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節 烏孫入甕

“我們就是在這裡發現的烏孫人留宿痕跡……”

在幾個烏恆牧民的帶領下,張未央帶着自己的隨從,來到了一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山谷之中。

在這山谷內,尋覓了一番後,張未央確實發現了,這裡遺留的一些殘骸和廢棄物。

“烏孫人肯定走不遠……”野力之在山谷裡看了一圈後,對張未央說道:“他們應該還在附近百里的某個山谷中避難!”

張未央點點頭。

從這個山谷裡遺留下來的痕跡來看,假如,這裡確實曾經是烏孫殘部的宿營地。

那麼,他們起碼還有一兩千人的部衆,另外還攜帶了牲畜羣——谷中的糞便和被啃食過的草皮,都能證明這一點。

既然是這樣,那麼,他們就不太可能藏到某些深山老林裡去。

要養活一個總數高達一兩千人的部衆,還有至少幾千頭的牲畜。

烏孫人肯定會跟烏恆人,鮮卑人一樣,在這附近,尋找一個可以定居的安全的能提供穩固的水源和食物的地方。

張未央看向野力之,問道:“賢弟以爲,烏孫人現在最可能在哪裡?”

野力之想了想,答道:“大兄,我以爲,烏孫人現在可能在北方五十里外的黑山!”

“那裡,曾經是丁零人過冬的地方,地勢平坦,有溪流和草地,更重要的是,在夏季。山上有許多野果,而且植被茂盛。很適合隱蔽!”

丁零人是草原上的禿鷲和鬣狗,他們一年四季,追逐着各個部族,尾隨在後面,偷雞摸狗,甚至有時候會從禿鷲變成獅子。襲擊那些防備不嚴或者遭遇災難的部族。

所以。在草原上所有的部族,一旦發現丁零人的蹤跡,只能是一個字:殺。

這樣的情況,使得丁零人,成爲了這草原上最懂得隱蔽自己和選取隱蔽地點的人。

北方那個黑山,曾經就是丁零人在這附近選擇的過山地點。

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過獵犬的鼻子。

所以,在三年前。烏恆人還是找到了那裡,趁着大雪紛飛的時候,發動襲擊,殺光了那裡的丁零人。

因此。野力之很清楚,當地的地勢和地貌,確實是個隱蔽的好場所。

“那我們就過去看看吧!”張未央想了想,就說道。

…………

兩個時辰後,張未央與野力之帶着數百人的漢-烏恆聯合搜尋隊,來到了所謂的黑山附近。

“所謂黑山,是因爲這山上的土裡的土壤。都是黑色的……”野力之熱情的跟着張未央介紹,他在地上找了個地方,挖開草皮,將下面的土壤暴露出來,果然,都是黑色的。

“是石炭啊!”張未央看了看這些土壤,在心裡想着。

石炭,目前是懷化郡全境的屯墾團,過冬所用的主要燃料。

像家中的壁爐、火坑,都是燒石炭。

但這種東西,據說燃燒後,會釋放毒氣到空氣裡,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安裝煙囪,以排掉毒氣。

這東西,在懷化郡內,常見的很。

隨便找個山,都能挖出不少。

所以,也就不是很稀罕。

但張未央記得,曾經有從長安來的墨者,告訴過懷化郡的農稷官們——凡有石炭之地,其地力必強於他地!

“這裡是個耕作的好地方!”張未央遠眺附近,除了黑山之外,周圍的土地,頗爲平坦,方圓十里,都是平原,有兩條小河,從這片地區流淌而過,水資源也很豐富,確實是個不錯的耕作之地。

唯一的問題是——就連懷化郡,都因爲冬天太長,夏天太短,只能種植春小麥和大豆以及水稻。

此處,比懷化還要偏北,還要冷。

夏天最多隻有兩個月。

要在這裡種莊稼,恐怕不太容易!

“我們進去搜尋吧……”張未央看着前方的山陵說道。

“好的!”野力之點點頭,帶着烏恆騎兵,跟上去。

衆人在山腳下,選了一個地方,簡單的起了個營地,然後留下百餘人看守馬匹和物資,剩下的人分成三路,從山的三面,沿着灌木叢和草叢,攀登上去。

張未央帶着漢軍一路。

野力之的烏恆人則分成兩路。

剛上山不久,張未央就發現了明顯的人爲的道路和牲畜的糞便。

觀察了一會這些痕跡後,一個伍長道:“隊率,這些糞便是新鮮的,依我看,可能是昨天留下來的!”

張未央看了看,點點頭,同意對方的判斷:“嗯,看來,我們很快就能知道,對方是什麼人了!”

雖然,這座山確實很大。

但,烏孫人的殘部,不是三五人,也不是幾十人,而是一個接近兩千人左右的大羣體。

這樣的羣體,是不可能藏得住的。

尤其是,他們還必須吃飯。

要吃飯,就要生火。

一生火,就必然會暴露。

果不其然,半刻鐘後,張未央就在山腰附近的一個空地上,發現了一些熄滅的篝火,以及散落在地上的動物骨頭,他甚至還在一塊石頭上,找到了一個狼的頭骨。

這個發現,讓張未央很興奮。

因爲,狼頭骨的發現,基本證實了,在這個山裡隱蔽的人,肯定是烏孫人!

至少也是跟烏孫有關的人!

在受命來此之前,張未央和隊伍裡的漢軍軍官,都被臨時培訓了一番,知道了一些漢室從各個渠道獲得的有關烏孫人的特徵。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烏孫人的樣貌和他們的信仰。

根據漢室得到的情報顯示,烏孫人的外貌。哪怕在西域,也是最怪異的。

其貌青眼赤須狀類彌猴,另外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宗教信仰。

烏孫人在跟匈奴人一樣崇拜各種原始薩滿神的同時主要信奉狼神和烏鴉神。

這是因爲他們的國王,似乎在幼年時,曾被母狼和烏鴉救助過的緣故。

所以。大凡烏孫人的落腳點。都能找到狼頭和烏鴉的羽毛。

“這裡應該是他們的一個哨所!”張未央在觀察了四周後,對着自己的同袍們說道:“大家小心,烏孫人可能已經知道我們來了,提高戒備,但沒有命令,不許主動攻擊!”

“諾!”他周圍的漢軍士卒齊聲應命。

他話音剛落,從上方的灌木叢中,就鑽出了數十張弓。

四周的樹林裡,也隱隱綽綽。有着腳步聲。

張未央擡起手,向前一步,用着有些生硬和彆扭的匈奴話說道:“吾乃大漢安東都護府都督薄公諱世閣下所遣使者,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漢朝人?”灌木叢裡傳出一聲驚訝,然後,張未央就看到了一個年輕的女子,裹着一條獸皮縫製的緊身衣,用着匈奴話,對張未央問道:“有何證據?”

……

此刻,烏孫人是無比緊張的。

他們逃亡了一萬里。期間,遇到過無數的埋伏。

阻擊他們的人裡,甚至還有着黑髮黑眼,身材高大,樣貌與眼前這些人差不多的東胡兵。

雖然東胡人明顯放水,出工不出力,但即使如此,昆盾也不得不用命來換大家的安全通過。

烏孫人現在已經都知道了一個事實——在匈奴單于庭手下,也有着一支漢朝的降兵部隊。

雖然眼前這些人的衣着打扮與東胡人完全不同,看上去,確實可能是漢朝人。

但,烏孫人現在已經不能承受任何微小的失誤了。

一旦被匈奴單于庭知道他們的所在,只需要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過來,烏孫就真的要除名了!

所以,他們依然張着弓弦,緊張的看着眼前的那幾十個人。

稍有不對,馬上就要攻擊。

……………

張未央從懷裡取出一個印信,丟到上面,道:“此乃我的官印,請貴部察看!”

立刻有兩個男子撿起那個官印,然後交給那個女子。

那個女子似乎與幾個男人在灌木林裡竊竊私語了一陣,然後,她又出來,道:“漢朝人來此,想做什麼?”

其實,現在,烏孫人,連漢朝,也是有些不能信任。

畢竟,漢朝與匈奴,可是有着紙面上的盟約存在的。

兩國君主,已經連續了三代,相互聯姻。

雖然,聯姻關係,在草原上脆弱無比。

但也不能排除,漢朝人拿烏孫人的腦袋,送給匈奴人,以此穩固兩國關係的可能。

張未央拱手道:“我主聖天子,以仁德爲懷,興滅國,繼絕世!聞聽有遠方曰烏孫之國,爲匈奴所害,故此下詔命令有司縣道,若有發現烏孫者,立刻以賓客之禮,延請入長城之內,以國賓待之!我家都督,聞說烏孫所部,有在此間活動的消息,因此命我前來,邀請烏孫的朋友,去新化城做客!”

“不知道貴部,是否就是烏孫?”

聽了張未央的話,烏孫人,立刻就竊竊私語起來。

他們現在,失去了家園,沒有了牧場,只能如喪家之犬一般,躲到這崇山峻嶺裡,吃野果,喝冷水,穿獸皮草裙。

他們中的許多人,早就厭煩了這樣的生活。

聞言後,馬上就有人說道:“漢朝單于既然如此好客,那麼,我們還等什麼?趕緊隨着漢朝人一起去漢朝境內吧!我聽大祿說過,漢朝的富饒,遠勝世間所有國度!”

也有人想起了過去獵驕靡被冒頓收養的例子,馬上就跑過去,跪倒那個年幼的孩子面前,誠惶誠恐的拜道:“偉大的昆莫!狼神的子孫!”

即使是以前對昆莫家族再不感冒的人,現在,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家族似乎有神明眷顧。

不然,怎麼解釋,每次到絕境的時候,都能有一個老大哥,伸出援手?

但,也有人心存疑慮。

“這些漢朝人,誰知道他們打的是什麼主意?”有貴族頗爲後怕的道:“當初,尹稚斜,本來不也說的好好的?結果卻出爾反爾,害了先王!”

這些人的話,立刻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如今的烏孫,已經再也經不起任何折騰了。

更重要的是,烏孫全國上上下下,除了大祿外,沒有人去過漢朝,也沒有人知道,漢朝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而大祿現在已經死了。

最終,爭論兩方,都將視線眼睛看向他們的公主。

昆盾死後,正是這位公主帶領大家,走到這裡。

現在既然大家無法決定,那還是看公主的吧!

“阿扎娜!”有貴族道:“你是先王的女兒,現在昆莫的姨母,王族中,你最年長,還是你來拿主意吧!”

名爲阿扎娜的烏孫公主在思慮片刻過後,就下了決定:“我們現在除了漢朝,沒有人能依靠了,只能賭這一把,況且,我聽說,漢朝的單于,是天神下凡,比當年的冒頓大單于和老上大單于還要神聖,想來這樣一個單于,不可能背信棄義,向匈奴出賣我烏孫!”

當然,更重要的是,阿扎娜記得很清楚,大祿和昆盾死前,都曾經告訴她。

漢朝,絕對是可以信賴的盟友!

原因很簡單。

漢朝對匈奴的敵意,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看出來。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更何況,烏孫人手裡,還有漢朝人需要的養馬技術和優良的馬種。

烏孫傳授漢朝養馬技術和訓馬技術,而漢朝爲烏孫提供庇護。

兩者,各取所需。

未來一起討伐匈奴,報仇雪恨!

所以,對漢朝,不需要顧忌,也不需要堤防。

但,阿扎娜還有一個顧慮。

她走出灌木叢,看着那些漢人,說道:“我們確實是烏孫人,但是,漢使,打算如何掩護我們進入貴國呢?”

現在,烏孫全族上下,已經只有不到兩千人了。

但卻還有着三四千匹馬。

這些馬,都是烏孫的珍寶,也是他們日後東山再起的依憑,不能放棄。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

假如他們大搖大擺的走出此地,那麼,這附近的烏恆和鮮卑,這兩個單于庭的奴才會有什麼態度?

萬一他們聯合攻擊呢?

張未央在聽到對方承認自己就是烏孫後,非常興奮。

這功勞,總算撈到手裡了!

這意味着他離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貴部不用擔心!”張未央拍着胸膛做出保證:“請在此稍等幾日,我會讓烏恆的朋友,照顧和保護大家,我這就回去,發西部和西北都尉所部的騎兵,前來護送貴部進入我國!”

西部都尉和西北都尉所轄的兵力,現在,已經有四千多騎兵了。

這樣一支力量,雖然說可能橫掃烏恆、鮮卑,有些困難,但護送烏孫人進入懷化邊牆卻是簡單的很。(。)

ps:

額,這章是780,我等下跟編輯說下,調整下章節。

實在是抱歉啊,昨天可能是網絡抽風,也可能是點娘抽風,所以,出現了兩章重複內容~

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266節 進擊的土豪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587節 新世界(3)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6節 決裂第1063節 屠殺(2)第824節 影響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93節 尷尬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964節 省親(1)第683節 壓力請假條第566節 風暴(2)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889節 聯姻第1603節 僵持(2)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549節 比爛第756節 命名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1266節 戰略(2)第801節 先鋒(2)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537節 居延(2)第30節 謊言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916節 哭廟(2)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164節 雄心(2)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444節 劉徹的問題第499節 問題第457節 契機第1079節 小算盤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153節 會議的構想第76節 黑心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341節 監國太子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933節 廣關(2)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480節 佈局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391節 馬政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1節 挑撥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385節 殺使第599節 無題快去搶紅包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483節 閱兵第566節 風暴(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463節 大朝儀(3)第1070節 血戰(1)第944節 萌芽第209節 調查(3)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729節 圈錢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485節 假象
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266節 進擊的土豪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587節 新世界(3)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6節 決裂第1063節 屠殺(2)第824節 影響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93節 尷尬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964節 省親(1)第683節 壓力請假條第566節 風暴(2)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889節 聯姻第1603節 僵持(2)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549節 比爛第756節 命名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1266節 戰略(2)第801節 先鋒(2)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537節 居延(2)第30節 謊言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916節 哭廟(2)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164節 雄心(2)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444節 劉徹的問題第499節 問題第457節 契機第1079節 小算盤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153節 會議的構想第76節 黑心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341節 監國太子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933節 廣關(2)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480節 佈局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391節 馬政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1節 挑撥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385節 殺使第599節 無題快去搶紅包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483節 閱兵第566節 風暴(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463節 大朝儀(3)第1070節 血戰(1)第944節 萌芽第209節 調查(3)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729節 圈錢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485節 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