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伐蜀前夕

剛剛處理完趙王嘉的事情,那邊,王賁的捷報便又傳回了大梁:王賁率五千輕騎,奇襲襄平,一舉滅燕,燕王喜被俘。

這對魏國來說,是難得的好事。

畢竟,剛剛趙國的國君趙嘉已經成爲了魏國的階下囚,現在,燕王喜也成了魏國的階下囚。

而此番連續滅亡燕、趙兩國的王賁,已經有隱隱成爲大魏戰神的趨勢了。

當然,這只是百姓的口口議論而已。

對於此事,王翦聽聞之後付之一笑:“賁兒如何,我這個做父親的不比你們更瞭解?”

其實也是,無論是趙王嘉,還是燕王喜,之前都已經是躲在邊地苟延殘喘而已。

無論當時龐癝派誰爲將,只要不出大的差錯,最後都會成功的。

收到王賁的書信之後,龐癝當即便修書一封,命王賁派人將燕王喜押入大梁。而王賁本人,則被龐癝調往雁門,負責雁門、雲中等地的防務工作,必要時候,北上草原進攻匈奴。

自李牧於雁門大敗匈奴,已經過去二十年時間了。

二十年的時光,對於整個歷史長河來說,極其的短暫,可有時候卻又極其的漫長。

這二十年裡,不可一世的戰神李牧已然去世,曾經的天下霸主秦國也已成爲了昨日黃花,燕、趙兩國先後被滅亡,魏國復興之勢勢不可擋。

二十年時間裡,天下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二十年時間裡,被李牧擊敗的匈奴也已經恢復了元氣。

故而,龐癝不得不對匈奴做出相應的防備。

細數魏國一衆將領,除卻上將軍王翦之外,可堪大用的將領並不多,張耳只是中人之姿,而比張耳優秀幾分的劉季卻因野心太大而黯然下場。

數來數去,整個魏國,除卻王翦之外,也只有王賁有優秀的指揮能力,能夠抗衡草原上的匈奴。

而王翦,也即將率兵南下鄢郢,也就是現在的荊州南郡,再從南郡沿江水西進魚復,從魚復進攻秦國的巴郡。

對於魏國的意圖,秦國君臣都知道,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可即便知道,秦國君臣也是無能爲力,因爲他們捨棄不下世代養育他們的關中,捨棄不了這裡的繁華,捨棄不了這裡的花花世界。

是的,關中對秦人來說,就是一個花花世界。畢竟於他們而言,現在的巴、蜀兩地還是荒無人員的蠻荒之地。即便李冰任蜀郡太守之後,已經將蜀郡徹底大治,可那裡還是人煙稀少。

再加上錯綜複雜、縱橫交錯的山壑,即便耐苦的老秦人,也不願意去那裡。

李斯看的很清楚,可他卻不敢說出來。

姚賈也悟出了一些,可他也不敢說出。

秦王嬴政心中也明白如果不現在放棄關中,秦國就是死路一條,可他也不敢輕易下這個決定。

秦國的強大,建立在軍功爵制度上。

而軍功爵的基礎,則是萬萬千千的秦國百姓。

他們時代居住在關中平原,守着黃土地,喝着渭河水。

離開關中,逃亡巴蜀,對他們而言是根本就不可接受的。

更重要的是,以軍功爵起家的那些高層將領,自然也不會忤逆下面將士的意思,跟隨秦王遷都,甚至放棄整個關中。

而今,遷都故都雍城,對老秦人來說已經是一個絕大的打擊了。

一旦再強行將國都前往蜀地,只怕不用魏國攻打,秦國自己就亂了。

其實,秦國早就已經亂了。

自魏國崛起的那一刻,秦國就已經亂了。

秦國強大的根基是軍功爵,而想要封爵,則要建功立業。

可面對崛起的魏國,秦國卻是屢戰屢敗。

敗多勝少的秦國,自然下面的將士也沒有軍功可言了。

而沒有軍功,又哪來的爵位?

一次、兩次的戰敗,還情有可原,可面對魏國,秦國卻是一敗再敗,將士們又哪還有力氣、信念去和魏國戰鬥?

不止,秦國,楚國不也是一敗再敗?燕、趙兩國如今更是亡了國?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嬴政不解,李斯不解,昌平君不解,項燕不解,死去的李牧不解,甚至連魏國國內的很多人都不解。

然而,龐癝卻知道。

來自後世的龐癝知道,不止在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的競爭,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人才的競爭。

誰要掌握的人才,誰就能笑到最後。

而沒有人才,那就只能一敗塗地。

楚漢之爭,劉季有蕭何、張良、韓信、陳平等人,而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被他給殺了,不敗就沒有天理。

同樣如此,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並立,可魏國卻在人才上對吳、蜀兩國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故而魏國成爲了最後的勝利者。

劉秀有云臺二十八將,最終才擊敗王莽;李世民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終取得了天下,趙匡胤有趙普等人,最終定鼎中原,朱元璋有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最終驅除韃虜。

即便少數民族建立的元、清兩朝,忽必烈、皇太極也懂的運用人才。要不然,最終也不會定鼎天下。

忽必烈上位之前,蒙古和軟弱的南宋抗衡數十年,可最終沒有跨過長江一步,緣何到了忽必烈,就成功滅了南宋?

難道是鐵木真、蒙哥能力不行?

其實不是,因爲忽必烈重用了漢人謀士,手下也聚集了一大批的漢人謀士爲其出謀劃策。

甚至於千年前的五胡十六國之時,無論匈奴、鮮卑還是羌、狄等族建立的政權,君主都任用大量漢人謀士給自己出謀劃策、治理地方。

而現在,魏國則把持着天下近八成以上的人才,且龐癝又知人善任,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比比皆是。

既然這些士子能夠在魏國本土發光發熱,自然就不會離開魏國,前去秦國尋那前途渺茫的前程了。

其實有時候仔細想想,一個國家的興衰榮辱還真的和什麼制度是否先進沒有必然的聯繫,要不然落後的元朝、清朝也不會取代政治制度更爲先進的宋朝、明朝了。

其實只要搞清楚這些,國君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強盛起來就不難了。而嬴政、昌平君就是沒有搞清楚這一點,最後纔會一步步的將國土丟失在魏國手中。

趙、燕兩國的君主同樣沒有搞清楚這一點,只能成爲魏國的階下之囚。

七十四、楚人李斯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一百四十、淮南策二十二、荀況入魏六十三、龐衛從軍十、龐癝薦李園四十五、項燕謀劃三十一、心思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七十、合謀六十五、所謂伊人九十二、劉季罵營八十五、風雲動三十九、暗流一百七十、合謀十、龐癝薦李園二、道統四十三、落幕七十、如姬歸來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五十六、魚龍宴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五十四、喋血八十八、冬衣事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八十九、天下英才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十、龐癝薦李園三十七、秦國見聞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二百三十四、誤判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六十六、趙國危亡四十二、風波定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六十八、襄陵君二、道統八十一、衛懷君之死八十九、縱橫事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五、翩翩佳公子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五十一、變法開始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二十、決戰爆發四十一、見秦王八十二、信陵薨八十五、公子韓非八十五、風雲動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零五、反思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三十四、範睢遠謀七十八、方略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三十九、交鋒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四、申斥一百零三、銳士八十八、秦國意圖十七、信陵君掛帥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二百零二、暗鬥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五十三、魏趙秘盟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三十七、山雨欲來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五十四、喋血六十四、入陶地
七十四、楚人李斯六十六、趙國危亡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一百四十、淮南策二十二、荀況入魏六十三、龐衛從軍十、龐癝薦李園四十五、項燕謀劃三十一、心思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七十、合謀六十五、所謂伊人九十二、劉季罵營八十五、風雲動三十九、暗流一百七十、合謀十、龐癝薦李園二、道統四十三、落幕七十、如姬歸來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五十六、魚龍宴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五十四、喋血八十八、冬衣事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八十九、天下英才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十、龐癝薦李園三十七、秦國見聞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二百三十四、誤判二百一十四、尉繚出手六十六、趙國危亡四十二、風波定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六十八、襄陵君二、道統八十一、衛懷君之死八十九、縱橫事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五、翩翩佳公子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五十一、變法開始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二十、決戰爆發四十一、見秦王八十二、信陵薨八十五、公子韓非八十五、風雲動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零五、反思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三十四、範睢遠謀七十八、方略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三十九、交鋒二十一、鮮血滿弓刀八十四、申斥一百零三、銳士八十八、秦國意圖十七、信陵君掛帥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二百零二、暗鬥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五十三、魏趙秘盟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三十七、山雨欲來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五十四、喋血六十四、入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