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節 統一大計(1)

元德七年春正月甲午(初四)。

未央宮石渠閣之內,無數的官吏和學者來來往往,整個石渠閣內外,充斥着緊張的氣息。

因爲,今天就是最後的期限了。

太史令衙門必須在今天,計算出今年立春到底是那一日?

這很考究太史和整個漢室的天文學、數學基礎。

一旦計算錯誤,或者不能及時算出準確的時間。

這將會導致一場重大的政治事故。

腦袋不知道要掉多少。

所以,人人屏息凝神,連大氣都不敢出,奉命來此等候消息的宦官們,也全部規規矩矩的站在石渠閣前,任由寒風吹在他們身上,一動都不敢動。

終於,石渠閣的大門打開,太史令司馬談邁步而出,手裡捧着一份帛書,高聲說道:“臣太史令談,謹奏陛下:歲在甲午,丙子立春,盛德建木!”

宦官們終於長出一口氣,接過司馬談手裡的帛書,就立刻捧着這帛書,朝着宣室殿飛奔而去。

一路上,一邊跑,一邊喊:“太史令臣談謹奏陛下:歲在甲午,丙子立春,盛德建木!”

於是,整個未央宮上下,都因此得知了消息。

立刻,整個未央宮上下的宦官、宮女,甚至後、宮的妃嬪、皇子、公主,都開始走出門,靜靜的站在了宮殿之外,等候命令。

不久之後,這份帛書抵達了宣室殿之中,呈遞到了劉徹面前。

劉徹打開一開,立刻提筆,在這份帛書上批示: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之謂天子。天子之動也,以全天爲故者也。朕既作天下王,爲百姓父母,當齋戒沐浴,素服以迎春,其令郡國,祀山澤川林,犧牲勿牝,禁伐木、捕獵,無覆巢!

然後,尚書令汲黯就當衆宣佈了這條批示。

周亞夫帶着文武百官,皆拜道:“臣等皆以爲,陛下當擇元日以祈上帝,擇元辰,親載耒耜,皇后親桑,以明示天下陛下重農之志!”

“可!”劉徹微微答道。

隨着這一個命令,整個未央宮和長樂宮,立刻就陷入了繁忙之中。

一個個蠶室被清理,上上下下,都開始沉浸在了勞動的喜悅之中。

最高興的,莫過於皇后陳阿嬌了。

她幾乎是歡歡喜喜的帶着自己的侍女宦官,將淑房殿的蠶室清理了出來。

然後,看着一個個簸箕被擺放得整整齊齊,內心滿滿的都是期待。

蠶寶寶這種萌蠢萌蠢的生物,很快就會被帶到這淑房殿之中,然後,它們會慢慢長大,吐絲結繭,最終被織成好看的衣服和裙子。

嗯……

到時候,給皇帝夫君織一件漂漂亮亮的袍子!

一想到這裡,陳阿嬌的臉上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倒是館陶在旁邊,臉色有些憂鬱。

皇后日漸長大,但初潮依然遲遲不來。

這麻煩大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皇帝似乎並不在意,反而在知道了此事後,對皇后更爲寵溺和憐憫,更下令:有敢傳此事者族!將此事嚴格的鎖在了這淑房殿之中。

但……

這反而讓館陶憂心忡忡。

因爲,她很清楚,在皇宮之中,皇后的地位是否穩固,與皇后的受寵程度並沒有什麼干係。

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皇后,基本上坐不穩位置。

如今,陳阿嬌的皇后之位,能夠穩如泰山,事實上與皇帝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不過是因爲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是皇后背後最有力量的靠山罷了。

特別是皇太后薄氏,幾乎將陳阿嬌看做了自己的投影。

不然的話,這宮廷內外,恐怕早就要翻天了!

皇后與天子成婚五年,連個公主也沒有?

外朝的士大夫和貴族列侯恐怕早就跳腳了!

即使是如此,朝野上下,也已經有些議論聲音了。

甚至有儒生私底下悄悄的嚼舌頭,說什麼‘母憑子貴,義夫人德容昭曜,可主長秋宮’。

至於朝臣裡面,想着做從龍之臣,立一個擁立之功的,如過江之鯽。

現在,不過是一則天子寵皇后,衆所皆知,二則,天子至今沒有表態立儲,三則,東宮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依然在。

不然,這幫傢伙早跳起來了!

以館陶豐富的政治經驗來看,儘管有着這重重阻力,但是——隨着時間流逝,當皇后遲遲不能誕下皇子。

到那個時候,朝野的投機者肯定會再也按耐不住。

至於那些自詡國家忠臣,社稷棟樑的重臣,更是會持續不斷的開始動員。

反正,這些人,才懶得去關心你皇帝與皇后的感情或者說東宮的想法呢!

他們只想要儲君!

而陳阿嬌卻壓根一點都不懂這些事情,她純粹只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整天高高興興,笑嘻嘻的,從來不去考慮也不去擔心這些事情。

皇帝將她寵的太過了!

而去年,自己送進宮來,給皇后當陪嫁的那些滕妾,如今看來,也是指望不上了。

這些小蹄子進了宮,一個個都有了心思。

甚至不怎麼聽她的招呼了。

想到這裡,館陶也是深深的嘆了口氣。

陳阿嬌卻是扭頭,看着自己母親,笑嘻嘻的道:“母親何故嘆氣?等下皇帝夫君來了,莫要讓他看到這個模樣,皇帝可不喜歡阿嬌不開心呢……”

“……”館陶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此刻,她寧願自己的女兒不那麼被皇帝嬌慣。

這樣至少,她能看清楚自己的處境。

可惜啊!

皇帝這個人啊,旁的館陶不清楚,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言出必行!

當年,皇帝曾經在她面前許下了‘金屋藏嬌’的諾言。

如今,雖然遠沒有做到以黃金爲屋,珠玉爲簾的奢靡程度。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對皇后的好,確實是真心實意,如同珍寶一般呵護着。

以至於宮廷內外,其他妃嬪再怎麼得寵,也不敢起與皇后別苗頭的心思。

但館陶很明白,男人是一種什麼生物?特別是老劉家的男人!

從高皇帝以降,就沒有一個癡情的人!

哪怕是如今的皇帝表面上表現的很寵溺陳阿嬌,但實則……這貨登基以來,後宮裡的女人,已經多達數十……

………

劉徹並不知道館陶的憂心,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想去理會。

宮廷的事情,現在還可以拖着,畢竟,他到現在爲止,也不知道,究竟哪一個兒子,確實符合他的心意,可以有資格繼承這個龐大的古老帝國。

所以呢,陳阿嬌的存在,反而是一個緩衝,可以有效的阻止帝國宮廷內鬥以及諸子外戚之間的鬥爭。

當然,這個問題遲早要面對。

但肯定不是現在,甚至不是這十年內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就拖唄。

對劉徹來說,他現在更關心統一的大業!

自從南越王趙佗朝長安,即位的趙胡也一心一意的推行與漢相融的政策後,漢室的文化和制度以及法律漸漸在南越國開始推行。

如今,番禹雖然依然實際控制着南越全國的民政和軍事。

但是,漢室中央的影響力,也無孔不入的滲透了進去。

去年開始,南越就已經將地方郡守、縣令的任免權力移交給了長安,其國家千石以上官員,基本上開始由番禹推薦,然後長安確認。

而南越王國的貴族、士大夫子弟,也開始來長安參加考舉。

這樣,單獨在地圖上,保持着半割據狀態的閩越王國就顯得格外刺眼了。

所以,下朝後,劉徹一面準備齋戒沐浴,爲迎春祭做準備,一方面讓人整理這幾年閩越王國的情報和資料。

到晚上時,有關閩越王國的現狀和情況的各種資料,就已經擺到了劉徹面前。

將這些資料看完,劉徹心裡面就已經對閩越現狀有了瞭解。

當前閩越國之中,主要由三股力量。

最強的,自然就是王族駱氏了。

當前的閩越駱越,即位以來,勵精圖治,埋頭種田,又得到了中國工商業大興的紅利,閩越國的商品和特產,行銷吳楚淮泗,中國廉價的鐵器和食鹽也使得閩越人民的生活更加寬鬆。

王室力量也由此大興,對另外兩個派系具備了碾壓式的優勢。

但王室的問題,在於其國主駱越的年紀漸老,王族內部的鬥爭愈發激烈。

特別是,其王世子駱郢一直在長安,是以,其國中的王族根本沒有一個核心來依靠,於是各自爲政。

其中,駱郢的幾個弟弟,更是上跳下躥,聯絡起繇君、越君及其他實力派互相勾結。

除王族之外,第二大實力派,就是那些處於閩江之間的地方實力派了。

這些人在過去,曾經讓秦王朝都頭疼不已,無可奈何。

實在是這些越人,居於山陵河畔之間,處於險惡之地。

而且,窮的掉渣,派軍隊去打,一則得不償失,二則也可能打不到人家……

而這些部族的貴族和首領,大都沒有什麼文化,他們之所以臣服駱家,不過是因爲習慣和傳統使然——在過去一千年的時間裡,百越各族,已經習慣了向勾踐血脈臣服。

但這種臣服的力度,有限的很。

總的來說,這些部族,就像一個個割據勢力一樣,給長治(閩越都城)搖旗吶喊可以,甚至出兵幫忙作戰也行,但是,長治的手卻很難伸進他們的內部。

而這些部族的存在,也是劉徹和漢室,目前對閩越投鼠忌器的緣故。

這些人中的大多數,甚至都不知道有漢朝這個國家存在!

他們信奉巫神,自詡自己的祖先是禹皇和勾踐大王。

壓根就不想理會長安,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

而且由於愚昧和原始,許多部族甚至至今保持了文身和茹毛飲血的習慣。

在此時,你若到了閩江中下游一帶,你甚至可能會懷疑,你沒有在中國,而是置身於亞馬遜叢林之中……

至於第三股力量,也是最弱小的那一股力量,就是一直以來,讓劉徹對閩越保有信心的親漢派或者說諸夏派。

這些人以越衍候家族、吳陽候家族以及幾股閩越朝堂上的文官勢力爲首。

但可惜,他們基本上,影響力只在靠近東海郡和江都國一帶,並不能起什麼決定性作用。

微微思考了一會,劉徹就問道:“如今,閩越世子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如何?”

旁邊的汲黯答道:“回稟陛下,如今閩越世子駱郢已拜八百石《孝經》博士嚴鉅爲師,還娶了其師長之女爲妻,頗得君子之行,有士大夫之風!”

劉徹聞言點點頭,最初,劉徹將駱郢放在上林苑裡教育,兩年前將之從上林苑放出來,讓嚴鉅收爲弟子。

嚴鉅這個人,是楚詩派的學者,師從申公,旁的方面姑且不論,這道德和學問以及人品,那真是真正的君子!

如今,更嫁女給駱郢,必然是駱郢合他心意嘍!

微微思慮片刻,劉徹就道:“告訴繡衣衛,朕要閩越王薨!”

如今的閩越王駱越確實是一個人才,其治國完全抄襲了中國黃老派的思路,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同時,大力鼓勵和培養鐵匠,並且根據中國貴族的喜好,重點發展了鑄劍業。

結果就導致了,閩越鑄造的寶劍,行銷天下。

如今,士大夫貴族們出門,腰間要沒有一把閩越名匠所鑄的寶劍,那逼格瞬間下降一半!

而由此,閩越國雖然受到了漢室的五銖錢以及廉價的鹽鐵衝擊。

但是,其國內經濟,卻並未崩潰。

相反,藉助着漢室工商業起飛的契機以及三越與漢室共同市場的便利,大大的發展了閩越的手工業和農業。

甚至,劉徹還聽說,其在長治附近開始學習中國,營造起了溝渠,安裝起了水車。

可是,這貨山寨了中國的東西也就罷了。

但他關起門來,卻告訴那些百越諸部,這些東西,都是他的發明創造。

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要不是這幾年,劉徹和漢室的精力一直在北方,斷不可能讓他逍遙至今。

不過他也就只能逍遙到現在了。

無論是刺殺、暗殺還是下毒,繡衣衛總有辦法,讓他去死。

第1156節 合縱(2)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570節 人心(2)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489節 移民(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533節 敲打第1415節 變遷第401節 法統(1)第897節 租船(2)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071節 血戰(2)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26節 官商勾結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71節 早朝(完)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398節 失望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841節 殲滅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968節 安排第1425節 使團(2)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213節 宮變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692節 制度(1)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654節 梟雄第1295節 帝國的毀滅(4)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91節 舊恩第239節 回長安第1397節 立規矩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133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1)第599節 無題第880節 設計(1)第1505節 接班(3)第1415節 變遷第386節 制度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437節 收買(2)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445節 歸一(2)第1167節 藝術(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168節 祥瑞(1)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489節 移民(2)第1005節 殺雞第1175節 羞恥第195節 人選第307節 神器(2)第405節 賄賂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1376節 黑科技第1491節 深海(1)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142節 野望第483節 閱兵第8節 家宴(下)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586節 新世界(2)第485節 假象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332節 重賞!第839節 突圍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27節 定策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495節 歸心第1164節 雄心(2)第881節 設計(2)第455節 坑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
第1156節 合縱(2)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570節 人心(2)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489節 移民(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533節 敲打第1415節 變遷第401節 法統(1)第897節 租船(2)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071節 血戰(2)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26節 官商勾結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71節 早朝(完)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398節 失望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841節 殲滅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968節 安排第1425節 使團(2)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213節 宮變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692節 制度(1)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654節 梟雄第1295節 帝國的毀滅(4)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91節 舊恩第239節 回長安第1397節 立規矩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133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1)第599節 無題第880節 設計(1)第1505節 接班(3)第1415節 變遷第386節 制度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437節 收買(2)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1445節 歸一(2)第1167節 藝術(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168節 祥瑞(1)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489節 移民(2)第1005節 殺雞第1175節 羞恥第195節 人選第307節 神器(2)第405節 賄賂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1376節 黑科技第1491節 深海(1)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142節 野望第483節 閱兵第8節 家宴(下)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586節 新世界(2)第485節 假象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332節 重賞!第839節 突圍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27節 定策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495節 歸心第1164節 雄心(2)第881節 設計(2)第455節 坑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