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燕飲(上)

夜幕將近,劉德審視着眼前的竹簡。

這是張湯送來的報告,是關於闢陽侯審平繼今日進入槐市之後舉動的報告。

“這個闢陽侯還挺謹慎的嘛……”劉德隨意看了下,審平繼的一切舉動都很尋常,也沒發現他有在某個地方特意停留的異常。

但劉德一點都不急,就算什麼都不做,按照歷史發展,馬上也會有人出來檢舉。

將公文收起來,劉德起身,叫來兩個侍女,幫他換上常服,梳理好頭髮,然後配上長劍,就乘車前往長樂宮。

劉德到了長樂宮的時候,長樂宮裡已經熱鬧了起來。

看的出來,爲了今晚的家宴,竇太后可謂是費勁了心思。

劉德只是匆匆一瞥,就見到了好幾隊的歌姬在各個偏殿中排練。

他甚至還聞道了高祖劉邦當年留在這長樂宮裡的酒窖裡的陳年美酒的香味。

要知道,那批劉邦時期釀造的美酒,一般情況下只會在新君登基或者先帝立廟之時纔會被啓用的。

可惜……

竇太后辛苦一場,終究不過是一場空。

這一點,劉德在見過便宜老爹之後就已經確信無疑了。

劉德走進永壽殿,看了一眼已經坐下來的粟姬。

他走過去,行禮道:“兒子見過母親……”只是這態度就多少有些生硬了。

“嗯……”粟姬不無不可的冷冷的應了一聲:“你坐吧……”

粟姬雖然脾氣差,但她並不算蠢。

在形勢漸漸明朗的如今,她算是看出來了,她的那個以前都沒怎麼放在心裡的次子,竟然要逆襲上位,大有可能會被立爲儲君。

而之前捧在手裡怕摔着,含在嘴裡怕化了的長子劉榮卻是越發的不得皇帝喜歡。

這讓她頓時慌了神。

想做些什麼彌補之前的裂痕,卻又捨不得拉下面子。

故而,纔有了現在的這一幕。

在粟姬想來,她都給了臺階了,劉德應該感恩戴德的立刻抓住這臺階,然後母子重歸於好,令她能借着他日劉德冊封爲儲君的東風,母憑子貴,把薄氏趕下皇后的位子。

誰知道,下一秒她就看到了令人怒目圓睜的一幕:

劉德沒有回答她,只是徑直向前走去,來到了殿前,先是給竇太后請安:“孫兒拜見皇祖母!”

這不算什麼。

接下來的一幕,纔是讓粟姬感到恐懼的一幕。

只見劉德起身後,徑直走到了坐在竇太后下首的薄皇后身邊,跪在地上,溫柔的喊了一聲:“兒子劉德拜見母后!”

薄皇后馬上就笑逐顏開的扶着劉德,然後將劉德拉倒她的身邊,拉着劉德的手,說起話來了。

因爲距離太遠,加之宴會中各種嘈雜的聲音混雜,粟姬聽不清劉德跟薄皇后在談些什麼。

但是……

看着劉德跟薄氏相談甚歡的樣子。

粟姬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徹底的離她遠去了。

“爲什麼?”粟姬仿然若失的低語着。

她倒是想鬧,但沒那個膽子——沒人敢在竇太后面前耍小脾氣小性子。

因爲在天子面前耍小性子,最多吃些斥責,看重臉皮的天子不可能真的拉下臉來。

但竇太后不同。

竇太后可以不經過天子同意就可將一位妃嬪打人永巷的冷宮中,甚至賜死!

…………

劉德沒有去管粟姬到底會怎麼想。

對他而言,粟姬、劉榮都已仁至義盡,再無虧欠。

跟薄皇后聊了一會,劉德就看到了一個小小的人兒蹦蹦跳跳的跑到了他身邊,笑嘻嘻的道:“劉德表兄……”

“阿嬌表妹!”劉德摸了摸陳阿嬌的小腦袋,捏了捏她那張粉嫩嫩的小臉,問道:“長公主姑姑呢?”

“母親在後殿跟皇叔說話呢……”陳阿嬌道:“皇叔那裡一點都不好玩,悶死了,阿嬌才跑出來看看錶兄來了沒有……”陳阿嬌數着手指頭道:“阿嬌都出來看了三次了,表兄纔到!”說着就嘟起了小嘴。

劉德笑嘻嘻的哄道:“是表兄不對,認罰,認罰,過兩日表兄就帶阿嬌去城外玩好不好?我們去打獵!”

嘴裡說着,劉德的心卻飄到了後殿之中去了。

毫無疑問,劉武也不傻,當然會去拉攏劉嫖作爲他的後援。

現在的問題是,劉嫖會站在那個那邊?

劉德想了想,覺得他的這位長公主姑姑多半是會腳踏兩隻船。

長安的徹侯們不是私底下流傳着一句話嗎?

永遠忠於漢天子,誰是天子忠於誰……

劉德嘴角輕笑一聲,回過神拉着陳阿嬌的小手,道:“阿嬌,快給皇后請安!”

陳阿嬌這才發現了薄皇后,這也不怪她,薄皇后性喜安靜,就算是太皇太后在的時候,也常常是一個人坐着,不怎麼引人注意。

“阿嬌拜見皇后!”陳阿嬌倒還懂些禮貌,盈盈做了個萬福。

薄皇后之前一直在觀察劉德跟陳阿嬌的互動。

以一個女人的直覺,她發現,劉德在有意無意的特地親近陳阿嬌。

“難道說劉德看上這館陶的女兒了?”薄皇后心裡猜測着,雖然陳阿嬌年紀小,但是,作爲館陶的愛女,卻是很多人都盯着的一個聯姻對象。

劉德有志於太子之位。

有想要聯姻館陶的想法,也是自然!

想到這裡,薄皇后對陳阿嬌的熱絡了起來:若能借陳阿嬌的手跟館陶聯繫起來,屆時有館陶在旁邊周旋,過繼劉德的事情,興許就容易了。

而且……

薄皇后想到,好像館陶跟粟姬歷來就面和心不和。

想必,若是厚辭重賄,加上一個不錯的說客,應當可以讓館陶幫忙。

到時候,陳阿嬌就是自己的兒媳了!

想到這裡,薄皇后的臉上頓時如沐春風,對陳阿嬌的態度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

陳阿嬌到底是個孩子,不懂這些,只是,自小嬌生慣養的她,對於薄皇后的特意親近,卻並不怎麼感冒——她自生下來就是竇太后的心肝,整個世界幾乎都在圍繞着她轉動。

最後還是劉德幫忙,在旁邊哄着陳阿嬌,才讓陳阿嬌對薄皇后的態度改觀了一些。

說來也奇怪,陳阿嬌自小嬌生慣養,對她獻媚討好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但她卻似乎對劉德青眼有加,自重生初見以來,她在劉德面前就像個小妹妹一樣乖巧。

這卻讓劉德稍稍有些驚訝了。

…………

三更完成,俺睡覺覺去了,大家晚安~~~~~

唔,雖然沒上首頁,但目前貌似成績不錯,謝謝大家支持~

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856節 撫卹(1)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306節 神器(1)第1517節 煩擾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474節 衆智(2)第1413節 相親(1)第21節 招攬人才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463節 裁決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2節 雪中送炭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401節 法統(1)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691節 文治(2)第327節 選秀(2)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1429節 在大夏(3)第267節 明悟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533節 敲打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634節 新學派(3)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302節 亂起!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30節 謊言第56節 燕飲(下)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432節 死間第359節 微服(2)第594節 忠臣第1419節 鹿鳴宴(2)第357節 宣達司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413節 考舉(6)快去搶紅包第1227節 明道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394節 說服第586節 新世界(2)第91節 舊恩第890節 任命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8節 家宴(上)第1129節 撫慰第55節 燕飲(上)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1224節 觸動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523節 金山第948節 整頓(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89節 佈置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801節 先鋒(2)第1145節 經濟(2)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213節 宮變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86節 傳播第567節 風暴(3)第1260節 動員(2)第133節 志向第1338節 龍!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79節 姊弟第5節 推恩(上)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1533節 敲打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745節 趙佗入朝(2)
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856節 撫卹(1)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306節 神器(1)第1517節 煩擾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474節 衆智(2)第1413節 相親(1)第21節 招攬人才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463節 裁決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2節 雪中送炭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401節 法統(1)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691節 文治(2)第327節 選秀(2)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1429節 在大夏(3)第267節 明悟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533節 敲打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634節 新學派(3)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302節 亂起!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30節 謊言第56節 燕飲(下)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432節 死間第359節 微服(2)第594節 忠臣第1419節 鹿鳴宴(2)第357節 宣達司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413節 考舉(6)快去搶紅包第1227節 明道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394節 說服第586節 新世界(2)第91節 舊恩第890節 任命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8節 家宴(上)第1129節 撫慰第55節 燕飲(上)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1224節 觸動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523節 金山第948節 整頓(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89節 佈置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801節 先鋒(2)第1145節 經濟(2)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213節 宮變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86節 傳播第567節 風暴(3)第1260節 動員(2)第133節 志向第1338節 龍!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79節 姊弟第5節 推恩(上)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1533節 敲打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745節 趙佗入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