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節 魔鬼交易(1)

“奉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之命!”寬敞的宣室殿裡,漢朝人民的老朋友,且渠且雕難恭敬但帶着些霸氣的說道:“外臣敬問皇帝無恙!”

劉徹端坐在御座之上,看着這位老朋友的表演。

此刻,他確切的感覺到了,漢匈力量對比帶來的外交變化。

在以前,匈奴使者來到長安,都是至少在表面上,以一個臣子,一個下人,一個奴才的身份,向漢朝君王行禮。

匈奴人雖然在國書上要佔便宜。

但在外交禮儀上,尤其是使者朝覲這個環節,從來不會盛氣凌人的威脅訛詐。

他們會盡可能的學着漢朝士大夫的模樣,溫文有禮的,對漢家君臣展現匈奴人,不是野蠻人這麼一個觀點。

但如今,卻反過來了。

劉徹手裡的匈奴國書,已然悄悄的恢復到了跟漢朝給匈奴的國書一樣的規格。

也就是一尺一寸。

擡頭雖然依然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

但後面卻多了幾個字。

變成了: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天子無恙’。

雖然中國皇帝跟天子是一個意思。

但,承認中國皇帝是天子,這對匈奴人來說,意味着他們已然放棄了要壓過漢室一頭的計劃。

然而,在使者這邊,卻又不復過去的溫文有禮的君子風範,而是一副‘我是夷狄我怕誰’的良辰傲天範。

這讓劉徹看着,有些哭笑不得。

“這不就是後世霓虹與圖朝的愛恨糾葛的前傳嗎?”劉徹在心裡想着。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霓虹政商兩界,雖然都覺得圖朝就是個土包子。但,行動上和嘴上。卻還是嚷嚷着一衣帶水,友好相處。

那時候的霓虹,有着要鯨吞世界,雄霸藍星的魄力。

然而,等到圖朝不論gdp還是軍事,都全面超越霓虹後。

再去看看,當政的黨派,還是那幾個黨派,在臺上的政客。也還是當年那些政客的徒子徒孫。

然而,無論言行還是舉止,卻跟以前發生了徹底的變化。

爲什麼?

道理其實很簡單。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圖朝就是個窮光蛋土包子,說不定哪天就要嗝屁。

既然是這樣,霓虹當然會表現的很友好了。

而,當圖朝崛起,全面超越霓虹後。

情況就變了。

小弟變成了大佬,手裡還拿着大棒。怎麼看都是要ntr的黃毛設定。

爲了不被ntr,再考慮到歷史上的恩怨,霓虹人的選擇,自然再正常不過。

如今情況雖然不同。但道理是相同的。

漢匈實力對比的變化,使得匈奴不得不丟掉裝出來的君子風範,轉而表演起了粗魯。

他們的想法不能說有錯。

畢竟。虛張聲勢跟色厲內荏,這是人類在自己處在下風時的本能反應。

只是。匈奴人演戲水平太坑,於是就變成了現在這樣不倫不類的模樣。

“大抵應該是又怕又恨……”劉徹揣摩着匈奴人的想法。覺得這或許符合實際。

畢竟,你要是忽然有一天發現,曾經在小時候被你按在地上暴打的那個鄰居家的小不點,忽然成了狗大戶,還有一堆狗腿子,恐怕你也會擔心,對方會不會記恨當年的事情,故意給自己穿小鞋。

“請貴使替朕轉達朕對單于的問候!”劉徹笑着放下國書,道:“至於單于國書所說的事情,請貴使轉告單于:朕皇祖太宗皇帝與貴國先單于有約:長城之內,冠帶之室,皇帝治之!長城之外,引弓之民,單于治之!朕無意治長城之外,此事,單于就不要再提了,除非,單于幫朕在河套修個長城……”

且渠且雕難聞言,呵呵一笑,道:“陛下說笑了!”

他當然知道,自己此行的使命。

於是,再道:“陛下難道就不再考慮一下嗎?”

“我主大單于,只需要一萬副鐵甲,五萬套弓弩甲具,便願將河套雙手奉上,作爲漢匈永久和平的典範!”

“一萬副鐵甲,五萬套弓弩甲具……”劉徹在心裡冷笑兩聲:“軍臣這是喝了假酒了吧?”

要不是喝了假酒,怎麼可能這麼蠢!

這個情況,在劉徹看來,就好比後世米帝告訴圖朝:給哥一萬億小錢錢,再免除一切債務,不僅僅彎彎,哥雙手奉上,關島也送給老弟!

而問題是——圖朝,彎彎或許是想要的緊,但,關島,敢要嗎?

況且,拿這筆錢,去發展軍備,找個機會幹一架,豈非更好?

如今也是這樣。

“請貴使回去告訴單于:朕確實無意長城之外的任何土地!”劉徹斬釘截鐵的說道:“若貴使沒有其他事情,就請下去休息吧!”

且渠且雕難看到這裡,已經明白,無論漢朝皇帝的想法究竟如何。

這試探已經沒有用了。

人家根本不跟你談這個事情,還怎麼試探?

沒有辦法,他只能低頭拜道:“既然如此,那外臣一定將陛下的原話,轉達給我主!”

頓了頓,且渠且雕難又道:“除此之外,外臣奉命前來覲見陛下,還有兩件事情,懇請陛下允准!”

“使者說說看……”劉徹點點頭說道:“只要不是太難,朕自然會給單于面子!”

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不管什麼事情,都是挺有難度的!

關鍵要看你們匈奴是不是願意給好處。

且渠且雕難出使這麼多年,自然清楚怎麼跟漢朝打交道,也聽得出來。漢朝人話裡面潛藏的意思。

他躬身說道:“陛下,這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主大單于想念北海閼氏,請陛下准許閼氏回單於庭探親……”

此事。對匈奴現在來說,至關重要。

尤其是在河套無法試探的情況下,這個問題立刻就凸顯出來了。

這關係着,漢朝是不是願意繼續跟匈奴和平友好相處。

若是漢朝確實有心跟匈奴爲敵,那麼,自然不可能讓北海閼氏回去探親。

反之,則很可能批准此事!

爲了加強這個舉動的試探意義,且渠且雕難恭敬的說道:“另外,我主大單于還聽說了北海閼氏。爲陛下誕下公主,我主大單于因此也想看看外孫女,伏請陛下同意——北海閼氏與公主,返回單于庭,以令單于父女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還有,我主大單于有子曰:於單,於單王子英明神武,俊朗不凡。已被我主大單于立爲日逐王,我主大單于,想向陛下提親,請陛下下嫁一位漢家公主。與於單王子,結爲夫妻!”

“我主大單于承諾,若陛下願嫁公主。便立其爲於單之左夫人,未來爲大匈奴閼氏。與單于同享匈奴權柄!”

這幾個重磅炸彈,接二連三的拋出來。

殿中的漢家大臣。都被嚇了一跳。

“下血本了啊!”劉徹在心中想着。

劉徹很清楚,匈奴攣鞮氏的正妃,跟契丹人一樣,都是從固定的幾個部族裡挑選的。

攣鞮氏從來沒有選擇過除那幾個氏族外的女子爲單于閼氏的先例。

但軍臣,現在卻要打破這個常規。

立一個來自中國的公主爲未來的單于閼氏。

這說明了什麼,劉徹很清楚。

“軍臣怎麼又聰明起來了……”

說句實在話,若非是劉徹已經決定了要在三五年內,就與匈奴決戰。

恐怕他已經怦然心動。

雖然大國聯姻,從來不會導致什麼友好、友誼天長地久這樣的事情。

但最起碼,這樣的聯姻,能保障兩國有着一定的共同語言。

當年秦晉爭霸,兩國雖然經常兵戎相見,但兩國公室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公子小白就是在秦國護送下回國即位的。

可惜啊,漢與匈奴,不是秦晉,兩國爭奪的,也不是霸權。

而是這個世界究竟誰說了算這個事情。

這樣,漢匈就必然會有一戰。

況且,兩國仇恨,積累數十年。

哪怕劉徹是個聖母,也擋不住自己臣子和國民,強烈要求對匈奴復仇的呼聲。

至於夏胭脂?

劉徹抿了抿嘴脣,然後道:“請貴使轉告貴國單于,父女團聚,祖孫相聚,此天地倫常,朕豈能阻之?只是,如今已是夏季,秋冬將至,朕憐夏夫人及公主,憂其不能長途跋涉,明年春天,再說這個事情吧!”

“到時候,朕將遣使派人,護送夫人及公主,至貴國龍城,與單于相聚,以全此天倫之樂!”

反正,先拖着再說,看看匈奴人的西進情況,再來決定下一步的動作。

而且,其實夏胭脂回去省親,對劉徹是有好處。

這第一點,夏胭脂回去,能幫劉徹探知一下匈奴國內的各個派系的反應。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通過夏胭脂回去探親這麼個事情,尤其是在龍城大會這樣的場合公開出現。

能告訴許多匈奴部族的首領和貴族們:其實啊,漢人跟匈奴人,同宗同源。

你們匈奴是淳維的後代,而淳維是夏桀的兒子。

漢與匈奴,系出一源。

這個事情,可是你們的單于都承認和認可的了啊。

so,等到未來漢軍擊敗匈奴主力後,這個事情,就能成爲核武器了。

那些小部落的首領,就能更容易被漢軍說服,臣服和認可劉徹的霸權,並且接受來自劉徹的冊封和任命。

到時候,劉徹就可以藉此,將攣鞮氏拉下馬,自己去當一回天單于!

既然是天單于,那麼,在草原上冊封個百八十個王,把薩滿教稍微改造改造,也就很合情合理了。

如此,草原的遊牧民族,將被閹割掉精氣神,起碼兩三百年,別想緩過氣來。

而兩三百年後的世界?

恐怕已經是排隊槍斃,蒸汽火車轟鳴的世界了。

這樣,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就永遠,都不能再危害到中國了。

至於所謂的下嫁公主?

劉徹想了想,也笑着道:“至於於單王子之事,等夏夫人到時候與單于面談吧,朕相信,夏夫人身爲王子長姐,也一定會爲王子,選一個良配的!”

且渠且雕難聞言,深深一拜,說道:“陛下善心,外臣必然轉告我主!”

他知道,他已經確認了一件事情——漢朝暫時沒有與匈奴開戰的想法,至少明年不會!

若不是這樣,漢朝的天子不會同意讓自己的妃子和女兒,去龍城。

至於明年以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即使如此,這個情報也是至關重要,這意味匈奴可以放心西進,而不用擔心屁股後面起火!

於是,他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出第二個要求了。

他躬身說道:“還有件事情,外臣代表我主,請陛下考慮……”

“使者請說……”劉徹掰了掰手指,他現在已經知道了,匈奴人的算盤了,無非就是想知道,劉徹有沒有可能在他們西進的時候,捅他們的菊花了。

畢竟,匈奴人還是很聰明的。

捅匈奴菊花,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但,劉徹肯定要等到匈奴主力,遠離了西域,進入了中亞後,再來玩這一手。

當然,劉徹也相信,匈奴不會傾巢西進,他們必然在自己的後方留下了充足的軍隊,足以抵禦漢軍一年以上的軍隊。

只是……

匈奴人很快就會發現他們錯的離譜。

今天的漢軍,跟去年的漢軍,就已經有很大不同了。

而兩三年後的漢軍,肯定不是今天能比的。

至少,那些先鋒,那些帶頭出塞的精銳,到時候必然是清一色的胸甲騎兵。

歷史上,裝備了馬鐙和手弩的漢軍騎兵,能一個打五個,追的匈奴人漫山遍野的跑。

如今,裝備更豪華的漢軍騎兵,是不是能打六個甚至七個?

對這個問題,劉徹很期待答案。

“我主想與貴國,擴大貿易!”且渠且雕難說道:“貴國的攻城車、牀弩還有云梯以及弓弩刀戟,鐵鍋、皮甲、鎖子甲以及弩機,我主都希望,陛下能慷慨的准許我國購買!”

“作爲交換,我主願意用戰馬、牛羊以及奴隸,進行交易!”

“價格可以商量,交易方法也可以商量,但我主希望,第一批交易,能越快越好,最好,現在就能達成!”且渠且雕難看着劉徹,非常恭敬的說道:“希望陛下能允准!”(。)

ps:

等下還有,今天應該是12000+求月票~

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1427節 在大夏(1)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1136節 封神第991節 諾!陛下!第237節 賄賂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1403節 繼任者第734節 競爭第369節 無題第324節 佈置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455節 坑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49節 厚顏無恥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198節 程序(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734節 競爭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595節 戰起(2)第515節 聰明第717節 無題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426節 換皮第1590節 博弈(2)第179節 姊弟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節 表演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681節 法度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1398節 失望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413節 相親(1)第1377節 任務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369節 無題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786節 洗腦(2)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433節 忽悠(1)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906節 洗牌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1048節 死亡之舞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1260節 動員(2)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159節 連橫(1)第726節 進擊的二世祖(2)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800節 先鋒(1)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253節 戰略(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56節 燕飲(下)第1177節 應變第100節 網第639節 廟算(1)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342節 背鍋俠(1)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342節 背鍋俠(1)第608節 定策(2)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729節 圈錢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455節 坑第1265節 戰略(1)第107節 喪心病狂
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1427節 在大夏(1)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1136節 封神第991節 諾!陛下!第237節 賄賂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1403節 繼任者第734節 競爭第369節 無題第324節 佈置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455節 坑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49節 厚顏無恥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198節 程序(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734節 競爭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595節 戰起(2)第515節 聰明第717節 無題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426節 換皮第1590節 博弈(2)第179節 姊弟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節 表演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681節 法度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1398節 失望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413節 相親(1)第1377節 任務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369節 無題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786節 洗腦(2)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433節 忽悠(1)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906節 洗牌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1048節 死亡之舞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1260節 動員(2)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159節 連橫(1)第726節 進擊的二世祖(2)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800節 先鋒(1)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253節 戰略(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56節 燕飲(下)第1177節 應變第100節 網第639節 廟算(1)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342節 背鍋俠(1)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342節 背鍋俠(1)第608節 定策(2)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729節 圈錢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455節 坑第1265節 戰略(1)第107節 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