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既然已經開口了,後面就算是朱勉等人心中有千不甘萬不願,也不敢再繼續糾纏這件事不放了。
“這點小事你們一個個倒積極的很,軍國大事怎麼沒見你們如此上心?”
趙佶打了哈欠,對堂下百官揶揄了一句,懶散着道:“還有什麼正事沒有?沒有的話快些散朝,朕回去補個回籠覺。”
下面百官相互看了看,他們中倒有人有些事情要啓奏,只是都是些繁瑣的政務,他們知道當今皇帝最是懶散,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比如關乎國策的,不然就算稟報了也沒用。
皇帝只會撂下一句交給蔡相處理就完事,還不如退朝後直接找蔡京呢。
當下無事,百官正欲唱諾告退,誰知這時卻走出一人,不緊不慢的叫住了欲離開座位的皇帝。
“陛下,臣有一事。”
“哦?”
皇帝趙佶本來睡意朦朧的要離開,可見到堂下之人出列言事後,他非但沒有一絲不耐煩,反而一臉興致的回坐到了龍椅上,對堂下之人和顏悅色的詢問了起來。
“朱卿難得啓事,不妨說來聽聽!”
堂下出列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朱勉,他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看起來倒像極了有教養有涵養的良人貴公子。
只是一直在下面注意朱勉的武植知道,在朱勉換上這副良人表情之前,他一直都是極爲陰毒的對武植這邊冷笑不已的。
想來,朱勉應該還有對付武植的後手。
不過見到趙佶對朱勉這副寵信的表情,武植心中生出了些許危機感,看來朱勉和趙佶私下裡的交情絲毫不亞於自己,甚至還要高過自己啊!
…………
“臣蒙陛下信任,負責花石綱一項走遍大江南北,發現民間精巧古奇之花石多藏於富商大賈之家,而商賈之家皆富於尋常人家數倍,這種現象在江南山東等地最爲普遍。”
朱勉頓了下,皇帝和百官都靜靜的聽着,誰也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承蒙陛下英明,如今民間商業繁榮,靠經商的大富之家多如牛毛,百姓們大多棄田不種,跑去經商了………農業爲立國之本,所以臣建議加重對商業的賦稅,也好充實國庫。”說着,朱勉掏出一本奏摺,呈道:“這是臣的奏本。”
朱勉說完,武植最先變了變臉色,現在大宋境內雖然各地都有很多經營着很多產業的富商大賈,但是自從武植的大宋銀行建立發展起來後,這大宋朝最大最富有的商人無疑就是武植了。
當然,再加上武植麾下的山東商會羣體的話,就足以佔據大宋商業半壁江山了。
一旦加重商業賦稅,每增加一個點,光武植自己一家每年就要向朝廷多繳納近千萬貫的稅收,如果結合整個山東商會,那多繳納的稅,簡直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而朝廷既然要加賦稅,還是朱勉提出來的,那增加的稅率就肯定不止一個點那麼少,想到這裡武植隱隱擔心了起來,萬一朱勉心黑提出了奇高的商業稅率,那麼一瞬間就能把武植辛苦推動起的商業繁榮景象徹底泯滅掉!
看朱勉早就準備好的奏摺,說明他早就準備這一手了,武植暗暗咬牙,這一手確實高明,一旦奏摺通過,朱勉舉手之間就無差別劃掉了武植以及勢力範圍內所有商人一大筆錢財,大大削弱了武植的勢力。
…………
這種關乎國家稅收的大事沒有武植說話的份,他只能靜觀其變,不理周圍官員投來的幸災樂禍的表情。
——誰都知道武植是富可敵國的大商人。
樑師成走下去接過朱勉的奏章呈給趙佶,趙佶拿到奏章後也沒看,而是直接問了起來。
“朱卿以爲該加多少商稅爲宜呢?”
趙佶是個雅人,向來對金錢完全不在乎,甚至毫無概念。
“臣以爲………”
朱勉左右看了看百官,微不可察的朝武植那邊陰冷的笑了下,繼續道:“臣以爲如今的商稅三十徵一實在是太低了,應該提高到盈十徵一。”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譁然,稅率每升降一點都是關乎國運的大事,就拿農業稅來說,自千年之前始皇帝一統六國後,農業稅率基本就沒怎麼變過,但凡盛世必減稅,但凡加稅必激民變,這點所有士大夫都心如明鏡。
商業稅收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面雖然不如農業稅那麼重要,但是宋朝這會商業稅收已經超過農業稅收,成爲大宋國庫主要的收入來源,也變的十分重要了。
所以,商業稅率變動,百官們還是持非常謹慎的態度的,現在一聽朱勉一開口就要提升三倍的稅率,這難免讓他們驚訝不已。
朝堂上只有龍椅上的趙佶和堂下的武植面色依舊波瀾不驚。趙佶是因爲對這種事情不在意,而武植則是暗暗冷笑了一下,他當朱勉多心黑呢,原來不過爾爾。
“衆卿以爲如何?”趙佶懶散的問了一句。
趙佶的昏庸只是在任用奸臣以及個人享樂方面,對於國事,他還是懂得處理的。
“臣以爲萬萬不可!”
慕容彥達身爲戶部尚書,自然要第一時間站出來說話。
“如今我大宋商業正在蓬勃發展中,尚處幼苗期,應當加以放任保護,加以重稅無異於殺雞取卵,只能毀掉商業之繁榮!”頓了下,慕容彥達繼續道:“何況,稅率雖然是死的,但卻是跟着商業走的,商業越蓬勃發展,稅收就會隨之水漲船高,國庫也會越充盈,不必擡高賦稅!”
“國舅此言差矣,我大宋國稅自幾十年之前商稅就已經高於農稅了,商業已經興盛幾十年之久,如何還是幼苗?”朱勉顯然是有備而來,反駁道:“如今我大宋國庫雖然不虛,但依舊不充盈,每年收支基本持平,盈餘不多,多徵商稅,方能力保我大宋達到唐朝貞觀盛世之銅錢堆積庫房繩斷之奇景。”
聽到這裡,武植不由的鄙夷的看了看“義正嚴辭”的朱勉,後世隨便一個高中生都知道,國家財政最健康的發展狀態就是收支基本平衡,甚至有點小赤字這是最好的。
因爲國家的錢可不像老百姓的錢,存的越多日子過的越舒坦,國家稅收的根本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只有收支平衡,百姓才能得到更多的實惠,國家也纔會更蒸蒸日上。
宋朝這會國庫裡面的稅收雖然也有不少賞賜給了官僚階級,但根本上還是遵循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比如在全國大修官道,補充軍備,建立各種福利機構……還有開封城的下水道疏通,環衛工人,城管,這些服務百姓的支出都要從國庫裡拿錢。
宋朝歷代總管財政的三司使可是宰相級別的高官,儘管這時已經取消這個職位,但是百年積累下來的財政行政經驗比之後世現代化國家也不遑多讓,財官們自然懂得收支平衡的道理,所以宋朝廷花錢向來大手大腳,每個部門甚至都有花錢的指標。
……和後世政府部門一到年末就突擊花錢一個道理。
武植知道,朱勉混跡官場這麼久,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的,他之所以這麼說,主意是對趙佶獻媚,趙佶自詡爲一代明君,自然嚮往唐太宗的豐功偉績。
“這麼說,倒有些道理……”
果然,龍椅上趙佶悠然的點了點頭。
“陛下!臣也以爲不該加稅!”
這次跳出來的也是唐耿,他勸諫道:“稅收乃是國之根本,怎可妄動?”
“確實不該加稅,賦稅是國計,牽一髮而動全身,要慎重啊!”
…………
這時,有很多官員都出面表了態。
“爲何不能加稅?我大宋商稅不高,那些商人們個個富的流油,是該讓他們出出血了!”
“就是就是……”
…………
朱勉派系的官員們立刻跳出來反駁道。
“哼!人家商人們富裕就該出血,爾等絕大多數不是比商人更爲富裕,怎麼不見出血?”慕容彥達瞥着那些官員冷冷道。
那些官員們頓時噤若寒蟬,他們工資高,還搜刮民脂民膏,又經常受到賞賜,所以個個也富的流油。
“國舅大人這說得是哪裡話?我等蒙受皇恩,和那些商人們能一樣嗎?”朱勉陰陽怪氣道。
“人家商人是靠能力賺錢,如何又不如你們了?”
慕容彥達聽出了朱勉的意思,所以說話也絲毫不客氣。
…………
“好了好了,兩位愛卿先暫歇一下。”
趙佶捏了捏眉心,這國家大事最是麻煩,這只是開頭的爭論,之後還要討論許久纔能有個定論,一想到後面的各種爭論趙佶就一陣頭大。
“對了,武植!”
趙佶突然眼睛一亮,他向下看着武植的方向呼喚道:“武愛卿,你是經商起家,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堂下一直篤定閉目養神的武植聽聞趙佶呼喚也是一愣,他沒想到這種國策之大事,趙佶居然會想到問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