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成立農會

第300章 成立農會

對於南平縣這些地主來說,他們接到蘇澤的邀請,心情是複雜的。

如果不是蘇澤,這會議他們肯定都不會來。

開玩笑,減租減息?減租減息他們吃什麼?

對於地主來說,收入的大頭就是兩個方面,地租和高利貸利息。

地租是佃農給他們上繳的租賃錢,大部分在田畝產出的兩到三成。

這聽起來不算多,實際上和官方號稱的田賦一樣,這其中有很大的出入。

比如地主會要求佃農上繳上等的精糧,精糧的價格往往是次一點糧食數倍,佃戶爲了湊足精糧還要去賣糧食買精糧。

再比如說佃農除了租種田地,還需要給地主家打工幹活,這也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除了田租之外,就是高利貸的利息,這更是地主盤剝佃戶的手段。

老百姓種田,需要種子,農具,若是風調雨順還好,靠天吃飯的農業總有各種災害,一旦遇到這種時候,農民可能第二年就沒有足夠的種子耕種了。

這時候地主就會給佃戶放高利貸,這些高利貸往往利息極高,還都是利滾利的,通過高利貸盤剝佃戶,讓原本只是僱傭關係的佃戶變成奴役性質的家奴,或者逼迫佃戶賣兒賣女還債,到了民國這幫地主都在玩這套把戲,《白毛女》就是這樣的故事。

但是邀請這些地主的人是蘇澤,因爲蘇澤這個名字,這些地主不得不來。

南平縣近些年唯一的舉人,這個唯一的舉人卻是福建的解元,蘇澤是南平縣的驕傲。

蘇澤這些年來,又是著書立作,又是寫戲劇寫醫書,又是辦學又是搞團練。

在長寧衛前的軍營中,整個南平縣的大小地主們齊聚一堂。

“諸位,如今時局維艱,海上有倭寇侵擾,閩北的飛龍軍也已經攻陷汀州。”

說到局勢,地主紛紛皺眉,蘇澤說的確是沒錯,延平府雖然在閩北,但是也和汀州府相鄰,如果飛龍軍繼續北上,延平府就會被威脅。

飛龍軍這種“暴民起義”,向來是地主最厭惡的,張璉喊出的口號雖然沒有均田,但是也有殺劣紳的口號,而且爲了籌措軍費,飛龍軍也經常抄家。

普通老百姓自然沒什麼好炒家的,抄家的對象自然就是地主了。

蘇澤提到了飛龍軍,衆人都看向他,誰都知道延平衛靠不住,如果飛龍軍開春之後真的北上,那能倚仗的就只有長寧衛了。

別說飛龍軍的主力了,年前一支“飛龍軍”殺入南平縣,將朝廷的礦坑都攻破了,鎮守太監都不知所蹤,這也讓一些靠近南方的地主顫慄。

蘇澤說道:“我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給佃戶減租減息,地租不超過朝廷的田稅,利息也不超過單利五分,各位覺得如何?”

這些地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蘇澤這個減租減息的幅度算不上太大,在場有些地主家的地租和地息也差不多就是這麼多。

有一部分人已經達到了這個標準,那支持的人自然也多了起來。

反正自家不用減息,那爲什麼不賣給蘇澤一個面子呢?

這就是聲望高的好處了,當一件事屬於只需要口頭支持就可以的時候,高聲望的人就能輕易的得到支持。

果然,隨着好幾個地主帶頭響應支持,剩餘那些地租弟息距離這個目標不遠的地主,也都跟着舉手表示支持。

場面發生了變化,除了幾個地租和地息特別高的地主,已經有大半的人支持蘇澤了。

躲在人羣中的方愛竹,悄悄的將這個時候還沒有舉手支持的地主記錄下來。

蘇澤繼續下籌碼說道:“除了減租減息,爲了防備飛龍軍和倭寇,我建議各鄉各村可以成立鄉團,其實養鄉團不需要多少人的。”

“十畝地出一個男丁,甚至二十畝地出一個男丁也行,可以送來長寧衛操練,我們提供武器。一旦遇到飛龍軍或者倭寇,十里八鄉的鄉團就可以集中起來抗敵。”

“鄉團也不需要和敵人正面對抗,只要能抵抗一時,再和我們長寧衛通風報信,扛到長寧衛出兵就行了。”

聽到蘇澤願意保護延平府,剩餘的地主也放棄了抵抗,反正盤剝底下佃戶的方法也多着呢,蘇澤又不是官府,又不能去查賬,自己先答應下來再說。

看到所有人都同意減租減息,蘇澤笑吟吟的留着這幫地主在營地吃了一段飯。

“解元公,這是何物啊?”

一名年輕的地主好奇的看着桌子上的鯨油燈,這是蘇澤在福州那邊的工坊,按照清末煤油燈的樣式定製的。

雖然《天工開物》中已經寫了玻璃的燒製方法,但是因爲材料和爐溫不過關的問題,江南地區燒製的玻璃雜質還是很高,純白玻璃的價格依然是奢侈品的價格。

不過有雜質的普通玻璃,價格已經迅速卷下來了,鯨油燈用的就是從江南工坊訂購的雜色玻璃燈罩。

鯨油燈的基座是鐵質的,通過黃銅旋鈕控制燈芯,可以控制油燈的光亮大小。

鯨油加註在基座的油座中,比起蠟燭,這種鯨油燈的好處可是太多了。

火焰明亮,玻璃罩可以防風,不會風一吹就滅。

火焰大小可以調節,加註鯨油不容易走火,燒完了自動滅。

南平的地主們,紛紛開始打聽這個鯨油燈到底哪裡買的。

蘇澤笑着說道:“這鯨油燈,長寧衛就有的賣,大家要多少有多少。”

這話倒是不意外,但是接下來蘇澤的話讓衆人驚訝了。

方愛竹端來一個盤子,裡面是整個鯨油燈的零件拆解。

玻璃燈罩、基座、燈芯、黃銅旋鈕,這些就是鯨油燈的主體結構。

蘇澤大方的說道:“製作一盞鯨油燈不難,主要就是四個部分。”

“燒製玻璃的方法,《天工開物》中就有,我看南平城內也有本土的玻璃店了。”

“基座是鐵質的,用翻砂鑄模法就能夠造,《天工開物》中也有製作的辦法,不需要我贅述了。”

“燈芯是特殊的棉繩,不過是紡織的粗一點的棉繩,只要任何一個懂得織布的婦人都能製作。”

“最後這個是黃銅的調節旋鈕,這東西是衝壓的,稍微有些難度,但是用手工製作也是可以的。”

接着蘇澤現場組裝了一次,他說道:

“其實這鯨油燈,大家都是可以自己製作的,此物在福州賣的極好,一盞能賣上二兩銀子。”

二兩銀子?

在場的地主中,也有家裡有工坊的。

這些腦子活絡的,按照原材料價格計算了一下,如果外購玻璃罩,這麼一盞燈成本不到一兩銀子。

如果能自家燒玻璃,怕是成本還不到六錢銀子。

一盞燈就能賺一兩銀子!

衆人的心思,已經從減租減息,到了鯨油燈上。

“這鯨油?”

蘇澤說道:“鯨油此物,是從鯨魚體內提取的,這鯨魚也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外海也有。”

“一頭鯨魚就能提取鯨油萬斤,鯨油在福州有得賣,價格比蠟燭可要低多了,而且一壺鯨油能燒很久。”

“年後在福建幾座城內,都會開設販賣鯨油的店鋪。”

這下子衆人紛紛放下心來,也難怪鯨油燈在福州賣得好呢。

如果鯨油便宜,鯨油燈就屬於一次性成本了,今後只需要購買鯨油就能照明。

解元公果然是財神爺下凡啊!就這麼大方的給家鄉父老指名財路!

有幾個財大氣粗的,當場就買了幾個鯨油燈回去研究。

蘇澤笑着看着衆人研究煤油燈,現在能賣二兩銀子,不代表以後還能賣二兩銀子。

《天工開物》點燃的火種,已經開始燃燒,這一次蘇澤去江南,已經看到很多奇特的產品。

當工商業捲起來之後,自然要創造更多的產品。

任何一種產品有了利潤,也就有更多的商家跟進,然後將價格卷下來。

之前的工坊主,要麼提高工藝,提高生產效率,要麼就要打價格戰,將價格打下來。

二兩銀子,在福州府還只是有錢人家才能買得起的。

可如果降到一兩銀子,那城市中普通僱工家庭,咬牙也能買得起了。

如果降到六錢銀子,那一些窮人家也能買得起。

飽餐一頓,這一次南平的地主們吃到了很多鮮美的魚蝦海產品。

蘇澤介紹道:“這些海產,都是在外海捕捉到的,用的是能在外海航行的漁船。”

聽到外海的漁船,原本對這種事物有興趣的地主也低下頭。

大明朝禁海,對於漁業的控制非常的,“隨心所欲”。

按照洪武爺的規矩,那是片板不能下海,出海捕魚也是禁止的。

但是在明初嚴格執行之後,明中期倭寇興起之前,下海捕魚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倭亂起來之後,朝廷又幾次禁捕。

如今朝廷的政策也是曖昧,沿海地區很多村子都會出海捕魚,只要不被巡防的衛所查到,朝廷也不會管。

蘇澤又讓人從後廚拿來一副巨大的石斑魚骨架,對着衆人的說道:“今日大家餐中所食的,就是來自這麼一條魚。”

衆人紛紛驚呼起來,竟然有這麼大的魚?

實際上,以目前的漁網材質,根本捕捉不到這麼大的石斑魚。

石斑魚是一種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食肉魚類,肉質鮮美,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這麼大一條的石斑魚,蘇澤從來沒有見過。

但是如今整個外海的漁業資源之豐富,這樣巨大的石斑魚竟然是東奧島上的漁民不小心叉到的。

那漁民在海上和這條石斑魚搏鬥了兩日,最後纔將魚拖回了港口,獻給了蘇澤。

蘇澤正好將魚拖回了長寧衛,宴請這幫地主,也幸虧現在是冬天,要不是這條魚都臭了。

在更強度的高子化合物漁網發明之前,捕捉這麼大的魚,就是靠着《老人與海》的勇氣和大魚搏鬥了。

但是蘇澤也沒有誆騙他們,如今海上漁業資源豐富,只要撒網總能捕上一些海魚,出海絕對是不虧的。

但是蘇澤自然隱藏了一段,他說道:“包括那產鯨油的鯨魚,在外海也是隨處可見,鯨油的單價不高,但是一頭鯨魚產油高啊,鯨內的脂肪還能製作肥皂。”

南平縣城內已經有販賣肥皂的店鋪了,價格雖然不高,但是也是生意火爆。

聽到這裡,又有地主眼睛放光。

蘇澤繼續說道:“其實長寧衛也有幾條閒職的海上漁船,如果大家不願意買,可以租。”

“這些船都是衛所的旗幟,不會被海道衙門攔截,若是被扣了,長寧衛會去要人要船。”

這麼一說,果然有些膽大的沿海村落地主意動了。

其實在明代初期,海上捕魚行業是非常發達的。

但是漁民以船爲家,流動性強,很難管理。

明初讓朱元璋傷腦筋的方國珍海上集團,方國珍就是捕魚和販私鹽起家的。

而方國珍手下,也有大量的漁民和海商。

可以說方國珍集團的強大勢力,也是朱元璋禁海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蘇澤穿越前的時間線上,等到了隆慶開海之後,浙江福建的捕魚行業迅速發展,大量帆船出海捕魚,甚至最遠能到朝鮮附近,南洋地區捕撈。

所以說中國人不是海洋民族,浙江、福建、廣東人首先表示不服。

如今倭寇還沒消滅,蘇澤不過是拋出一個引子。

等到今年恢復海上秩序,自然有人會想要租船出海捕魚。

送走了這幫地主,過了幾天第一批鄉團的人送到了長寧衛。

這些都是那些地主大戶的佃農,有一部分是親信家丁。

蘇澤很快就區分出來,他將兩撥人分開操練,又向這些佃農展示道:

“這是我們和南平縣地主訂立的減租減息的聲明,他們都同意將田租減到朝廷田稅的水平,利息也降到單利五分以內。”

這些佃農面面相覷,竟然有這樣的好事?

蘇澤又說道:“但是自己的權利要自己維護,你們回去之後可以相約組成農會,等地主收租子的時候,再聯合起來抗繳超過的田租利息。”

衆佃農紛紛豎起耳朵,認真的聽着蘇澤講學。

他們白日練兵,晚上在鯨油燈光下聽課。

時間到了嘉靖四十一年的二月。

李贄和樑汝元抵達京師。

(本章完)

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66章 睢陽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36章 售鹽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646章 蘭州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09章 寒菜粥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547章 破蜀道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069章 縣令第533章 活該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12章 煙薯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266章 文筆如刀推一本朋友的書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088章屏蔽了第665章 海參崴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657章 拼命第018章 船塢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24章 徐渭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334章 鑽膛炮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069章 縣令第79章 亡於洪武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444章 陽謀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625章 三本書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056章 脫毒難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24章 徐渭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72章 榜一第172章 榜一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09章 做空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
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66章 睢陽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036章 售鹽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646章 蘭州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09章 寒菜粥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547章 破蜀道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069章 縣令第533章 活該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12章 煙薯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266章 文筆如刀推一本朋友的書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088章屏蔽了第665章 海參崴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657章 拼命第018章 船塢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224章 徐渭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334章 鑽膛炮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069章 縣令第79章 亡於洪武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444章 陽謀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625章 三本書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056章 脫毒難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24章 徐渭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72章 榜一第172章 榜一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09章 做空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