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節 匈奴‘神騎’(2)

在寬闊的平原上,軍臣意氣風發的站在一個山丘上,帶着他的貴族們,在上萬人的關注中,看着正在遠方準備上馬的那幾位重甲騎兵的表演.:。

幾乎所有的匈奴人,現在都伸長了脖子,等待着屬於自己的神騎的表演。

阿吉也擠在人羣裡,滿臉的自豪與興奮。

“大匈奴也有自己的神騎了……”阿吉臉‘色’‘潮’紅的對着周圍說着,大吼大叫。

其他人也都是自豪無比。

匈奴,被漢朝的神騎‘陰’影籠罩已經太久太久了。

自馬邑之戰開始,每當漢朝神騎的影子,甚至只是傳說他們出現了。

匈奴就六神無主,慌不擇路。

沒有人敢與那些可怕的騎兵作戰!

甚至,不敢對他們彎弓,看到了,只有跑,跑不過就只能投降!

沒有辦法,神騎!太強大!

迄今爲止,沒有任何人能在其手下走過三個回合!

而那幾個穿着重甲的匈奴人,也都是深感責任重大,一個個邁着沉重的腳步,吃力在幾個奴隸的扶持下,爬山高大的戰馬,將屁股固定到馬鞍之中。

而他們的成功上馬,立刻就引發了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

無數匈奴人彈冠相慶,許多貴族甚至喜極而泣。

不過,唯有這些騎兵才知道自己的苦楚。

他們的人與甲,加起來太重了!

一上馬,即使胯下的戰馬是匈奴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最優秀的力量最強的戰馬。

但也因此打起了響鼻,有些吃力不起。

好在,他們與這些戰馬都有了感情,安撫過後,也都平靜了下來。

但向前走動,依然是一個問題!

因爲,甲冑太重了!

由於匈奴不能生產鐵,更不會生產鋼,所以,他們用青銅來替代。

但問題是,青銅笨重而且太脆。

所以,在製造這些重甲時,匈奴人只能用笨辦法。

什麼樣的笨辦法呢?

就是靠手工來磨!

一片甲葉被磨薄,需要半年!

而他們身上的全套重甲,有三千多片甲葉!

換句話說,爲了製造一套重甲,匈奴人用了三千人,至少半年的時間來製造。

然而,即使如此,還是太重了!

漢軍的‘胸’甲,總重不會超過十五公斤,但是匈奴人的這種青銅甲,至少重達四十公斤!

這樣的重甲,披在身上,非常笨重,加上人本身的重量,超過了一百公斤。

哪怕是匈奴人找到了已知世界載重力和力量最強的寶馬,也還是太重了。

幾乎無法衝鋒!

不過,他們也不需要衝鋒……

這幾個騎兵,策着馬,耐着‘性’子,在人羣面前緩緩前行了一百多步,然後,人馬都是氣喘吁吁。

但在外人眼裡,他們看到的卻是,匈奴的神騎,載着騎兵,向世界展示了他們的存在!

無數人熱淚盈眶,根本不知道,實際上他們就這幾個青銅罐子,而且這些人實際上沒有作戰能力。

哪怕是知道的人,現在也聰明的選擇了閉嘴,只是在心裡嘆着氣。

就這麼幾騎,別說不能作戰,即使可以,如何去與漢朝成千上萬的神騎對抗?

況且,這些人知道,漢朝的神騎與眼前的這些青銅罐子,完全是兩碼事情。

漢朝神騎,高大威武,靜若處子,動若雷霆。

他們的甲冑,在陽光下光滑如鏡,宛如太陽一般耀眼奪目,就像神話傳說中天神的武裝一般,無法理解,不能言語。

這纔是他們被稱爲神騎的緣故。

至於眼前的這些……

最多算個凡人的巔峰……

與神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軍臣大概是昏了頭了……有人在心裡腹誹着:“就靠這幾騎所謂的神騎,如何與漢朝作戰?”

“看來我得小心一點,隨時撤退……”

許多人在心裡想着,馬邑之戰的教訓在他們的心頭浮現。

漢朝人是怎麼消滅和殲滅尹稚斜所率領的南侵部隊的?

答案是神騎抄後,斷絕尹稚斜的退路,然後大軍合圍,包圍圈內的匈奴騎兵,就像汛期結束後被困在池塘和草地低窪裡的魚,只能等死!

雖然此番,匈奴主力幾乎是傾巢而來,足有十萬騎兵!

漢朝人應該沒有大胃口全部吃掉,但是,萬一真的被漢朝人堵死了後路,所有人都被包圍了,怎麼辦?

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可是聽說了馬邑之戰和高闕之戰被俘虜的匈奴貴族的下場。

哪怕是‘混’的最好的樓煩王,也不過是給了個虛名,榮養起來。

而其他的倒黴傢伙,則全部被作爲奴隸和勞工,給漢朝人修橋鋪路。

曾經的骨都侯,死在漢朝的工地上,以前的部族頭人,跟自己的奴隸住在一個窩棚裡的事情比比皆是。

雖然,根據一些小道消息,許多匈奴奴隸,現在都在漢朝過的不錯。

特別是樓煩人,日子遠超在匈奴的時候。

但……

那些是奴隸和牧民,可不是貴族!

在漢朝人眼裡,貴族戰俘和奴隸戰俘的地位,一視同仁,全部是戰俘!全部要勞作!

奴隸表現的好,可以轉正,貴族也是相同。

但,這樣的公平對待,讓許多人‘毛’骨悚然!

事實上,也正是因爲聽說了這些事情,這些部族纔沒有立刻哭着喊着投奔漢朝,更沒有發生當年東胡潰敗後,一夜之間,整個草原的部族全部倒向匈奴的事情。

因爲,漢朝對他們這些貴族來說,太過可怕了!

奴隸和貴族,居然在一個起跑線上!

而且,即使是投降的部族首領,也只是給一個虛銜和富貴,並不讓他繼續作威作福,更不提繼續管理和統治自己的部族和奴隸了。

軍臣當然也知道,僅靠這幾騎的重甲騎兵,而且還是樣子貨,根本無法提振士氣。

所以,他在這些騎兵演示了之後,對着自己的部族首領們說道:“諸位貴人,本單于得到天神的恩賜,天神賜下了神馬,讓本單于得以武裝出了一支足以媲美漢朝神騎的軍隊!現在,這支偉大的軍隊,將在諸位的見證下,橫掃世界!”

軍臣說着,就拿起一個鳴鏑,使勁的吹響。

嘀嘀嘀!

清脆的鳴鏑聲,響徹全場,隨即,萬馬奔騰,大地震動。

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騎着高頭大馬,手裡拿着一柄柄長長的騎槍,身上穿着用皮甲和青銅甲片‘混’雜的輕甲,如同一道‘潮’水,從遠方的山頭而來。

一面大纛,高高飄揚,象徵着匈奴單于的龍旗隨風飄揚。

這是一面赤龍旗!

原本匈奴是沒有有顏‘色’的大纛的,但,當軍臣用從大宛和烏孫以及自己國內搜刮到的全部優良戰馬,用自己的最‘精’銳的王庭宿衛騎士,組建起這支騎兵後,有一個漢朝降人告訴他:“大單于,漢朝是水德,所以漢朝皇帝以黑龍旗爲彰!今單于‘欲’勝漢朝,莫不用火德,火以克水,而火尚赤!”

軍臣聽了,感覺非常有道理!

現在的匈奴,確實需要戰勝漢朝來維繫自己的地位和統治。

而無論用什麼辦法,只要能夠戰勝漢朝,就是好辦法!

這赤龍旗,於是成爲了軍臣的大纛!

軍臣下令,將自己的王庭的所有大纛,全部改成紅‘色’!

爲的就是告訴漢朝人哥不怕你這條黑龍,哥是紅龍!

這樣,最起碼在思想上和嘴炮上,戰勝了漢朝,簡直‘棒’極了!

而這支騎兵,則是軍臣在行動上來戰勝漢朝的依仗。

它的騎手,全部是從王庭以及匈奴本部特別是左賢王和左谷蠡王的本部裡‘抽’調出來的‘精’銳戰士。

人人都是在西征路上立下過功勞的勇士,甚至不乏能以一當十的勇士。

而且忠誠方面絕對沒有問題!

另外在體格和身高方面,這些人也是匈奴之冠!

幾乎人人都有差不多七尺高,這可是匈奴人中的高個子了沒辦法,匈奴天生‘腿’短,這也是遊牧民的‘毛’病,很多部族,身高普遍不足六尺七寸……

不過如此一來,人數就成了致命傷。

哪怕軍臣不拘一格,從奴隸和戰俘裡挑選了兩千多名絕對忠誠和馴服的奴才補充進去,也才堪堪五千人不到。

除此之外,這些人的戰馬,也是五‘花’八‘門’。

有大宛馬,有烏孫馬,也有匈奴馬。

而軍臣當然也不可能一視同仁的按照能力給他們配備戰馬,王庭的勇士,當然騎的是最好的大宛寶馬,本部的‘精’銳,自然只能騎烏孫馬,而奴隸們就只有匈奴馬可以騎了。

不過,除了這些缺點外,在軍臣眼裡,這支騎兵,已經是完美的化身了。

也是他今次敢南下的保證!

軍臣相信,有了這支絕對忠誠和戰力強大的騎兵在,即使遇到漢朝神騎集羣,他也有一戰之力至不濟,打不過了,還可以跑。

這支騎兵的速度可是很快的,特別是短距離爆發,冠絕匈奴,甚至是世界。

現在,軍臣望着這些自己的‘精’銳,得意洋洋的對着其他人道:“未來,本單于將會將他們全部武裝成神騎,這樣,我大匈奴就擁有了與漢朝爭鋒的本錢!”

這也是這次軍臣南侵的最大動力!

因爲軍臣發現,假如不能從漢朝搶到足夠多的鐵匠的話,那麼,他與匈奴的神騎,恐怕永遠無法出現!

開什麼玩笑?一套不能用的重甲都要三千多人‘花’半年來打磨……

生產一百套,匈奴就得破產!

唯有從漢朝搶掠到鐵匠和其他工匠,匈奴方有翻身之日!

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565節 風暴(1)第359節 微服(2)第1058節 大鐵礦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504節 接班(2)第793節 廟算(2)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1116節 培育第1155節 合縱(1)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6節 推恩(中)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943節 微行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1130節 刷新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541節 酷吏(1)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871節 覲見(1)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77節 上林苑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246節 義民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275節 新思維(4)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548節 猶豫第306節 神器(1)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1475節 見聞(1)第75節 爲政第932節 廣關(1)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282節 終結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1128節 波瀾(2)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29節 彌補疏漏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897節 租船(1)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382節 殖民(2)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552節 誘餌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63節 修改第753節 遠航(2)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11節 彙報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473節 衆智(1)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492節 深海(2)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155節 收買第1211節 新法家(4)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71節 早朝(完)第81節 求情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996節 廟算(2)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386節 制度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
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565節 風暴(1)第359節 微服(2)第1058節 大鐵礦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504節 接班(2)第793節 廟算(2)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1116節 培育第1155節 合縱(1)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6節 推恩(中)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943節 微行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1130節 刷新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541節 酷吏(1)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871節 覲見(1)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77節 上林苑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246節 義民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275節 新思維(4)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548節 猶豫第306節 神器(1)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1475節 見聞(1)第75節 爲政第932節 廣關(1)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282節 終結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1128節 波瀾(2)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29節 彌補疏漏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897節 租船(1)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382節 殖民(2)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552節 誘餌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63節 修改第753節 遠航(2)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11節 彙報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473節 衆智(1)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492節 深海(2)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155節 收買第1211節 新法家(4)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71節 早朝(完)第81節 求情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996節 廟算(2)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386節 制度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