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

進入八月後,氣溫明顯的回落了。

長安,不再那麼炎熱。

甚至,就連中午時,也有徐徐微風吹來。

秋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長安城兩宮之一的長樂宮,再次喧譁了起來。

去甘泉宮避暑的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回到了她們的權力核心之上。

每日,都有着數不清的大臣貴族,想盡了辦法,想要擠進長樂宮,去到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面前露個面。

同時,太皇太后的迴歸,給予了儒家派系沉重打擊。

本來,儒家一系,是想在今年的考舉中大幹一場,爭取取得擊敗當政的黃老學,成爲顯學——至少要讓人看到儒家的力量。

一開始,儒家的計劃確實很順利。

在所有的參考士子中,儒家各派系加在一起,幾乎佔了將近六成!

換句話說,其他法家、黃老、墨等學派的參考加起來,也沒儒家的人多。

人多,就是力量!

只要最終在政治上不出漏子,儒家毫無疑問,就將成爲本次考舉最大的贏家!

更能在天下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肌肉,同時,獲得更多貴族、重臣的重視【。

只是……

偏偏就在政治上出了漏子!

魯儒這根攪屎棍,充分的繼承了他們的前輩的攪屎精神。

把大好的局面,搞出了一團糟!

公羊學派和燕詩派系花了將近五十年,才扭轉過來的形象。被魯儒們一夕毀滅!

表面上看,鬥毆事件。天子是各打五十大板!

即殺了那些殺人的遊俠,又給予了魯儒一系的鬧事者嚴厲的懲處。

但實際上……

現在的儒家各派系。真是寧肯天子放過那些殺人的遊俠!

因爲,首先,將堂堂讀書人跟一羣目不識丁的丘八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掉身價的事情。

這也就罷了!

沒面子就沒面子罷!

但偏偏,經過秦人改造的關中,有着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傳統。

甭管自己內部打成什麼樣的豬腦子,面對外人,關中人向來沒話說,擼起袖子先幹一架再說!

更別提遊俠這個成分複雜。背景深厚的羣體了!

關中的遊俠,跟關中的地主、商人以及貴族階級,存在着一個詭異的共生關係。

許多遊俠實際上就是某些大人物的黑手套,用來做那些不適合自己去做的髒事。

天子砍了三個遊俠的腦袋,流放了十幾個,徒刑了七八個。

遊俠們不敢恨天子,只好把矛頭對準了惹事的儒家。

在關中的遊俠看來,死掉的那幾個兄弟,都是被儒家害死的!

他們可不管。你公羊派其實跟魯儒派除了讀的書差不多,但實際上無論思想還是行爲,都完全南轅北轍。

更麻煩的是,就連關中的百姓也覺得。這個事情是魯人對關中人的挑釁……

而遊俠們又有着各種各樣的渠道,能跟那些肉食者搭上關係。

而朝廷的肉食者們,大部分都是生於斯。長於斯的關中人——雖然絕大部分的貴族大臣都是移民,但他們都把家安在了關中。

於是。在這一連串奇妙的化學反應後。

當竇太后從甘泉宮回到長安後沒兩天,她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論起對儒家的不滿和敵視。竇太后絕對是漢室所有太后中最極端的一個!

老太太年紀大了,眼睛也瞎了,心眼更是小的跟針眼一樣。

去歲轅固生對她的冒犯,讓她一直就耿耿於懷,銘記於心。

對於魯儒的猖狂和傲慢,她更是厭惡無比。

想想看,你若是一位虔誠的宗教信徒,篤信着自己的信仰,但偏偏有另外一個傢伙在你面前瘋狂的攻擊你的信仰,還作死的宣揚自己的信仰比你的信仰高級一萬倍。

你會怎麼着?

恐怕一個巴掌將這個可恨的傢伙扇出門去都是輕的了!

但你若是一個國家的大人物呢?

將這個傢伙掛路燈,都已經算得上是仁慈了。

偏偏轅固生好死不死的就幹了這種事情。

這要是能讓竇太后心裡舒服那纔怪了!

對儒家來說,更糟糕的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此事,於是,儒家組織起來的遊說團隊中,轅固生的大名赫然在列。

然後,此事,又被有心人給捅到了竇太后面前。

竇太后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再與剛剛得知的魯儒鬧事的消息一對照,頓時就是火燒雷霆崖。

當下就把劉徹叫過去訓了一頓。

倘若只是這樣,劉徹做做樣子,象徵性的給予儒家一些不疼不癢的懲罰,這事情,合合稀泥,大概也就過去了。

可問題是,當考舉第二輪的成績單公佈後,這事情,立刻就不可避免的滑向了儒家絕對不希望看到的一個局面:在總計三千人的第二輪考舉士子參考人數中,儒家各派系加起來,共計有一千八百餘人。

而第二輪的成績單一公佈,晉級的一千五百名士子中,儒家佔了差不多九百人!

這下子捅了馬蜂窩了。

第一輪考舉,你們儒家佔了大頭,那也就算了!

畢竟貴族勳臣集團的子弟,沒幾個人願意去基層吃苦,大家都盼望着在長安的九卿衙門或者某個安逸的部門當官。

但,你們吃相也未免太難看了一些吧?

第二輪你們還要佔掉一半位置?

叔叔能忍,嬸嬸都忍不得!

你要知道,漢室現在的貴族勳臣階級中,有超過八成。都是黃老學的擁護者!

利益矛盾加上政見不同,立刻就讓整個貴族勳臣階級將炮口對準了儒家。猛烈的轟炸起來。

而作爲朝中,除了黃老學外的另外一個大派系:法家。一看到儒家居然來勢洶洶,一口就要吞掉考舉大半的官職。

法家的巨頭們也坐不住了!

道統之爭,路線之爭,意識形態之爭,不會有人客氣,更不會有人去講什麼君子風範。

於是,朝野之間,反儒輿論迅速成形。

而且來勢洶洶。

在劉徹意識中,幾乎能與建元新政廢黷後。各派系聯合起來打壓儒家相提並論了。

一時間,關於儒家的各種黑材料與‘反動言論’,滿長安的飛舞。

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儒家幹過的醜事,骯髒事情,都被人翻了出來。

在這其中墨家貢獻了將近七成的dps輸出!

有句話說得好,最瞭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

墨家作爲戰國時期,與法家、儒家並列的顯學,又豈是浪得虛名的?

墨家雖然式微,但它的傳承沒斷!

別的不談。一本《墨子》之中,就能找出許多儒家的黑材料了。

有的甚至直接深挖了孔夫子當年幹過的一些不那麼美好的事情,更直擊孔夫子自己嘴上一套。背後一套的虛僞表現。

有圖有真相,有事實。有例證,甚至還有時間地點人物。

即使這些都是捏造的。但儒家想洗白,也沒那麼容易!

因爲,這些事情的證人名字叫墨翟!

更麻煩的是,這些事情跟之後孔夫子的徒子徒孫們的行徑一一對照,然後,大家哦了一聲,紛紛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

這也就罷了!

誰家沒點黑歷史呢?

涉及道統之爭,相互抹黑對手,本來就是常態。

若是在以往,儒家可以或是高冷做一個‘吾儒門自有道理在此,此等言論空穴來風,不足爲信’的模樣,或是乾脆不予理會。

他們甚至都不需要洗地。

因爲,只要沒有演變成一個全國性的大討論,這些問題就不可能對儒家造成半點傷害!

但偏偏,這次儒家犯了衆怒,這次,他們就算想洗地,也沒有人願意聽了。

這就跟後世網絡上的公知們一樣,你想闢謠,也得讓這些傢伙願意聽你得!

儒家的巨頭們,在這來勢洶洶的輿論面前,手足無措,六神無主,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但,只要不是白癡,所有人都明白:假如再這樣下去,儒家別說崛起了,怕是立刻就要面臨人人喊打的局面!

現在,已經有這樣的苗頭出現了。

朝野中,已經有些人在陰陽怪氣的拿着高皇帝當年對儒家的一些言論說事情了,更有些急躁的傢伙,乾脆翻出了魯儒當年站在項羽那邊,頑抗王師的劣跡!

這事情倘若繼續發酵下去,儒家五十年的努力變成一場空不說。

就是道統都有斷絕的風險!

秦始皇可就幹過焚書坑儒的勾當!

儒家不管那個派系,都絕對不願意再次面臨國家暴力鐵拳的打擊!

於是,顏異就被儒家當成了希望……

現在儒家的情況,真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的時刻。

倘若再爭取不到天子的保護和羽翼,那些現在還在試探的各方勢力,肯定會羣起而攻之。

到那個時候,儒家最好的下場,恐怕也不過是跟墨家一樣,

便是變成第二個名家,被人一口吞掉,成爲法家或者黃老學的分支,也未可知!

涉及自身道統存亡,顏異不敢怠慢,立刻入宮求見天子。

顏異求見之時,劉徹正在清涼殿中陪着陳阿嬌玩耍。

陳阿嬌這個已經內定,不,已經確定的未來皇后,現在,一點皇后的樣子都沒有,很是天真爛漫的在劉徹的殿中嬉戲着。

對於這個表妹,兼未來的皇后,劉徹還是很憐惜和同情的。

因此,對她也極爲寬容和寵愛。

這份寬容與寵愛,並非僞作。而是真情表現,因此。在旁人眼中看來,當今天子。對於未來的皇后,確是愛惜至極。

東宮對此非常滿意!

陪着陳阿嬌玩鬧了一會,劉徹就得到了顏異覲見的消息。

“宣他進來罷!”劉徹抱起陳阿嬌,走到龍榻上坐下來。

他與陳阿嬌的婚期已經確定了,就在下個月的初六,宗正說,這個日子很不錯。

但劉徹心裡,卻還是很彆扭!

娶一個十二歲不到的loli,這簡直就是犯罪!

因此。最近,劉徹有些心煩。

但,這種事情,對於劉徹的身份來說,頂多也就類似一個大概:吸菸有害健康,但我還是吸菸的苦惱。

劉徹真正關注的事情,還是最近儒家的境遇。

老實說,對於儒家的處境,劉徹一點兒也不同情!

殺人者人恆殺之!

論起獨霸話語權。儒家可謂是真正的高手!

旁的不說,他們能把黃老學這樣一個哲學與政治的思想派系逼成一個裝神弄鬼的宗教,在人類歷史上,這都是頭一遭的。

甚至連實用性極強的法家。都不得不披上一層儒皮,來忽悠人!

而他們自己內部的撕逼,更是讓人膛目結舌。

牛李黨爭。新舊黨爭,浙黨、晉黨、東林黨。中國歷史上,不斷刷新政治下限。教育人民什麼叫爲了政治鬥爭可以犧牲國家、民族的,就是這些傢伙的徒子徒孫。

因此,看到儒家圍攻,劉徹心裡還是頗有些暗爽的。

但,作爲皇帝,劉徹卻不能因爲自己的私人感情,影響國家的政策和戰略。

那樣的話,他跟牛李黨爭,新舊兩黨以及他所最不恥的東林黨有什麼區別?

況且,平心而論,儒家在中國的政治版圖中的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

在地方行政以及教育普及還有文明進步方面,儒家的作用,都不可替代。

因而,劉徹實際上已經決定,讓儒家在這次圍攻中過關了。

不然,你以爲,這朝野的輿論,爲何至今還沒有顯現出要把儒家趕盡殺絕的姿態?

不是他這個皇帝壓着,那些投機者,早就蠢蠢欲動了好不好!

但儒家想要過關,不付出點代價,卻是不可能的了。

黃老派的貴族勳臣階級跟法家聯手起來,還有東宮的支持,關中地方輿論的傾向,想擺平這一切,老實說,錯非劉徹是天子,更牢牢的把持了軍權,換了其他人,恐怕此刻要考慮的,就是落井下石,順應民意了。

即使如此,想要平穩的安撫那些來自各方的不滿和意見,劉徹也不可能大手一揮,就直接保護儒家過關。

……

“陛下……”顏異一進殿,立刻就跪下來,哭了起來:“請陛下救救儒門罷!”

在顏異看來,儒家的情況,確實是已經糟糕到了極點了。

僅僅是東宮,就像一座大山般,壓在了儒家所有派系的頭頂之上。

從東宮流傳出來的太皇太后對儒家的惡意,已經是昭然若示。

據說連天子,都因此被太皇太后訓斥。

至於朝野輿論,對於儒家更是非常不利!

遊俠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關係網絡,在整個關中,對儒家進行了無差別的各種黑。

偏偏墨家還拿出了真材實料,一個個例子和故事,說的栩栩如生,讓人如臨其境。

而儒家在楚漢爭霸時期,將屁股放在項羽那邊,更成了儒家自己都沒辦法說清楚的污點。

畢竟,在所有的學派中,只有儒家是曾經明火執仗的公開與高皇帝對抗……

而黃老學與法家趁機落井下石,更是雪上加霜。

此刻,整個儒家,可沒有小豬朝後,獨霸朝野輿論的霸氣。

他們雖然人數衆多,但,在北方,尤其是關中,卻沒有多少影響力,對軍隊和上層貴族,更是幾乎沒有半分影響。

在這樣的形勢下,儒家的許多派系,都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整個儒家的思想與定位,都需要再次調整!

這對儒家來說,並非是什麼太過困難的事情。

從孔子至今,實際上,儒家的思想體系,已經是完全換了一個模樣。

別說孔子,就是子夏、孟子從墳墓裡爬出來,也未必認得。

是以,經過這個打擊,儒家內部的聰明人們,迅速的開始評估起自己的思想與行事方針,許多人開始進行調整,以更適應關中地區的貴族和上層統治者的需要。

這跟董仲舒觀察了小豬的思想後,立刻修改自己的體系,送上‘天人感應’這個大禮包一樣。

這是儒家幾百年下來,進化和演變的結果。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不單單是物種,思想也是一樣。

旁的不說,便是後來的天朝,天朝太祖倘若有一天從墳墓裡爬起來,你看他還能認識那個新世紀的天朝不?

便是太宗,估計都可能會有再上井岡山,打倒反動派的衝動……

劉徹並不知道,儒家已經開始了自我革新和自我演變的準備。

但他知道,儒家必須改變。

不僅僅儒家,未來,黃老學、法家、墨家乃至於農家都需要自我的改變,來適應未來時代的發展。

世界,總是在不斷前進的。

去年可能還是很先進的東西,到了明年,恐怕就要爛大街。

劉徹希望,漢室的思想界,能一直保持活力。

因此,他才希望百家爭鳴。

不然,以他自己的喜好,他肯定全力扶持法家,考舉也會向法家傾斜。

畢竟,不管是黃老還是儒家,都會自己的想法和小動作。

但法家不會有。

法家只會聽皇帝的話,哪怕,這個皇帝是個白癡笨蛋暴君,下的命令都是錯誤百出,可能導致天下動盪。

對劉徹這樣有着先知先覺的重生穿越者,法家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但那樣的話,劉徹很清楚,充其量,自己的成就也最多是個秦始皇,人亡政息,二世而終。

第844節 善後(1)第1164節 雄心(2)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4節 表演第853節 影響(3)第319節 投機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76節 黑心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541節 酷吏(1)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393節 畫大餅(2)第857節 撫卹(2)第169節 祥瑞(2)第347節 兄弟們(3)第1155節 合縱(1)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45節 鑄幣第1365節 瓜分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927節 封王第9節 蝴蝶效應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408節 考舉(1)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275節 新思維(4)第357節 宣達司第505節 種子第1168節 藝術(2)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27節 狂歡(1)第792節 廟算(1)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442節 人口倒逼戰爭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365節 瓜分第1143節 團結(2)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91節 造假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513節 戰略(1)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32節 殿問第485節 假象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687節 平律(2)第1206節 撕逼!(2)第549節 比爛第70節 早朝(3)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908節 換俘(1)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795節 動員(2)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492節 深海(2)第404節 無題第1445節 歸一(2)第309節 交易(1)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1514節 戰略(2)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307節 神器(2)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464節 大朝儀(4)第155節 收買第1233節 威權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86節 傳播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117節 腦洞(1)第347節 兄弟們(3)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55節 掀桌子(1)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310節 交易(2)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206節 安排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197節 入場
第844節 善後(1)第1164節 雄心(2)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4節 表演第853節 影響(3)第319節 投機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76節 黑心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541節 酷吏(1)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393節 畫大餅(2)第857節 撫卹(2)第169節 祥瑞(2)第347節 兄弟們(3)第1155節 合縱(1)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45節 鑄幣第1365節 瓜分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927節 封王第9節 蝴蝶效應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408節 考舉(1)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275節 新思維(4)第357節 宣達司第505節 種子第1168節 藝術(2)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27節 狂歡(1)第792節 廟算(1)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442節 人口倒逼戰爭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365節 瓜分第1143節 團結(2)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91節 造假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513節 戰略(1)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32節 殿問第485節 假象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687節 平律(2)第1206節 撕逼!(2)第549節 比爛第70節 早朝(3)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908節 換俘(1)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795節 動員(2)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492節 深海(2)第404節 無題第1445節 歸一(2)第309節 交易(1)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1514節 戰略(2)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307節 神器(2)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464節 大朝儀(4)第155節 收買第1233節 威權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86節 傳播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117節 腦洞(1)第347節 兄弟們(3)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55節 掀桌子(1)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310節 交易(2)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206節 安排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197節 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