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函谷

“本相的意思很簡單。”龐癝冷笑一聲道:“爲以後做準備!”

“以後?”范增疑惑道:“難道相邦您是打算以後再和秦國作戰時攻伐南陽地區?”

“不錯!”龐癝點頭道:“從澠池再往西不到二百里就是函谷關了。自古以來函谷就有天險之稱,想要攻伐的話,非十倍兵力不可。然而南陽地區卻不同,南陽地區距離咸陽與大梁之間的距離差不多,然從大梁到南陽的道路要比從咸陽到南陽好走上的不是一點半點。且如果我大魏如果能夠佔領南陽,那麼鄢郢等地對大魏來說無非就是即將要到嘴裡的食物而已。如果南陽、鄢郢之地歸屬大魏,秦國的實力必要削弱三成。”

范增邊聽邊想,最後忍不住附和道:“相邦所言極是,一旦南陽地區歸屬大魏,那麼我到時候我大魏伐秦就多了武關一條道路,而不是如同現在一般只能走函谷關了。”

“且!”頓了頓范增又道:“且一旦全據漢水流域,我軍也可選擇從上庸伐秦之漢中地。”

“這只是本相對未來的一點想法,現在說起這還有些爲時尚早,不過一些必要的準備還是要做的。”龐癝說道:“還是先看看秦王是否答應我軍的條件吧!如果答應了還好,如若秦王不應,說不得本相要帥軍直至函谷關了!”

三日後,秦國使臣姚賈再次拜見龐癝,言及休戰條件,姚賈道:“龐相邦的條件太過苛刻,我王沒有答應,不過我王卻提出了新的條件。”

“哦?說來聽聽!”龐癝道。

“我王的底線仍舊是將潁水以東的土地割與魏國。不過此外,如果龐相邦能夠答應我王的條件,我王願意單獨贈送龐相邦萬金以爲酬謝!”姚賈一邊小心翼翼的說着,一邊偷偷打量龐癝的臉色。

聽到這個條件,龐癝不由倒吸一口冷氣,不過卻生生的忍住了,看着姚賈的眼神變得十分的幽深。

“秦王可真是大手筆啊!本相記得以往秦國賄賂別國寵臣時,最多也不過千金。也就是前些日子貴國的李信將軍欲要燕國二十萬大軍的指揮權,這才送給了燕國萬金。不想如今秦王竟然送與本相萬金,秦王可真是瞧得起本相啊!”龐癝譏諷道。

其實對於姚賈口中的萬金,龐癝說不心動那是假的。要知道龐癝貴爲魏國國相,二十餘年來手握大權,又有成陽數千戶封地,這麼些年來積累的家財也才堪堪突破兩千金。而秦王一開口就是萬金,一時間龐癝心裡面竟然有些想要答應的想法。

可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線,更何況龐癝貴爲魏國國相,執掌魏國的軍政大權,如果自己接受了秦王的賄賂,到時候有自己的表率作用,只怕用不了多久,魏國朝堂將會是一團烏煙瘴氣了。

“多謝秦王的好意,不過本相無功不受祿,對於秦王的饋贈,本相自認承受不起,貴使還是回去告訴秦王,咱們函谷關下再見吧!”

“龐相邦······”姚賈還想說什麼,可龐癝根本就不給他說話的機會,一揮手就讓親衛將姚賈趕出了軍營······

函谷關東二十里外有一城名曰曲沃,與河東的曲沃城一樣的名字。

不過相對於河東曲沃,函谷關東的曲沃城便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城,是一座人口不滿千人的小城。這座同樣也叫曲沃的城池出城向北不到五里就是大河,東面是一條叫潐水的小河,南面是常烝山。

雖然曲沃只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城邑,然而其地理位置卻十分的重要。

此時,三十萬魏軍便駐紮在這裡,與西面函谷關內的秦軍遙遙相望。

龐癝率領着魏軍來到曲沃已經半月有餘,期間試探性的進攻了函谷關幾次,可最後卻都是無疾而終。函谷關不愧是號稱‘天下第一險關’的雄關。只是城牆,就要比一般的城牆高上一丈。

對於能否攻克函谷關,龐癝心裡也沒有一絲成算。更確切的說,是龐癝根本就沒有要攻打函谷關的想法,只是想利用函谷關來拖住秦軍而已。

半個月過去了,李牧早已經率領趙國十萬大軍攻克了河東重鎮新田,目前正一路向河東的曲沃進發。

而王翦也已經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河東抵禦李牧的侵略。而此時函谷關內的統帥正是從燕國安全逃回秦國的大將李信。眼下秦國正是缺兵少將之際,李信在燕國的戰敗雖然徹底打破了秦國的計劃,然而李信畢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故而嬴政只是呵斥了李信一頓,並削去了其以前的爵位,便任命其爲函谷守將,讓其戴罪立功來了。

洛邑一戰中,秦國六十萬大軍雖然死傷過半,然而秦國畢竟是那個強橫了百年時間的秦國,並未因一場大敗而徹底一蹶不振。特別是龐癝拒絕了嬴政的條件之後,嬴政便孤注一擲的再次徵發國內十萬兵力。

這樣一來,秦國的兵力便不再捉緊。函谷乃是天險,只要十萬銳士駐守,任憑你有百萬大軍,只要守城將領不是昏庸之人,就拿秦國沒有絲毫辦法。

況且,秦國這次徵發的十萬大軍,說到底不過是以往向洛邑押運糧草的四十萬役夫中的四分之一而已。以往王翦麾下有六十萬大軍,從咸陽到洛邑一路上又多是山路,故而這才需要四十萬役夫。

而今函谷關向西直至咸陽,道路平坦,距離又短,根本就不需要太多押送物質的役夫。且函谷關之內只有十萬人馬,所需物質少了不少,故而只需兩萬役夫就能滿足十萬人馬的需求。

就算是前往河東的王翦大軍,跟隨而去的役夫也不過十萬之數。之前我們就說過,河東是可以與關中之地相媲美的富庶之地,故而王翦的二十萬大軍並不需要那麼多役夫押運糧草。之所以還需要這麼多的役夫,不過是運送一些必要的戰略物資而已。

也正是因爲如此,秦國所需的役夫數量大大減少,故而才能再次徵發足夠的兵力。

一百七十二、中伏三十九、暗流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九十八、君臣問答三十九、交鋒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九十、人才爭奪五十二、角逐六十三、說親六十、虎父犬子四、縱橫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九十九、兩難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六、昌平君叛秦六十三、說親三十三、辛秘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二百五十、設伏八十二、信陵薨三十二、秦國政局九十九、初勝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十六、互換質子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八十八、秦國意圖四十一、迫在眉睫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九十五、滅魯五十一、魏國出兵二十三、棋局一百三十九、瑣碎一百四十五、籌謀三十五、趙國求和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三十、迴歸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三十七、憋屈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一百三十九、瑣碎五、聘禮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七十四、楚人李斯七十六、惜才、送才一百零三、銳士三十六、明哲保身九十八、龐衛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一百二十二、議和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二百零一、君臣危機六十四、入陶地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七十二、中伏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十、龐癝說魏王(四)三十九、暗流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九十、人才爭奪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九十九、兩難六十五、朝議二百四十五、破城十六、兵至邯鄲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四十九、女人心六十二、打算七十二、利益交換一百三十、迴歸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八十二、信陵薨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
一百七十二、中伏三十九、暗流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九十八、君臣問答三十九、交鋒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九十、人才爭奪五十二、角逐六十三、說親六十、虎父犬子四、縱橫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九十九、兩難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六、昌平君叛秦六十三、說親三十三、辛秘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二百五十、設伏八十二、信陵薨三十二、秦國政局九十九、初勝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十六、互換質子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八十八、秦國意圖四十一、迫在眉睫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九十五、滅魯五十一、魏國出兵二十三、棋局一百三十九、瑣碎一百四十五、籌謀三十五、趙國求和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三十、迴歸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三十七、憋屈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一百三十九、瑣碎五、聘禮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七十四、楚人李斯七十六、惜才、送才一百零三、銳士三十六、明哲保身九十八、龐衛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一百二十二、議和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二百零一、君臣危機六十四、入陶地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七十二、中伏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十、龐癝說魏王(四)三十九、暗流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九十、人才爭奪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九十九、兩難六十五、朝議二百四十五、破城十六、兵至邯鄲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四十九、女人心六十二、打算七十二、利益交換一百三十、迴歸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八十二、信陵薨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