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節 武以止戈

匈奴騎兵衝入漢軍中軍陣列後不過一刻鐘,在漢軍右翼,匈奴逼落騎兵,也已經衝了過來了。

望着敵騎,黃匡緊緊握住了刀柄。

“敵騎距離一百步,準備作戰……”他大聲的對着自己的部下吼道。

現在的他,已經成爲了漢軍細柳營的一位隊率。

職位雖低,但卻已經非常精幹了。

這兩年多來,他日夜磨礪自己的騎射技術,還參加了一次武苑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但卻也讓他學會了如何在戰場上組織和鼓舞自己的部下的士氣,更學會了應該如何應對敵人的衝擊。

此刻,他的心裡面,一個個數字不斷的蹦了出來。

敵騎的速度是大約每瞬百步(漢家規定的時間度量,一晝夜爲十二時辰或九十六刻【這是根據太陽方位劃分的】,也就是說一個時辰分爲八刻,而每刻六十瞬,一瞬約爲後世的十五秒)。

而他知道,漢軍的輕騎速度也大約與之相等。

所以,他抽出了馬刀,微微夾緊了馬肚子。

在陽光下,他的愛刀長而鋒利,閃爍着致命的寒光。

“騎兵對衝嗎?”他擡眼望着前方的匈奴騎兵,他們已經越來越近了。

但他們並沒有放箭。

或許是害怕漢軍趁他們減速突襲,也或許是他們覺得在這樣的時候唯有速度,纔是制勝的關鍵。

但無論如何,他們選擇了黃匡最喜歡也最希望的戰鬥方式——白刃交戰!

“過去兩年,八百一十二日,我無時無刻不在磨練自己的白刃技能……”黃匡在心裡面說道。

細柳營的訓練,強度超高,而且簡單枯燥。

每日,最常見的訓練,就是兩隊之間演練對衝。

白刃衝鋒,貼身肉搏。

爲此,黃匡和他的同袍,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血水、淚水。

他曾經無數次被木劍抽得渾身青紫,更是數十次從馬背上掉落下來,在地上疼的打滾,甚至摔斷了手臂、大腿、肋骨,在牀上躺着,在被窩裡疼的哭泣。

而這一切的努力和辛苦,爲的就是有朝一日,上戰場時,自己能多殺敵人,用他們的頭顱作爲自己的進身之階!

更何況,這對面的敵人是天下公敵,天子明令通緝的鬼騎!

“殺!”就在此時,黃匡聽到了自己的上司的命令:“全軍衝鋒!”

“殺!”他舉起馬刀,大聲吼起來:“斬盡殺絕,不留活口!”

“吼!”所有的士兵發出了一聲震天動地的吼聲,然後,千軍萬馬,猶如雷霆炸響,向着匈奴騎兵衝了過去。

漢軍的騎兵衝鋒,在今時今日,已經變成了一種戰場藝術。

一千餘騎,猶如一道波浪,從左到右,沿着數里長的戰線傾瀉而出。

一千把馬刀,整齊劃一的直指前方,在陽光下,居然形成了一道刀光,彷彿神話傳說中的神明之刀,從戰場切過。

不過三五個呼吸,黃匡帶着自己的部下,就跟匈奴騎兵撞到了一起。

“殺!”兩軍交鋒的剎那,就彷彿兩股泥石流在山谷之中正面相撞,頓時就激起了千重浪——血浪!

砰!

黃匡揮舞着馬刀,撞進匈奴騎兵的隊列之中,只在瞬間,就有着敵人揮刀來攻。

但這毫無意義。

因爲匈奴人的馬刀,儘管是山寨的漢軍馬刀。

但他們不能冶鐵,更別提精鐵了。

所以,只能用青銅來鑄造。

但青銅太脆了,根本無法與精鐵相比,更何況,黃匡的馬刀,刀刃鋒利而有韌性,只在交錯的剎那,他的馬刀就被黃匡斬斷,然後,黃匡毫不留情的向前一劈,將那個驚恐萬分的匈奴人的腦袋斬成兩半,血水噴濺到了半空,灑了黃匡一身。

但他來不及抹去眉毛和眼睛裡的熱血,敵人的攻擊就已經交錯而來。

好在,在黃匡的左右,兩騎漢騎及時衝來,將他兩翼的敵人打落下馬。

……………

“該死的漢朝人!”須卜當屠揮舞着武器,帶着自己的騎兵,想要衝上前線。

但可惜,匈奴人密集而無序的陣列,使得他們實際上能夠與漢軍騎兵交戰的人數其實是有限的。

此刻,匈奴人陣型的劣勢一覽無遺。

儘管須卜當屠的騎兵足足有將近五千騎,但,能夠戰鬥在第一線的騎兵,卻不不過一千五百左右。

在人數上來說,與漢軍騎兵的衝鋒人數相當。

通常,在過去,匈奴人遇到這個情況,前排的騎兵已經足夠解決任何敢與他們對衝的敵人,然後,後排的騎兵會將這些倒黴蛋踐踏成肉泥。

但在現在,他們遇到的是漢軍!

而且還是細柳營的漢軍!

更是巔峰時期的細柳營!

真正意義上的一支足可一漢當五胡的強軍!

所以,他們立刻就尷尬了。

前排的騎兵,儘管已經非常努力,非常拼命。

但奈何,他們在裝備、技戰術、身體素質和戰鬥經驗方面,全部落後。

щшш◆ttκá n◆co

很多人的武器,因爲質量太差,甚至連抵擋漢軍的馬刀劈砍也做不到。

所以,在接觸的剎那,逼落騎兵的前排就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在瞬息之間,就有數百人落馬,更有數百人被漢軍馬刀直接砍成了兩半。

地面上立刻就多了一層用屍體鋪成的屍路。

這讓漢軍騎兵的速度變慢,但也讓匈奴騎兵的速度變慢。

而且,更要命的是……

須卜當屠擡頭望着前方。

漢軍的第二排騎兵已經開始衝鋒了。

他們揮舞着馬刀,繞過了匈奴騎兵的正面,從兩翼包抄。

然後,他們就如同泰山壓頂一般,撞了過來。

更可怕的是,漢軍的第三排騎兵也緊隨其後。

但他們的武器,從馬刀,變成了長弓。

他們在兩翼遊弋,不停的搭弓攢射。

許多勇敢的逼落勇士,歷經千辛萬苦,戰勝了自己的對手,卻被一箭射落下馬。

“該死的漢朝人!”須卜當屠大罵着,漢軍騎兵的表現和戰術,遠超了他的想象。

他現在終於知道了,爲何幕南部族會傳說‘漢騎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了。

匈奴騎兵,在他們面前,確實是太弱了……

無論是技戰術,還是身體素質,或者武器裝備。

匈奴騎兵,全面落後。

他曾經親眼目睹了三個勇敢的逼落騎兵,捨生忘死的圍攻一個漢朝軍官。

這樣的戰鬥,在過去,肯定會以匈奴騎兵的獲勝告終——無論對方多麼的勇不可當!

雙拳總歸是難敵四手的!

但,在現在,這一切都成了泡影。

那三個勇士的兵器質量太差了!

幾乎沒有人的武器,可擋那漢朝軍官的馬刀一擊——不是被斬碎了,就是被劈飛。

“該死的大夏奴!”須卜當屠大罵道。

在他看來,鑄造武器的大夏和大宛工匠,都應該去死!

有你們這樣製造武器的嗎?

你們要是用心製造武器了,怎麼我的軍隊的武器,在漢朝人面前如此脆弱?

但他卻忘記了,當匈奴西征時,他是如何欣喜若狂的讚美着這些工匠鑄造的武器。

只能說,不能怪別人,只能怪匈奴和西域工匠的技術層級太低,文明程度太低。

而他們面對的,又是這個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強的軍隊中的王牌——細柳營!

“蘭折野,你這個混蛋!”須卜當屠扭頭看向蘭折野的騎兵的進攻方向,大罵着:“還不趕快進攻?”

他知道,假如蘭折野不能衝進漢軍陣列,殺進漢軍的核心。

那麼,自己和系雩難,今天就要全軍覆沒了!

跑都沒地方跑!

……………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義縱舉着千里鏡,感慨着。

在漢匈交戰到現在不過一刻多鐘,但在漢軍中軍和右翼,已經是屍山血海。

匈奴人、漢軍士兵,戰馬,相互交錯,在這平原上,磊出了一又一個遠超一人高的屍堆。

最大的那個,甚至足足有一百餘步長,六七十步寬。

在屍堆之上,倖存的士兵和傷員,持着武器,還在相互戰鬥、廝殺。

而在屍堆旁邊,騎着戰馬,相互劈砍的士兵們則在爲這個屍堆的繼續擴張而貢獻力量。

鮮血在大地上流淌,漸漸的在低窪處,聚成了一個又一個血坑。

刺鼻的鮮血味道,瀰漫在整個空氣裡,有些心理素質較差的文職軍官,現在已經吐的兩腳發軟。

去年考舉後才入伍的幾個考舉士子,更是望着前方的修羅場,手腳都發軟。

還有人喃喃自語着:“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爲之……先賢所言,誠不欺我!”

對於這些生長在溫室,不識兵兇戰危和民間疾苦的傢伙們來說,眼前的一切,確實太過刺激和震撼了。

畢竟,書上的文字寫的再多,也不如親眼所見更爲真實。

像什麼流血漂櫓,伏屍百萬。

你以爲是藝術加工?

錯了!

這是現實描寫!

義縱就記得很清楚,當初馬邑之戰時,在武周塞前,折蘭人的鮮血最終在大地上匯聚出了一條血河。

那是他永世難忘的記憶。

所以,這些小清新們有此反應,其實很正常。

不過……

義縱低頭瞥了一眼小清新們,說道:“命令爾等一瞬之內回去工作,不然,本將當親筆寫退兵信!”

這就是勒令他們強制退出現役了。

這些人聞言,這才勉強打起精神,強忍內心的噁心感。

但,出現在他們眼前的場景,卻肯定將讓他們終生難忘。

“雖然說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爲之,但爾等也當知曉,聖人做五兵,所爲何事?”義縱望着他們道:“以備豺狼虎豹,以護衛桑梓,以止暴而已,故我輩武夫,以止戈爲己任,而欲止戈,則海內不得不混一,皆奉天子,此春秋之所謂大一統,此先賢之所謂大同也!”

這也是現在漢家貴族和高級將領的共識。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武癡,都是戰爭狂。

而戰爭給人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毋庸置疑,是極爲深重的。

尤其是,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和階層,對這些壓力的感受就越敏感。

而諸夏民族自古就不是一個好戰的民族。

即使是蠻荒時代,三王五帝之時,尚且有‘有苗故事’的傳說。

舜帝修德三年,執干鏚舞,有苗乃服。

是以高層就想出了這個藉口和理想。

我們作戰,不是爲了一己之私,更不是爲了殺戮和征服。

我們是爲了弭兵,爲了和平而戰。

只要世界大同,天下大一統,八荒之內,六合之間,皆爲漢土。

這樣,戰爭不就自動消失了?

這樣,人民不就可以永享和平?

如此,豈不就可以止戈了?

便如戰國七雄,年年征戰不休,百姓勞苦不寧,而在現在,四海無兵革,黎庶得安寧。

這就是武人的貢獻。(~^~)

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946節 整頓(1)第588節 新世界(4)第49節 厚顏無恥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1533節 敲打第563節 貪婪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058節 大鐵礦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056節 糾纏(2)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382節 殖民(2)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198節 老將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1375節 寶藏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1103節 抉擇(1)第797節 戰前(1)第821節 臣服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340節 丞相的人選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77節 上林苑第692節 制度(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185節 丟臉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192節 戾王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345節 兄弟們(1)第987節 動員(2)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753節 遠航(2)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332節 重賞!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1130節 刷新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506節 遊說(1)第322節 研究第1353節 決戰(5)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802節 入關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334節 戰場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1175節 羞恥第1403節 繼任者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825節 腹黑第509節 禍事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94節 麻煩第446節 博弈(2)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397節 津關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072節 血戰(3)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729節 圈錢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877節 安排
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946節 整頓(1)第588節 新世界(4)第49節 厚顏無恥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1533節 敲打第563節 貪婪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058節 大鐵礦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056節 糾纏(2)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382節 殖民(2)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198節 老將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1375節 寶藏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1103節 抉擇(1)第797節 戰前(1)第821節 臣服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340節 丞相的人選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77節 上林苑第692節 制度(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185節 丟臉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192節 戾王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345節 兄弟們(1)第987節 動員(2)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753節 遠航(2)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332節 重賞!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1130節 刷新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506節 遊說(1)第322節 研究第1353節 決戰(5)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802節 入關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334節 戰場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1175節 羞恥第1403節 繼任者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825節 腹黑第509節 禍事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94節 麻煩第446節 博弈(2)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397節 津關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072節 血戰(3)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729節 圈錢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877節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