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節 哭廟(2)

長安城的太上皇廟位於未央宮宮牆之下,隔壁就是內史衙門。

當初,仁宗孝景皇帝時,晁錯爲內史,爲了方便自己上下班,晁錯就悄悄的鑿開了太上皇廟的牆垣的一角。

要不是晁錯反應快,得知丞相申屠嘉要拿這個事情做文章,立刻入宮與先帝溝通。

他幾乎就要被殺全家了!

因爲,宗廟制度,在漢室神聖而嚴肅。

列祖列宗的宗廟,更是莊嚴而肅穆。

這些地方,別說是有所損失了。

便是被風吹走一塊瓦片,都可能要掉一堆烏紗帽!

迄今爲止,已有十餘位兩千石,各種坐‘風發太宗廟瓦’‘南陵橋壞衣冠道絕’等等罪名而被革職。

其中不乏有列侯的身影!

若是各個祖宗的廟裡面起個火,丟個東西。

那罪過就更大了。

是要殺全家的!

在漢室的歷史上,因爲祖宗的宗廟出事而死或間接而死的人的名字拉出來,能寫滿一本書。

這些人中,不乏有着丞相、御史大夫、太常這樣的高級官員。

劉禮跟劉富的子孫們,在別的事情或許有些草包。

但太廟和宗廟的禁忌上,他們卻比誰都清楚和明白。

元王家族,四代人有三代,出任漢家宗正。

這是他們家的吃飯飯碗和專業。

既然決定要去哭廟,自然,就要有計劃。

按照漢室制度。

宗廟制度和禮法,神聖不可侵犯。

‘敢有擅議者棄市!’

這是呂后時期定下來的鐵律,數十年來無人敢冒犯,在漢家,你可以罵百官,罵丞相,罵列侯,甚至當面噴皇帝。

然而,這宗廟制度,卻是碰都不能碰。

一碰就要死全家!

怎麼合法的規避這些制度和約束,從而合法合情合理的去哭太廟,這就很考驗元王子孫們的業務能力。

“三十歲以上,五大夫以下之家臣家奴,皆不可隨行!”劉禮的長子劉道首先說道。

這漢家律法的規定。

但這條律法被列在樂律之中。

一般來說,除非是元王后代這樣的專攻宗廟禮法制度的家族,旁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還有這麼一條律法存在。

實在是,當初給老劉家制定禮儀制度的人叫叔孫通。

而叔孫通所定的各種制度和禮法。

別說是儒家了。

就是法家也看不下去。

只是礙於制度和法律的懲戒,只能私底下腹誹兩句‘多不應古’‘無先王之制’。

但叔孫通也是沒有辦法,他伺候前後兩位天子,高帝和惠帝,都是不按常理出牌,腦洞比較大的人。

高帝自不用說,屬於跟今上一般,想到一出是一出,一拍屁股就要有想法的主。

連自立黑帝這種事情都幹得出來。

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幹不出來的?

便是惠帝,其實也是常常朝令夕改……

爲了伺候好這兩位主,叔孫通是渾身解數都用了出來了。

在別的問題上,叔孫通還可以分縫補補,勉勉強強維持一個過的去的制度和禮法。

但宗廟之事,卻被高帝和惠帝,弄成了一團亂麻。

不是精修此道的人,壓根連這些制度和律法的條條框框都摸不清楚。

“所從諸子,皆需沐浴更衣,齋戒前往……”劉富的此子劉宣也道。

這倒是自古以來的制度。

就連老百姓也知道,在祭祀祖先神明時,必須齋戒沐浴。

不然,就是對祖先神明的褻瀆。

可能導致九泉之下的先祖憤怒,從而拒絕享用奉上的三牲血食和聆聽祭文。

“當具羔、兔,以爲血食!”也有人從祭品方向提出建議。

給列祖列宗,奉上太牢,那是天子纔可以擁有的資格。

諸侯用少牢祭祀,大夫用饋食祭祀。

這是周禮的規定。

但漢室又不同,漢家祭祀先祖,除了太牢禮,三牲齊具外,其他都發生了變化。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都被擺上了祭臺。

在太常衙門,常年都要隨季節變化而更新祭品。

稍不及時或者供奉列祖列宗們的祭品大小肥瘦不和標準,都要倒大黴。

輕者掉腦袋,重者殺全家。

如今是春天,除了羔羊外,兔子和青蛙,都在祭祀的血食範疇中(漢書裡有記載)。

其他人也紛紛各抒己見,將種種見廟的忌諱和注意點提出來。

然後,就到了關鍵的地方:怎麼進入太廟。

漢家太廟,可不是一般人想去就能去的。

首先,太廟在未央宮宮牆之下,毗鄰着內史衙門,距離丞相府衙門,也不過五百步。

這裡是漢家的防備重點地區。

一般情況下,別說是人了,就是連一隻鳥,都休想飛進去。

但,現在,內史田叔老朽,已不再視政。

於是,內史衙門內部被當今拆成了三部分。

有的官署遷到了關東的臨晉縣,負責整個關東二十四縣的地方治安和政務。

也有的跑去了茂陵,成爲了顏異手下的屬官。

更有的遷到了扶風縣,成爲關西諸縣的上司。

留在長安的內史衙門幾乎成爲了一個空殼。

長安城的治安和政務,漸漸流到了中郎將和執金吾之手。

這就給了衆人可趁之機。

至少,不用顧慮近在高廟的內史衙門發現,有了進入的機會。

只要進入了太廟,跪到了太上皇的衣冠之前,放聲痛哭。

哪怕天子發覺,東宮知道了,大概也要無可奈何。

甚至還得幫着大家擦屁股,將這個事情遮掩下去。

不然,這天下人會如何看?

不過,即使如此,想要進入太廟,也依舊很困難。

首先,想進門,就得問問廟祝官和奉祀官答不答應。

而他們肯定是不會答應,甚至會以死抵擋的。

好在……

“吾等可以從內史衙門的東門,趨入太廟!”劉道說道。

當初晁錯鑿開的那條小路,現在都依舊存在着,沒有人敢去堵——誰敢堵御史大夫自己鑿的門呢?

當然了,劉道知道,自己等人這麼一干,晁錯就要發飆,就要跟大家拼個你死我活。

但,大家現在連榮華富貴都要失去了。

那裡還會去管晁錯的死活?

因此,這個提議,無可爭議的被通過了。(。)

第1157節 合縱(3)第63節 修改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488節 移民(1)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636節 新學派?(5)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265節 戰略(1)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355節 決定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515節 局勢第104節 栽贓第123節 蒼鷹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597節 太初曆第456節 三越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345節 兄弟們(1)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395節 無題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846節 善後(3)第270節 收編第104節 栽贓第328節 選秀(完)第748節 國葬(2)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638節 轉折第610節 胸甲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635節 新學派(4)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3節 薄皇后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927節 封王第119節 送溫暖第393節 和親第1189節 明主(2)第851節 影響(1)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401節 法統(1)第1602節 僵持(1)第1071節 血戰(2)第1492節 深海(2)第1169節 藝術(3)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324節 佈置第1167節 藝術(1)第322節 研究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203節 命運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486節 政體第1314節 震動第1009節 內閣(1)第191節 造假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449節 土化肥第563節 貪婪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683節 壓力第171節 投名狀第427節 看望第354節 緣由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515節 局勢快去搶紅包第167節 明君?第445節 博弈(1)第576節 決定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310節 交易(2)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49節 厚顏無恥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347節 兄弟們(3)
第1157節 合縱(3)第63節 修改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488節 移民(1)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636節 新學派?(5)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265節 戰略(1)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355節 決定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515節 局勢第104節 栽贓第123節 蒼鷹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597節 太初曆第456節 三越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345節 兄弟們(1)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395節 無題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846節 善後(3)第270節 收編第104節 栽贓第328節 選秀(完)第748節 國葬(2)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638節 轉折第610節 胸甲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635節 新學派(4)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3節 薄皇后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927節 封王第119節 送溫暖第393節 和親第1189節 明主(2)第851節 影響(1)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401節 法統(1)第1602節 僵持(1)第1071節 血戰(2)第1492節 深海(2)第1169節 藝術(3)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324節 佈置第1167節 藝術(1)第322節 研究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203節 命運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486節 政體第1314節 震動第1009節 內閣(1)第191節 造假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449節 土化肥第563節 貪婪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683節 壓力第171節 投名狀第427節 看望第354節 緣由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515節 局勢快去搶紅包第167節 明君?第445節 博弈(1)第576節 決定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310節 交易(2)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49節 厚顏無恥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347節 兄弟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