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

想着若鞮王,自己的那個‘弟弟’,軍臣就將視線移到了地圖上的東北側。

造襄防線,在曾經的歷史上,是包括匈奴在內的諸胡的心病。

自燕人建立起這條防線後,他們就不斷依託着堅固的長城,向北、向東和向西發起攻擊。

短短百年內燕人軍隊在東方驅逐東胡,在西部驅趕匈奴,在東北拓土三千里。

燕國人強盛的時候,曾經將自己的兵鋒,直入草原腹心。

當時東胡人都被驅趕到了饒樂水一帶……

是以,在百年前,所有草原引弓之民,都對這條防線又恨又怕。

直到匈奴崛起,擊敗東胡,得到草原霸權,同時秦帝國崩潰,新生的漢王朝力量孱弱,只能依靠長城勉強自保。

引弓之民才真正揚眉吐氣。

但揚眉吐氣的時間,卻太過於短暫了。

現在,中原王朝再次崛起,匈奴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大單于,我大匈奴若要在此亂局之中,保全自身,甚或有餘力與漢軍抗衡,則幕南不可不保!”

“欲保幕南,則造襄之漢長城不可不毀!”

想着若鞮王的話,軍臣就在心裡點點頭。

事實也確實如此!

造襄這條長城,對於匈奴,對於所有的引弓之民,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漢軍出造陽,到龍城的距離,甚至不足五百里!

以漢騎的速度,最多三天,就可以抵達!

而倘若漢軍從右北平乃或漁陽任意一個地點出塞,那麼,他們就很可能一路打穿整個匈奴的幕南地區,甚至還可能深入草原,越過浩瀚的瀚海,那麼,整個蒙古高原,就全部都在漢軍鐵騎的攻擊半徑之內!

歷史上,中國戰國七雄裡的小受燕國,尚且可以通過造襄長城,不斷的前出,打擊東胡、林胡、匈奴,開疆拓土千里!

這條防線若是落到了如今大一統的漢朝手裡,還被詳加利用。

那肯定幕南就要不保!

幕南一失,匈奴藥丸!

所以,如今若鞮王已經率領着蘭氏的萬騎,機動到了漢朝的漁陽和右北平郡之間的廣袤草原上,偵查漢朝的駐軍。

對匈奴來說,很可能有且只有這樣一個機會了!

因爲,現在,漢朝的兵力部署,是西重東輕。

在西南方向的長城邊境附近,特別是從陰山一直往下直到太原這一帶,漢朝重兵蝟集。

幾乎所有的野戰主力軍團,全都部署在這一地區。

而在東方的長城,特別是造襄地區,則明顯兵力不足。

除了造陽之外,無論是右北平還是漁陽,駐軍都嚴重不足。

這兩郡的郡兵加起來,可能也纔不過兩萬左右!

和平了三十多年的燕薊地區,已經至少三十年沒有看到過烽火和硝煙了。

當地的要塞和軍堡,很多年久失修,甚至有不少本來應該處在隨時警戒的烽燧臺,都被廢棄了。

某些地帶,甚至因爲邊境榷市的存在,而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唯一所慮的,就是當地的百姓,全民皆兵。

瞬息之間,這兩個漢郡就可以完成動員。

不過……

倘若連民兵都打不過,那軍臣覺得,自己和匈奴人可以去死了——雖然之前,右賢王且之被安東一羣民兵胖揍。

但且之統帥的不過是烏合之衆!

而他軍臣麾下,現在則有四個本部萬騎!

全部都是在西征路上,吊打萬國,以一當十的精銳!

而且,全部都換裝了最新的馬鐙馬鞍,裝備上了鋒利的青銅馬刀和角弓,以及許多山寨的漢朝主力騎兵的裝備。

可能面對漢朝戰功赫赫的那五大主力和神騎,或許不是對手!

但打一羣郡兵加民兵,軍臣還是有自信的!

所以,他此時自信滿滿的對着滿帳的部族貴人,說道:“本單于將親帥王庭主力,以五萬騎,機動至漁陽與右北平之間的草原,用蘭氏、須卜氏的萬騎爲兩翼護衛,若鞮部族、哲乎部族及姑射王、烏孫王、金山王等十一部族爲後軍,總計十五萬騎!每人彎弓射一箭,足可射斷河流,每一匹戰馬踐踏一下,都可以撼動山嶽,更不提百萬牲畜,漫山遍野,所過之處,皆爲荒漠!”

軍臣的話,說的整個匈奴的部族貴人都是心往神怡,激動不已!

確實!

今日的匈奴,依然是世界第一……至少是世界第一的騎兵帝國!

單單從騎兵的人數上,就已經擁有了天大的優勢!

控弦四十萬,可不是吹牛!

而是實實在在的強大兵力!

不然,何以統治這從西域直到長城的廣闊世界?讓所有部族都臣服,讓西域三十六國爲奴爲婢?讓那蔥嶺以西的康居、大夏全都跪下來?

雖然,受限於廣闊世界,匈奴無法集結所有力量。

但十五萬騎,確實是一股無法抵抗的力量!

在距今十幾年前,老上單于曾經親帥王庭主力精銳,帶着各部族的精銳,總計十五萬騎,長驅直入,擊敗了無數漢朝的主力。

其中就包括了現在漢朝人吹的神乎其神的句注軍、飛狐軍以及棘門軍。

火燒漢朝皇帝的行宮回中宮,踏碎漢朝號稱不可陷落的朝那要塞,橫行整個代、上、北地,將戰火一直燒到漢朝的核心地帶,讓烽火在甘泉宮的山巔點起!

那是匈奴人最爲驕傲和最爲自豪的事情!

如今,軍臣單于再次親帥西征精銳,那四個可怕的萬騎,再帶上蘭氏和須卜氏的精銳,以及諸部族的主力,在衆人心裡,這樣一支可怕的力量,別說是去攻擊漢朝的東部邊境了。

就是再次踏破雁門關,直入北地郡,當着漢朝皇帝和他那支所謂神騎的面,再燒一次回中宮,也是有可能的!

軍臣自己更是激動無比。

十五萬騎!

雖然,他自己也明白,這只是吹牛比罷了。

所謂的十五萬騎,其實是算上了大批大批打醬油和放牧的牧民。

真正的作戰力量,還是以他的王庭精銳爲主,輔以蘭氏和須卜氏的主力,總計大約八萬騎兵!

但這依然是一股不可能被擊敗的強大武力!

在西方已經足夠滅亡整個康居和大夏,甚至深入到身毒了。

如今,用在東方的長城上,還是有心算無心。

軍臣就不信,漢朝人還能翻天?

所以,他振臂高呼道:“諸位貴人,請隨本單于一同進軍!踏破漢朝的城市,殺死他們的官員,殲、淫他們的女人,鞭打他們的孩子,燒掉他們的莊稼、房屋,讓漢朝人在我大匈奴的馬蹄下哀嚎、哭泣,流血!讓漢朝皇帝知道——大匈奴不可輕侮!”

這樣的話,立刻就讓許多匈奴貴族一下子忘記了高闕和馬邑之敗的傷痛。

人人都在憧憬着衝進漢朝的城市,搶掠那些柔軟的絲綢、黃燦燦的黃金,到處追着哭泣和痛苦的赤**人,拿着屠刀,挑起一個個小孩子,甚至嬰兒的爽快夢想之中。

許多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這樣的場景了!

因爲,現在的匈奴,確實是迫切的需要這樣一場勝利,這樣一場肆無忌憚的殺戮和征服來宣告他們的存在,來告訴漢朝人和其他一切潛在的敵人——匈奴,依然強大,依然無敵!你們休想挑戰匈奴的地位!

“大單于!大單于!大單于!”貴人們高喊着:“您是日月之子,您是天命所歸的撐犁,是萬物的制裁者!萬族的鞭笞者!請您鳴鏑,毀滅那些卑賤的漢人城市,讓我們跟隨您去踐踏一切!”

甚至還有人跪在地上,爬到軍臣腳下,說道:“偉大的撐犁孤塗啊!奴才願意做您永生的鬣狗!您鳴鏑之處,就是奴才戰死之所!”

望着整個大帳,軍臣終於得意的笑了起來。

匈奴,終於重新振奮起來了。

諸部族也再次找回了自己的榮譽與驕傲。

他高高舉起雙臂,高呼道:“在天神和先祖的注視下,本單于發誓:必定用漢朝人的血來洗清高闕與馬邑之敗的恥辱,必定要殺掠和征服漢朝人!”

說着,數十個男子就被匈奴武士們,拖到了這大帳之中。

這些人,戰戰兢兢的擡頭看着這滿帳的匈奴貴族。

他們是匈奴人抓到的南歸秦人遺民俘虜!

“你們這些該死的骯髒的****,居然膽敢南歸?”軍臣提着一把青銅刀走過去,一腳踹到一個俘虜,就是一刀扎進他的胸膛,在他的肋骨裡使勁攪動,那俘虜慘叫連連,血流如注!

軍臣猛的拔出青銅刀,鮮血立刻就噴濺而出。

提着那柄沾滿了鮮血的青銅刀,軍臣大叫着:“諸部族請看,漢朝的****,也是人,一刀下去,也是要死!”

“諸位貴人,倘若不信,可以來試一試……”

“好!”匈奴的貴族們,立刻就哇哇大叫着,提着武器,走向那些哀求和哀嚎着的可憐俘虜。

然後,整個大帳,就成爲一個地獄一樣的可怕場景。

數十名俘虜,在哀嚎和哀求聲中,被這些野獸活生生的砍死!

甚至還有人將之肢解!

鮮血流的到處都是,但匈奴人也越發的瘋狂了起來。

甚至有人提着一個人頭,仰天長嘯,大口大口的喝着人血,說道:“漢朝的****,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通過對這些可憐的俘虜的虐殺,匈奴人終於找回了他們久違的對漢朝的優越感。

他們彷彿回到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那個老上單于縱橫世界,睥睨萬族的時代!

唯有在角落中,幾個清醒者相互看了一眼,滿心的悲哀。

老上單于的時候,匈奴哪裡需要依靠虐殺幾十個身無寸鐵,還被五花大綁的俘虜和奴隸來找信心?

當時的匈奴鐵騎,縱橫世界!

誰不服,就砍過去!

即使是漢朝,也不得不奉獻女子財帛,尊匈奴爲兄!

哪像現在?

老上單于地下若知,恐怕已經在墳墓裡打滾了!

冒頓單于倘若看到今天的情況,恐怕已經在哭泣流淚了。

況且,他們覺得,軍臣現在的表現,完全不合格。

匈奴歷史上,哪有一個這樣的廢物單于?

想當年,是他一意孤行,殺死了右賢王,清洗了南侵派。

也是他,爲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就與漢朝和親,還嫁了閼氏過去!

若他果真是想西征,那就不要去招惹漢朝,一心一意西征好了。

結果他倒好!

因爲兩三千的烏孫****,逃到漢朝,爲了面子,就要報復。

結果呢?

折蘭、樓煩和白羊,匈奴帝國的三架馬車全部折戟馬邑城下,連右賢王尹稚斜的腦袋,都被漢朝人砍下來,掛在城頭炫耀!

這直接導致了整個匈奴走向衰落。

如今,在經歷了高闕之敗後,這個單于同樣因爲被人激怒,面子上掛不住,一怒之下,就要帶領整個匈奴的精銳和主力去南侵。

南侵的結果,雖然這些人也認爲肯定能勝利。

但勝利了以後呢?

被激怒的漢朝皇帝,被激怒的漢朝軍隊,恐怕立刻就會出塞!

暴怒之下的漢軍,極有可能長驅直入,進入河西走廊,攻擊祁連山、胭脂山、浚稽山等匈奴命脈!

一旦這些地方丟了,匈奴帝國,哪怕在燕薊地區取得了再大勝利,也是白搭!

沒有了祁連山的牧場,失去了胭脂山的脂粉和森林,再沒有了浚稽山的遮蔽。

匈奴拿什麼去跟漢朝人打?

更可怕的是,一旦漢朝人得到這些地方,就打通了進入西域的道路。

到那個時候,整個西域都會被漢朝影響。

西域諸國,再也不會被匈奴牢牢掌握。

若再丟了西域……

匈奴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而且,不僅僅是國家滅亡,攣鞮氏倒黴。

很有可能,整個草原上的匈奴人都會GG思密達。

不是餓死,就是被人掠走,淪爲奴隸。

一個個的邑落在大火中化爲灰燼,一個個部族在飢寒交迫中走向絕種。

匈奴這個部族,將不會有未來,不會有後代,更不會有繼續。

這樣的可怕場景,讓這些人瑟瑟發抖。

“聽說且之被漢朝神皇封爲了歸義單于……”有人在心裡暗暗想着:“或許,到時候,且之會成爲我們唯一的生機……”

在草原上,一切都假的。

唯有生存和傳續纔是真的!

爲了生存和存續,遊牧民常常能做出農耕民族永遠無法做到的事情!

……………

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98節 暗流第29節 彌補疏漏第748節 國葬(2)第1198節 程序(1)第213節 宮變第1507節 遊說(2)第648節 殺放囚(2)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1338節 龍!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1334節 戰場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455節 坑第476節 虛僞第1349節 決戰(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293節 挖坑(2)第439節 收買(4)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431節 廟算(3)第929節 探尋第307節 神器(2)第573節 戰和(2)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734節 競爭第755節 鯨川海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543節 酷吏(3)第104節 栽贓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1376節 黑科技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35節 厚恩第729節 圈錢第397節 津關第122節 過繼(3)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116節 培育第32節 入宮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752節 遠航(1)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48節 忠臣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356節 緣由第735節 心軟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35節 厚恩第408節 考舉(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393節 畫大餅(2)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66節 劇孟來投第1598節 獎懲第403節 拉皮條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881節 設計(2)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036節 出塞(1)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78節 腦殘粉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137節 朝覲者
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98節 暗流第29節 彌補疏漏第748節 國葬(2)第1198節 程序(1)第213節 宮變第1507節 遊說(2)第648節 殺放囚(2)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1338節 龍!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1334節 戰場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455節 坑第476節 虛僞第1349節 決戰(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293節 挖坑(2)第439節 收買(4)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431節 廟算(3)第929節 探尋第307節 神器(2)第573節 戰和(2)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734節 競爭第755節 鯨川海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543節 酷吏(3)第104節 栽贓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1376節 黑科技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35節 厚恩第729節 圈錢第397節 津關第122節 過繼(3)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116節 培育第32節 入宮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752節 遠航(1)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48節 忠臣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356節 緣由第735節 心軟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35節 厚恩第408節 考舉(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393節 畫大餅(2)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66節 劇孟來投第1598節 獎懲第403節 拉皮條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881節 設計(2)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036節 出塞(1)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78節 腦殘粉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137節 朝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