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

“河東?”嬴政詫異的看了王翦一眼,“河東與河洛不過一河之隔,只怕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吧!”

“其實不然!”王翦道,“河東與河洛雖然不過一河之隔,但如若魏國想要向河東增兵,至少要增加數倍的運李,且魏國如若向從國內向河東調集兵力和糧草物質,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其一是從河洛渡過大河運送,其二是從大梁將兵力、糧草、物質發往河內,再從河內沿枳關陘前往河內。這兩條路徑,無論魏國選擇哪一條,都不得不渡過大河,眼下還未入冬,魏國如果想要增兵河東,就不得不用船隻渡過大河。這樣一來,魏國就不得不耗費海量的人力、物力來打造渡河的船隻。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迫使魏國南下的二十萬大軍回援,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魏國的國力,一舉兩得!”

嬴政默默地點了點頭,而後看向李斯:“李斯,你的意見呢?”

李斯道:“啓稟大王,微臣覺得王將軍的計劃可行性很高,微臣贊同!”

對於李斯的話,嬴政不置可否,掃了一眼朝堂上的諸臣問道:“諸位愛卿,你們的意見呢?”

“臣等無異議!”羣臣回道。

“既然如此,就按照王老將軍的意思去辦!”說着,嬴政的眼神又一一在衆臣身上掃過,最後將目光落在了王賁身上,笑着對王翦說道:“方纔王老將軍說要派出小股不對騷擾河東,那麼寡人就命王賁小將軍爲主將,率軍三萬出襲河東,不知王老將軍可有意見?”

“末將不敢,一切單憑大王吩咐。”王翦回道。

“既然如此,王賁聽令!”嬴政面容一肅:“寡人命你爲主將,即日起率軍三萬出襲河東!”

“諾!”

下朝之後,剛剛走出大殿,王翦便將王賁喊道身邊叮囑道:“此番出襲河東,關鍵在於騷擾魏國,進而迫使魏國回師增援,這一點你一定要記住,且你手中只有三萬人馬,千萬不要做那攻城略地之事,你可明白?”

“兒子明白!”王賁回道。

這是王賁第一次獨自率兵出征,王翦心中很是不放心,一次又一次的叮囑王賁,直到出了宮門還不知道,直到家中下人喊二人上車,王翦方纔醒了過來。

李斯在下朝之後並未出宮,而是前去嬴政的寢宮面見嬴政,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啓稟大王,微臣總覺得王小將軍還很年輕,且又是第一次擔任主將,您就給他下了這麼重要的人物,微臣擔心恐會弄巧成拙。您爲何不派李信將軍爲主將出擊河東呢?”

嬴政卻不以爲意的搖了搖頭說道:“由此可見,你這人還真的不精通軍務,王賁這人雖然年輕,但其指揮作戰的天賦並不遜色於王翦多少,且就是因爲其年輕,寡人才派他擔任此次的主將,好讓他多鍛鍊鍛鍊。”

嬴政心中自是有一杆衡量諸將指揮能力的秤砣,也以此來決定面對什麼樣的情況下,派出誰爲將領。毫無疑問的是,王賁在嬴政心中的地位還稍勝李信半籌。

前世歷史中,王賁可是獨自率領大軍水淹大梁,從而覆滅魏國的。而李信只是在滅燕之戰中才真正的聲名鵲起,且當時的李信只是滅燕之戰中的先鋒,因爲在易水河畔大敗燕太子丹的部隊,才使嬴政更加的信任李信。

但即便李信得到了嬴政更多的信任,可在遼東追擊燕王喜的戰役中,李信仍舊是王賁的副將,且滅齊之戰中,李信仍舊是作爲王賁的副手出現在戰場上,由此可見,在嬴政心目中,更看好的人是王賁而不是李信。

王賁的作戰風格與其父王翦又是截然不同,如果說王翦每次作戰都是以穩爲主的話,那麼王翦的指揮風格更多的是以奇爲主。無論是水淹大梁、遼東千里襲燕王喜還是回師途中突然發兵滅代王嘉,都可以看出,王賁的指揮風格與其父王翦截然不同。

而更重要的,即便李斯是自己的心腹,嬴政也沒有對他講,那就是自從王翦的崛起,王氏已經成爲了大秦第一將門,嬴政如若想要一統天下,就不得不全力拉攏王翦父子。即便嬴政心中對王翦十分猜忌,可爲了王權霸業,嬴政卻也不得不以師禮對待王翦。

而之前嬴政心中打算讓自己的幼妹馨兒公主與王賁成親,便是拉攏手段之一,只是因爲姚賈的一個建議,才大亂了嬴政原本的計劃。

而今,爲了拉攏王翦,嬴政便不得不任命王賁爲主將。因爲嬴政清楚的明白,如若想要王氏父子繼續爲自己效命,一些該捨棄的東西是必須要捨棄的,即便是沉重的權柄。而王氏身爲將門,看中的自然是軍權,那通過一些手段讓王賁成爲一軍主將,自然是嬴政的首要選擇了。

第二天,王賁拿着嬴政賜予的虎符來到軍營,從中挑選三萬人馬,便一路向東揚長而去。

待王賁率軍到達臨晉之時,遠在大梁城的龐癝等人已經知道了此事。

不敢耽擱,龐癝急忙下令河東征發五萬兵馬支援河東,並任命劉季爲主將即可前往河東主持戰局。

即便一向足智多謀的范增也有些不解爲何龐癝如此重視王賁,便問道:“相邦,王賁只是一個無名小將,且只率領三萬秦軍,憑藉河東當地的五萬駐軍,足以對付王賁,相邦爲何對其如此重視?”

龐癝搖頭道:“那是你們不瞭解王賁,王賁乃是王翦之子,自幼便得到了王翦的真傳,只怕此人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對付得了的。”

“這有什麼對付不了的?趙括還是名將趙奢的兒子呢,不一樣在長平大敗,使得其遺臭萬年嗎?”魏郊有些不以爲意道。

“不一樣的,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本相還擔憂劉季不是王賁的對手呢!”龐癝憂心忡忡的說道。

“不會吧,劉季將軍也是屢經戰陣,且戰功赫赫,又豈是一個無名小將可以比擬的?”魏郊仍舊有些不大相信龐癝的話。

可龐癝也不好解釋,便下令自己的中庶子張良爲跟隨劉季前往河東,爲其出謀劃策。

三十三、安國君九十八、龐衛九十八、龐衛七十、如姬歸來三十九、交鋒三十九、交鋒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三十三、辛秘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八十九、天下英才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六十二、打算一百四十一、勸解四十五、項燕謀劃五十三、魏趙秘盟七、上黨戰起一百三十三、妥協一百三十四、權衡十四、對錯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九十三、魏王之好八、迅雷攻勢六十四、入陶地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三、入楚二百零九、流言一百七十二、中伏八、龐癝說魏王(二)八十五、風雲動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九十、人才爭奪二百三十七、定策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五十二、洛邑會盟五十三、魏趙秘盟八十八、冬衣事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二百一十五、亂局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七十、合謀五十六、韓國俯首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七十四、楚人李斯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七十六、惜才、送才四、縱橫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五十四、暗涌二百二十七、講和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十、龐癝薦李園二十六、廉頗到來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零五、秦王到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二、中伏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八十五、公子韓非二十二、荀況入魏三十二、秦國政局一百二十二、議和五十七、張良論勢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三十三、安國君十六、互換質子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九十、人才爭奪二百五十、設伏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一百一十三、沉重四十九、國士一百四十三、忠奸四十一、迫在眉睫一百九十一、伐謀八十七、論勢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一百七十二、中伏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二十五、魏王之殤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
三十三、安國君九十八、龐衛九十八、龐衛七十、如姬歸來三十九、交鋒三十九、交鋒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三十三、辛秘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八十九、天下英才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六十二、打算一百四十一、勸解四十五、項燕謀劃五十三、魏趙秘盟七、上黨戰起一百三十三、妥協一百三十四、權衡十四、對錯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九十三、魏王之好八、迅雷攻勢六十四、入陶地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三、入楚二百零九、流言一百七十二、中伏八、龐癝說魏王(二)八十五、風雲動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九十、人才爭奪二百三十七、定策九十四、王翦的老謀五十二、洛邑會盟五十三、魏趙秘盟八十八、冬衣事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二百一十五、亂局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七十、合謀五十六、韓國俯首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七十四、楚人李斯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七十六、惜才、送才四、縱橫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五十四、暗涌二百二十七、講和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十、龐癝薦李園二十六、廉頗到來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零五、秦王到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二、中伏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八十五、公子韓非二十二、荀況入魏三十二、秦國政局一百二十二、議和五十七、張良論勢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三十三、安國君十六、互換質子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九十、人才爭奪二百五十、設伏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一十二、血色殘陽一百一十三、沉重四十九、國士一百四十三、忠奸四十一、迫在眉睫一百九十一、伐謀八十七、論勢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一百七十二、中伏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二十五、魏王之殤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