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

很多事情,其實並非是皇帝一廂情願,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就譬如這一次。

當虎賁衛的騎兵封鎖了進出鴻固原的道路後。

很快的,就有人知道了。

然後,太學裡的教授和學子也聽說了。

當然,很多並不清楚真相,也從未去過當地。

在聽風就是雨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只能隱隱約約的去猜測,去臆測。

但,卻瞞不了上層。

尤其是那些有着無數學生和關係的巨頭們。

“吾早就說過,那些商賈豪強,是在自取死路,自絕於天下……”董仲舒在聽說了這個事情後,只是淡淡的冷笑了一聲,做出自己的評價。

鴻固原的動靜,除了瞞瞞在深宮裡的皇帝和被公文簡牘拖住的九卿。

還能瞞得了誰?

之所以沒有人敢捅破這個膿包。

不過是大家都在顧忌,都在顧慮。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儒家,其實也在怕!

能不怕嗎?

當今天子乾的那些檔子事情,不是瞎子,基本都能看清楚。

這是一位對器械之道,有着深深着迷的君王。

似乎,在他眼裡,器械代表着未來。

貿然捅破了這個膿包。

對儒家來說,其實得不償失。

因爲那意味着,要去跟天子剛正面。

儒家雖然在這個問題上,肯定能剛得過天子。

但那樣做,除了讓天子抽自己一嘴巴子,然後沉寂幾年,還有什麼作用呢?

而儒家,現在可不能那麼任性。

得罪天子事小,沒有官做事大。

當年,子夏先生不就說的很好嘛——學而優則仕。

大家讀書,不是爲了自己當官,來施展抱負,就是想讓弟子門人去當官施展抱負。

對這一點,儒家所有派系,都認識的很清楚。

而且,儒家根本也不急。

他們的門人弟子和勢力以及聲勢,一天比一天大。

特別是隨着考舉的不斷進行,年復一年,儒家現在已經確信,靠着考舉,他們可以憑藉人數的優勢,取得最後的勝利。

既然如此,儒家,當然懂得要韜光養晦。

哪怕有些傢伙,有些雜音,也被大家強力壓下去。

高陽酒、圖的笑話和高皇帝逮着儒生在其帽子裡撒尿的故事,儒家上下,沒有人再想去嘗試一次了。

不過,無動於衷,並不代表着儒家不作爲。

恰恰相反,他們隨時準備有所作爲。

“秦始皇帝的器械一量之路,也並非完全不可取……”董仲舒看着自己的門下弟子們,侃侃而談,做着思想工作和洗腦工作:“春秋注我,先賢微言大義,用於己身,與時俱進,方爲君子!”

董仲舒將眼神投向墨苑所在的地方,開口道:“夫子當年筆削春秋,以合天時,吾輩也當承夫子之教,崇先王之訓!”

董仲舒現在有一個野望。

這個野望深埋他的心底,只有最親近和最信任的兩三個弟子知曉。

餘者,就是連他兒子,也不知道。

這個野望就是——吞墨!

儒家能吞併墨家嗎?

看上去似乎不可能。

事實上,若是春秋戰國之時,也不可能。

但,在今天,卻已經有機會了。

墨家凋零,人才與儒家相比,連萬分之一也不及。

他們哪怕現在復甦了,也只能縮在上林苑的墨苑,在天子的支持下,小心翼翼的在上林苑周圍的地域活動。

除了函谷關向東,一千里也未必有一個墨者。

未來五年,是墨家的虛弱時期。

若能趁此機會,完成滲透。

將來,未必不能兵不血刃,就吞併墨家。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

董仲舒很清楚,儒家,尤其是他的派系,也要自我調整,自我規避和退讓。

“器械,機心……”董仲舒在心裡念着這兩個詞語。

在四年以前,董仲舒只要想起這兩個詞語,必然自動的就會想到‘機變械飾’‘奇技淫巧’。

但,四年後的今天,尤其是隨着董仲舒自身視野和閱歷的增加。

他的態度卻已經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

尤其是在太學任教的時間裡,董仲舒博覽了大部分的太學藏書。

真理越辯越明,書越多,道理越清楚。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董仲舒是一個極聰明,極有眼光和見識的人。

而且,其實,公羊派推崇和崇拜的人。

根本就不是孔夫子。

孔夫子只是一個精神偶像,一個泥塑的招牌。

公羊派的思想,追根溯源,最終的源頭,名爲子夏。

子夏先生,雖是儒生,但其思想早已經超脫了儒生的範疇。

董仲舒,就是在研讀了子夏先生現存於世的數份手稿後,對於機械和器械,沒有那麼大的抗拒心理了。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學以致其道!”在心裡默唸了這句子夏先生留在一份手稿上的文字後,董仲舒的態度和心意變得更加堅定了。

“也不知,我那位師兄是何態度?”董仲舒在心裡想着,唸叨着。

但可以肯定,師兄胡毋生,肯定也是有想法的。

只看他也興起了‘春秋注我’的潮流,就已經知道,他也在打着這方面的主意,雖然他的目標不一定是墨家,也有可能是法家。

…………

與董仲舒的靜室,相隔一百步,就是胡毋生的授業地點。

胡毋生很喜歡帶着學生們在廣闊的曠野講課。

今天也不例外。

他端坐在一塊蒲團上,對着門人弟子和圍觀羣衆們,沉聲宣揚道:“……故先賢曰:君子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一段針對於此的微言大義,闡述已畢。

聽者都是如癡如醉,佩服不已,哪怕是那些圍觀者中的法家和黃老派的士子,也是如此。

在實際上來說,在漢室,公羊派首先強大並且興盛。

不是因爲祂有多強。

而是因爲,公羊派與諸子百家,都存在最大公約數。

他們甚至跟墨家也有最大公約數,並且在歷史上,公羊學的祖師爺們,還曾嘗試過與墨翟交流,演繹,試圖融洽在一起。

這個故事被記載在墨家經典《墨子。耕柱》篇,雖然,最後的結果,就跟後世****太祖寫下‘別了,司徒登雷’一文,與米帝絕交一般,公羊的祖師爺們與墨翟談判失敗,被噴出門外。

可能其他儒家派系,談器械色變,但公羊不會。

子夏先生筆削春秋時,就曾經告誡自己的門人弟子: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認爲任何事務,都有可取性,不要急於去否定其他人,而是應該好好學習。

一代代的子夏門徒學習下來。

於是,就開出了法家與儒家的春秋各派。

而公羊派,是自詡爲子夏先生最正統的繼承人的。

將這一段講完,胡毋生放下手裡的書卷。

於是,整個授課場地,頓時人人都伸長了脖子,等着看好戲。

在整個太學裡,胡毋生的課,是聽的人數最多的。

很多時候,常常都有數百人在等着聽講。

其中,法家、黃老學的弟子,甚至教授,也都來圍觀。

大家來圍觀,起初並非是因爲胡毋生講的有多麼好——說實在的,沒有太學以前,很多人連胡毋生的名字也沒聽說過。

又何來什麼印象?

大家最初來圍觀,只爲了一件事情。

因爲胡毋生自太學開學以來,就持之以恆,專注不懈的評論天下各個派系的學問漏洞和錯緲。

他以風趣的語言,淵博的知識,以及無可爭議的辯駁才能,讓人折服。

更重要的是,他批判的對象,經常是儒門內部的派系。

很少波及其他人。

儒家內訌,大家自然喜聞樂見。

卻殊不知,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許多人的三觀,被他糾正,被他影響。

他的學問,漸漸爲人所知。

在太學裡,甚至逐漸成爲顯學。

哪怕是法家和黃老派的巨頭們,也常常會來聽講。

而長久以來的習慣,讓大家都知道,胡毋生在講完自己的本課,必然要開噴。

“來來來,大家來下注了,胡先生,今日要說誰家?”有好事的貴族子弟,甚至私下開盤:“穀梁一賠一,楚詩一賠三,魯儒一賠二,快快快……”

頓時,附近數人,紛紛掏錢下注。

“今日,某不才,與諸位說一說,魯儒……”胡毋生站起身來,侃侃而談。

人羣裡,十幾個儒生聽了臉上一緊,感到有些臉疼。

最近半年,這位鬍子,最愛的日常,就是噴魯儒了。

整個魯儒派系的陳規陋習和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只想趟在先人功勞薄上享福的毛病,被他拿出來不斷評說。

更可怕的是,他還引經據典,說的魯儒一系的學生和老師,尷尬癌發作的不要不要的。

但是,在最初幾次被打臉後,魯儒們非但沒有遠離,反而,每次胡毋生開講,都會派人或者親自來聽。

這不是因爲魯儒是抖M——雖然實際上確實如此。

而是因爲,魯儒一系已經明白,並且清楚。

變則存,不變則亡。

怎麼變呢?

有識之士,當然知道——去找那個攻擊你最厲害的人,他的批評和言語,存在着能讓你進步的力量。

反正,讀書人抄書,根本不叫抄。

最近,魯儒在長安的青壯派,就是一邊聽着胡毋生大噴特噴,然後回頭,將其的文字、語言,整理一下,再刪改刪改,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東西。

此時此刻的儒家,依然是那個活力十足,充滿了力量的朝陽學派。

它或許有很多問題,很多毛病。

然而,它確實是諸子百家裡,最懂得變化,最懂得自我修正的派系。

若非如此,它怎麼能有今天的強大和興盛,怎麼可能出現這麼多各種各樣的多元化的學派和聲音?

而其他的法家和黃老派的圍觀羣衆,則是席坐於地,一副瓜子板凳已經準備好,坐等鬍子刷新三觀的架勢。

“今天,吾要講的是公休儀!”胡毋生講視線掃過全場,緩緩開口。

頓時,人羣裡就嗡嗡嗡的議論個不停!

公休儀!

可能大多數老百姓,甚至很多士大夫,都對此人沒有什麼印象。

以爲不過是路人甲乙丙丁。

但在此時,在此刻的儒家內部。

這個名字,卻是跟魯儒捆綁到一起的。

今天的魯儒的思想和行爲,都可以從此人身上找到相似點和雷同點。

在魯儒派系內部,公休儀就像子夏之於公羊一般,是真正的精神領袖和祖師爺。

毫不誇張的說,任何對此人的評論,都有可能觸動和傷害現在魯儒派的敏感神經,尤其是那些現在已然覺得整個世界都在針對自己的頑固派的神經!(。)

第1323節 抉擇(1)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133節 志向第973節 陌刀威武(1)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996節 廟算(2)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133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57節 證據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305節 問題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642節 廟算(4)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131節 思慮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306節 神器(1)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84節 籌劃第357節 宣達司第437節 收買(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218節 認可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729節 圈錢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519節 盤算第42節 長漂第756節 命名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483節 閱兵第184節 蠢貨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409節 考舉(2)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327節 選秀(2)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890節 任命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375節 寶藏第694節 制度(3)第1594節 戰起(1)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198節 程序(1)第55節 燕飲(上)第307節 神器(2)第916節 哭廟(2)第1530節 刷經驗(2)第193節 陽陵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681節 法度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543節 酷吏(3)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1425節 使團(2)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051節 國家力量(1)
第1323節 抉擇(1)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133節 志向第973節 陌刀威武(1)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996節 廟算(2)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133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57節 證據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305節 問題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642節 廟算(4)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131節 思慮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306節 神器(1)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84節 籌劃第357節 宣達司第437節 收買(2)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218節 認可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729節 圈錢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519節 盤算第42節 長漂第756節 命名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483節 閱兵第184節 蠢貨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409節 考舉(2)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327節 選秀(2)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890節 任命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375節 寶藏第694節 制度(3)第1594節 戰起(1)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198節 程序(1)第55節 燕飲(上)第307節 神器(2)第916節 哭廟(2)第1530節 刷經驗(2)第193節 陽陵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681節 法度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543節 酷吏(3)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1425節 使團(2)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051節 國家力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