉徹和他的父親以及祖父,連當年下令之人的後代,也能包容和使用。

區區一個執行者,又算的了什麼?

再說了……

換個角度想想的話,假如馮敬沒有毒死那四位伯父,那劉徹還能坐在這裡嗎?

講道理的話,其實劉徹還應該感謝他。

這雖然聽上去很殘酷,很殘忍。

但,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皇室內部傾軋的殘酷!

比起那四位伯父。

少帝兄弟的死狀,那才叫慘!

他們被夏侯嬰砍成了肉泥!

殺了人,還要說他們‘非劉氏子’,是野種!

年輕的馮勇,自然根本不知道自己家的這些黑歷史,他的長輩也永遠不會跟他說。

這些秘密,註定要隨着老臣們的消亡,而永遠被抹去。

馮勇興高采烈站起來,然後,規規矩矩的跟着劇孟,站到劉徹階前的臺階上。

他高大的身材,強壯的體魄,足以讓他哪怕在肌肉男成羣的侍從官羣裡,也顯得鶴立雞羣。

劉徹也非常滿意。

這麼一個保鏢,哪怕是體型也足以震懾許多人了。

更何況,他的武力值,還是冠絕三軍的。

是真正的百人敵!

再過二十年,當衛青霍去病橫空出世時,他也依然年富力強,可以作爲前輩或者助手,幫助那兩位天之驕子更好更快的走上他們應該走的道路。

想着衛青霍去病,劉徹在心裡算了一下。

現在的衛青,應該已經有八歲左右了。

大抵在平陽縣開始了他多苦多難,但卻奠定了他性格的放羊生涯。

講道理的話,其實,再過個兩三年,就可以找個藉口,將他弄來長安,送去武苑培養了。

“就用遴選武士和衛士的藉口吧……”

這樣想着的時候,殿門外傳來了腳步聲。

少府卿劉舍與樓船將軍徐悍,帶着各自的屬官,走了進來。

而墨家現在的鉅子楊毅也帶着兩個墨者,赤腳走近殿中。

衆人來到劉徹面前,恭身一拜,道:“臣少府令舍、臣樓船將軍悍,臣墨苑令毅,奉詔前來,請陛下訓示!”

劉徹站起身來,拍拍手,對左右吩咐:“將北河地圖取來!”

“諾!”立刻有尚書郎領命。

不久後,就捧着一副繪製在帛書上的地圖走了出來。

這是漢匈和親協議的產物。

因爲漢匈新的和親協議規定,匈奴必須允許漢室官員進入匈奴國內,清查各部族的漢人奴隸。

這使得漢室的使者和官員能夠深入之前不能深入的地區,繪製出當地的地理地貌和山川河流的走向。

北河、梓嶺以及高闕還有陰山等地的詳細情況,因此被繪製出來。

未來一兩年,藉着這個機會。

漢室還可能繪製出祁連山、胭脂山、崑崙山甚至是狼居胥山的地圖。

甚至標註出匈奴單于庭的遷徙路線!

如此簡單而輕鬆的就能獲得這些情報。

這讓劉徹也有些意外。

不過,既然匈奴人這麼大意,那,劉徹不好好的利用好這個機會,抓緊時間,搶在漢匈全面戰爭前,繪製出更多的地圖,查清楚更多的地理地貌,那他就太對不起匈奴人送的這份禮物了!

北河的地圖,被打開,坦露在衆人面前。

這副地圖繪製的非常詳細。

詳細到了,連那裡的水比較深,那裡的水流流速比較快,都標識了出來。

這要多虧了匈奴奸且渠且雕難,還有那些被利益和錢收買了的休屠部族和渾邪部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水。

在其他地方,估計再想繪製出這樣詳細的地圖,已經不可能了。

“請諸卿來此,就是想請諸卿根據此圖及其情報,想出一個能在北河之上架設浮橋的最佳辦法,並且選定最佳的浮橋架設地點!”劉徹說道:“卿等都是這方面的行家,請在三日內,拿出具體的措施和辦法,然後報告給丞相!另外,墨家請根據當前的浮橋之法,盡力改良和改進浮橋,使之更便捷更堅固!”(。)

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238節 喪母第1505節 接班(3)第193節 陽陵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358節 自作孽第1116節 培育第307節 神器(2)第1253節 戰略(1)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409節 考舉(2)第345節 兄弟們(1)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1387節 聯盟(1)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49節 厚顏無恥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010節 內閣(2)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070節 血戰(1)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270節 收編第13節 橄欖枝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263節 上谷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07節 調查(1)第1185節 丟臉第586節 新世界(2)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237節 賄賂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459節 一箭N雕第1005節 殺雞第656節 南巡(1)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1118節 腦洞(2)第1151節 教育第455節 坑第122節 過繼(3)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356節 緣由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658節 南巡(3)第345節 兄弟們(1)第1581節 籌備(1)第841節 殲滅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145節 經濟(2)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327節 選秀(2)第302節 亂起!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594節 忠臣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486節 政體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069節 反撲(1)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492節 深海(2)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166節 決心第302節 亂起!
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238節 喪母第1505節 接班(3)第193節 陽陵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358節 自作孽第1116節 培育第307節 神器(2)第1253節 戰略(1)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409節 考舉(2)第345節 兄弟們(1)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1387節 聯盟(1)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49節 厚顏無恥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010節 內閣(2)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1070節 血戰(1)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270節 收編第13節 橄欖枝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263節 上谷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07節 調查(1)第1185節 丟臉第586節 新世界(2)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237節 賄賂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459節 一箭N雕第1005節 殺雞第656節 南巡(1)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1118節 腦洞(2)第1151節 教育第455節 坑第122節 過繼(3)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356節 緣由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658節 南巡(3)第345節 兄弟們(1)第1581節 籌備(1)第841節 殲滅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145節 經濟(2)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327節 選秀(2)第302節 亂起!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594節 忠臣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486節 政體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069節 反撲(1)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492節 深海(2)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166節 決心第302節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