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角逐

午時的天空忽然變得有些陰暗,烏雲密佈天空,不時響起悶雷之聲。

無論新鄭城內的韓國守軍怎麼堅持,但到底因爲兵少將弱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秦軍的對手。

新鄭城內亂作一團,無論是韓王安還是其餘朝中大臣,紛紛慌亂的收拾財物好趁亂逃跑出去。

可他們卻沒有想過此時的新鄭城已經被秦軍團團圍住,跑又能跑到哪裡去呢?

好在國相張平還算清醒,在秦軍攻破城門的那一刻就命手下將領收攏兵力,全部退守王宮,等待魏國援軍的到來。

“現在還要多少可戰之士?”張平站在宮牆的門樓上向負責守衛的將領問道。

“回相邦,還要兩萬將士!”

“足夠了!”在張平看來,兩萬將士守衛一個小小的王宮是足夠了的。

兩萬將士守衛一個王宮確實是足夠了,但這卻是在魏國援軍能夠及時趕到的情況下。

但魏國援軍能夠及時趕到嗎?

張平也不知道,不過張平心中卻隱隱有一個猜測:那就是魏國本身很願意看到韓國被滅的。

“報!”

新鄭城東北二十餘里處,一名斥候飛快的騎馬來到張耳面前報道:“啓稟將軍,半個時辰前秦軍已經攻破了新鄭城門!”

張耳一聽大喜,急忙命令大軍急行。

蒯徹卻沒有那麼樂觀,向斥候問道:“新鄭城內可有人突圍出來?”

斥候搖頭道:“沒有!”

“只怕韓國還打算堅守待援吶!”蒯徹想了想便向張耳分析道:“眼下新鄭城內的韓國將士並無突圍的跡象,因而在下料想韓國還是有堅守待援的打算,因而在下建議將軍切勿急着行軍!”

張耳卻道:“韓國守備兵力本就不足,且秦軍是四面圍城,沒有將士突圍出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況且眼下秦軍剛剛突破新鄭,必定急於攻打王宮等重要場所而沒來得及構築防禦工事,這正是我軍的可乘之機,而一旦秦軍徹底消滅了新鄭城內的抵抗力量,回過頭來構築防禦工事,我軍再想進攻新鄭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因而本將覺得眼下正是時機!”

張耳不停蒯徹的建議,繼續命令大軍急行軍。

看着不聽自己建議的張耳,蒯徹長嘆一聲:“只怕上將軍的計劃要徹底流產了啊!”

新鄭城內,秦軍主將騰在一衆將士的簇擁下直奔王宮方向而去。

一柱香時間後,騰來到王宮大門前,看着宮牆上密密麻麻的守軍,眉頭忍不住輕皺了一下。

旁邊的一名將領道:“將軍,末將觀之,這王宮的守衛力量至少在一萬五千人以上,如果強行攻打的話,只怕一時半刻我軍並不能攻破啊!”

騰並未搭理這個將領,而是看向另外一個將領問道:“眼下我軍有多少勁弩?”

那名將領回道:“啓稟將軍,我軍有勁弩五百張!”

在攻城戰之中,攻城方的勁弩能發揮的作用並不大,因而秦軍這次並未裝備多少勁弩。

“不夠!”騰搖頭道,“趕快命人去收集新鄭城內的府庫,看看能收集多少?”

“諾!”

那名將領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回到騰身邊回報:“啓稟將軍,末將在府庫中發現勁弩兩千,眼下正在運過來的路上!”

騰點點頭不再說什麼。

半個時辰後,兩千五百勁弩全部都下發到士卒手中。

隨着騰的一聲號令,手持勁弩的秦軍開始緩慢的向王宮靠攏而去。

相比於新鄭城的城牆,王宮的宮牆無疑要低矮上許多。也正是因爲如此,這才使得勁弩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

秦國知道勁弩的作用,那一向以強弓勁弩著稱於世的韓國自然比秦軍更加的瞭解這些勁弩能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揮最大的作用,要不然一向孱弱的韓軍也不會堅守新鄭城這麼長時間了,說到底一般的功勞都要歸功於勁弩。

決定退守王宮時,張平又怎能忘記這一利器呢?

故而王宮的宮牆之上,韓國守衛足足裝備了五千張勁弩,就等待着秦軍到來時再給他們一個教訓。

之所以新鄭城的府庫中還剩餘兩千張勁弩,這極有可能是因爲張平把它給遺忘了,亦或者說是因爲退守的時間太過匆忙,韓國士卒根本就沒來得及收拾那兩千張勁弩。

不同於弓箭。弓箭即便做的再好、再優良,百步穿楊便已經是最優秀的弓箭手的極限了。可勁弩的攻擊範圍卻足足有三百步。

這就意味着秦軍要靠近到宮牆範圍的兩百步之時方能有效射殺宮牆上的守衛。

而宮牆上的守軍卻能夠在秦軍到達三百步之時便能有效射殺下面的秦軍。

但張平卻並未在秦軍到達三百步時下令射殺,而是待秦軍靠攏到距離宮牆近兩百步時,隨着張平的一聲令下,城牆上的五千張勁弩上的箭矢全部被射了出去,下面的秦軍頓時被掃倒了一大片,不少士兵被弩箭穿透胸膛,牢牢的釘在了地上。

“怎麼可能?韓國守軍怎麼可能還有勁弩?”遠處的秦軍主將騰難以置信的看着宮牆上露出一個個的勁弩,而後如同割草般收割秦軍將士的生命。

“命令士兵撤退,趕快取盾牌來!”騰很快便恢復鎮定,一邊命令士兵撤退一邊命人前去取盾牌來。

待盾牌分發下去,秦軍的進攻又一次展開。

盾牌對勁弩的防禦雖然效果不是很好,但多數減輕了秦軍的傷亡。

待兩百餘步時,在盾牌的遮擋之下秦軍架好勁弩開始對宮牆上的韓國守軍進行還擊,宮牆上的守軍也開始有傷亡出現。

此時秦、韓兩國的士兵不時有人倒下,很開就又有人補充上來開始進行還擊。

一個時辰過去了,兩軍還在進行着角逐。

“報!”

這時一個士卒跑到騰面前道:“啓稟將軍,魏國大軍已經到達新鄭城東門。”

騰一聽此消息,頓時大罵不已。

稍微想了一下,騰便命手下的一名將領率領一萬大軍團團圍住王宮,不再繼續進攻。

而自己卻帶着剩餘不到五萬的人馬來到城牆指揮防禦。

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三十四、範睢遠謀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五十七、張良論勢一百三十一、家庭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二百二十八、休戰三十三、辛秘九十四、王翦的老謀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九十九、初勝二十七、戰報二十三、棋局四十四、伐楚一百四十三、忠奸十六、兵至邯鄲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八十四、申斥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二百四十五、破城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四十三、龐癝歸國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十四、對錯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六、戰國四公子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四十、舊怨重提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零八、李牧統兵八十五、風雲動三十一、心思一百零六、論趙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七、上黨戰起一百一十、戰序四十一、見秦王七十、如姬歸來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七十九、口舌之利一、暗潮八十四、申斥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三十九、交鋒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六十三、說親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三十六、裂痕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一百八十、劉季用兵十六、互換質子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一百一十四、部署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六十五、所謂伊人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八十、捭闔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九十四、武卒勝四、縱橫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零三、銳士三十、使館問答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一百一十三、沉重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十五、虛張聲勢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五十一、變法開始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十六、兵至邯鄲十三、風波起一百七十三、名將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一十三、廢太子
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三十四、範睢遠謀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五十七、張良論勢一百三十一、家庭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二百二十八、休戰三十三、辛秘九十四、王翦的老謀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九十九、初勝二十七、戰報二十三、棋局四十四、伐楚一百四十三、忠奸十六、兵至邯鄲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八十四、申斥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二百四十五、破城九十一、我若爲相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四十三、龐癝歸國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十四、對錯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六、戰國四公子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四十、舊怨重提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零八、李牧統兵八十五、風雲動三十一、心思一百零六、論趙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七、上黨戰起一百一十、戰序四十一、見秦王七十、如姬歸來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七十九、口舌之利一、暗潮八十四、申斥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三十九、交鋒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六十三、說親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三十六、裂痕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一百八十、劉季用兵十六、互換質子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一百一十四、部署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六十五、所謂伊人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八十、捭闔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九十四、武卒勝四、縱橫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零三、銳士三十、使館問答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一百一十三、沉重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十五、虛張聲勢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五十一、變法開始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十六、兵至邯鄲十三、風波起一百七十三、名將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一十三、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