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蠶食計劃

對於幾位重臣的聯合反對,魏王感覺很詫異,便問道:“如今韓國國小力衰,滅掉他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諸位爲何反對?”

龐癝開口道:“微臣敢問大王,現今的魏國可有十年前的秦國強盛?”

魏王搖頭道:“不如!”

龐癝又問道:“那微臣再問大王,現今魏國的國力和惠王時期相比是強大呢還是弱小呢?”

魏王道:“略差幾分!”

龐癝再問:“那現在魏國的士卒和當年的武卒相比起來誰更強大呢?”

魏王道:“武卒更加強大。”

龐癝道:“十年前縱橫天下的秦國沒有滅掉六國中的任何一國,惠王時期鼎盛的國力、強大的武卒仍舊避免不了馬陵之敗,四面皆敵的下場,那大王又有何底氣滅掉韓國呢?難道大王就不怕其餘五國因此而聯手抗魏嗎?”

魏王道:“現在秦國衰落,趙國一蹶不振,齊國兵無士氣,除了楚國再沒有任何一國可以與魏國抗衡了,寡人爲何不能滅掉弱小的韓國呢?”

通過魏王的話,龐癝只能說魏國這兩年發展的太過順利,使得魏王傲嬌了。

想到這裡,龐癝忍不住給魏王潑上一盆冷水:“現在魏國的實力僅能與楚國抗衡,秦國雖然元氣大傷,但國力仍舊不是秦孝公時期可比的,趙國雖然一蹶不振,但國力也比當年要強大許多,再加上還有廉頗這員名將,微臣實不知大王何來的底氣去滅韓?”

魏王猶自強硬道:“趙國有廉頗,但魏國也有無忌,並不懼趙國!”

魏無忌聽後苦笑道:“王兄,臣弟有幾分幾兩臣弟自己清楚。與其說臣弟指揮能力優秀還不如說臣弟靠的都是聲名遠播及門客的幫助,對上廉頗老將軍,只怕臣弟並無勝算。”

尉繚也反對道:“是啊大王,魏國四面皆是大國、強國,如果此時滅韓的話,只怕會引起列國恐慌而聯合對抗魏國,到那時大王又能抽調多少兵力去抗衡四面之兵呢?只怕那時河內將重新回到秦國的懷抱,大河以北的鄴、朝歌等地將會成爲趙國新的國土,而南面的楚國將會攻取上蔡及泗水之地,不知到那時大王將會如何自處?”

魏王生氣道:“魏國連弱小的韓國都不能攻打,照你們這麼說的話,南面的楚國,西面的秦國,北面的趙國,東面的齊國也是不能攻打的了,那其餘六國發展之時魏國仍舊原地不動嗎?”

這也是魏國所處地理環境的尷尬之處。

燕趙可以向北、向東發展,楚國可以向南發展,秦國可以向西、向南發展,而魏國雖然佔據着最富饒的中原地區,人口也最稠密,但同時也是最沒有發展空間的一個國家。

戰略環境如此,這是誰都沒有辦法的事情,即便是來自後世的龐癝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魏國的處境。

想了想龐癝說道:“要不咱們先把魯國滅了?”

見魏王及魏無忌等人看過來,龐癝說道:“魯國是一個小國,即便現在滅了他也不會像滅韓那麼顯眼,其餘六國誰都不會說什麼?”

滅魯也是龐癝計劃中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因爲龐癝的到來,楚國這兩年也要把魯國給滅了,現在則不然,楚國想滅掉魯國也是不可能的了。

因爲自魏國佔據了泗水之地後楚國已經不與魯國接壤。現在的魯國北臨齊國,東、南、西三面是魏國的土地,因而魏國滅掉魯國不費吹灰之力。

且魏國想要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的話就必須要發展,要擴張,而依魏國的戰略空間來說,只有向東發展一條路可以走。

滅魯之後蠶食齊國,這是龐癝、尉繚、魏無忌三人在無數次推演之後想到的使魏國重新崛起的唯一辦法。

齊國居於東海之濱,如果魏國佔據了齊國全部土地,那麼到時候魏國將會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戰略空間。且齊國向來富庶,得到齊國土地必定使得魏國國力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當然現在的魏國並沒有滅一國的實力,也就只能用蠶食的辦法了。

“蠶食齊國?”魏王趕到一絲驚訝。雖然齊國已經大不如前,但說到底齊國也是大國,遠不是韓國可以比擬的。

龐癝說道:“微臣以爲這是魏國重新崛起的唯一機會。況且現在趙國與齊國已有交惡之勢,燕國又與齊國有世仇之恨,現齊王祖父田地又是被楚國害死的,兩國關係也不融洽,秦國又遠在西面,對於齊國之事望塵莫及。因而如果進攻齊國的話,其餘五國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反對的。”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不知相邦可有詳細的計劃?”魏王問道。

龐癝搖頭道:“大致的計劃是暫時先攻取濟水東岸的平陸、無鹽、博陽等地。至於詳細計劃大王暫且等待幾日,微臣和太尉等人制定之後一定呈交到大王手中。”

“那如果進攻齊國的話需要動員多少兵力?”魏王又問道。

龐癝並沒有回答,畢竟他不是專業人士,專業人士尉繚開口道:“啓稟大王,如果進攻齊國的話,兵力最好控制在十萬人左右的規模。如果兵力太少的話起不了多少作用,兵力太多的話會形成決戰之勢,這對魏國也是不利的。因而微臣的建議是十萬人規模。”

“無忌,你的看法呢?”魏王又看向魏無忌。

魏無忌道:“王兄,臣弟贊成太尉的看法。”

“那誰可爲主將?”魏王又問道。

魏王本來的意思是想讓魏無忌爲主將的,可一想魏無忌現在正在主持的軍事改革還未全部完成,因而便打消了這個想法,向幾人徵求意見。

尉繚想了想道:“晉鄙將軍吧!晉鄙將軍爲人沉穩持重,由他爲主將的話,即便遇到什麼不利也能保證十萬大軍的安然無恙。”

“還有就是!”龐癝開始補充道:“既然計劃秋收之後滅魯攻齊,那麼齊國國內的情報工作也要開始展開了。”

其實龐癝心中並不是很願意現在這種時機進攻齊國,如果再過個三五年等國內的改革全部完成之後再進攻齊國,不說憑魏國一國之力滅了齊國,但也能侵蝕其大半國土。

然而現在的魏王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攻齊就攻齊吧,總好過進攻韓國不是。

一百八十三、謀劃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九十八、君臣問答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六十二、打算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六十五、所謂伊人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一百四十三、忠奸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四十二、風波定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二百、魏王平的心思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九十五、張良計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二、道統三十五、趙國求和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七十三、名將六十、虎父犬子二百一十、陰謀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零六、論趙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十五、掙扎四、縱橫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五十、韓國求救八、龐癝說魏王(二)九十、人才爭奪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九十八、龐衛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七十、如姬歸來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九、旁觀者迷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一百零六、論趙二十四、毒計一百三十九、瑣碎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一百一十四、部署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二十二、荀況入魏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一百四十五、籌謀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一百一十三、沉重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三十二、秦國政局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三十七、憋屈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五十九、教導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十七、幕後黑手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五十四、暗涌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百一十四、部署
一百八十三、謀劃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九十八、君臣問答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六十二、打算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六十五、所謂伊人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一百四十三、忠奸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四十二、風波定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二百、魏王平的心思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九十五、張良計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二、道統三十五、趙國求和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七十三、名將六十、虎父犬子二百一十、陰謀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零六、論趙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十五、掙扎四、縱橫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五十、韓國求救八、龐癝說魏王(二)九十、人才爭奪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九十八、龐衛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七十、如姬歸來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九、旁觀者迷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一百零六、論趙二十四、毒計一百三十九、瑣碎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一百一十四、部署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二十二、荀況入魏三十四、魏無忌用兵八十一、衛懷君之死一百四十五、籌謀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一百一十三、沉重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三十二、秦國政局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三十七、憋屈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五十九、教導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十七、幕後黑手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五十四、暗涌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一百一十四、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