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

而在昌城的劉季,在聽聞了趙國之事後,心中喜悅不已。

趙國百姓和權貴離心離德,對魏國來說有莫大的好處。往小了說,以後趙國的士卒即便上了戰場,只有也沒有了多少爲國之心,往大了說,以如果有一天魏國剪滅了趙國,趙地的百姓也不會反抗魏國的統治。

這是對魏國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情。

轉眼間三個月時間便已經過去了。

秦王嬴政命大將李信率軍三十萬,兵出函谷關直奔洛邑而去,而趙國的司馬尚在驅趕走了劉季之後,亦開始帶兵南下柏人。至於楚國那面,昌平君本想配合秦、趙兩國一起行動,可在項燕的堅持下,楚國大軍兵圍渡江北上,而是坐鎮江東按兵不動,希望魏、秦、趙三國能夠鬥一個兩敗俱傷,這樣一來,楚國再北上收拾殘局就再好不過了!

而秦國這邊,自李園分別拜見了王翦和秦王之後,秦王便已經對王翦愈發的猜忌起來,故而這一戰王翦原本的統帥之位,也被李信所取代。

龐癝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自是大喜過望,對尉繚等人說:“此戰我軍必勝!”

至於遠在咸陽的王翦,心中也不是沒有惱恨秦王之意,原本王翦便知道嬴政的性格極其爲人,所以活的很是小心謹慎生怕一個不小心而招惹來殺身之禍。

可不想最後嬴政還是懷疑了自己。其實不止是懷疑那麼簡單,嬴政心中已經斷定,王翦十有八九與龐癝有着密切的聯繫。如果此次自己還用王翦爲主將的話,那麼王翦很有可能會將大秦最後一點元氣消耗殆盡。

現在的王翦,不止是被奪了兵權,甚至連咸陽城的大門都出不去。在嬴政的命令下,王翦雖然不被限制出府,可卻被限制出城。

“此戰最後無論勝負如何,只怕老夫都逃脫不了身首異處的下場!”王翦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便開始秘密行動起來,與兒子王賁商議之後,王翦決定投奔魏國。

可自己被限制出城,該如何帶着一家老小安然無恙的逃往魏國呢?

王翦對此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便不得得求助魏國安插在秦國的密探。

李園離開秦國之前,曾將一個密探的名字以及住處告知了王翦,好像絲毫不擔心王翦會將此事告知嬴政,而後將魏國在咸陽城內安插的所有細作一網打盡。

這便是王翦的聰明之處,識時務,知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爲自己想好一條退路。

負責與王翦聯繫的密探,是咸陽城內一家客棧的掌櫃,在見到王翦尋上門來時,這個掌櫃的便知道王翦離秦入魏之事十有八九能成,便對王翦道:“將軍且暫等幾日,我自會上門與將軍商議逃離計劃!”

送別王翦,掌櫃的當即便聯繫另外一名密探,讓其將王翦的事情迅速傳回大梁。

而龐癝收到這個消息時,已經是五天後的消息了。

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故而龐癝並未聲張,而是命張良秘密入秦,負責王翦的逃離計劃。

之所以安排張良負責此事,是因爲張良的智商夠高,且國內其他智者諸如范增、蒯徹等人都是三公九卿的高位,秦國不乏有人認識他們,且魏國的三公九卿又一向是秦國密探重點的監視對象。

只有張良,雖然一直在爲龐癝出謀劃策,可畢竟年紀不大,且官職也不是很高,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他。

第二天,張良便出發離開了魏國,由河東渡過大河進入秦國,至於路引之類的,對於張良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很快,張良便順利的進入了咸陽城。

張良到了咸陽城之後,並未急於面見王翦,而是先去客棧見了那個掌櫃的一面,待掌櫃的將這些日子咸陽城內的風向敘說了一遍之後,張良便道:“三日後,我去拜見一下這位王翦將軍!”

“可王翦將軍已經被秦王秘密監控起來,如果您出面的話,只怕會引起秦國密探的注意!”掌櫃擔憂的說道。

“無妨,我自有辦法!”張良自信的笑道。

辭別了客棧掌櫃,張良便開始在咸陽城中四處遊玩起來,好像根本就不關心王翦一般。

直到三天後的晚上,張良方纔悄無聲息的來到王翦見門外。

黑暗中,張良果然瞧見有幾個人影在王翦家周圍晃動,便離開了。

而後在一處無人處,爬上了王翦家的院牆,來到了王翦的書房前,似乎對王翦見庭院的佈置很是熟悉。

這當然不是張良未卜先知亦或是以前來過這裡,而是因爲掌櫃的將王翦家的庭院佈置圖告知了張良。

昏暗的燈光下,王翦正坐在那裡,手裡捧着一把竹簡,似乎是在看書,又似乎是有心事,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忽然,王翦耳朵一動,眼神犀利的看向大門處“什麼人鬼鬼祟祟的?”

“韓國人張良,特意來拜見王翦將軍!”見自己被發現,張良並未有絲毫驚訝,反而若無其事的打開房門走了進去。

“張良?可是韓相張平之子張良?”王翦吃驚的問道,根本就沒有料到龐癝竟然派他前來與自己商議逃跑之事。

“正是區區在下!”張良笑着拱手向王翦拜了一拜。

王翦雖然疑惑龐癝爲何會派張良前來?因爲張良實在是太年輕了,年輕的讓人懷疑他的辦事能力。

可王翦到底不是尋常人,見張良鎮定自如的看着自己,王翦便道:“老夫幾即便遠在咸陽,可也聽說過你的名字,知道你少有才智,更是被龐癝看中,成爲了他的中庶子,原本老夫還覺得世人對你的評價有些言過其實,不過今日一見,老夫倒是相信你確實如同傳言一般,是一個大智之人!”

“將軍過獎!”張良謙虛一聲。

“我府邸前被大王安插了不少密探,你是如何躲避過去的?沒被發現吧?”王翦問道。

“自然沒有!”張良搖頭道:“在下是翻院牆進來的!”

“翻院牆?”王翦苦笑不得,也幸虧王翦家中並未養狗,如果家中養了狗的話,只怕張良早已經被外面的密探發現了。

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七十、如姬歸來九十四、羣臣諫五十三、交鋒五、翩翩佳公子二百二十五、渡河九十六、各自算計四十五、項燕謀劃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八十一、陽謀五十五、秦王之宴十一、交鋒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九十、人才爭奪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九十、對陣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七、項燕佈局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一百三十五、試探四十、舊怨重提八十三、蠶食計劃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三十二、魏王託孤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九十九、兩難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七十九、縱橫一百三十六、拜將一百一十、戰序七十九、縱橫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八十四、申斥二百三十七、定策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三十七、憋屈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四十四、伐楚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七十二、利益交換十六、兵至邯鄲六十八、秦國動員七十五、論戰二十七、戰報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四十五、項燕謀劃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九十二、劉季罵營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一百零三、銳士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三、入楚五十八、張良看魏國十五、虛張聲勢六十、虎父犬子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三十六、裂痕九十八、龐衛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三十九、暗流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一百一十、戰序三十七、山雨欲來九十、對陣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七十九、縱橫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四十一、勸解四、縱橫一百一十三、沉重八十四、申斥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
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七十、如姬歸來九十四、羣臣諫五十三、交鋒五、翩翩佳公子二百二十五、渡河九十六、各自算計四十五、項燕謀劃六十八、秦國動員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八十一、陽謀五十五、秦王之宴十一、交鋒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九十、人才爭奪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九十、對陣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四十七、項燕佈局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一百三十五、試探四十、舊怨重提八十三、蠶食計劃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六十四、劉季的辦法三十二、魏王託孤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九十九、兩難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七十九、縱橫一百三十六、拜將一百一十、戰序七十九、縱橫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八十四、申斥二百三十七、定策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三十七、憋屈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四十四、伐楚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七十二、利益交換十六、兵至邯鄲六十八、秦國動員七十五、論戰二十七、戰報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四十五、項燕謀劃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九十二、劉季罵營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一百零三、銳士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三、入楚五十八、張良看魏國十五、虛張聲勢六十、虎父犬子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三十六、裂痕九十八、龐衛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三十九、暗流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一百一十、戰序三十七、山雨欲來九十、對陣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七十九、縱橫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四十一、勸解四、縱橫一百一十三、沉重八十四、申斥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