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節 講道理(2)

張寄卻是長身一拜,同時心裡回憶起自己這些天來想好的腹稿。

以前百試不爽的機變械飾,機械之心是不能用了。

公休儀的那些說法,自然也不能用了。

但沒有關係!

他望着劉徹,挺直了胸膛,開口道:“啓稟陛下,臣昧死以奏曰:《商君書》曰:凡人主之所以勸民,官爵也!今陛下以匠人爲官吏,充之入縣道,豈非令天下人皆勤技巧之事而忘耕作之本?賈子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臣寄頓首,再拜陛下!”

他的話聲調雖然不高,但卻慷慨激昂,頓時感染了無數了大臣。

人人交頭接耳,都在議論着。

“御史中丞說的對啊……”大農的幾位司曹主官們道:“農,天下之本,本不可動!向使匠人爲官,天下人皆思技巧之事,長此以往,陰陽倒轉,五行離亂啊!”

也有列侯點頭讚道:“工匠,賜之以錢帛爵位,以慰其勞即可,官爵!國之重器,不可輕授啊!”

劉徹卻是穩坐釣魚臺。

等到殿中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他才站起來,望着張寄,道:“卿之言,不無道理……”

張寄聞言一喜,正要說點謙虛話給皇帝一個臺階。

但哪成想,劉徹話鋒一轉:“可惜……失之偏頗……”

“朕嘗讀商君書,聞商君曰:以強者必治,治者必強;富者必治,治者必富;強者必富,富者必強!”劉徹微微笑着,問道:“朕可有說錯?”

張寄聞言,拜道:“陛下聖明,此《商君書》立本之言!”

“你知道就好……”劉徹在心裡道,嘴上卻是笑着問道:“卿以爲農無工可強乎?可富乎?”

“昔者,李悝奏魏文侯曰:地方百里,提封九萬頃,除山澤居邑叄分去一,爲田六百萬畝,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減,輒爲粟百八十萬矣!”劉徹袖着手笑道:“卿可知如今地方百里,提封九萬頃,除山澤居邑,爲粟幾何?”

對付大臣,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當然是甩數據。

這些年下來,劉徹已經有一條與大臣鬥爭的經驗了。

這條經驗就是——他跟你說法律,你與他講道德,他與你講道德,你與他講政治,他與你講政治,你跟他說傳統,他與你說傳統,那你就與他談先賢,他跟你說先賢,那你就與他說說現實,說說實際。

總之,就是耍無賴。

當然是有道理的耍無賴。

而大臣們,受限於得到的信息和情報以及閱讀量和眼光。

永遠都無法鬥過擁有繡衣衛,宅在未央宮也可知天下事。

同時背靠着石渠閣浩瀚藏書和茂陵圖書館數不清的藏書,諸子百家,盡在掌握的他。

只能說,大臣們鬥不過他,不是沒能力,實在是非戰之罪!

當然,要是出現一個賈誼賈長沙那樣的bug。

那也沒有辦法。

不過,整個漢室迄今,也就一個位賈誼賈長沙。

果不其然,張寄頓時有些啞口無言。

這也不能怪他,他是御史中丞,管的是制度、禮儀、法律和地方不法。

地方的土地畝產和其他經濟數據不歸他管,也輪不到他管。

但,有一點,張寄還是知道的。

那就是如今,關中地方畝產平均是小麥三石半,粟米三石。

而當年李悝之時,畝產多少?

李悝說的很仔細——一石半!

即使魏國的度量衡與今日的漢室度量衡不同,田畝大小不一。

但這暴露出來的糧食產量增加,還是讓人咋舌!

不過,張寄自也不是如此輕易就可被說服的。

工匠什麼的?

在他印象裡,就是一羣肌肉男,成天待在工坊的火爐前,揮汗如雨。

如何可以爲官,可以出入官衙,與士大夫們稱兄道弟?

這樣的情況,想想都已經很噁心了!

所以,他拜道:“臣亦知今日之社稷、民生,多賴匠人之力,亦無貶低輕視匠人之意……只是,夫匠人,粗鄙無文,有辱斯文,陛下若欲嘉之,可賜其錢帛、爵位、女子、屋宅,如少府前故事,何必以官爵酬之!官爵!國家名器也,天下之重,不可輕授!”

這也是現在大部分士大夫的觀感。

他們倒不是真的討厭工匠,不喜歡工匠。

事實上在現在,大家都清楚,工匠地位的穩步提升,是無法阻攔的。

而少府之中,也早有對大匠和名匠的賞賜之法。

爵位、土地、妹子、錢帛,天子都拿出來賞賜了。

甚至還曾經賜予過一位名爲張奉的匠人爲‘安陵君’,特許其爲大夫。

而在漢室歷史上,也曾經冊封過陽成疾這樣的木匠爲列侯。

而在如今,天子的意志也確實是文武百官們無法阻攔的。

當今天子甚至已經具備了完全甩開朝堂,自己單幹的力量和底氣。

真要跟皇帝頂牛,吃虧的肯定是士大夫,不會是皇帝!

但是……

шшш⊙ttk an⊙C○ 這讓匠人爲官,卻是他們極其不願面對的事情。

不是匠人爲官不好,事實上,漢室歷史上,別說工匠了,就是販夫走卒,屠狗之輩,也曾經笑傲朝堂。

開國元勳們,就沒幾個好出身的。

然而,匠人一旦明確可以爲官,擁有了穩定的可見的進入官場的途徑。

那麼,立刻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更會動搖許多學派的根基。

原因很簡單——假如技術水平好也可以做官,那爲什麼一定要去讀書?

更重要的是——讀書是一種賭博,而且非小康之家不可以承受。

但工匠……

就特麼是一無所有的泥腿子,只要肯吃苦,也可以學到本事。

尤爲重要的是——即使不能做官,學到的手藝也肯定能養活自己和家人。

這就太不公平了。

讀書人辛辛苦苦,含辛茹苦,寒窗數年,數不清的資源砸下來,也不一定能當官。

但隔壁家本來是個佃戶的張二蛋家的小子,從小粗鄙,大字不識,但就跟着村裡的鐵匠學了幾年打鐵,然後因爲打鐵很出色,技術高超,所以被選爲官員。

這讓讀書人們真是怎麼想,怎麼彆扭!

跟吃了翔一樣噁心!(。)

第40節 考舉?科舉?第403節 拉皮條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519節 盤算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735節 心軟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71節 投名狀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734節 競爭第334節 滅亡(2)第754節 遠航(3)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66節 劇孟來投第427節 看望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90節 田叔來了第1491節 深海(1)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57節 證據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756節 命名第1198節 程序(1)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27節 定策第125節 難題第486節 政體第1468節 在安東(1)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692節 制度(1)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029節 狂歡(3)第775節 承諾(2)第852節 影響(2)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383節 詔諭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897節 租船(2)第448節 孤兒軍第889節 聯姻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357節 宣達司第103節 政治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533節 敲打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580節 情報第1387節 聯盟(1)第1448節 決策第1160節 連橫(2)第455節 坑第121節 過繼(2)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340節 丞相的人選第142節 野望第1159節 連橫(1)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193節 陽陵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31節 思慮第1114節 你也配姓攣鞮?(2)第1118節 腦洞(2)第1398節 失望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381節 殖民(1)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502節 擔憂第615節 洗錢第433節 忽悠(1)第320節 敲打第455節 坑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959節 猛將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386節 制度第403節 拉皮條第44節 財源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
第40節 考舉?科舉?第403節 拉皮條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519節 盤算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735節 心軟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71節 投名狀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734節 競爭第334節 滅亡(2)第754節 遠航(3)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66節 劇孟來投第427節 看望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90節 田叔來了第1491節 深海(1)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57節 證據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756節 命名第1198節 程序(1)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27節 定策第125節 難題第486節 政體第1468節 在安東(1)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692節 制度(1)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029節 狂歡(3)第775節 承諾(2)第852節 影響(2)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383節 詔諭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897節 租船(2)第448節 孤兒軍第889節 聯姻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357節 宣達司第103節 政治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533節 敲打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580節 情報第1387節 聯盟(1)第1448節 決策第1160節 連橫(2)第455節 坑第121節 過繼(2)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340節 丞相的人選第142節 野望第1159節 連橫(1)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193節 陽陵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31節 思慮第1114節 你也配姓攣鞮?(2)第1118節 腦洞(2)第1398節 失望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381節 殖民(1)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502節 擔憂第615節 洗錢第433節 忽悠(1)第320節 敲打第455節 坑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959節 猛將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386節 制度第403節 拉皮條第44節 財源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