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鏡廳

bookmark

1778年1月4日,路易陪同着伏爾泰來到了久違的凡爾賽宮。

伏爾泰在數日前提出了遊覽凡爾賽的申請,並特別請求路易同行。作爲一位有着極高聲望的思想家,也是被法蘭西人視爲思想導師的人物,他的申請和請求完全有理由被同意。他已經是八十四歲高齡的老人,這幾年雖然還能保持一貫的生活習慣,可身體卻也敵不過時間,逐漸衰老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伏爾泰拄着柺杖,踉踉蹌蹌地進入凡爾賽。

凡爾賽宮雖已經處在半閒置狀態,可日常仍然有必要的宮廷維護人員在做着保養護理,而且王室衛隊也有一支部隊在附近的軍營駐紮,負責凡爾賽及其周圍的治安。因此,整座宮殿除了沒什麼生氣外,並沒有破舊、廢棄之感。

伏爾泰走得極爲慢,步伐也不如以往穩健,但他落步之時卻並未有猶豫,彷彿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目標,正在往這個目的地堅定地行去。

這令跟在其後的路易既佩服,又不解。他佩服這這位行將就木的老人,在生命最後關頭仍然有着明確的目的地,併爲了這個目的地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他不解的是,伏爾泰究竟要向哪裡走去。

路易從小在凡爾賽長大,因而對凡爾賽的某些道路極爲熟悉。沒過多久,他就知道了伏爾泰的目標——鏡廳。然而,這就令他更爲不解了,伏爾泰爲何會捨去凡爾賽最著名的景觀——‘花’園,而直撲一座殿廳。

吱的一聲,鏡廳的大‘門’被‘侍’從打開。大‘門’打開時發出了本不應該出現的異樣的聲音,這說明了這座鏡廳已被塵封多時。而在大‘門’打開後,迎面襲來的灰塵、悶氣,更是應徵了這一點。

“咳咳咳……”伏爾泰直咳嗽着,路易等其他人也下意識地伸出手捂住了口鼻。但是,伏爾泰並未多做停留,他拄着柺杖,迎着灰塵走了進去。

鏡廳縱使灰塵滿地,卻仍然明亮。牆上的鏡子仍然能有效地反‘射’着對面窗外‘射’來的光線,令整個大廳都光明透徹。

伏爾泰剛走入鏡廳,便仰起頭,一邊望着穹頂的壁畫,一邊往內走去。

鏡廳的穹頂有三十幅巨型壁畫,每一幅記載的都是這座宮殿的建造者路易十四的光輝偉業。路易隨着伏爾泰走進鏡廳,也學着他擡起頭觀看那些壁畫。多年來,路易還是第一次如此仔細地觀賞這些壁畫。

伏爾泰停步在鏡廳中央,仰頭凝視着衆壁畫中最主要的一幅——國王親政。這幅壁畫描繪的是“首相馬薩林主教於1661年死後,登基18年的路易十四親掌政權”的情景。壁畫中的路易十四盡顯王者氣概,令人望去莫名地就心生敬畏。

伏爾泰望着這幅畫,喃喃說道:“陛下,路易十四陛下的一切榮耀,盡來自於這裡。”

“是的。”路易點了點頭,說,“他在這一刻掌握國家大權,並以此將貴族踩在腳下,所以纔有了超越歷代法蘭西國王的輝煌。”

路易十四以前的法蘭西國王,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王,只是法蘭西這片土地上若干封建貴族名義上的共主,甚至這位首領在很長的時間中無法駕馭手下的那些名義上的封臣,其結果便是數百年前,堂堂的法蘭西國王被掌握着諾曼底、阿基坦、安茹等地的名義上的國王封臣兼英格蘭國王所擊敗,不但丟失了首都巴黎和加冕地蘭斯,甚至只能在盧瓦爾河南岸的一偶之地偏安。

伏爾泰語重心長地接着路易的話說道:“路易十四陛下雖然享有了國王所能擁有的一切榮耀,但是,他也因此令國家陷入危機。直到不久前,這個國家仍然處於崩潰邊緣。”

路易十四不僅改變了君弱臣強的局面,更是將國王的權威無限拔高。他因此擁有了比歷史上任何一位國王都要強大的權力,這份權力絕對而不受限制。然而,也正是因爲如此,他隨心所‘玉’地揮霍着國家財產,將法蘭西引入一場又一場戰爭,最終導致了國家在他晚年趨於衰敗。不過,他最大的問題並非是那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而是那導致國家一次有一次進入戰爭狀態的絕對君主權力。他是一位偉大的君主,可他無法保證子孫們也如他一般偉大。他的繼任者路易十五,享受着他所創造的絕對君主體制所帶來的絕對權力,卻無法善用這份權力,最終導致了國家進一步衰敗,連海外的殖民地也損失殆盡。

伏爾泰低下頭,轉過身來凝視着路易,意味深長地問道:“陛下,您認爲自己是第二位太陽王嗎?”

路易搖了搖頭。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只是他,不是其他任何人。也因此,他能夠無視旁人眼光,以“叛逆”的行爲改造着這個國家。然而,他並沒有想過,一個世紀以前的路易十四,也是以一種“叛逆”的行爲創造了這種只利於君王卻不利於國民的絕對統治制度。

“陛下,您也許沒有發現,但也應該聽說了。巴黎及歐洲,都將您譽爲‘太陽王二世’。”伏爾泰緩緩說道,“您也許沒有察覺,您即位前後的政令、改革,都與路易十四陛下如出一轍。”

“‘太陽王二世’的事情我知道,但我和他如出一轍,這我倒是沒有想到。”路易搖了搖頭,心中既好奇又不快。他好奇自己的行爲如何會和路易十四一樣,他不快是因爲自己居然被與另一個人相提並論。

伏爾泰微微一笑,說道:“陛下,路易十四陛下在親政後,廢除了首相制度,將大權集中在手中。您即位之後,雖然恢復了首相制度,可卻僅僅是利用‘首相’來作爲擋箭牌,大權仍然在您的手上。”

“是的在改革中,一定會出現不少反對者,爲了將他們對我的攻擊降到最低,我需要一位大臣來爲我擋駕,這是必須的。”路易毫不遲疑地承認了。

其實,伏爾泰本人也做過首相,“首相”的功效他最清楚,路易也知道沒有必要多做狡辯。況且,路易並不認爲如此行爲有什麼錯誤,以當時的狀況,這種辦法最好。

伏爾泰繼續說道:“路易十四陛下曾經發布楓丹白‘露’敕令,使得國內的新教徒被驅逐,新教教堂被拆毀,新教徒的財產被沒收,並天主教成爲了真正的國教。而您,曾經推動宗教寬容法令實施,使得法蘭西成爲了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並在改革過程中,沒收了教會財產,打擊了教會勢力。”

路易自信地解釋道:“楓丹白‘露’敕令使得大量手工業者逃離,而且宗教迫害已經落後於時代,天主教會也不過是壓迫農民的劊子手。爲了公平,也爲了國家利益,我這麼做非常正確。”剛一說完,他突地一怔,心疑道,“沒錯,他說的沒錯。我對付教會的舉措,正和路易十四如出一轍,重要的是,居然連結果都一樣。”

路易十四之所以採取宗教壓迫政策,並非是因爲他本身的宗教信仰,而是爲了保證在法蘭西只存在“一個上帝”,繼而確保“一個國王”,最後達成“一個國家”的狀態。

自教會改革以來,教派紛爭已不止一次地製造出國家內戰的例子,法蘭西亦受害頗深。而教派紛爭所造成的最大破壞,便是活生生地將本就連結得不緊密的神聖羅馬帝國給拆得更爲破碎,並使這個原本政權不統一,信仰、民族卻統一的國家,注入了出政權矛盾外的另一矛盾——宗教矛盾。

路易十四的舉措,有效地防止了法蘭西如神聖羅馬帝國那樣趨於分裂,同時,也阻斷了內戰的可能,更爲重要的是,他以統一宗教的方式鞏固了王權。不過,他那個時代如此做並無過錯,在一個世紀後,啓‘門’g思想蓬勃發展的時代若繼續如此,那便不太明智。

路易推動宗教信仰自由之時,天主教會早已因腐化而被人唾棄,民衆也不再如百年前半熱衷於教派之爭。因此,他通過推動信仰自由,以獲得開明君主的名聲,並藉此加強個人威望,進而鞏固了權力。

伏爾泰長嘆一聲,語重心長地說:“陛下,您所做的一切與路易十四陛下沒有太大差別,所以,您也有可能重走路易十四陛下的老路,法蘭西也會經歷一個循環。也許在一百年後,您的後代就將接手一個與十年前的法蘭西差不多的國家。”

路易內心一怔。

伏爾泰一直仰慕着不列顛的立憲君主制,並認爲法蘭西可以通過開明專制,慢慢過渡到立憲君主制。他原先一直沒有就此事多說什麼,而今突然出言提醒,便如同遺言一般。路易心中有所預料,覺的他是覺察到自己來日無多,故而要將未完成的理想一併說出。

路易雖然沒有與伏爾泰‘交’流過這些事,但他深知伏爾泰的理想,並也認同這是最佳辦法,而且也想要如此做。如今,他並沒有因伏爾泰的思想而產生憤怒,相反,他的心中有些不捨,他捨不得一位值得尊敬的人離去,縱然這是生物規律也不捨得。

第368章 越禮加冕第263章 拉法耶特第211章 被囚禁的國王(一)第179章 後續安排第511章 變局第480章 開不得的玩笑第20章 血色晚餐第289章 瑞典政變第82章 短暫一面782章 軍備第766章 纏人的公主第855章 雷厲風行第820章 普俄接觸第473章 閱兵第503章 計謀得逞第116章 女畫師第482章 兄弟密談第69章 出征準備第351章 里昂第208章 愧疚心理第63章 眉目傳情第258章 阿基坦公爵第201章 突來瑞雪第745章 俄國皇儲第808章 佔領華沙第522章 進軍漢諾威第125章 看望郡主第672章 波蘭王后的心理陰影第601章 回宮第656章 封鎖拉芒什海峽第632章 替罪羊斯托蒙特子爵第761章 巴伐利亞和薩克森之變第632章 替罪羊斯托蒙特子爵第698章 戲謔不列顛國王第76章 提醒准將第99章 擅自出擊第691章 戰勝之約第549章 原來是情敵第521章 目標荷蘭第473章 閱兵第573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奇兵第853章 狂歡日第23章 人痘接種第371章 街邊的殘肢第368章 越禮加冕第709章 福克斯暴動第619章 武裝中立同盟第158章 伏爾泰的學生第328章 突襲計劃第680章 修道院禁止尋歡第153章 矛盾爭論第358章 國內外的情況第220章 殺人祭旗第828章 戰場上的平等第697章 得到身體不代表得到一切第42章 滿城遊蕩第709章 福克斯暴動第725章 一對腹黑夫妻第96章 敵軍集結第42章 滿城遊蕩第657章 海軍出征第223章 河岸大戰(三)第360章 宮廷新貴誕生第570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敵軍主力第135章 絕代佳人第508章 衝動第614章 保大還是保小第148章 安娜的身材第764章 目標德累斯頓第36章 醍醐灌頂第347章 預料之外第529章 停留一夜第68章 探知消息第8章 尋找機會第806章 華沙大火第488章 勸告第738章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秘密計劃第847章 小人得志第349章 擊潰第245章 潛在危機第605章 辭職信第177章 審判日(五)第123章 劍鬥第120章 下藥第212章 被囚禁的國王(二)第453章 伯爵之死第130章 杜巴麗夫人第462章 國家的利益第144章 貢比涅第748章 花園刺殺第323章 路易十五出逃第47章 噩耗連連第593章 塔列朗第658章 目標是直布羅陀第686章 原來是她第482章 兄弟密談第8章 尋找機會第542章 賭盤第198章 突襲得手第298章 兵圍凡爾賽
第368章 越禮加冕第263章 拉法耶特第211章 被囚禁的國王(一)第179章 後續安排第511章 變局第480章 開不得的玩笑第20章 血色晚餐第289章 瑞典政變第82章 短暫一面782章 軍備第766章 纏人的公主第855章 雷厲風行第820章 普俄接觸第473章 閱兵第503章 計謀得逞第116章 女畫師第482章 兄弟密談第69章 出征準備第351章 里昂第208章 愧疚心理第63章 眉目傳情第258章 阿基坦公爵第201章 突來瑞雪第745章 俄國皇儲第808章 佔領華沙第522章 進軍漢諾威第125章 看望郡主第672章 波蘭王后的心理陰影第601章 回宮第656章 封鎖拉芒什海峽第632章 替罪羊斯托蒙特子爵第761章 巴伐利亞和薩克森之變第632章 替罪羊斯托蒙特子爵第698章 戲謔不列顛國王第76章 提醒准將第99章 擅自出擊第691章 戰勝之約第549章 原來是情敵第521章 目標荷蘭第473章 閱兵第573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奇兵第853章 狂歡日第23章 人痘接種第371章 街邊的殘肢第368章 越禮加冕第709章 福克斯暴動第619章 武裝中立同盟第158章 伏爾泰的學生第328章 突襲計劃第680章 修道院禁止尋歡第153章 矛盾爭論第358章 國內外的情況第220章 殺人祭旗第828章 戰場上的平等第697章 得到身體不代表得到一切第42章 滿城遊蕩第709章 福克斯暴動第725章 一對腹黑夫妻第96章 敵軍集結第42章 滿城遊蕩第657章 海軍出征第223章 河岸大戰(三)第360章 宮廷新貴誕生第570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敵軍主力第135章 絕代佳人第508章 衝動第614章 保大還是保小第148章 安娜的身材第764章 目標德累斯頓第36章 醍醐灌頂第347章 預料之外第529章 停留一夜第68章 探知消息第8章 尋找機會第806章 華沙大火第488章 勸告第738章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秘密計劃第847章 小人得志第349章 擊潰第245章 潛在危機第605章 辭職信第177章 審判日(五)第123章 劍鬥第120章 下藥第212章 被囚禁的國王(二)第453章 伯爵之死第130章 杜巴麗夫人第462章 國家的利益第144章 貢比涅第748章 花園刺殺第323章 路易十五出逃第47章 噩耗連連第593章 塔列朗第658章 目標是直布羅陀第686章 原來是她第482章 兄弟密談第8章 尋找機會第542章 賭盤第198章 突襲得手第298章 兵圍凡爾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