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節 風起南國(1)

冬日漸臨,寒風開始凜冽。

對於廣陵城的百姓來說,這個冬天似乎有些冷的過頭了。

呼嘯的寒風,刮的人的臉有些疼。

但是,爲了生計,大傢伙依然不得不頂着寒風,倘着冷水,跋涉在寒冷刺骨的江水之中。

“做完這一趟,應該就能拿到工錢了吧?”一個****着身軀的少年郎,鞠了把江水,洗了洗自己臉上的木渣和塵土,問着自己身旁的一個壯漢。

“嗯……”那壯漢將一吊錢塞到少年郎手裡:“這是汝這個月的工錢,一共一百錢,拿好了!”

少年郎迅速的接過那串錢,拿在手心數了起來,一邊數,一邊不滿的嘟囔着:“賈叔,您又剋扣俺的工錢了,說好一百個五銖錢,每次發給俺都要摻幾十個四銖錢,上次甚至還有三銖錢!”

姓賈的壯漢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哈哈大笑着說道:“俺是黑啊,但你可以去找別人接活……”

少年郎聞言,立刻就閉嘴,不再說這個話題。

在這片江面上,誰不知道,這位賈姓壯漢是最公道最厚道的工頭?

他雖然給的工錢裡,總會出現些四銖錢甚至三銖錢。

但他最起碼,按時發放工錢,從不拖欠。

更重要的是,他對手下的工人極好。

不止可以預支工錢,甚至生病,還會給工人請醫生。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似乎持續不了多久了。

“賈叔,聽說您要去安東?”少年郎試探着問道:“安東那邊有啥好的?俺聽說那邊冷的要死……”

“嘿!”賈姓壯漢爽朗的大笑了起來,道:“你怎知大丈夫之志?”

他昂起頭,說道:“大丈夫,既生於世,當提三尺劍,以蕩天下之不平,上佐君父,致君堯舜上,下懲貪官污吏,以安黎庶!”

少年郎被他說的一愣一愣的。

只覺得,胸膛之中,也有股熱血的沸騰。

“賈叔,您若去安東,請帶上俺吧……”少年郎站起身來,看着壯漢說道:“俺雖然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俺娘說了,。這世道,要跟對人,纔有前途……”

賈姓大漢哈哈一笑,拍了拍少年郎的肩膀道:“好兄弟,到時候,俺一定帶上你!”

“俺有位大兄,目前就在安東都護府當差,與隆慮候陳公有些關係,前些時日,俺大兄來信,說是隆慮欲廣延天下善水性者,這正是俺們的機遇!”

“投軍報國,殺敵立功,光宗耀祖!”賈姓大漢說道:“俺賈金旺,堂堂七尺大丈夫,若不能出人頭地,光耀門楣,那與冢中枯骨,有何區別?”

兩人說話間,遠方的道路上,一支龐大的車隊,緩緩而來。

“江都王出巡了!”賈金旺立刻帶着那個少年郎,又招呼着其他工人,排隊站到路邊,恭迎着這位尊貴無比的大王。

…………

劉閼坐在自己的王駕攆車之上,擡頭望着眼前的江河,然後緊了緊身上的狐皮裘子。

這是一件雪白的狐皮毛裘,溫暖而舒適,讓他能暫時遠離這南國冬日的寒冷。

撫摸着這件狐裘,劉閼的心卻已經飛回了北方,飛去了邯鄲。

“趙國社稷,缺失幾近四年,楚國宗廟,也長久未得祭祀……”劉閼淡淡的對着自己面前的那個文官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東宮卻長久不定家國社稷之屬,寡人實心痛也!”

“絲公天下賢達,可有能教寡人者?”劉閼說着就是深深一拜。

袁盎回拜,然後道:“大王,先帝親子也,陛下骨肉至親,爲社稷之宗伯,於情於理,都可上書直言……”

當今天下自吳楚之亂平定,先帝崩卒以來。

整個國家的局勢,都在朝着一個未知但充滿了朝氣的世界疾馳。

看上去,一切都美好而祥和。

而馬邑之戰的大勝,更是讓舉國上下都興奮莫名,大國的意志與中央帝國,****上國的驕傲,重又歸來。

哪怕是在這南方的江都,舊吳之地,變化也是明顯而激烈。

在袁盎眼中,已經有了幾分當年荀子入秦所看到的景象的翻版。

唯一不同的,大抵是,荀子時的秦國,不過一隅之地。

而如今的大漢帝國,卻統治了龐大的九州,更開疆拓土,將諸夏的邊疆向東拓展數千裡,直至極北之極,荒無人煙的凍土世界。

然而,當前的天下,卻也並非沒有隱憂。

最大的隱憂和不確定性就在於,南方的楚國與北方的趙國。

這兩個諸侯王國的地位懸而未決。

爲了爭奪楚王之位,平陸候與紅候已經是針尖對麥芒。

雖然平陸候佔盡優勢,但,楚王之位,至今沒有確定,這就說明,紅候也不是沒有底牌。

比起這楚國的兄弟相爭。

南方趙國的爭奪,就更加激烈而充滿火藥味。

先帝十一子,除了沒有成年的那幾位外。

常山、淮南、中山乃至於眼前的這位江都,都是虎視眈眈。

兄弟內訌,已經不是預測,而是事實了。

本來,眼前這位應該是勝券在握的。

但……

奇怪的地方就在這裡。

今上怎麼也不肯策命自己的手足,素來最親的江都爲趙王。

但他對常山、淮南、中山等其他兄弟,也沒有表示支持。

而是將這個決定的權力,交由東宮太皇太后決定。

太皇太后是個什麼人?袁盎太清楚了!

說的好聽點,那是一個總是在想要維繫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慈祥祖母。

wωω ¤ттκan ¤C○

說的難聽點,就是優柔寡斷,婦人之見!

老太后,耳根子太軟。

今天,常山王哭一哭,她就傾向常山,明天淮南王再鬧一鬧,她又覺得淮南作爲先帝長子,不能繼承國家,反而要被打壓,確實挺可憐的,後天,中山再來賣個萌,她又改主意了。

楚國的事情也是如此。

於是,拖延至今,楚國與趙國,雖然還頂着諸侯國的名義。

但國君卻空缺四年有餘。

俗話說得好,夜長夢多。

這事情,也就是這樣。

拖的越久,變數越多。

以袁盎所見,一場空前規模的劉氏同宗混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圍繞楚趙兩國的爭奪,以及齊魯那五個諸侯王國的瓜分,宗室內部,恐怕免不了要來一次大洗牌,甚至於可能產生顛覆性的劇變。

當今坐視這樣的情況發生,恐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袁盎在心裡說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嘿嘿嘿嘿……”

“今上,可是太宗皇帝指定的隔代繼承人啊……”

內心的深處,袁盎冷笑不已。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爲漢室政壇不倒翁,袁盎的鼻子,可比誰都靈!

更何況,他如今在這江都國,遠離長安紛紛擾擾,這讓他看得更加清楚!

劉氏內部,不是有可能要劇變,而是劇變已經在萌芽,在醞釀,在蠢蠢欲動。

最終……

袁盎的腦海裡,出現了那位他當初看好,但最終無情的將他逐出長安,流放至此的天子的背影。

這可是一個無情無義,絕情絕義的冷酷帝王。

當年,秦始皇奮七世之餘烈,用虎狼之師,併吞天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帝國。

但在那之前,秦始皇先做了什麼事情?

先誅嫪毐,囚太后,再殺呂不韋!

當今天子,雖然沒有這些桎梏。

但是……

你能相信一個志在天下,胸懷萬國,想要建立遠邁父祖,比肩甚至超越三王偉業的帝王,會容忍有一個能與他分割權柄的人存在?

哪怕,此人,並不在意爭權奪利。

哪怕,此人,也不想也不能與他爭鋒。

然而,任何一個大權在握的帝王,都不會接受,自己的地位,還能被另一個勢力威脅,哪怕,只是名義上的,理論上的威脅,都不被許可!

作爲四朝元老,袁盎見過了大風大浪,也目睹過血雨腥風。

他至今對兩件事情,記憶深刻。

第一件事情就是郅候之死。

第二件事情,就是淮南厲王之亡。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這可是當今自己親自說出口,並且還付諸實際的政策。

當今連在幾千裡外的異族,不用中國文字制度,都要勃然大怒,覺得是對自己和漢家的冒犯。

他能忍得了還有人能在名義上凌駕於他?

袁盎搖了搖頭!

這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近來的發生的事情,更佐證了這一點。

濟南王自殺,淄川、膠西、濟北、膠東、齊,紛紛上書請罪。

但只有膠東和齊王的請罪書被天子駁回,而其他三王,則被嚴厲訓斥,用詞之嚴苛,責備之深,簡直就是磨刀霍霍。

其後,大將軍竇嬰,忽然去職,貶爲清河郡郡守。

未央宮北門衛尉竇固引咎辭職,衛尉李廣更是被用一個輕車將軍的名頭打發去了隴右。

長安城裡,外戚的力量,達到了自諸呂剪除後的低點。

薄竇兩家,甚至連一個司馬都指使不動了。

然而……

這與吾何干?

袁盎微微擡頭,看向自己眼前的這個江都王。

江都王閼,在外人眼裡,這是今上的手足骨肉,是漢家未來的樑王第二,是南國的柱石。

但……

在袁盎眼裡,卻非如此!。

第1129節 撫慰第437節 猜疑第423節 狗腿子(3)第92節 密謀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61節 微服(2)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641節 廟算(3)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855節 封賞(2)第495節 歸心第636節 新學派?(5)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164節 雄心(2)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468節 細柳獸第1166節 決心第683節 壓力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9節 蝴蝶效應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68節 在安東(1)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320節 敲打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583節 敲竹槓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676節 覺醒第552節 誘餌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1192節 戾王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393節 和親第423節 狗腿子(3)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444節 劉徹的問題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1413節 相親(1)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159節 連橫(1)第510節 綠茶婊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865節 條件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517節 煩擾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1179節 直臣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13節 橄欖枝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1463節 裁決第987節 動員(2)第506節 陷阱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157節 合縱(3)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215節 漢鼎!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502節 擔憂第1259節 動員(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586節 新世界(2)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68節 祥瑞(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536節 洗腦(1)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649節 嘗試(1)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543節 酷吏(3)第1530節 刷經驗(2)
第1129節 撫慰第437節 猜疑第423節 狗腿子(3)第92節 密謀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61節 微服(2)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641節 廟算(3)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855節 封賞(2)第495節 歸心第636節 新學派?(5)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164節 雄心(2)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468節 細柳獸第1166節 決心第683節 壓力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9節 蝴蝶效應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68節 在安東(1)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320節 敲打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583節 敲竹槓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676節 覺醒第552節 誘餌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1192節 戾王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393節 和親第423節 狗腿子(3)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444節 劉徹的問題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1413節 相親(1)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159節 連橫(1)第510節 綠茶婊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865節 條件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517節 煩擾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1179節 直臣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13節 橄欖枝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1463節 裁決第987節 動員(2)第506節 陷阱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157節 合縱(3)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215節 漢鼎!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502節 擔憂第1259節 動員(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586節 新世界(2)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68節 祥瑞(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536節 洗腦(1)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649節 嘗試(1)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543節 酷吏(3)第1530節 刷經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