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

在薄世將燕國穩住的時候,李廣也終於抵達了漁陽郡的郡治所在地漁陽。

漁陽城是一個典型的漢家北方邊塞的軍堡。

由大小兩座城塞組成。

小城是市籍和百姓住的地方,沒有什麼險要的地理和高大的城牆可以依靠,這樣是爲了便於百姓生活和耕作。

至於大城,則是完全的軍塞。

作爲漁陽郡的治所,漁陽塞被修建的高大堅固。

城中可以容納超過三萬人的軍民,寬大的城牆上,甚至設置了數部牀子弩,居高臨下,足可威懾數百步!

而要塞內,有水井,有地窖,也有倉庫,儲藏着大量的食物和飲水以及箭矢,足夠漁陽塞在被敵人包圍後,堅持數月!

這樣的要塞,當然不是漢室的傑作。

事實上,它是秦二世的傑作。

當年,陳勝吳廣起義的導火索,就是因爲陳勝吳廣一行在來這漁陽戍衛之時,路遇大雨,嚴重失期,羣體恐懼,從而揭竿而起!

而秦人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建造漁陽塞,自然不是吃多了。

而是因爲此地,確實不凡!

漁陽塞,背依漁水,其上有白河,南有漁水,燕山在其北,鄺平與淲溪爲其犄角,相互守望。

在其身後又有安樂、狐奴、平谷三縣,其距離燕薊的核心僅有不過百餘里,與上谷郡也不過百里。

任何敵人想要攻擊此地,就要先切斷其東側的白檀-滑鹽一帶與南側的上谷郡居庸關一帶的聯繫。

不然,就等着被數不清楚的漢軍援軍三面夾擊吧!

李廣進入漁陽塞後,漁陽郡郡守張次文就迎上前來,拜道:“罪臣拜見將軍……”

張次文現在可以說是委屈無比。

他是丞相周亞夫的親信,在當年平吳楚之亂時,就在周亞夫帳下擔任主薄,主管後勤,做的井井有條,大受稱讚。

其後,周亞夫爲相,他先後出任丞相府都曹令吏和丞相徽事,也做的不錯。

周亞父有意提拔他,剛好前任漁陽郡守致仕,於是他就來到這裡。

不過,在這裡兩年,張次文真是身心俱疲。

他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這個位置。

首先就是邊塞與內地是兩個世界。

邊塞之民,本就彪悍,何況這燕人向來有‘鵰悍’的名聲。

跟他們說文縐縐的大道理,沒有屁用!

他們也聽不懂!

下面的官員和軍官,更是一個個飛揚跋扈,根本不鳥他這個郡守。

他派人過去查事情或者督辦案件,這些傢伙一推三五六。

哪怕是地方上的百姓和亭長什麼的,有事情也根本不通報他,自己就做了。

他這個郡守的職權,甚至連漁陽塞都出不了。

李廣卻是看着張次文,嘆道:“閣下憔悴了啊……”

李廣自是認得張次文的,想當年,他做衛尉的時候,這位丞相徽事何等意氣風發?

但如今,卻像一個小老兒一般,精氣神皆喪。

但李廣知道,自己沒時間與張次文敘舊,他拱手拜道:“軍情緊急,某就不與閣下寒暄了,還請閣下將漁陽諸都尉及校尉以及主薄、司馬、都郵引薦於我……”

張次文拜道:“已經準備好了,諸都尉、校尉及司馬主薄,皆已在郡守府等候將軍!”

“有勞閣下……”李廣連忙謝道。

他現在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這漁陽的具體情況以及可用的軍隊和各屯堡、要塞的糧食、箭矢等儲備情況。

這些事情,越早弄清楚就越好!

因爲遲則生變!

匈奴人甚至不會給他熟悉和適應的時間!

所以,在來之前,李廣就已經想清楚,並且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大敵當前,他必須要有絕對威信!

倘若有人膽敢對他陽奉陰違,那發現了就必定要處死!

亂世用重典,危機時刻,要勇於殺人!

………

當張次文與李廣交談的時候,漁陽郡全郡的都尉、校尉等高級軍官,以及主薄、縣令和都郵等高級文官,都已經在等候着這位天子欽命的新郡守。

人人都伸長了脖子,眺望着。

許多人都在私底下竊竊私語的議論着。

“聽說,這位新郡守來頭不小啦!故衛尉,還在北地郡做過輕車校尉,天子親自點的將!”滑鹽塞的校尉張榮笑着道:“恐怕,這位一來,就要給咱們一個下馬威了……”

“哼!”要陽都尉陽時嗤之以鼻:“他敢!我燕地英雄,可不會服一個從長安空降來的所謂名將!打仗,是我等大丈夫的事情,不是長安來的好好先生和文雅君子所能爲的……”

其他人也都點點頭。

漁陽百姓,這些年受夠了那個自以爲是的空降郡守。

看看他搞的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吧!

書上的東西,若都能變成現實,那還要軍人做什麼?

“可人家到底是天子親自點的將啊……”漁陽都尉樑顯卻有所疑慮:“恐怕很難對付!”

“怕什麼?”陽時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個外人,寸功未立,也敢指揮我漁陽軍民?呸!”

其他人聽了,都說好。

這也是燕地百姓軍民的性格了。

他們團結、排外,空降過來的官吏,常常被他們架空,只有少數與他們打成一片的人,能得到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數十年來,燕地雖然英雄輩出,但一個爬到長安的人也沒有!

以至於俞候欒布今年都快九十歲了,卻再沒有第二個後輩……

原因很簡單,燕國官民性格咄咄逼人,經常不給人留面子。

www ◆TTkan ◆C〇

有問題,當面就指出來,完全不會去考慮場合啊時間啊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性格,說好聽點是耿直,說的難聽就是不合羣。

不合羣的人還想爬上去?門都沒有!

所以,武苑雖然開張四年,但來自燕地的將官卻僅有四人……

就這四顆獨苗,都還有一人在長安因爲當街鬥械傷人而被勸退了……

陽時就是那個被勸退的倒黴蛋的弟弟,他也因此一直覺得長安人欺負人!

對一切從長安來的人萬分敵視!

而就在他們議論紛紛的當口,張次文就已經帶着李廣走了進來。

“諸位……諸位……”張次文對着這些亂糟糟的傢伙拱手道:“向諸君介紹一下,天子欽命之郡守,領燕國中尉事,將軍李廣!”

但,張次文顯然早已經在這些人中威信掃地。

基本沒有什麼人鳥他,衆人聞言,都只是哦了一聲,然後拿着眼睛,盯着從張次文身後走出來的李廣。

在這些人在觀察着自己的同時,李廣也在看着這些傢伙。

他望着這些漁陽郡的文武官員,首先從身材和身體開始打量。

結果讓他很滿意。

這些文武官吏中,沒有一個小白臉,也沒有一個大腹便便的貴族。

全部都是身材健壯,四肢孔武有力的好漢子!

這告訴了李廣一個事實——漁陽的軍民,並不像情報上說的那樣不堪。

實際上,他們的能力和手腕以及素質,應該非常高!

只要能夠收服他們的心,能如臂指使的指揮他們,那麼,這次北方之行,就大有可爲!

想到這裡,李廣就明白了自己應該怎麼做。

他挺起胸膛,如同一頭猛虎一般的踏出腳步。

每一步都很有力,踏的郡守府的地面,發出清脆的聲音。

如今的李廣,正是他人生最黃金,精力最旺盛的時期。

他的身體素質、精神狀態以及意志都處於巔峰。

他沒有跟其他官員那樣,溫文爾雅的對這些文官武將拱手作揖,而是用着軍人的語言,毫不畏懼的掃射了整個大廳的文武,然後一屁股坐到自己的郡守大位,掏出自己的印綬,往臺上一擺,大馬金刀的道:“本將在本月乙丑日,也就是十號得到的君命,得令之後,本將立刻就帶親兵三百,星夜啓程,六日內不眠不休,跨越三千里,抵達漁陽!”

這話一出,頓時滿場寂靜!

六天三千里?

有沒有搞錯?

你難道長了翅膀不成?

但,仔細一想,這還真有可能。

最主要的,還是李廣的身形,讓這些文武官員有些相信。

李廣的身材,是漢軍公認的最佳軍人的標準身材。

他身高足有八尺,虎背熊腰,而且髯須也非常的軍人化,兼之其神色剛毅,氣場強大,一時間,真震懾住了羣雄。

不過,也還是有人不服的。

陽時就道:“不是卑下不信將軍,不過武夫之間,多餘的廢話是無用的!請將軍一展武藝,爲吾等所矚!”

陽時所說的武藝,當然不是武俠小說裡的飛檐走壁什麼的。

對軍人而言,武藝永遠只代指兩件事情。

春秋戰國是車技與箭術。

而如今,變成了騎術和箭術。

這也是武將們,最容易溝通的方法。

你說你牛逼?

好!

拿出你的技術來!

確實牛逼,自然心服口服。

倘若不牛逼的話……

誰跟你玩?

軍人們才懶得跟你玩文縐縐的文字遊戲,他們只在乎兩件事情——上司靠譜嗎?上司能帶我們勝利嗎?

前者決定了大家的小命,後者則決定了自己堵上性命,所能得到的功勳!

李廣當然也知道此事,他聞言,不怒反喜,大聲道:“拿弓來!”

……

章節名取自一首詩,提籠忘採葉,昨夜夢漁陽,感覺非常棒!(。)

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73節 袁盎第1010節 內閣(2)第1070節 血戰(1)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856節 撫卹(1)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1589節 博弈(1)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064節 屠殺(3)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131節 洗腦第218節 認可第1536節 居延(1)第194節 麻煩第1351節 決戰(3)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456節 三越第1314節 震動第332節 重賞!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070節 血戰(1)第28節 竇嬰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580節 情報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407節 裁決(1)第634節 新學派(3)第88節 扁鵲傳人!第73節 袁盎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1144節 經濟(1)第1028節 狂歡(2)第1055節 糾纏(1)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369節 無題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572節 戰和(1)第100節 網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515節 聰明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414節 相親(2)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1156節 合縱(2)第494節 油脂第916節 哭廟(2)第1502節 擔憂第913節 不虧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593節 貪婪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465節 大朝儀(5)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76節 黑心第120節 過繼(1)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32節 入宮第103節 政治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186節 轉折點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
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73節 袁盎第1010節 內閣(2)第1070節 血戰(1)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856節 撫卹(1)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1589節 博弈(1)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064節 屠殺(3)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131節 洗腦第218節 認可第1536節 居延(1)第194節 麻煩第1351節 決戰(3)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456節 三越第1314節 震動第332節 重賞!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070節 血戰(1)第28節 竇嬰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580節 情報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407節 裁決(1)第634節 新學派(3)第88節 扁鵲傳人!第73節 袁盎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1144節 經濟(1)第1028節 狂歡(2)第1055節 糾纏(1)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369節 無題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572節 戰和(1)第100節 網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515節 聰明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414節 相親(2)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1156節 合縱(2)第494節 油脂第916節 哭廟(2)第1502節 擔憂第913節 不虧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593節 貪婪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465節 大朝儀(5)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76節 黑心第120節 過繼(1)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32節 入宮第103節 政治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186節 轉折點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